下次还喝!
上次去新疆,当地老同志请喝 穆赛莱斯,大惊失色-好喝啊!问怎么能买到?答这东西存不长久,没法买了带回去慢慢喝。问下次来还想喝怎么找?答不太好找-在乌鲁木齐不是哪家店都有。只好记住名字每次慢慢问。
后来就问-一有朋友去新疆就问能不能带些回来喝喝?居然生长在新疆的朋友都有很多人不知道这东西!包括一些维族朋友。今天一看这个明白了-原来新疆各地叫法还不同!赶紧抄下来备着下回去了找他些个,大杯子倒上喝他娘!
-----------------------------------------------------------------------------------------------------------
穆赛莱斯(转载)
Алые Паруса
2008-07-05 10:54:23 来自: Алые Паруса
“葡萄酒熟红珠滴”。
去阿瓦提,我只出于一个目的--寻找传统的穆赛莱斯。
穆赛莱斯是一种饮料,不是酒,产自阿瓦提的阿依巴格。穆赛莱斯没出名前,一直隐于这个乡的村子里,为当地的维吾尔人自得其乐地享用着,如今,这东西出名了,在新疆,大多数人都知道它。
我们从314国道先去了阿依库勒,然后走乡村公路过托普鲁克、库木巴什、多浪、阿瓦提到了阿依巴格。
阿瓦提到阿依巴格的路在修,汽车驶过,天空满是灰尘,路边的白杨树、葡萄架、核桃树叶上落满尘土。
已是傍晚时分,乡村里没几个人,不屈不挠地问了不小10个过路人才问到托万克伊来克的牙生家。牙生是阿依巴格穆赛莱斯的老酿酒师。
南疆的维吾尔人把葡萄汁叫“穆赛莱斯”,因有药性又叫药酒。而“穆赛莱斯”为波斯语,意为“佳酿”。在新疆各地,穆赛莱斯有不同的叫法,如在阿瓦提叫“卖依”(酒)或“夏拉甫”(美酒),在和田叫“麦扎普”。
托万克伊来克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只几十户人家。进村的路很难走,汽车卷起的虚土久久散不去。
牙生不在家。我们敲开了他的邻居家的门。
那个健壮的维族小伙木沙和我们站在傍晚的藤架遮蔽的两座土屋间的土路上,说起穆赛莱斯。
酿造穆赛莱斯的季节一般要到秋天以后。木沙和邻居家的葡萄也卖给牙生家酿造。
交错藤蔓下的果园里清脆透绿的葡萄摘下后,挑选出每粒新鲜、蒙尘的,洗净装入布袋里绑紧袋口,以人穿上套有塑料袋的胶鞋(最好是让少女们光脚)踩踏出葡萄汁液,把葡萄渣倒入铁锅中,兑入2/3的水,用文火慢煮至水蒸发到渣位位置;将葡萄渣倒入绸布口袋挤压出汁液,同原有的葡萄汁合在一起再用文火慢煮;随后,锅中汁液表面会有一层白色杂质泡沫,滤去,再煮,会有一层黑色泡沫。3小时后停火,在锅中存放一整天后,将其倒入土陶坛中自然发酵,加入鸽子肉和血、大芸、鹿鞭鹿血、藏红花之类的。一周后,穆赛莱斯成熟。一月后的穆赛莱斯最有酒性,最能叫人喝得忘乎所以。这是阿依巴格人酿造穆赛莱斯的传统方法。
阿依巴格的穆赛莱斯很受人推崇,因为他们的酿造师酿造出的穆赛莱斯口味最纯正,阿依巴格人(甚至阿克苏地区的很多人)都爱喝穆赛莱斯。
托万克伊来克的穆赛莱斯出自家庭作坊,没有形成产业化,多由农人家中的老者酿造。据说,阿依巴格是穆赛莱斯的纯正故乡。 阿依巴格人很会享受穆赛莱斯,因为100个酿造师有100种酿造法;添加于葡萄汁中的自然植物不同,就有不同的口味,或许会有1000种。有人说,“谁也别想仿冒和模仿,你就是酿造师”。
穆赛莱斯的功效只四个字:滋阴壮阳。
阿依巴格人喝穆赛莱斯一般只吃两种东西:羊头肉和烤羊肉。阿依巴格的羊也叫刀郎羊,吃遍塔里木河冲积地带的碱草,没有羊膻味。葡萄汁和羊肉祛病强身,因此,阿依巴格的男人健硕洋刚,女人妩媚丰姿。
常喝穆赛莱斯的阿依巴格人有许多神奇古怪但不离奇的乡间传说:病秧秧的人强健起来,不孕的人顺利生产。
> 在写穆赛莱斯写成阿瓦提县代言人的新疆青年作家陈的家中,我的朋友头天晚上受风、头撕裂地痛,陈给他一小碗穆赛莱斯,2分钟后,头就不痛了。
位于叶尔羌河上游的麦盖提和下游的阿瓦提同为刀郎的故乡,喝着穆赛莱斯,吃着烤肉、羊头肉的刀郎人创造了耐人寻味的刀郎麦西来甫和刀郎木卡姆。饮完穆塞来斯,胸腔里就会产生一种莫名的美妙,然后,就变成了“杂巴依”(维语:醉鬼),变成了“贼大鬼”(新疆人形容聪明而狡猾的人)或“卡瓦”(维语,原意是葫芦,引申为愚蠢、笨蛋),然后,就会涌进刀郎麦西来甫中跳赛乃姆、唱木卡姆,然后,就发生了离奇的事:有人胆大妄为,有人醉卧花丛,有人风流放肆……但,这不是穆赛莱斯的错,是狂饮的结果--尽管穆赛莱斯的酒精度只有5-10度。
木沙就常喝穆赛莱斯,但这小伙子很腼腆(当然,这一点,是我们和他聊天时感受到的)。
《古兰经》、《圣经》中关于葡萄酒、葡萄园的传说,阿依巴格人常谈起,《古兰经》要求穆斯林不饮酒,但阿依巴格人说,穆赛莱斯不是酒,是葡萄汁,是野灰鸽子,是刀郎羊,是塔里木马鹿,不违反教义。
阿依巴格人喝穆赛莱斯的目的不是为了变成“杂巴依”或“卡瓦”,他们要变得强健、青春不退--因为他们居住在沙漠边缘,懂得充分享受沙漠里的孤寂生活和滋养自己的身体和善待自己的生命。
> 我问木沙,你会跳刀郎舞吗?他说,会呀。我既而要求他跳一段,他红着脸说,“在这儿(意指几乎月光快出来、安静、满村没几个人也没灯光的葡萄、核桃、白杨树下)?”
阿依巴格酿造穆赛莱斯的历史缘自何时,谁也说不清楚。托万克伊来克的87岁的斯迪克老人说,他15岁就给巴依(地主)家酿造,至今已干了70年。阿依巴格人称他为“酒王”。“酒王”说,你想喝撒(啥)样子的穆赛莱斯,我都能做出来。于是,他造出了酸甜苦涩各味的穆赛莱斯。
阿依巴格乡里的穆赛莱斯酿造师最多。托万克伊来克就在叶尔羌河与阿克苏河交汇入塔里木河的三角洲上,满地都是葡萄园子。
阿依巴格主要为维吾尔多浪人。木沙家的葡萄架上结满了葡萄,即将成熟--木纳格和马奶子,水晶般串串缀着,散发着甜香。
穆赛莱斯是纯手工酿制,无工业化,因此,想喝到它,只有到阿依巴格的葡萄园下的维吾尔人家,10月、11月,最好是碰上刀郎麦西来甫,最好有烤肉羊头肉。
古时,阿依巴格(阿瓦提)属龟兹国。“以蒲桃多酒,富人藏万石,久者数年不败”(《史记.大宛列传》)、“西域有葡萄,积年不败,可十年饮之”(《博物志》)、“饶葡萄酒,富室数百石”(《旧唐书》)似乎说的是阿依巴格、阿瓦提。
阿依巴格不是南疆最美的乡村绿洲,但却是不易到达的;她不繁荣,不漂亮,到处是塔里木河浸漫的泥土沼泽地,葡萄、棉花、芦苇、野草,而且路上满是尘土。但她自顾自表现出来的、一点也不造作的乡村景色却是一种天然的美
后来就问-一有朋友去新疆就问能不能带些回来喝喝?居然生长在新疆的朋友都有很多人不知道这东西!包括一些维族朋友。今天一看这个明白了-原来新疆各地叫法还不同!赶紧抄下来备着下回去了找他些个,大杯子倒上喝他娘!
-----------------------------------------------------------------------------------------------------------
穆赛莱斯(转载)
Алые Паруса
2008-07-05 10:54:23 来自: Алые Паруса
“葡萄酒熟红珠滴”。
去阿瓦提,我只出于一个目的--寻找传统的穆赛莱斯。
穆赛莱斯是一种饮料,不是酒,产自阿瓦提的阿依巴格。穆赛莱斯没出名前,一直隐于这个乡的村子里,为当地的维吾尔人自得其乐地享用着,如今,这东西出名了,在新疆,大多数人都知道它。
我们从314国道先去了阿依库勒,然后走乡村公路过托普鲁克、库木巴什、多浪、阿瓦提到了阿依巴格。
阿瓦提到阿依巴格的路在修,汽车驶过,天空满是灰尘,路边的白杨树、葡萄架、核桃树叶上落满尘土。
已是傍晚时分,乡村里没几个人,不屈不挠地问了不小10个过路人才问到托万克伊来克的牙生家。牙生是阿依巴格穆赛莱斯的老酿酒师。
南疆的维吾尔人把葡萄汁叫“穆赛莱斯”,因有药性又叫药酒。而“穆赛莱斯”为波斯语,意为“佳酿”。在新疆各地,穆赛莱斯有不同的叫法,如在阿瓦提叫“卖依”(酒)或“夏拉甫”(美酒),在和田叫“麦扎普”。
托万克伊来克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只几十户人家。进村的路很难走,汽车卷起的虚土久久散不去。
牙生不在家。我们敲开了他的邻居家的门。
那个健壮的维族小伙木沙和我们站在傍晚的藤架遮蔽的两座土屋间的土路上,说起穆赛莱斯。
酿造穆赛莱斯的季节一般要到秋天以后。木沙和邻居家的葡萄也卖给牙生家酿造。
交错藤蔓下的果园里清脆透绿的葡萄摘下后,挑选出每粒新鲜、蒙尘的,洗净装入布袋里绑紧袋口,以人穿上套有塑料袋的胶鞋(最好是让少女们光脚)踩踏出葡萄汁液,把葡萄渣倒入铁锅中,兑入2/3的水,用文火慢煮至水蒸发到渣位位置;将葡萄渣倒入绸布口袋挤压出汁液,同原有的葡萄汁合在一起再用文火慢煮;随后,锅中汁液表面会有一层白色杂质泡沫,滤去,再煮,会有一层黑色泡沫。3小时后停火,在锅中存放一整天后,将其倒入土陶坛中自然发酵,加入鸽子肉和血、大芸、鹿鞭鹿血、藏红花之类的。一周后,穆赛莱斯成熟。一月后的穆赛莱斯最有酒性,最能叫人喝得忘乎所以。这是阿依巴格人酿造穆赛莱斯的传统方法。
阿依巴格的穆赛莱斯很受人推崇,因为他们的酿造师酿造出的穆赛莱斯口味最纯正,阿依巴格人(甚至阿克苏地区的很多人)都爱喝穆赛莱斯。
托万克伊来克的穆赛莱斯出自家庭作坊,没有形成产业化,多由农人家中的老者酿造。据说,阿依巴格是穆赛莱斯的纯正故乡。 阿依巴格人很会享受穆赛莱斯,因为100个酿造师有100种酿造法;添加于葡萄汁中的自然植物不同,就有不同的口味,或许会有1000种。有人说,“谁也别想仿冒和模仿,你就是酿造师”。
穆赛莱斯的功效只四个字:滋阴壮阳。
阿依巴格人喝穆赛莱斯一般只吃两种东西:羊头肉和烤羊肉。阿依巴格的羊也叫刀郎羊,吃遍塔里木河冲积地带的碱草,没有羊膻味。葡萄汁和羊肉祛病强身,因此,阿依巴格的男人健硕洋刚,女人妩媚丰姿。
常喝穆赛莱斯的阿依巴格人有许多神奇古怪但不离奇的乡间传说:病秧秧的人强健起来,不孕的人顺利生产。
> 在写穆赛莱斯写成阿瓦提县代言人的新疆青年作家陈的家中,我的朋友头天晚上受风、头撕裂地痛,陈给他一小碗穆赛莱斯,2分钟后,头就不痛了。
位于叶尔羌河上游的麦盖提和下游的阿瓦提同为刀郎的故乡,喝着穆赛莱斯,吃着烤肉、羊头肉的刀郎人创造了耐人寻味的刀郎麦西来甫和刀郎木卡姆。饮完穆塞来斯,胸腔里就会产生一种莫名的美妙,然后,就变成了“杂巴依”(维语:醉鬼),变成了“贼大鬼”(新疆人形容聪明而狡猾的人)或“卡瓦”(维语,原意是葫芦,引申为愚蠢、笨蛋),然后,就会涌进刀郎麦西来甫中跳赛乃姆、唱木卡姆,然后,就发生了离奇的事:有人胆大妄为,有人醉卧花丛,有人风流放肆……但,这不是穆赛莱斯的错,是狂饮的结果--尽管穆赛莱斯的酒精度只有5-10度。
木沙就常喝穆赛莱斯,但这小伙子很腼腆(当然,这一点,是我们和他聊天时感受到的)。
《古兰经》、《圣经》中关于葡萄酒、葡萄园的传说,阿依巴格人常谈起,《古兰经》要求穆斯林不饮酒,但阿依巴格人说,穆赛莱斯不是酒,是葡萄汁,是野灰鸽子,是刀郎羊,是塔里木马鹿,不违反教义。
阿依巴格人喝穆赛莱斯的目的不是为了变成“杂巴依”或“卡瓦”,他们要变得强健、青春不退--因为他们居住在沙漠边缘,懂得充分享受沙漠里的孤寂生活和滋养自己的身体和善待自己的生命。
> 我问木沙,你会跳刀郎舞吗?他说,会呀。我既而要求他跳一段,他红着脸说,“在这儿(意指几乎月光快出来、安静、满村没几个人也没灯光的葡萄、核桃、白杨树下)?”
阿依巴格酿造穆赛莱斯的历史缘自何时,谁也说不清楚。托万克伊来克的87岁的斯迪克老人说,他15岁就给巴依(地主)家酿造,至今已干了70年。阿依巴格人称他为“酒王”。“酒王”说,你想喝撒(啥)样子的穆赛莱斯,我都能做出来。于是,他造出了酸甜苦涩各味的穆赛莱斯。
阿依巴格乡里的穆赛莱斯酿造师最多。托万克伊来克就在叶尔羌河与阿克苏河交汇入塔里木河的三角洲上,满地都是葡萄园子。
阿依巴格主要为维吾尔多浪人。木沙家的葡萄架上结满了葡萄,即将成熟--木纳格和马奶子,水晶般串串缀着,散发着甜香。
穆赛莱斯是纯手工酿制,无工业化,因此,想喝到它,只有到阿依巴格的葡萄园下的维吾尔人家,10月、11月,最好是碰上刀郎麦西来甫,最好有烤肉羊头肉。
古时,阿依巴格(阿瓦提)属龟兹国。“以蒲桃多酒,富人藏万石,久者数年不败”(《史记.大宛列传》)、“西域有葡萄,积年不败,可十年饮之”(《博物志》)、“饶葡萄酒,富室数百石”(《旧唐书》)似乎说的是阿依巴格、阿瓦提。
阿依巴格不是南疆最美的乡村绿洲,但却是不易到达的;她不繁荣,不漂亮,到处是塔里木河浸漫的泥土沼泽地,葡萄、棉花、芦苇、野草,而且路上满是尘土。但她自顾自表现出来的、一点也不造作的乡村景色却是一种天然的美
-
apikoros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2-23 18:20:08
-
Step1234567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2-23 13:25:03
-
安德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2-23 12:40:15
-
sub rosa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2-23 11:46:45
-
星尘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2-23 11:43:13
-
亚细亚人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2-23 10:30:48
-
清风明月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2-23 10:02:55
-
蜜糖沼泽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2-23 10:02:52
-
王这么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2-23 09:5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