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表达的窘境
![]() |
2011/12/17 10:11 周六,晴天,在老宅
此时,已近中午。老宅朝南的四扇落地钢窗和西面三扇钢窗,依然被双层,其中一层是遮光窗帘掩盖着,尽管外面阳光明亮,但室内很暗,不开台灯还不行。
女儿依然在熟睡。我悄悄把手提电脑拿到靠晒台的沙发边上写日记。在这之前,我轻手轻脚地出门吃早点,顺便在老宅附近随意拍了几张街景。
今天空气还算清澈,阳光的角度也比较倾斜,在路面留下明显的光柱,把建筑,梧桐树的影子,清晰地任意刻画在人车较少的路面和人行道上。如此生动,富有变化,使你拍摄的兴趣陡增。
女儿昨天上午九点半到达浦东国际机场,英航。女儿回来和以前一样,和我一起回到老宅,洗澡,我到楼下对面永和豆浆打包了甜豆浆,莲子红豆沙。女儿很喜欢,说到底在上海,要吃什么还是很方便,选择也多。晚上,她去她母亲那儿吃晚饭,十一点过后,再回到我这儿上网,睡觉。孩子这样两面奔波,很是辛苦,不能为她提供一个温馨的返航港湾,实是人生最大的憾事。
很多人,也包括网友,知道我女儿从伦敦回来探亲后,都说那你高兴了。是的,自然是高兴,但我依然觉得还不像高兴那么单纯。其中的感觉,感情还是很丰富,厚实的,甚至可以说是复杂。高兴,愉悦,温馨,满足等等,感觉用任何词,都无法准确表达内心的感受和情感。其实人们在用语言面对面述说的时候,音调,表情以及肢体动作等会弥补语言某些缺陷。而文字表述,更多的是阅读的人在阅读时,根据描述的文字,用自己的想象做了弥补。
我对写作是极不自信的,很可能我常会觉得我的文字并没有很好,很准确地表达了我想要表达的想法和情感,心高手低吧。
我常把文字表达分成三等:第一等,也是初等的,就是流畅的表达;第二,是娴熟地表达,第三,也就是最高级的,是优雅的表达。在新浪网我经常阅读的博客中,“浅酌”的文字可以说是优雅地表达了,任何看似微不足道的生活琐事,在她的键盘下,都能给你优雅的享受。我呢,自我衡量,还算最低等级的,也就是像说话那样,流畅地表达,仅此而已。还做不到娴熟,比如现时,我就无法准确表达我内心的感受。
我也知道,文字表达能力的提升是很艰难的,没有捷径,更不可能一蹴而就。入门,也只能在写好之后反复阅读,看是否顺口,所以入门并不难。但深造却十分艰难,并不是搜罗一些华丽的辞藻,流行的切口,甚至胡乱使用怪诞的网络用词,生涩拗口的冷僻词汇,胡乱堆砌就能成为一篇优雅的文章的。
对任何人,一篇文章如果连阅读都不顺口,就会很快失去继续阅读的耐心。一篇很朴实的文字读完,没有辞藻的华丽,你却无法为它删增任何字,甚至标点,连用词位置,也无法移动,这种惜字如金,严密的逻辑,才是真正的高手,大师也。读完,印象深刻,依然感觉余音缭绕回荡。这就是文字的艺术魅力,优雅地表达。
所以我能做的,只是多看,多写,至于提升到什么水平,那就只能顺其自然了。
![]() |
![]() |
![]() |
背景音乐:Waltz by the river / Eleni Karaindr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