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实验】匣中世界
匣中世界
开始的那一天
是的,我是在哄骗你,我的全部目的就是让你上钩,这个故事本来就是假的,你起初也这么觉得,轻描淡写的,带着娱乐的心情懒洋洋的看它——然后我让你相信,让你不知觉的毛孔竖起,像猫一样感觉周围气息的异动,恭喜你,你找到了这条路,经由细微的褶皱你的灵魂已经被带入另一个世界,最后你合上书,不,已经晚了,你不知道结束的是什么,就好像教科书告诉你这个世界其实背后有物理规律,然后你眼中的水和水蒸气就成了一种东西。故事没有结束,它在你的生活里刚刚开始,直到另一本书把你拐到更深层的梦境,你回不去了,早就回不去了不是吗?你这个在大院的花坛边玩耍,年轻的父母亲昵抱着的小孩?
小说的开头,我站在大厅的光滑地板上,地板被埃舍尔或者比亚兹莱式的奇妙的块面分割成倾斜的空间。我将把一切都告诉你,这所大房子的年代,历史,里面的人,要发生的事情,我全都了如指掌,你可别忘了——就像我这样,在那所大房子的门口,踩在被埃舍尔或者比亚兹莱式的奇妙的块面分割成倾斜的空间的地板上,忘了为何在那里,为何明明一清二楚又懵懂迷失,为何心里郁结浓稠的伤感,触及即全身战栗,一如孩童时,埋在枕头里偷偷哭泣的那些梦。
(还不进去?)
心里一个声音,回头却发现1在和我说话。
唔,我支吾着,把行李箱往里拉。我和1在来时的车上认识,他自称以前是特种兵,看起来不是很壮,但是精干的很。他对自己的过去讲的很简单,但是说话轻巧,一切话题都颇不在意,又好像什么都知道,给人一种深不可测的感觉,但是那双精明的眼睛又使一切显得浅薄。
于是可以放心了,仿佛这么一归类和理解,一下就变得安全了一样,好像贝多芬=英雄,莫扎特=欢快一样,不,这毫无意义。这种粗陋的描写是福楼拜和莫泊桑那个时代留下的毒瘤,它们以一种工匠的态度对待人,把细节写的巨细无遗,至多加一两点标签式的点缀便以为鲜明,摆出一副学究+艺术家的傲慢态度来。他们掌握细节就像社区的大妈热衷于周边八卦。不,这不是那个人,1是个远为复杂的存在,一个人的城府不是这两个字说一下的事情,如果说这些年我的写作(或者说观察(有什么区别呢?))有什么进步的话,那就是我可以毫无歉疚的说,1是谁,我一无所知。
我安顿在南侧的住处,第一天没什么事,我认识了一些人,然后就去睡觉了。
说一下故事的设置吧:这是一个party,在一个hotel,每个人负责所有人一天的食物和娱乐活动。人物:房东,carol(房东朋友),楚,rob,Caroline(英语老师),bestet(猫),belle(狗),小孩(房东哥哥的小孩),阿牛,1。
再次提醒你,不要相信我,比如从来不存在所有人这回事,永远都有幽灵般的其他人。相信你自己的眼睛,请你一定,一定看到我所看不到的东西,然后告诉我。
楚的那一天
第一天由楚主持,她向房东要了一间大房子,里面像路边咖啡店那样摆上桌椅,角落设了一个小小的吧台,作为主持的位置。我到的很早,在吧台跟她聊了一会,她很热情的跟我聊了自己的一些事情,比如之前在哪里上大学,来这儿有什么打算等,还说了对这个party的一些设想等等,我也把我的想法分享给她,我们聊得很投机,然后人慢慢多起来,我就找了个位置坐下,和房东和阿牛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天。
楚请大家静一下。
“抽到第一天其实挺困扰,因为大家还不认识,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似乎认识本身就是个好主题。”
她拿起一张纸,说:“这张纸上是所有人的名字,我已经输到电脑里了。每个来的人先来签到,然后系统会为已经来的人随机生成小组,每组大概三到四个人吧,之后就按分组开始聊天,大概一到两个小时,根据各组结束的情况,我会不定期的重新生成小组,进行新一轮的组合。大家有什么问题么?”
“嗯,即使不清楚的话,玩一玩就知道了。”楚把分组的结果投到屏幕上。我和房东还有1一组,楚没有参加分组。
我们三个就开始闲聊,我就讲自己以前上学和旅行的一些好玩的事情,1讲了他有次执行任务的情况,背景不清楚了,反而是其中各种细节印象很深,比如如何在小河里徒手捉鱼,或是砍断藤蔓来编制简易的装备,房东四十岁左右,不是很健谈,我们问了他关于房子的一些情况,这处老宅似乎有上百年的历史了,以前是某个贵族的一处宅邸,后来被一个地产商盘下,却始终没有挪作他用,据说地产商雇佣了以前的管家来维护这个地方,周边的人经常看到幽灵一样的老人出去买东西等等。
“我都感觉有点发毛了,哈哈。”1笑到,“这要是个那么诡异的地方,你这个房东也显得太正常了吧,难道不是面色苍白,穿一身复古的礼服才更合适么?”
房东表示自己也是被活动的邀请函吸引过来的,但是比其他人早到一天,成为房东是按照信里的吩咐。
“这么一说倒是有点蹊跷啊。”1似乎颇感兴趣,“干脆到我那一天的时候就调查这个事情吧。”
我和房东都表示没有兴趣。1叹了口气:“你们这些城里人……”
一会楚拉了把椅子坐过来,问:“怎么样?感觉有意思么?”
1和房东都表示挺好。我说我感觉这种形式比较有意思,但是可能有点太散,这么聊的话,一到两个小时到后面就没话题了,但是时间短又达不到交流的效果,最好能有点主题性。
“唔,我当时想的就是闲聊来着,不过这么说也有道理,一会我想个法子。”楚这么说着,又转而揶揄房东,“你不是刚有个女朋友么?怎么没带过来啊,这样话题性不就强了么?”
房东支支唔唔的,脸都有点憋红了,我们都笑了,他也一起笑。
楚和我们聊了一会,她说话很好听,一些平常的事情被她叙述出来,也都似乎带了点幽默的余韵,让人不自觉地倾听或者加入她的话题。她在说话的时候,好像有一种光彩在青春的皮肤上闪烁一样。我不自觉的追随那机智的馨香,连呼吸都吸附在它香甜的表面上,
1捅了我一下,我一惊,还好楚正在和房东打趣,没有看见。1冲我眨眨眼睛。
我尴尬的笑笑。
一些组陆陆续续的结束了,楚过去录信息,1对房东说:“你可以啊,这么漂亮的女孩儿,在哪里混这么熟的?”
房东脸又有点红了,解释说自己以前真的是房东,然后楚和另外几个女孩儿租他的房子,经常拿他开玩笑,搞得他很窘,不过他还是打心眼里的喜欢她们的,不过他又赶紧解释,不是那种喜欢,他刚找的那个女朋友是他同学,也离了婚,他说还是岁数差不多的好,有共同语言。
“不能苟同,要我的话就挑个年轻的,哈。”1说。
我和房东对他进行了鄙视。
中午的时候大家三三两两的去吃饭和午休,下午正点是两点半开始,也可以早来。
楚找到我:“我觉得你那个主意不错哎!我刚刚问了一下房东,他说每个人之前都填了一张表,记录了自己的职业、特长和兴趣爱好……怎么样,有没有兴趣帮帮忙?”
我连忙说有兴趣,然后问细节。
我花了一中午时间来设计和改进这个软件,楚在我旁边,有时提一点建议,但大多数时候只是静静地看。很奇怪,我明明被她的存在惹的气息失调,却竟能完全沉入到程序里去,那种安宁的温度就像放任自己泡在浴缸里。我们就这么度过了一个平静而高效的中午。
“下午的规则略有不同。”楚对大家说,“这也多亏了某童鞋的慷慨相助。”她狡黠地瞄了我一眼,然后解释说,下午将会根据每个人的兴趣和专长安排,使得具有相近兴趣的人更容易在一组,但同时也保持多样性,避免组内的完全同质化,也给出一定几率,使得组内成员具有相当不同的背景。
她解释的很清楚,这是文科生和理科生的区别。如果按照这个分类,我们是不是很难在一组?可是我们是那么投机。这就是问题,亲近的人之间,似乎一定是和而不同,但是究竟何种“和”,如何才能不让分类上的和貌和而神离……或者,我的前提就是错的?
我在中午也改善了游戏的流程,更加自动化了,这样楚就可以直接被编到组里,这让她很兴奋。
下午
两个人爆发了关于社会意识的争论。我有点后悔填了社会学这个兴趣点,结束就去删掉了。第二轮主题是程序,我遇到一个开源社区的隐士和一个油头粉面的软件公司经理。楚和我一组,不怎么懂但听得很仔细。第三轮,楚高高兴兴的去了别的组。这轮关于动漫和游戏,倒是趣味盎然。房东哥哥的小孩过来,昂着头跟我们争辩某些角色比较厉害,后来他听见belle在楼下叫,就去捉狗了,下楼时我听见ta=ta=ta=tata=tata=ta=tata=ta的声音。我们又讲到主题,人物塑造和影片的一些要素。
楚的一天结束
从下午开始气氛就与上午略有不同,一方面有些组非常投机,每个人眼睛里都闪着光,一方面有的组爆发出争吵,然后在大家的注目中压住火气,不欢而散。这样参加的人不断减少,但是很快就稳定了,一些比较随和,更能接受不同观点的人留了下来,一直到六点才逐渐散去。楚最后还是和我一组,不过这次都是熟人,1,房东,还有阿牛。阿牛和我高中同学过一年,不过后来转走了。我们都有点累了,又觉得似乎不必赶着聊,就闲散的坐在那里,不时议论下之前的讨论,坐了一会楚站起来,吧台的角落有架钢琴。
她弹琴的声音很小,不过屋内现在也比较安静,清脆的琴声也能传的很远。我们都不说话,只是静静地听。我把头别过去看她,楚并不是很专业,但是很用心,也很朴实,我读出她轻轻的哼唱,似乎是一首遥远的歌。
参加者陆陆续续的过去跟楚道别,然后离开,六点半的时候1说我们也去吃饭吧,就也散了,我最后一个到楚那边。
她把琴停下来,向我露出一副不知是苦笑还是忍俊不禁的表情。“今天多谢啦,不过下午我的分组也太巧合了吧。”
我感觉脸上有点烧,耳朵也木了,却好像一下安静了,只有我们两个,在琴音消失后的美妙寂静中。
“啊……也许是吧。”
Carol的那一天
Carol社会经历很广,60多岁,讲自己的经历非常有趣而且绘声绘色,房东跟她聊得来,开始交朋友。
我的那一天
我下决心把楚的理念继续下去,在她的那天结束的时候我就这么想,然后早早的通知大家,说我在自己的这天要开一个类似于学术会议的报告会,设分会场,有主持,有报告人,有观众,按主题设置分会场。形式上则比较灵活,与其说是报告不如说是演讲,虽然事先鼓励报名,但其实只要能侃侃而谈到时皆可上场,时间上设上限不设下限,经观众同意也可适当拉长。
我把规则发到大家手里,然后根据自荐和报告的报名选分会场主持。我自己参加了艺术和程序员两个分会场,还旁听了文学,音乐,绘画,医学,数学几个组。
楚对这个活动也颇感兴趣,准备在心理学的分会场做个报告。我问她好像昨天在看一篇讲自由意志和自我意识的文章,是不是准备讲这个?她似乎有点吃惊说不是,只是有感于现在实验心理学过于发达,反而没有心理治疗对人性的挖掘深刻,她觉得是一种道和术的倒置。我看着她的眼睛,有点发愣,她解释说有点累。
艺术的价值
首先感谢大家支持我的一天,客套话就不多说了。本来我是不敢在这个会场献丑的,不过刚才听到说艺术的神性和终极价值,我不得不跳出来说话,因为这观点实在很有诱惑力,事实上我也曾被深深吸引,但从一开始就是错的。
我非常反感艺术有价值和艺术无价值两种说法,因为根本就搞错了主体,艺术品是个东西,艺术不是,把概念误解为实体,这是柏拉图的贻害。价值根本没法绑在一个虚无的东西上。
说乱了,干脆开宗明义,我认为与所谓的“艺术的价值”其实是绑在欣赏艺术的过程上的,当你被音乐触动的时候,艺术的价值就在那里,你没有它就不在。
这并不是一个新的观念,可能很多人都想过,而且立即就会跳出来说:那么怎么判断好的艺术和差的艺术呢?这个问题也是很深的,一些人坚持一种神秘的“神性”,一些人定指标,一些人则转而从技术上讨论。可是神性最终会变成一种忽悠,指标最终无法周全,很多时候又倒向神秘,技术则牵强附会——现代音乐比古典时期自然技术大大进步了,可价值也一定进步了么?
所以我理解大家的感受,价值的相对性固然美丽,却总是难以实施。然而即使我们还不想沦落到完全的相对主义,即网络歌曲和巴赫竟然可以等量齐观的这种程度,价值的相对性依然是可能的。
让我们来看一次欣赏活动吧,你听到音乐,受到了触动,价值产生了——什么形成了这种触动?音乐本身当然重要,它的旋律、和声、节奏以及其中的演进逻辑,你可能会想起一些事情,瞬间的浮现让你浑身一凛——或,也许没这么具体,但是有一些模模糊糊的,仿佛来自过去的温暖和泪水,肌肉的末端还记忆着的某一些往事,你感觉它在和你说话,不知是音乐还是你自己深渊下的意识,然后你被深深的打动了,那是一种纯一的、完整的艺术体验,事实上根本无法区分其中的成分。
这么一说似乎神性有了空间,那让我们讨论这么一种情况。你听到一首歌,比如****或者其它什么荒唐的玩意儿。你听到就想打演唱者一顿,可是先别忙,你并不是第一次听到它。曾经在放学后的校门左转,当你踩在凹凸不平的人行道上,回想着从班里离开时和她说的话,路边的音像店就大声放着这首讨厌的歌,把你搞得更加心烦意乱。你从来都不喜欢这首歌,甚至觉得它亵渎了你的心情,可是日复一日你那么走着,带着远远近近的牵挂和摇摇曳曳的心情走着,向远方走着,走到看不见那段时光,你已不再是你,而她也不再是她,却猛地又听到这首歌,依然赤裸、庸俗、毫无情感的张扬着,你感到了一些完全不一样的东西,对吗?
你能说这不是艺术的体验吗?甚至,在那些最伤心而又无法说出的瞬间,它是那样响亮而苍白,它的造作、隐瞒、自我伤害都如同含着火的冰块在昏迷中疼痛着。你是不是有印象?许多最优秀的小说里有类似的情节,不错,这情景不仅是审美体验,甚至本身就是艺术!可能有人辩解说,这并不是对歌的审美,只是勾起了对自己过去的感受,可是这又有什么区别呢?这首丑陋的歌,它的俗套的旋律,单调的和声,每一个都融到了你的记忆里,绝不只是钥匙。在这一刻,它和任何高雅的艺术一样构成你的审美体验。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传统意义上好的艺术是什么样的:它给足够多的人带来一种深层次的触动,并且在时间打磨之下,这种触动的力量依然鲜活,勾连起超越时空的对话。换算到我们刚刚的讨论下,就是说这种艺术对环境的依赖不强,在时空和情境的变化中经常能保持自己的感染力。D960很伟大,因为它在三百年的光阴里,在各个角落都曾经让人动容;网络歌曲不是那么伟大,因为3年的变迁就可以完全抹除它的痕迹,而且若不是如之前所述,近乎条件反射式的联系,它也很难和丰富的情感扯上什么关系。
我还愿意提出一种看法,即对每个人而言,也有好的艺术,虽然可能大多数人在表述的时候,会选择用“好”来表达一种对公众观点的个人认识,而不是纯粹的个人认识。每个人的好的艺术,甚至同一个人不同时间来看,好的艺术也是不同的。对一个人而言,好的艺术应该是在欣赏的时候会产生艺术价值的艺术。
现在我们可以理一下思路了,传统意义上普适的好的艺术,可能对更多人而言是他个人在当下的好的艺术,而如果这种情况成立,在欣赏的时候就会产生艺术价值。所以我们常说,好的艺术有更多的艺术价值,这的确是正确的,但只有经过我刚才的仔细分析,我们才能在此一宏观表述之外,解释微观上众多的例外情况。
我听见有些人在下面讨论,说我的用词,像艺术体验、深刻情感等其实也是很模糊的,类似于神秘主义,但是我一向觉得,涉及到人的感受,神秘主义是正常的也是必须的,而放到艺术这种非人的物上则有虚构之嫌。这里面有本质的区别。
我就说这么多吧。
感冒
早上起来就有点不舒服,感觉身上的水分都被蒸干了一样,喉咙和鼻子干的发疼,温度很高,很不稳定。头很晕,意识里出现大面积的板结,让思维有一点恍惚。
今天是1的一天,好像是在房子里进行紧急事件的模拟,类似于特种部队解救人质那种,我之前犹豫了一下,还是没有参加,奇怪的是1也没有问我,虽然我们昨天还闲谈了半天。之前大家似乎都有共识,这个房子里的活动都要参加,但是又似乎从一开始,这些活动都是自愿而已。我窝在自己的小房子里,不想睡觉,也不想干别的事情,就是狂喝水,翻以前写的东西,听一片一片的音乐,看CD上的短文。
不知道过了多久,看表,转瞬已经十点半了。活动已经完全进入状态了。一下感觉很空虚。我任由自己平倒在床上,望着天花板和墙壁的交界,蛛网上是那些小小的过客们留下的时光。我想1一定把活动组织的很好,他行动力很强,又很有经验,当然也有那种让我既赞叹又隔阂的对事态的完美的控制力,没有弱点就没有真实的自己,就像我倒在这里,想着如果有人冲进来将我刺死,就像真正的人质一样断了线一样倒下和肢解,我将以最真实的姿态死去,哪怕露出灰色的、藕节一样光滑的四肢。
房子太大了,我之前没有想过,但是静下心来会在意识的边缘把捉到一丝恐惧。楚的眼睛里游离的那一丝的不安……你也这么想吗?我把手伸起来,张开,石膏般凝固,像我画过的那些历史的偶像,仿佛凝聚了穿越时光的力量,也会把我的心情通感到她的内心。
大,意味着什么呢?不过是一所房子而已。我们安之若素的世界,完全把这沧海一粟吞没其中,却不令我们恐惧。我们并非如所认为的那样生活在可信的世界上。里尔克的原话是怎么说的来着?我感到房间里很黑,很静,我有些饿了。
活动进行到哪一步了?特种部队冲到门口,恐怖分子发现了并进行威胁,杀害了一名人质。(他是怎么模拟杀人质的呢?简单只会让真实感顿失)特种部队接到命令后退,不甘心和愤怒……握紧枪(枪?愤怒是真实的么?还是只感觉到兴奋感,或者愤怒让自己欣喜,因为代表着正义?真正的愤怒应该是被迫的)特种部队的成员大吼,你会用命做赌注,只为这低贱的自豪感吗?(你知道你会的,但是我去揣测拼死保护了自己的人,更加下贱。所以这从逻辑上就必然永远是一个秘密)特种部队的成员没有大喊,他没听到我,他只是安静的蹲在门口,等待着命令。
1在哪里呢?这个神秘的人,又是组织者,他参加游戏一定会使情况失衡,劫匪漏洞百出,被从窗口进入的人打死,或者被烟雾弹简单解决,又或者在精神压力下无法再演下去。不,他有一个机会可以赢,那就是真的入戏,就像那个什么监狱的心理实验一样,杀掉所有的人质,他就可以和1同归于尽。或者1扮演劫匪,那特种部队一定没有机会,这时无聊的1会做什么呢?把特种部队和人质一起杀掉?然后游戏结束,大家醒过来,1说,其实你们都没有死,我把你们都骗了,游戏落幕了。可是它们真的还是它们么?睡了一觉的我还是我吗?
都是一些没用的话。我想。自己确实是发烧了吧,我把手放到额头上,把手,把/手,我把手,语言的歧义。人的歧义就更大,我心中的我更真实,还是别人心中的?滚吧卡耐基,庸俗的哲学最好都焚书和坑杀,它让存在的问题永远无法被人理解,它们愚蠢的眼里只有性质。
中午我随便吃了点饭,去楼道里逛了一圈,人很少,估计都参加活动去了,这种动作类的活动由于稀罕看来也蛮抢手的。不知道他们在哪里,房子好像有很多地方没有住到。他们在某个地方。某个和不存在,有多大的差别?布劳威尔这个老匹夫肯定会欣赏我的问题。我去楚那里,仿佛不经意的在周围停了,房间黑着灯,但似乎能感到暖和软的感觉,我回去的时候又转了一圈才走。
走了一会似乎舒服一些,但是刚坐下就不行了,眼睛涨疼,有个什么眼药可以缓解来着?竟只记得不能多用。我闭上眼睛,感觉着自己的温度在皮肤上连成一片,在身下的被子上蔓延,也许一定得吃点药了。
不知不觉睡了一会,然后又躺在床上瞎想。5点左右的时候,楚来了,我弹起来去开门,她进来聊了一会,我一边说,一边注意咳嗽不要传染了她,很别扭。她说等会,回来拿了点药,说还是吃点。我说谢谢,回头请你吃饭哈,她笑笑,我却决定不吃药了。
6点的时候我说去吃饭不?她说还有事,道了别就走了。我又躺下,到黑了才爬起来去吃饭,感冒似乎已经好多了。
bestet
bestet是一只很神奇的猫,它的名字是小写的,b-e-s-t-e-t。写这个的时候word总是很自以为是的把b大写,让我非常恼火。我觉得一只猫的价值在于它有无限的可能,古人说猫有九条命,我觉得跟猫的神秘禀性有关,猫从来不做什么怪异的举动,事实上,它什么都不做,只是懒洋洋的卧着,不知道什么时候起来伸个懒腰或者走开,就因为这样它才神秘。
我一直想写篇小说,写到一个故事的一半停掉,这个一半一定要位置恰当,要不动声色的,懒洋洋的前进着,然后不动声色的停掉,不要惊吓读者,这样他们自己发现的时候会觉察到整个世界的莫名。每当我想问题的时候,bestet就会在我旁边慢慢走着,或者卧下,眯缝眼,我站起来的时候反应或者不反应。这种感觉让我感觉很舒服,好像某些遥远的熟悉的东西。
另一个让我觉得很亲切的地方是它和楚的关系很好,每次见到楚它都会把脑袋仰起来,闭着眼,等楚去挠它的下巴,一副享受的样子。然后很温顺的卧下,任由楚慢慢抚摸它的毛,让暖暖的颤动感顺着水灵的手指向白润的手臂上流去。每当这时我就有一点慌张,好像青春健康的身体扑过来,是一种罪恶似的。但是我自己去摸它的时候,只是能感觉到那热流,还有留下的余香和气息。一种纯粹的幸福感把我也搞得晕乎乎的。
bestet站起来望着我,我觉得它在说话,我总是这么觉得,但我也无法想象能把这些话翻译成什么。它更像是是传递一种态度,或者气质。bestet长得很漂亮,它的身体匀称,体态略圆润,面容温和,却竟还有点清秀的灵气。它的毛的很顺滑,像丝绸一样。不过它也不是一开始就那么好看的,它在走廊上出现的时候有点脏兮兮的,身上的毛乱糟糟的,虽然还是很安静的。房东和我们远远的看见它,它似乎也并不怕,房东把它唤过来,它也不怕,但还是慢慢的,柔软的爪子按在地砖上,没有一点声音。然后我们把它收留下来,房东负责喂它,其他人见到了就跟它玩一会儿。
我挠了挠它的下巴,说:“走,咱们出去转会儿。”
我沿着走廊向餐厅的方向过去,转角处过去有一个小门通向一个院子,是我很爱去的地方,bestet轻轻地走在我的旁边,我们快走到最后一盏吊灯的时候,bestet停下来,好像很认真的听,我听到远远的传来一些回声,继而是大一点的欢笑声,然后是空洞的脚踩在楼梯上的声音。
ta ta ta tata tata ta tata ta
我拍拍它的脑袋,我们继续往前走,通向花园的门是木头的,门闩很旧了,我推开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从旁边一棵榕树过去我突然看到
投票
“既然大家都不想说,那就我来说吧。”1看了我一眼,我点点头。
1说的很慢,不时看周围人的反应,我看房间的角落,一些黑色的东西从紧绷着的空气中渗出来。
“现在大家都在这里。将近十天的时间,我和不少人聊过天,和几个人很熟,还有一些人有印象但是叫不上来名字,也记不清在哪里见过几次了,比如一位戴棒球帽的司机,一位手指受过伤的冰球运动员。”
还有开源社区的某个程序员,油头粉面的项目经理。
“过去每当这种时候,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按直觉首先做一件事。现在我建议大家分组,几个人一间在大屋子里过夜,自由分组还是抓阄随便你们。男士们把床搬一下,为了保证安全辛苦一下。”
没有人异议,于是我们这20多个人就开始行动起来,走廊和楼道里到处是床磕磕碰碰的声音。我也把床搬出去,临走时看了一下空荡荡的房间,旧书桌,墙角。我在走廊上遇到1。
你跟我睡大厅吧,看看情况。
第一夜
我们铺好床,我,1,还有2。现在10点多了,不是很晚但是周围很安静,大厅被角落的烛光挤压,显得很小。
我们坐了一会,聊一些过去的事情,然后1说睡吧,我们就躺下,开始还开着灯,继续说话,一会有点迷迷糊糊的了,然后2好像在问1什么问题,我插嘴说了两句,慢慢的感觉好像到了另一个世界似的。过了一阵,钟敲了一下,有人说睡吧,我们就把灯熄了,这时我突然想起一个什么,又问了2一下,2回答了,然后1又想起来讲了一个自己的事。这样不知过了多久,一不留神连钟敲了几次都记不清了。突然大家都不说话了,然后我睁着眼平躺在床上,看深黑色的天花板,看不见底,周围的东西都挤到眼前,我侧过头看见纱布被风吹过的声音。
2的那一天
2搞了个书友会,说起来形式比较温和,不过考虑到最近两天都没有活动,这样已经算不错了。书友会采取投稿的形式,提前两天通知,大家随便写点,然后由2来分配给其他人,收到的再回信,一封稿件可能转发多人,所以几轮以后还是比较热闹。一般鼓励写关于书的想法,但写别的也可以。
白天大屋很空,大家都出去了。我本来想找楚的,不过不太清楚她住在哪。转了一圈,决定去找2。昨天聊了一下我觉得他懂的很多。
2白天也不在住的地方。我找到2的时候他在一间图书馆一样的房子里,书架上有很多书,老的新的都有。
“有什么事吗?”2一边开门请我进来,一边表示歉意,“屋里比较乱。”
我回答说没有,只是顺路过来转转。
“嗯。请随意。”2坐回书桌后的椅子,我也拉了一张坐在书桌前。
我们沉默了一会。
我转过头去看书架上的书,看得不是很清楚,不过有几本比较显眼,包括《哈姆雷特》和柯勒律治的一本诗集。我说:“你对莎士比亚很有研究?”
“嗯,比较喜欢吧,谈不上研究。”
“嗯,我也挺喜欢,不过看的不多,还是太懒。”
我看了一会架子上的书。站起来走到跟前。“不介意吧?”
“啊,请随意。”
我拿起一本。记不清是哪个版本的李尔王了,我之前曾经下决心想读来着,书里的评注是正文的好几倍。这种书一般很得我的赞叹,想一口气看下,但多半都搞不成。
“这本我一直想看,不过一直没看下去。”
“哦,这个我看完了。”
“感觉怎么样?”
“挺好的,很详细。”
“嗯嗯,以后还是得静下心来好好看看。”我把书放回去,坐下。
“嗯。”我说,“你觉得莎士比亚应该按什么顺序看?或者有什么方法能更好的理解?”
“也就是多看吧,再看点讲解的书。”
“这样,今后我有不懂的地方,还要多多请教了。”
“我也就随便看看,也不怎么懂的了。”
我又坐了一会。看架子上一排排的书。
我看了下表。“时间也不早了,那你忙,我先走了。”
“好,慢走。”2送我到门口。我挥了挥手,从侧面转弯,走下楼梯。
第二夜
我到住处的时候楚已经睡下了,我借着门口的微弱的光,小心不碰到其它人的床,走到自己的床前躺下。我扭过头去看楚,她的呼吸很均匀,隐隐的光随着身体轻轻起伏。我把头转过去,枕在手臂上,直枕到发麻。我一直想白天的事情。
没什么好担心的,任何人进来都要经过我这张床。我把手伸出来活动一下,侧过身去。夜色将我们融化在一起,我就这么看着她,分享梦乡的甜美。
我拿起手机。
手机很安静。我环视屋内,房东,Carol都静静的睡着,其他人也没有什么动静。我掀开被子,从床上下来,走到楚的床前,让手贴着床单,似乎还有点温度,不过也可能只是夜的温度。我向门口望去,一会又走出去看,走廊上静悄悄的,只有气息的声音。我在门口找到了bestet,抱到我的床上,在它身边躺下。
有脚步声。我眯着眼向门口看,看见门打开了,是rob,我记得已经把门锁住了,但也不确定。那人往里走,一瞬间好像和我对视了一下,然后就转过去了,他进了浴室,打开灯,开始淋浴。我裹着被子,用余光看着那边。过了一会,那人出来走了。我翻了个身,bestet睡的很香,发出轻轻的咕咕噜噜的声音,我也好像被它感染了,一会就睡着了。
某人的那一天
今天按安排是一个不认识的人主持,我没有参加,也不知道搞的什么活动。楚始终没有回来。我在一楼的走廊上遇到1,提到昨晚好像有人到我们屋去过,但是没看清是谁。
“哦,我昨天去洗了个澡,把你弄醒了?真不好意思。”
我奇怪的问他怎么会有钥匙?
“昨天我们屋的淋浴坏了,向房东要的。”1说,“你怎么这么紧张?发生了什么事么?”
我说没事,他说那就好。我们一起去找房东,想商量度假时间缩短的事情,因为最近似乎已经变得无聊了。房东在给一盆仙人掌浇水,1笑到:“你这是干嘛啊?”
房东说太久没水了,仙人掌也要干死了。
那是她的,我认得出来,我认得花盆上的每一个纹路。
“这是谁的?”我问。
房东说他也不清楚,我笑着说花盆看起来像是年轻女孩儿的,房东显的很窘,说不是的,年轻人净是些老爷们儿,哪会有年轻女孩儿的东西。
我们三个决定给主办方发一封邮件,讲一下这边的情况,最近也有好几个人因为工作上的事打了个招呼就先走了,大家似乎也对时间的估计不足。
我从房东那儿出来遇到阿牛,问他:“上次那个女孩儿咋样啦?追到手没?”
他一怔:“啥?”
我笑:“我看你对楚挺有感觉的么,准备啥时候下手?”
他尴尬的笑笑:“你怎么什么都知道,我最近是在追一个女孩,不过不叫楚啊。”
“哦?那楚呢?”
他又一愣:“你说谁?我不知道啊。”
第三夜
我拿起手机。
一样安静的夜。我打开手机,有两个未接来电,一个是昨天的,一个是今天的,但是都没有号码。我看了一会,感觉光照的不太舒服,就又把手机关上了。我的头有点疼。迷迷糊糊的好像有个人走到Carol的床前说什么事情,也没听到怎么回答的。然后那个人就走了,楼道里发出空旷的ga,ga的声音。
ga ga ga gaga gaga ga gaga ga…
第四夜
我决定在大厅睡,结果1和2也来了,这次我们直接在地毯上铺了褥子躺下,也没有脱外套。大家很沉默,只有风挤压窗户的声音。不一会我就睡着了。
我突然跳起来,1也一个翻身起来,我们往外冲,这时我才发现整个hotel几乎都沸腾了,吵闹的、打斗的、金属的碰撞的声音、身体和木质扶手碰撞的声音……我们拼命跑,1的速度很快,不时慢下来拉着我跑,我们跑过一个街区,在一个转角处停下来。
我大口的喘着气,感觉肺都要被撕裂了,1也似乎有一点疲态。我们一边站着休息一边听远处的动静,只有若有若无的声音。我们渐渐平静下来。
“结果还是变成这样了。”1叹口气。
“到底怎么回事啊……”
“我也不知道,但是好像最近hotel里都会来一个怪人。”
“啊?是谁?”
“不知道,昨天晚上我和Carol和房东一个屋,我晚上感觉很累,睡的很早很沉,夜里隐约觉察到有个老头过来了,拄着拐杖,房东和他说了什么,然后就爆发了争吵,最后房东和Carol把他赶出去了。第二天早上起来我就没再见过他们俩。”
我猛地觉察到,这一天他们的确都不在了。
我和1说了Carol的事,他说很奇怪,因为昨天Carol好像从来没见过那个老头。我们沉默了一会。
过去
我们在周围逛了一天,也没什么收获,傍晚的时候我们决定回hotel附近盯守。我们沿着来路另一侧的街道往回走,走过一个堤坝,下面有一户人家,一个女人正在做伸展运动。
那是caroline。1突然说。我正想说不会吧,突然左下方的公园里跑过一个熟悉的身影。
我一惊,向四周环视一下,看到房东的狗卧在一幢房子的门前,另外一幢的门口停着阿牛的限量版自行车。我们往前面一栋废旧的大楼走,路过垃圾箱,一只小猫过来蹭我的腿,和bestet很像。我弯下腰,它就跑开了。
我们进了大楼,躲在能看到caroline的地方给她打电话,她停下来,掏出手机。听筒里传来清脆的声音。
您好,您是哪位?
我们可能回到过去了。1放下电话,说。
激战
我和1推开大门,里面漆黑而安静。
我们沿着右侧的楼梯上去,慢慢的似乎有一点声音,我们循着声音走,也不知道走了多远,前面是一扇门,看到几个人倚着墙壁吸烟,一个小孩跑出来,门闪了一下。我感到辉煌的光和沸腾的人声迎面而来,又刹时散去。小孩喊着出去玩喽一边沿着楼梯旋转向下。
ta=ta=ta=tata=tata=ta=tata=ta…
我和1走进去,里面灯火辉煌,厅堂很大,像是在办什么酒会,很多人一簇一簇的聚着谈笑。我们像吧台走去,除了服务员,里面还坐着一个老头,rob站在外侧的右边。1从袖子里拿出一把刀,也给了我一把,他笑着,打着招呼过去,无声的解决了几个人。我从另一侧过去,一个醉醺醺的大汉揪住我不放,要和我喝酒。
我猛地前冲,大汉被划伤了,他惨叫起来,我浑身都在颤抖,厅堂里变得非常混乱,有几个人向我扑过来,我在凌乱的场地里闪躲,挥舞着刀让他们不要靠近,一个人抱住我,几个人冲过来,我猛地扎了后面的人一下,然后他倒下来。我很累,几乎站不住,我看向1,他已经临近吧台,并没有看我一眼。
我猛地划了两下,突然向门的方向跑去,几个人在我背后跟随,我看见1拍rob的肩,我旋转向下,听见上面开门和吵闹的声音,我扔了刀没命的跑,跑过走廊,拱门,大厅,拱门,音乐厅,小门,楼梯,走廊,转角,楼梯,楼梯,楼梯……
结束的那一天
不知道过了多久。
角落里的门透出微弱的光和空气,我盯着看,在地上坐了很久。
“好冷。”我自语到。
一个小小的身影从门里过来,我看见bestet皮毛的光泽。它走到我身边,伸起头蹭我,我抚摸它毛茸茸的身子,很暖和。
一会儿我觉得好一些了。我站起来。我说:
“来,我们出发吧。”
开始的那一天
是的,我是在哄骗你,我的全部目的就是让你上钩,这个故事本来就是假的,你起初也这么觉得,轻描淡写的,带着娱乐的心情懒洋洋的看它——然后我让你相信,让你不知觉的毛孔竖起,像猫一样感觉周围气息的异动,恭喜你,你找到了这条路,经由细微的褶皱你的灵魂已经被带入另一个世界,最后你合上书,不,已经晚了,你不知道结束的是什么,就好像教科书告诉你这个世界其实背后有物理规律,然后你眼中的水和水蒸气就成了一种东西。故事没有结束,它在你的生活里刚刚开始,直到另一本书把你拐到更深层的梦境,你回不去了,早就回不去了不是吗?你这个在大院的花坛边玩耍,年轻的父母亲昵抱着的小孩?
小说的开头,我站在大厅的光滑地板上,地板被埃舍尔或者比亚兹莱式的奇妙的块面分割成倾斜的空间。我将把一切都告诉你,这所大房子的年代,历史,里面的人,要发生的事情,我全都了如指掌,你可别忘了——就像我这样,在那所大房子的门口,踩在被埃舍尔或者比亚兹莱式的奇妙的块面分割成倾斜的空间的地板上,忘了为何在那里,为何明明一清二楚又懵懂迷失,为何心里郁结浓稠的伤感,触及即全身战栗,一如孩童时,埋在枕头里偷偷哭泣的那些梦。
(还不进去?)
心里一个声音,回头却发现1在和我说话。
唔,我支吾着,把行李箱往里拉。我和1在来时的车上认识,他自称以前是特种兵,看起来不是很壮,但是精干的很。他对自己的过去讲的很简单,但是说话轻巧,一切话题都颇不在意,又好像什么都知道,给人一种深不可测的感觉,但是那双精明的眼睛又使一切显得浅薄。
于是可以放心了,仿佛这么一归类和理解,一下就变得安全了一样,好像贝多芬=英雄,莫扎特=欢快一样,不,这毫无意义。这种粗陋的描写是福楼拜和莫泊桑那个时代留下的毒瘤,它们以一种工匠的态度对待人,把细节写的巨细无遗,至多加一两点标签式的点缀便以为鲜明,摆出一副学究+艺术家的傲慢态度来。他们掌握细节就像社区的大妈热衷于周边八卦。不,这不是那个人,1是个远为复杂的存在,一个人的城府不是这两个字说一下的事情,如果说这些年我的写作(或者说观察(有什么区别呢?))有什么进步的话,那就是我可以毫无歉疚的说,1是谁,我一无所知。
我安顿在南侧的住处,第一天没什么事,我认识了一些人,然后就去睡觉了。
说一下故事的设置吧:这是一个party,在一个hotel,每个人负责所有人一天的食物和娱乐活动。人物:房东,carol(房东朋友),楚,rob,Caroline(英语老师),bestet(猫),belle(狗),小孩(房东哥哥的小孩),阿牛,1。
再次提醒你,不要相信我,比如从来不存在所有人这回事,永远都有幽灵般的其他人。相信你自己的眼睛,请你一定,一定看到我所看不到的东西,然后告诉我。
楚的那一天
第一天由楚主持,她向房东要了一间大房子,里面像路边咖啡店那样摆上桌椅,角落设了一个小小的吧台,作为主持的位置。我到的很早,在吧台跟她聊了一会,她很热情的跟我聊了自己的一些事情,比如之前在哪里上大学,来这儿有什么打算等,还说了对这个party的一些设想等等,我也把我的想法分享给她,我们聊得很投机,然后人慢慢多起来,我就找了个位置坐下,和房东和阿牛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天。
楚请大家静一下。
“抽到第一天其实挺困扰,因为大家还不认识,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似乎认识本身就是个好主题。”
她拿起一张纸,说:“这张纸上是所有人的名字,我已经输到电脑里了。每个来的人先来签到,然后系统会为已经来的人随机生成小组,每组大概三到四个人吧,之后就按分组开始聊天,大概一到两个小时,根据各组结束的情况,我会不定期的重新生成小组,进行新一轮的组合。大家有什么问题么?”
“嗯,即使不清楚的话,玩一玩就知道了。”楚把分组的结果投到屏幕上。我和房东还有1一组,楚没有参加分组。
我们三个就开始闲聊,我就讲自己以前上学和旅行的一些好玩的事情,1讲了他有次执行任务的情况,背景不清楚了,反而是其中各种细节印象很深,比如如何在小河里徒手捉鱼,或是砍断藤蔓来编制简易的装备,房东四十岁左右,不是很健谈,我们问了他关于房子的一些情况,这处老宅似乎有上百年的历史了,以前是某个贵族的一处宅邸,后来被一个地产商盘下,却始终没有挪作他用,据说地产商雇佣了以前的管家来维护这个地方,周边的人经常看到幽灵一样的老人出去买东西等等。
“我都感觉有点发毛了,哈哈。”1笑到,“这要是个那么诡异的地方,你这个房东也显得太正常了吧,难道不是面色苍白,穿一身复古的礼服才更合适么?”
房东表示自己也是被活动的邀请函吸引过来的,但是比其他人早到一天,成为房东是按照信里的吩咐。
“这么一说倒是有点蹊跷啊。”1似乎颇感兴趣,“干脆到我那一天的时候就调查这个事情吧。”
我和房东都表示没有兴趣。1叹了口气:“你们这些城里人……”
一会楚拉了把椅子坐过来,问:“怎么样?感觉有意思么?”
1和房东都表示挺好。我说我感觉这种形式比较有意思,但是可能有点太散,这么聊的话,一到两个小时到后面就没话题了,但是时间短又达不到交流的效果,最好能有点主题性。
“唔,我当时想的就是闲聊来着,不过这么说也有道理,一会我想个法子。”楚这么说着,又转而揶揄房东,“你不是刚有个女朋友么?怎么没带过来啊,这样话题性不就强了么?”
房东支支唔唔的,脸都有点憋红了,我们都笑了,他也一起笑。
楚和我们聊了一会,她说话很好听,一些平常的事情被她叙述出来,也都似乎带了点幽默的余韵,让人不自觉地倾听或者加入她的话题。她在说话的时候,好像有一种光彩在青春的皮肤上闪烁一样。我不自觉的追随那机智的馨香,连呼吸都吸附在它香甜的表面上,
1捅了我一下,我一惊,还好楚正在和房东打趣,没有看见。1冲我眨眨眼睛。
我尴尬的笑笑。
一些组陆陆续续的结束了,楚过去录信息,1对房东说:“你可以啊,这么漂亮的女孩儿,在哪里混这么熟的?”
房东脸又有点红了,解释说自己以前真的是房东,然后楚和另外几个女孩儿租他的房子,经常拿他开玩笑,搞得他很窘,不过他还是打心眼里的喜欢她们的,不过他又赶紧解释,不是那种喜欢,他刚找的那个女朋友是他同学,也离了婚,他说还是岁数差不多的好,有共同语言。
“不能苟同,要我的话就挑个年轻的,哈。”1说。
我和房东对他进行了鄙视。
中午的时候大家三三两两的去吃饭和午休,下午正点是两点半开始,也可以早来。
楚找到我:“我觉得你那个主意不错哎!我刚刚问了一下房东,他说每个人之前都填了一张表,记录了自己的职业、特长和兴趣爱好……怎么样,有没有兴趣帮帮忙?”
我连忙说有兴趣,然后问细节。
我花了一中午时间来设计和改进这个软件,楚在我旁边,有时提一点建议,但大多数时候只是静静地看。很奇怪,我明明被她的存在惹的气息失调,却竟能完全沉入到程序里去,那种安宁的温度就像放任自己泡在浴缸里。我们就这么度过了一个平静而高效的中午。
“下午的规则略有不同。”楚对大家说,“这也多亏了某童鞋的慷慨相助。”她狡黠地瞄了我一眼,然后解释说,下午将会根据每个人的兴趣和专长安排,使得具有相近兴趣的人更容易在一组,但同时也保持多样性,避免组内的完全同质化,也给出一定几率,使得组内成员具有相当不同的背景。
她解释的很清楚,这是文科生和理科生的区别。如果按照这个分类,我们是不是很难在一组?可是我们是那么投机。这就是问题,亲近的人之间,似乎一定是和而不同,但是究竟何种“和”,如何才能不让分类上的和貌和而神离……或者,我的前提就是错的?
我在中午也改善了游戏的流程,更加自动化了,这样楚就可以直接被编到组里,这让她很兴奋。
下午
两个人爆发了关于社会意识的争论。我有点后悔填了社会学这个兴趣点,结束就去删掉了。第二轮主题是程序,我遇到一个开源社区的隐士和一个油头粉面的软件公司经理。楚和我一组,不怎么懂但听得很仔细。第三轮,楚高高兴兴的去了别的组。这轮关于动漫和游戏,倒是趣味盎然。房东哥哥的小孩过来,昂着头跟我们争辩某些角色比较厉害,后来他听见belle在楼下叫,就去捉狗了,下楼时我听见ta=ta=ta=tata=tata=ta=tata=ta的声音。我们又讲到主题,人物塑造和影片的一些要素。
楚的一天结束
从下午开始气氛就与上午略有不同,一方面有些组非常投机,每个人眼睛里都闪着光,一方面有的组爆发出争吵,然后在大家的注目中压住火气,不欢而散。这样参加的人不断减少,但是很快就稳定了,一些比较随和,更能接受不同观点的人留了下来,一直到六点才逐渐散去。楚最后还是和我一组,不过这次都是熟人,1,房东,还有阿牛。阿牛和我高中同学过一年,不过后来转走了。我们都有点累了,又觉得似乎不必赶着聊,就闲散的坐在那里,不时议论下之前的讨论,坐了一会楚站起来,吧台的角落有架钢琴。
她弹琴的声音很小,不过屋内现在也比较安静,清脆的琴声也能传的很远。我们都不说话,只是静静地听。我把头别过去看她,楚并不是很专业,但是很用心,也很朴实,我读出她轻轻的哼唱,似乎是一首遥远的歌。
参加者陆陆续续的过去跟楚道别,然后离开,六点半的时候1说我们也去吃饭吧,就也散了,我最后一个到楚那边。
她把琴停下来,向我露出一副不知是苦笑还是忍俊不禁的表情。“今天多谢啦,不过下午我的分组也太巧合了吧。”
我感觉脸上有点烧,耳朵也木了,却好像一下安静了,只有我们两个,在琴音消失后的美妙寂静中。
“啊……也许是吧。”
Carol的那一天
Carol社会经历很广,60多岁,讲自己的经历非常有趣而且绘声绘色,房东跟她聊得来,开始交朋友。
我的那一天
我下决心把楚的理念继续下去,在她的那天结束的时候我就这么想,然后早早的通知大家,说我在自己的这天要开一个类似于学术会议的报告会,设分会场,有主持,有报告人,有观众,按主题设置分会场。形式上则比较灵活,与其说是报告不如说是演讲,虽然事先鼓励报名,但其实只要能侃侃而谈到时皆可上场,时间上设上限不设下限,经观众同意也可适当拉长。
我把规则发到大家手里,然后根据自荐和报告的报名选分会场主持。我自己参加了艺术和程序员两个分会场,还旁听了文学,音乐,绘画,医学,数学几个组。
楚对这个活动也颇感兴趣,准备在心理学的分会场做个报告。我问她好像昨天在看一篇讲自由意志和自我意识的文章,是不是准备讲这个?她似乎有点吃惊说不是,只是有感于现在实验心理学过于发达,反而没有心理治疗对人性的挖掘深刻,她觉得是一种道和术的倒置。我看着她的眼睛,有点发愣,她解释说有点累。
艺术的价值
首先感谢大家支持我的一天,客套话就不多说了。本来我是不敢在这个会场献丑的,不过刚才听到说艺术的神性和终极价值,我不得不跳出来说话,因为这观点实在很有诱惑力,事实上我也曾被深深吸引,但从一开始就是错的。
我非常反感艺术有价值和艺术无价值两种说法,因为根本就搞错了主体,艺术品是个东西,艺术不是,把概念误解为实体,这是柏拉图的贻害。价值根本没法绑在一个虚无的东西上。
说乱了,干脆开宗明义,我认为与所谓的“艺术的价值”其实是绑在欣赏艺术的过程上的,当你被音乐触动的时候,艺术的价值就在那里,你没有它就不在。
这并不是一个新的观念,可能很多人都想过,而且立即就会跳出来说:那么怎么判断好的艺术和差的艺术呢?这个问题也是很深的,一些人坚持一种神秘的“神性”,一些人定指标,一些人则转而从技术上讨论。可是神性最终会变成一种忽悠,指标最终无法周全,很多时候又倒向神秘,技术则牵强附会——现代音乐比古典时期自然技术大大进步了,可价值也一定进步了么?
所以我理解大家的感受,价值的相对性固然美丽,却总是难以实施。然而即使我们还不想沦落到完全的相对主义,即网络歌曲和巴赫竟然可以等量齐观的这种程度,价值的相对性依然是可能的。
让我们来看一次欣赏活动吧,你听到音乐,受到了触动,价值产生了——什么形成了这种触动?音乐本身当然重要,它的旋律、和声、节奏以及其中的演进逻辑,你可能会想起一些事情,瞬间的浮现让你浑身一凛——或,也许没这么具体,但是有一些模模糊糊的,仿佛来自过去的温暖和泪水,肌肉的末端还记忆着的某一些往事,你感觉它在和你说话,不知是音乐还是你自己深渊下的意识,然后你被深深的打动了,那是一种纯一的、完整的艺术体验,事实上根本无法区分其中的成分。
这么一说似乎神性有了空间,那让我们讨论这么一种情况。你听到一首歌,比如****或者其它什么荒唐的玩意儿。你听到就想打演唱者一顿,可是先别忙,你并不是第一次听到它。曾经在放学后的校门左转,当你踩在凹凸不平的人行道上,回想着从班里离开时和她说的话,路边的音像店就大声放着这首讨厌的歌,把你搞得更加心烦意乱。你从来都不喜欢这首歌,甚至觉得它亵渎了你的心情,可是日复一日你那么走着,带着远远近近的牵挂和摇摇曳曳的心情走着,向远方走着,走到看不见那段时光,你已不再是你,而她也不再是她,却猛地又听到这首歌,依然赤裸、庸俗、毫无情感的张扬着,你感到了一些完全不一样的东西,对吗?
你能说这不是艺术的体验吗?甚至,在那些最伤心而又无法说出的瞬间,它是那样响亮而苍白,它的造作、隐瞒、自我伤害都如同含着火的冰块在昏迷中疼痛着。你是不是有印象?许多最优秀的小说里有类似的情节,不错,这情景不仅是审美体验,甚至本身就是艺术!可能有人辩解说,这并不是对歌的审美,只是勾起了对自己过去的感受,可是这又有什么区别呢?这首丑陋的歌,它的俗套的旋律,单调的和声,每一个都融到了你的记忆里,绝不只是钥匙。在这一刻,它和任何高雅的艺术一样构成你的审美体验。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传统意义上好的艺术是什么样的:它给足够多的人带来一种深层次的触动,并且在时间打磨之下,这种触动的力量依然鲜活,勾连起超越时空的对话。换算到我们刚刚的讨论下,就是说这种艺术对环境的依赖不强,在时空和情境的变化中经常能保持自己的感染力。D960很伟大,因为它在三百年的光阴里,在各个角落都曾经让人动容;网络歌曲不是那么伟大,因为3年的变迁就可以完全抹除它的痕迹,而且若不是如之前所述,近乎条件反射式的联系,它也很难和丰富的情感扯上什么关系。
我还愿意提出一种看法,即对每个人而言,也有好的艺术,虽然可能大多数人在表述的时候,会选择用“好”来表达一种对公众观点的个人认识,而不是纯粹的个人认识。每个人的好的艺术,甚至同一个人不同时间来看,好的艺术也是不同的。对一个人而言,好的艺术应该是在欣赏的时候会产生艺术价值的艺术。
现在我们可以理一下思路了,传统意义上普适的好的艺术,可能对更多人而言是他个人在当下的好的艺术,而如果这种情况成立,在欣赏的时候就会产生艺术价值。所以我们常说,好的艺术有更多的艺术价值,这的确是正确的,但只有经过我刚才的仔细分析,我们才能在此一宏观表述之外,解释微观上众多的例外情况。
我听见有些人在下面讨论,说我的用词,像艺术体验、深刻情感等其实也是很模糊的,类似于神秘主义,但是我一向觉得,涉及到人的感受,神秘主义是正常的也是必须的,而放到艺术这种非人的物上则有虚构之嫌。这里面有本质的区别。
我就说这么多吧。
感冒
早上起来就有点不舒服,感觉身上的水分都被蒸干了一样,喉咙和鼻子干的发疼,温度很高,很不稳定。头很晕,意识里出现大面积的板结,让思维有一点恍惚。
今天是1的一天,好像是在房子里进行紧急事件的模拟,类似于特种部队解救人质那种,我之前犹豫了一下,还是没有参加,奇怪的是1也没有问我,虽然我们昨天还闲谈了半天。之前大家似乎都有共识,这个房子里的活动都要参加,但是又似乎从一开始,这些活动都是自愿而已。我窝在自己的小房子里,不想睡觉,也不想干别的事情,就是狂喝水,翻以前写的东西,听一片一片的音乐,看CD上的短文。
不知道过了多久,看表,转瞬已经十点半了。活动已经完全进入状态了。一下感觉很空虚。我任由自己平倒在床上,望着天花板和墙壁的交界,蛛网上是那些小小的过客们留下的时光。我想1一定把活动组织的很好,他行动力很强,又很有经验,当然也有那种让我既赞叹又隔阂的对事态的完美的控制力,没有弱点就没有真实的自己,就像我倒在这里,想着如果有人冲进来将我刺死,就像真正的人质一样断了线一样倒下和肢解,我将以最真实的姿态死去,哪怕露出灰色的、藕节一样光滑的四肢。
房子太大了,我之前没有想过,但是静下心来会在意识的边缘把捉到一丝恐惧。楚的眼睛里游离的那一丝的不安……你也这么想吗?我把手伸起来,张开,石膏般凝固,像我画过的那些历史的偶像,仿佛凝聚了穿越时光的力量,也会把我的心情通感到她的内心。
大,意味着什么呢?不过是一所房子而已。我们安之若素的世界,完全把这沧海一粟吞没其中,却不令我们恐惧。我们并非如所认为的那样生活在可信的世界上。里尔克的原话是怎么说的来着?我感到房间里很黑,很静,我有些饿了。
活动进行到哪一步了?特种部队冲到门口,恐怖分子发现了并进行威胁,杀害了一名人质。(他是怎么模拟杀人质的呢?简单只会让真实感顿失)特种部队接到命令后退,不甘心和愤怒……握紧枪(枪?愤怒是真实的么?还是只感觉到兴奋感,或者愤怒让自己欣喜,因为代表着正义?真正的愤怒应该是被迫的)特种部队的成员大吼,你会用命做赌注,只为这低贱的自豪感吗?(你知道你会的,但是我去揣测拼死保护了自己的人,更加下贱。所以这从逻辑上就必然永远是一个秘密)特种部队的成员没有大喊,他没听到我,他只是安静的蹲在门口,等待着命令。
1在哪里呢?这个神秘的人,又是组织者,他参加游戏一定会使情况失衡,劫匪漏洞百出,被从窗口进入的人打死,或者被烟雾弹简单解决,又或者在精神压力下无法再演下去。不,他有一个机会可以赢,那就是真的入戏,就像那个什么监狱的心理实验一样,杀掉所有的人质,他就可以和1同归于尽。或者1扮演劫匪,那特种部队一定没有机会,这时无聊的1会做什么呢?把特种部队和人质一起杀掉?然后游戏结束,大家醒过来,1说,其实你们都没有死,我把你们都骗了,游戏落幕了。可是它们真的还是它们么?睡了一觉的我还是我吗?
都是一些没用的话。我想。自己确实是发烧了吧,我把手放到额头上,把手,把/手,我把手,语言的歧义。人的歧义就更大,我心中的我更真实,还是别人心中的?滚吧卡耐基,庸俗的哲学最好都焚书和坑杀,它让存在的问题永远无法被人理解,它们愚蠢的眼里只有性质。
中午我随便吃了点饭,去楼道里逛了一圈,人很少,估计都参加活动去了,这种动作类的活动由于稀罕看来也蛮抢手的。不知道他们在哪里,房子好像有很多地方没有住到。他们在某个地方。某个和不存在,有多大的差别?布劳威尔这个老匹夫肯定会欣赏我的问题。我去楚那里,仿佛不经意的在周围停了,房间黑着灯,但似乎能感到暖和软的感觉,我回去的时候又转了一圈才走。
走了一会似乎舒服一些,但是刚坐下就不行了,眼睛涨疼,有个什么眼药可以缓解来着?竟只记得不能多用。我闭上眼睛,感觉着自己的温度在皮肤上连成一片,在身下的被子上蔓延,也许一定得吃点药了。
不知不觉睡了一会,然后又躺在床上瞎想。5点左右的时候,楚来了,我弹起来去开门,她进来聊了一会,我一边说,一边注意咳嗽不要传染了她,很别扭。她说等会,回来拿了点药,说还是吃点。我说谢谢,回头请你吃饭哈,她笑笑,我却决定不吃药了。
6点的时候我说去吃饭不?她说还有事,道了别就走了。我又躺下,到黑了才爬起来去吃饭,感冒似乎已经好多了。
bestet
bestet是一只很神奇的猫,它的名字是小写的,b-e-s-t-e-t。写这个的时候word总是很自以为是的把b大写,让我非常恼火。我觉得一只猫的价值在于它有无限的可能,古人说猫有九条命,我觉得跟猫的神秘禀性有关,猫从来不做什么怪异的举动,事实上,它什么都不做,只是懒洋洋的卧着,不知道什么时候起来伸个懒腰或者走开,就因为这样它才神秘。
我一直想写篇小说,写到一个故事的一半停掉,这个一半一定要位置恰当,要不动声色的,懒洋洋的前进着,然后不动声色的停掉,不要惊吓读者,这样他们自己发现的时候会觉察到整个世界的莫名。每当我想问题的时候,bestet就会在我旁边慢慢走着,或者卧下,眯缝眼,我站起来的时候反应或者不反应。这种感觉让我感觉很舒服,好像某些遥远的熟悉的东西。
另一个让我觉得很亲切的地方是它和楚的关系很好,每次见到楚它都会把脑袋仰起来,闭着眼,等楚去挠它的下巴,一副享受的样子。然后很温顺的卧下,任由楚慢慢抚摸它的毛,让暖暖的颤动感顺着水灵的手指向白润的手臂上流去。每当这时我就有一点慌张,好像青春健康的身体扑过来,是一种罪恶似的。但是我自己去摸它的时候,只是能感觉到那热流,还有留下的余香和气息。一种纯粹的幸福感把我也搞得晕乎乎的。
bestet站起来望着我,我觉得它在说话,我总是这么觉得,但我也无法想象能把这些话翻译成什么。它更像是是传递一种态度,或者气质。bestet长得很漂亮,它的身体匀称,体态略圆润,面容温和,却竟还有点清秀的灵气。它的毛的很顺滑,像丝绸一样。不过它也不是一开始就那么好看的,它在走廊上出现的时候有点脏兮兮的,身上的毛乱糟糟的,虽然还是很安静的。房东和我们远远的看见它,它似乎也并不怕,房东把它唤过来,它也不怕,但还是慢慢的,柔软的爪子按在地砖上,没有一点声音。然后我们把它收留下来,房东负责喂它,其他人见到了就跟它玩一会儿。
我挠了挠它的下巴,说:“走,咱们出去转会儿。”
我沿着走廊向餐厅的方向过去,转角处过去有一个小门通向一个院子,是我很爱去的地方,bestet轻轻地走在我的旁边,我们快走到最后一盏吊灯的时候,bestet停下来,好像很认真的听,我听到远远的传来一些回声,继而是大一点的欢笑声,然后是空洞的脚踩在楼梯上的声音。
ta ta ta tata tata ta tata ta
我拍拍它的脑袋,我们继续往前走,通向花园的门是木头的,门闩很旧了,我推开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从旁边一棵榕树过去我突然看到
投票
“既然大家都不想说,那就我来说吧。”1看了我一眼,我点点头。
1说的很慢,不时看周围人的反应,我看房间的角落,一些黑色的东西从紧绷着的空气中渗出来。
“现在大家都在这里。将近十天的时间,我和不少人聊过天,和几个人很熟,还有一些人有印象但是叫不上来名字,也记不清在哪里见过几次了,比如一位戴棒球帽的司机,一位手指受过伤的冰球运动员。”
还有开源社区的某个程序员,油头粉面的项目经理。
“过去每当这种时候,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按直觉首先做一件事。现在我建议大家分组,几个人一间在大屋子里过夜,自由分组还是抓阄随便你们。男士们把床搬一下,为了保证安全辛苦一下。”
没有人异议,于是我们这20多个人就开始行动起来,走廊和楼道里到处是床磕磕碰碰的声音。我也把床搬出去,临走时看了一下空荡荡的房间,旧书桌,墙角。我在走廊上遇到1。
你跟我睡大厅吧,看看情况。
第一夜
我们铺好床,我,1,还有2。现在10点多了,不是很晚但是周围很安静,大厅被角落的烛光挤压,显得很小。
我们坐了一会,聊一些过去的事情,然后1说睡吧,我们就躺下,开始还开着灯,继续说话,一会有点迷迷糊糊的了,然后2好像在问1什么问题,我插嘴说了两句,慢慢的感觉好像到了另一个世界似的。过了一阵,钟敲了一下,有人说睡吧,我们就把灯熄了,这时我突然想起一个什么,又问了2一下,2回答了,然后1又想起来讲了一个自己的事。这样不知过了多久,一不留神连钟敲了几次都记不清了。突然大家都不说话了,然后我睁着眼平躺在床上,看深黑色的天花板,看不见底,周围的东西都挤到眼前,我侧过头看见纱布被风吹过的声音。
2的那一天
2搞了个书友会,说起来形式比较温和,不过考虑到最近两天都没有活动,这样已经算不错了。书友会采取投稿的形式,提前两天通知,大家随便写点,然后由2来分配给其他人,收到的再回信,一封稿件可能转发多人,所以几轮以后还是比较热闹。一般鼓励写关于书的想法,但写别的也可以。
白天大屋很空,大家都出去了。我本来想找楚的,不过不太清楚她住在哪。转了一圈,决定去找2。昨天聊了一下我觉得他懂的很多。
2白天也不在住的地方。我找到2的时候他在一间图书馆一样的房子里,书架上有很多书,老的新的都有。
“有什么事吗?”2一边开门请我进来,一边表示歉意,“屋里比较乱。”
我回答说没有,只是顺路过来转转。
“嗯。请随意。”2坐回书桌后的椅子,我也拉了一张坐在书桌前。
我们沉默了一会。
我转过头去看书架上的书,看得不是很清楚,不过有几本比较显眼,包括《哈姆雷特》和柯勒律治的一本诗集。我说:“你对莎士比亚很有研究?”
“嗯,比较喜欢吧,谈不上研究。”
“嗯,我也挺喜欢,不过看的不多,还是太懒。”
我看了一会架子上的书。站起来走到跟前。“不介意吧?”
“啊,请随意。”
我拿起一本。记不清是哪个版本的李尔王了,我之前曾经下决心想读来着,书里的评注是正文的好几倍。这种书一般很得我的赞叹,想一口气看下,但多半都搞不成。
“这本我一直想看,不过一直没看下去。”
“哦,这个我看完了。”
“感觉怎么样?”
“挺好的,很详细。”
“嗯嗯,以后还是得静下心来好好看看。”我把书放回去,坐下。
“嗯。”我说,“你觉得莎士比亚应该按什么顺序看?或者有什么方法能更好的理解?”
“也就是多看吧,再看点讲解的书。”
“这样,今后我有不懂的地方,还要多多请教了。”
“我也就随便看看,也不怎么懂的了。”
我又坐了一会。看架子上一排排的书。
我看了下表。“时间也不早了,那你忙,我先走了。”
“好,慢走。”2送我到门口。我挥了挥手,从侧面转弯,走下楼梯。
第二夜
我到住处的时候楚已经睡下了,我借着门口的微弱的光,小心不碰到其它人的床,走到自己的床前躺下。我扭过头去看楚,她的呼吸很均匀,隐隐的光随着身体轻轻起伏。我把头转过去,枕在手臂上,直枕到发麻。我一直想白天的事情。
没什么好担心的,任何人进来都要经过我这张床。我把手伸出来活动一下,侧过身去。夜色将我们融化在一起,我就这么看着她,分享梦乡的甜美。
我拿起手机。
手机很安静。我环视屋内,房东,Carol都静静的睡着,其他人也没有什么动静。我掀开被子,从床上下来,走到楚的床前,让手贴着床单,似乎还有点温度,不过也可能只是夜的温度。我向门口望去,一会又走出去看,走廊上静悄悄的,只有气息的声音。我在门口找到了bestet,抱到我的床上,在它身边躺下。
有脚步声。我眯着眼向门口看,看见门打开了,是rob,我记得已经把门锁住了,但也不确定。那人往里走,一瞬间好像和我对视了一下,然后就转过去了,他进了浴室,打开灯,开始淋浴。我裹着被子,用余光看着那边。过了一会,那人出来走了。我翻了个身,bestet睡的很香,发出轻轻的咕咕噜噜的声音,我也好像被它感染了,一会就睡着了。
某人的那一天
今天按安排是一个不认识的人主持,我没有参加,也不知道搞的什么活动。楚始终没有回来。我在一楼的走廊上遇到1,提到昨晚好像有人到我们屋去过,但是没看清是谁。
“哦,我昨天去洗了个澡,把你弄醒了?真不好意思。”
我奇怪的问他怎么会有钥匙?
“昨天我们屋的淋浴坏了,向房东要的。”1说,“你怎么这么紧张?发生了什么事么?”
我说没事,他说那就好。我们一起去找房东,想商量度假时间缩短的事情,因为最近似乎已经变得无聊了。房东在给一盆仙人掌浇水,1笑到:“你这是干嘛啊?”
房东说太久没水了,仙人掌也要干死了。
那是她的,我认得出来,我认得花盆上的每一个纹路。
“这是谁的?”我问。
房东说他也不清楚,我笑着说花盆看起来像是年轻女孩儿的,房东显的很窘,说不是的,年轻人净是些老爷们儿,哪会有年轻女孩儿的东西。
我们三个决定给主办方发一封邮件,讲一下这边的情况,最近也有好几个人因为工作上的事打了个招呼就先走了,大家似乎也对时间的估计不足。
我从房东那儿出来遇到阿牛,问他:“上次那个女孩儿咋样啦?追到手没?”
他一怔:“啥?”
我笑:“我看你对楚挺有感觉的么,准备啥时候下手?”
他尴尬的笑笑:“你怎么什么都知道,我最近是在追一个女孩,不过不叫楚啊。”
“哦?那楚呢?”
他又一愣:“你说谁?我不知道啊。”
第三夜
我拿起手机。
一样安静的夜。我打开手机,有两个未接来电,一个是昨天的,一个是今天的,但是都没有号码。我看了一会,感觉光照的不太舒服,就又把手机关上了。我的头有点疼。迷迷糊糊的好像有个人走到Carol的床前说什么事情,也没听到怎么回答的。然后那个人就走了,楼道里发出空旷的ga,ga的声音。
ga ga ga gaga gaga ga gaga ga…
第四夜
我决定在大厅睡,结果1和2也来了,这次我们直接在地毯上铺了褥子躺下,也没有脱外套。大家很沉默,只有风挤压窗户的声音。不一会我就睡着了。
我突然跳起来,1也一个翻身起来,我们往外冲,这时我才发现整个hotel几乎都沸腾了,吵闹的、打斗的、金属的碰撞的声音、身体和木质扶手碰撞的声音……我们拼命跑,1的速度很快,不时慢下来拉着我跑,我们跑过一个街区,在一个转角处停下来。
我大口的喘着气,感觉肺都要被撕裂了,1也似乎有一点疲态。我们一边站着休息一边听远处的动静,只有若有若无的声音。我们渐渐平静下来。
“结果还是变成这样了。”1叹口气。
“到底怎么回事啊……”
“我也不知道,但是好像最近hotel里都会来一个怪人。”
“啊?是谁?”
“不知道,昨天晚上我和Carol和房东一个屋,我晚上感觉很累,睡的很早很沉,夜里隐约觉察到有个老头过来了,拄着拐杖,房东和他说了什么,然后就爆发了争吵,最后房东和Carol把他赶出去了。第二天早上起来我就没再见过他们俩。”
我猛地觉察到,这一天他们的确都不在了。
我和1说了Carol的事,他说很奇怪,因为昨天Carol好像从来没见过那个老头。我们沉默了一会。
过去
我们在周围逛了一天,也没什么收获,傍晚的时候我们决定回hotel附近盯守。我们沿着来路另一侧的街道往回走,走过一个堤坝,下面有一户人家,一个女人正在做伸展运动。
那是caroline。1突然说。我正想说不会吧,突然左下方的公园里跑过一个熟悉的身影。
我一惊,向四周环视一下,看到房东的狗卧在一幢房子的门前,另外一幢的门口停着阿牛的限量版自行车。我们往前面一栋废旧的大楼走,路过垃圾箱,一只小猫过来蹭我的腿,和bestet很像。我弯下腰,它就跑开了。
我们进了大楼,躲在能看到caroline的地方给她打电话,她停下来,掏出手机。听筒里传来清脆的声音。
您好,您是哪位?
我们可能回到过去了。1放下电话,说。
激战
我和1推开大门,里面漆黑而安静。
我们沿着右侧的楼梯上去,慢慢的似乎有一点声音,我们循着声音走,也不知道走了多远,前面是一扇门,看到几个人倚着墙壁吸烟,一个小孩跑出来,门闪了一下。我感到辉煌的光和沸腾的人声迎面而来,又刹时散去。小孩喊着出去玩喽一边沿着楼梯旋转向下。
ta=ta=ta=tata=tata=ta=tata=ta…
我和1走进去,里面灯火辉煌,厅堂很大,像是在办什么酒会,很多人一簇一簇的聚着谈笑。我们像吧台走去,除了服务员,里面还坐着一个老头,rob站在外侧的右边。1从袖子里拿出一把刀,也给了我一把,他笑着,打着招呼过去,无声的解决了几个人。我从另一侧过去,一个醉醺醺的大汉揪住我不放,要和我喝酒。
我猛地前冲,大汉被划伤了,他惨叫起来,我浑身都在颤抖,厅堂里变得非常混乱,有几个人向我扑过来,我在凌乱的场地里闪躲,挥舞着刀让他们不要靠近,一个人抱住我,几个人冲过来,我猛地扎了后面的人一下,然后他倒下来。我很累,几乎站不住,我看向1,他已经临近吧台,并没有看我一眼。
我猛地划了两下,突然向门的方向跑去,几个人在我背后跟随,我看见1拍rob的肩,我旋转向下,听见上面开门和吵闹的声音,我扔了刀没命的跑,跑过走廊,拱门,大厅,拱门,音乐厅,小门,楼梯,走廊,转角,楼梯,楼梯,楼梯……
结束的那一天
不知道过了多久。
角落里的门透出微弱的光和空气,我盯着看,在地上坐了很久。
“好冷。”我自语到。
一个小小的身影从门里过来,我看见bestet皮毛的光泽。它走到我身边,伸起头蹭我,我抚摸它毛茸茸的身子,很暖和。
一会儿我觉得好一些了。我站起来。我说:
“来,我们出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