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
周末和省血液中心的友人吃饭,席间得知一位检验人员职业暴露hiv-positive。虽然进行了紧急补救流程,但最后结果谁都无法知晓。之前也听闻传染病医院的艾滋病房数位护士发生职业暴露,令人痛心。虽然概率很小,但是从概率论的另一方面来讲,撞上了就是100%。
于是话题转到传染病患者或病毒携带者献血尤其是恶意献血的问题。
友人透露,两年前本市献血血液标本检测发现hiv-positive例数约15例,一年前约为30余例,而今年截至10月份已超过65例。血液中心检测血液标本后若发现 hiv-positive 者会即刻上报CDC,CDC会联系献血者随访,但据CDC反馈的信息,大约80%hiv-positive献血者在献血时提供的电话、身份证号码等资料是假信息,无法取得联系。
我问,献血时不是要提供身份证证件么?友人答,近两年全国频发血荒,各地血液库存量常在警戒线徘徊,在寒假春节来临之际,献血主要群体如在校大学生和农民工减少,甚至低于警戒线,所以有时采血时献血者能够提供身份证号码即可,不会要求必须出示身份证。
而在这些检测阳性标本中,恶意献血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是这种可能性目前还不能得到充分证据完全证实。
联想到前段时间看到新闻报道,去年我国农民工艾滋病患者数量激增,在广西等地有井喷之势。而农民工流动性大,性安全措施少,体检率低,这也间接增加了血液制品潜在风险。
血液制品采集后会在血站进行检测,我国统一系统检测内容包括:
⑴血红蛋白含量测定;
⑵血型正反定型及稀有血型(Rho)血型鉴定;
⑶乙肝表面抗原;
⑷转氨酶(ALT);
⑸丙肝抗体;
⑹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
⑺艾滋病抗体检测;
⑻总胆红素测定。
除血红蛋白含量检测一次外,其余七项均用两个不同生产厂家的试剂,分别由不同的检验人员进行初检与复检,复检如有可疑,进行再检,直至结果准确。如复检艾滋病抗体阳性时,可将相应标本送至上级有关部门进行确认。
但是检测会存在局限性。
1.例如乙肝病毒检测,只进行表面抗原(HBsAg)检测,而核心抗原(HBcAg)和e抗原(HBeAg)都没有检测。原因是核心抗原(HBcAg)存在于病毒颗粒核心结构表面,被表面抗原覆盖,故不易在血循环中检出,且也有卫生经济学角度考量的因素。
2.各类病毒检测都存在窗口期。血液中心采集血液制品后进行检测时若恰好标本处于窗口期,检测结果阴性,则被认为合格标本发到用血单位。
因此,接受输血还是存在潜在风险的,这也是在医院如果必须输血治疗时,医生会让患者和家属签署输血风险知情同意书的缘由。
个人建议:
如已是传染病患者或病毒携带者,请不要再去献血;
非必须情况,尽量避免输血。
PS:关于献血对身体到底有无好处或坏处,目前全球都暂无循证医学证据。
于是话题转到传染病患者或病毒携带者献血尤其是恶意献血的问题。
友人透露,两年前本市献血血液标本检测发现hiv-positive例数约15例,一年前约为30余例,而今年截至10月份已超过65例。血液中心检测血液标本后若发现 hiv-positive 者会即刻上报CDC,CDC会联系献血者随访,但据CDC反馈的信息,大约80%hiv-positive献血者在献血时提供的电话、身份证号码等资料是假信息,无法取得联系。
我问,献血时不是要提供身份证证件么?友人答,近两年全国频发血荒,各地血液库存量常在警戒线徘徊,在寒假春节来临之际,献血主要群体如在校大学生和农民工减少,甚至低于警戒线,所以有时采血时献血者能够提供身份证号码即可,不会要求必须出示身份证。
而在这些检测阳性标本中,恶意献血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是这种可能性目前还不能得到充分证据完全证实。
联想到前段时间看到新闻报道,去年我国农民工艾滋病患者数量激增,在广西等地有井喷之势。而农民工流动性大,性安全措施少,体检率低,这也间接增加了血液制品潜在风险。
血液制品采集后会在血站进行检测,我国统一系统检测内容包括:
⑴血红蛋白含量测定;
⑵血型正反定型及稀有血型(Rho)血型鉴定;
⑶乙肝表面抗原;
⑷转氨酶(ALT);
⑸丙肝抗体;
⑹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
⑺艾滋病抗体检测;
⑻总胆红素测定。
除血红蛋白含量检测一次外,其余七项均用两个不同生产厂家的试剂,分别由不同的检验人员进行初检与复检,复检如有可疑,进行再检,直至结果准确。如复检艾滋病抗体阳性时,可将相应标本送至上级有关部门进行确认。
但是检测会存在局限性。
1.例如乙肝病毒检测,只进行表面抗原(HBsAg)检测,而核心抗原(HBcAg)和e抗原(HBeAg)都没有检测。原因是核心抗原(HBcAg)存在于病毒颗粒核心结构表面,被表面抗原覆盖,故不易在血循环中检出,且也有卫生经济学角度考量的因素。
2.各类病毒检测都存在窗口期。血液中心采集血液制品后进行检测时若恰好标本处于窗口期,检测结果阴性,则被认为合格标本发到用血单位。
因此,接受输血还是存在潜在风险的,这也是在医院如果必须输血治疗时,医生会让患者和家属签署输血风险知情同意书的缘由。
个人建议:
如已是传染病患者或病毒携带者,请不要再去献血;
非必须情况,尽量避免输血。
PS:关于献血对身体到底有无好处或坏处,目前全球都暂无循证医学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