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参加义卖
虽然从2003年就开始做义工,但是参加义卖,还是平生第一次。
北京有机农夫市集周六的义卖,是为贵州一个有机农夫家的白血病患儿举办的,给俺安排的活,是收银。当时觉得这活好简单啊。
周六早上,书陆续送到。从没有做过一线销售的俺一下子没有进入角色,把自己定位成“收银”机器人了,只等着大伙过来挑书交钱。但是主动在我们摊位前停留的顾客不多,还好俺的搭档反应迅速,热情但不失礼貌地向走过我们摊位的顾客介绍:我们所有的书,都是参加义卖的,所有的款项,都将捐给贵州那个白血病患儿。俺是差不多每集必赶的主,知道市集有几个摊位,经常是挤不进去的,要和摊主说上活,您,得要耐心等。但是周六我们这个图书义卖摊拉,明显太过于冷清了。
于是俺把自己的脑袋拧了一下,从收银机器人,调到了销售人员这一个档位。学着俺的搭档,主动向经过我们摊位的顾客们介绍。如果有愿意停留的,那就向顾客们介绍他们眼光正扫到的某本书上。这些书和杂志,俺自己,最熟悉的是胡子的《胡吃乱想》和阿子的《灶下书》,因为是他们二位的超级粉丝,这二本书更是俺的床头书,所以一旦有顾客抓起这两本书,俺赶紧调动记忆,和顾客聊书中有趣的内容。有些顾客表示,对两位的江湖名号,非常得明白,暗号不用多对,抓起两本就说要,所以两个这样的顾客过后,我们已经不用云计算了,这两本书,30+24=54,噢,您这是100,找46。也有的顾客不太了解这两本书,俺们就从两位作者毕业的学校,现如今在哪工作——胡子虽然身为北大中文系教授,写的文章却一点也没有迂腐的学究气,字里行间都透着诙谐有趣。阿子是报社记者,虽然身为人大博士,但不像一般学术女或文艺女青年,只知学问或艺术,她非常热爱下厨房且技艺高超——这是一对多么有趣的神仙眷侣呐——愿意多花一点时间听俺们说道说道的,俺们还可以聊当年胡子在〈新京报〉上的关于首都的专栏什么的……所以,大多数顾客,都是十分愉快地同时买走了这对神仙眷侣的两本书。
有一位美女,她是阿子的粉丝,特别喜欢阿子,她只想买〈灶下书〉,俺的拍档一下子都有点不习惯了:您不想两本一起收藏么?胡子的书非常有趣,非常好!可是那美女坚持,俺的拍档也只好默默地接受了这个事实。所以当胡阿二子来到市集时,我们的销售记录表上,是阿子以一票的优势领先于胡子滴!——到市集结束,胡阿二子的书,是唯一全部售完且还有几位顾客遗憾没买到的。
有声读物来得比较晚,送过来时,市集已经开始忙碌了,俺都没时间好好了解,后来福娃过来说:现在谁还有录音机这种设备听这个啊。我们打开一看,子啊,居然真的是录音带,在北京,找到一个能使用的录音机,怕是不容易吧。的确,没有一个人表示要购买这些磁带。所以说,出现在市集上的义卖品,也要符合消费人群才行吧。
贝太厨房捐赠了一百册杂志和一些书,我们三个收银的,好象没有一个对这本杂志有深入了解的,所以也没法好好地向顾客介绍————很是羞愧,功课没做好啊——下次如果再参加义卖,俺一定要好好了解每一本杂志和书,到时能向顾客好好介绍。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本次市集开始前,就有不同的声音出现,意思是义卖是绑架了消费者的爱心,俺呢,又从来没有干过销售,所以态度比较保守,尽量做到礼貌,但不敢太热情,因为怕消费者有被强加于人的感觉————市集回来后,俺反思了一下,觉得自己的态度保守了一些,因为其实这些书里,好多本内容非常不错,为什么俺不能推荐给大家读一下呢,再热情一些嘛————下一次,俺面对消费者时,这个度,要把握得更好一些,要热情,大方,熟知每册书的内容——就像一个好的销售人员,必须熟悉自己手上的产品——尽到销售的职责,是否购买,则全由消费者来决定。
在市集上,有人对购书没兴趣,就对有机两个字非常敏感.问农户们有没有经过有机认证,参加市集的农场和商户的可信度等等诸类的问题,也许是因为这里出售的是书籍而不是蔬菜瓜果等实物,所以消费者想和我们这几个收银的探讨?————做个有机农夫市集的收银,看来真不是带个小计算器就可以上任的啊。
除了许多消费者,我想我们还应该感谢市集的组织者志愿者和农场主们,天乐贡献了胡阿二子送给她的这一套书,俺的两位拍档也购买了这对神仙眷侣的这套书,福娃捐献了一张签名专辑,蒲公英农社的童社、守土义坊的金鹏和柳树家的陪伴着父母一起来挑书,还有多彩农家的liulius等等也支持了图书义卖,此致,敬礼!
很是感谢俺的两位拍档,俺是一个在陌生场合很容易胆怯的人,如果没有热情大方的她们二位,俺可能,只知道在那低着头了,惭愧惭愧!
北京有机农夫市集周六的义卖,是为贵州一个有机农夫家的白血病患儿举办的,给俺安排的活,是收银。当时觉得这活好简单啊。
周六早上,书陆续送到。从没有做过一线销售的俺一下子没有进入角色,把自己定位成“收银”机器人了,只等着大伙过来挑书交钱。但是主动在我们摊位前停留的顾客不多,还好俺的搭档反应迅速,热情但不失礼貌地向走过我们摊位的顾客介绍:我们所有的书,都是参加义卖的,所有的款项,都将捐给贵州那个白血病患儿。俺是差不多每集必赶的主,知道市集有几个摊位,经常是挤不进去的,要和摊主说上活,您,得要耐心等。但是周六我们这个图书义卖摊拉,明显太过于冷清了。
于是俺把自己的脑袋拧了一下,从收银机器人,调到了销售人员这一个档位。学着俺的搭档,主动向经过我们摊位的顾客们介绍。如果有愿意停留的,那就向顾客们介绍他们眼光正扫到的某本书上。这些书和杂志,俺自己,最熟悉的是胡子的《胡吃乱想》和阿子的《灶下书》,因为是他们二位的超级粉丝,这二本书更是俺的床头书,所以一旦有顾客抓起这两本书,俺赶紧调动记忆,和顾客聊书中有趣的内容。有些顾客表示,对两位的江湖名号,非常得明白,暗号不用多对,抓起两本就说要,所以两个这样的顾客过后,我们已经不用云计算了,这两本书,30+24=54,噢,您这是100,找46。也有的顾客不太了解这两本书,俺们就从两位作者毕业的学校,现如今在哪工作——胡子虽然身为北大中文系教授,写的文章却一点也没有迂腐的学究气,字里行间都透着诙谐有趣。阿子是报社记者,虽然身为人大博士,但不像一般学术女或文艺女青年,只知学问或艺术,她非常热爱下厨房且技艺高超——这是一对多么有趣的神仙眷侣呐——愿意多花一点时间听俺们说道说道的,俺们还可以聊当年胡子在〈新京报〉上的关于首都的专栏什么的……所以,大多数顾客,都是十分愉快地同时买走了这对神仙眷侣的两本书。
有一位美女,她是阿子的粉丝,特别喜欢阿子,她只想买〈灶下书〉,俺的拍档一下子都有点不习惯了:您不想两本一起收藏么?胡子的书非常有趣,非常好!可是那美女坚持,俺的拍档也只好默默地接受了这个事实。所以当胡阿二子来到市集时,我们的销售记录表上,是阿子以一票的优势领先于胡子滴!——到市集结束,胡阿二子的书,是唯一全部售完且还有几位顾客遗憾没买到的。
有声读物来得比较晚,送过来时,市集已经开始忙碌了,俺都没时间好好了解,后来福娃过来说:现在谁还有录音机这种设备听这个啊。我们打开一看,子啊,居然真的是录音带,在北京,找到一个能使用的录音机,怕是不容易吧。的确,没有一个人表示要购买这些磁带。所以说,出现在市集上的义卖品,也要符合消费人群才行吧。
贝太厨房捐赠了一百册杂志和一些书,我们三个收银的,好象没有一个对这本杂志有深入了解的,所以也没法好好地向顾客介绍————很是羞愧,功课没做好啊——下次如果再参加义卖,俺一定要好好了解每一本杂志和书,到时能向顾客好好介绍。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本次市集开始前,就有不同的声音出现,意思是义卖是绑架了消费者的爱心,俺呢,又从来没有干过销售,所以态度比较保守,尽量做到礼貌,但不敢太热情,因为怕消费者有被强加于人的感觉————市集回来后,俺反思了一下,觉得自己的态度保守了一些,因为其实这些书里,好多本内容非常不错,为什么俺不能推荐给大家读一下呢,再热情一些嘛————下一次,俺面对消费者时,这个度,要把握得更好一些,要热情,大方,熟知每册书的内容——就像一个好的销售人员,必须熟悉自己手上的产品——尽到销售的职责,是否购买,则全由消费者来决定。
在市集上,有人对购书没兴趣,就对有机两个字非常敏感.问农户们有没有经过有机认证,参加市集的农场和商户的可信度等等诸类的问题,也许是因为这里出售的是书籍而不是蔬菜瓜果等实物,所以消费者想和我们这几个收银的探讨?————做个有机农夫市集的收银,看来真不是带个小计算器就可以上任的啊。
除了许多消费者,我想我们还应该感谢市集的组织者志愿者和农场主们,天乐贡献了胡阿二子送给她的这一套书,俺的两位拍档也购买了这对神仙眷侣的这套书,福娃捐献了一张签名专辑,蒲公英农社的童社、守土义坊的金鹏和柳树家的陪伴着父母一起来挑书,还有多彩农家的liulius等等也支持了图书义卖,此致,敬礼!
很是感谢俺的两位拍档,俺是一个在陌生场合很容易胆怯的人,如果没有热情大方的她们二位,俺可能,只知道在那低着头了,惭愧惭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