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自然转调
即兴演奏中最难为我的部分。。。
不过怎样,近关系调们刚刚被顺利,而缓慢纠结地安抚掉了,功劳在于一般被我忽视的大小七和弦(通常我都关注于色彩强烈的大大七和减七),大小七用得当了,不仅可以顺利转调,两个五度关系里的——例如C7-F7——连用,更是在许多blues音乐的开头被广泛使用(今天刚看到的,当然,节奏也要用对,注意切分)。
会是会了,就是反应慢点儿,还得继续练,各种调各种转位。当然还得加变化音了,就像我认定比起稳定的三度叠加,挂和弦才是好听的,简单来说多用四度嘛。。。
想起来最近几个月大量弹的东西,好像很多转调都蛮生硬的,尤其是很多中国歌曲伴奏,特别突兀就高了个二度,没有任何经过和弦。不过听啊听啊也就习惯了。这样说来,大概因为我从小弹的都是调性大师的作品,自然到让人忘记了调性的转变,比如巴赫肖邦,比如舒伯特德彪西,所以我也就一直忽视着调性分析这个基本问题吧。
最近在弹好多新东西,要练技巧,又要学人家怎么转调,进度缓慢,最可怕的是以前仔细练的那套曲目已经开始忘了,现在大量的走马观花式练琴导致没什么拿得出手的,真愁。
不过怎样,近关系调们刚刚被顺利,而缓慢纠结地安抚掉了,功劳在于一般被我忽视的大小七和弦(通常我都关注于色彩强烈的大大七和减七),大小七用得当了,不仅可以顺利转调,两个五度关系里的——例如C7-F7——连用,更是在许多blues音乐的开头被广泛使用(今天刚看到的,当然,节奏也要用对,注意切分)。
会是会了,就是反应慢点儿,还得继续练,各种调各种转位。当然还得加变化音了,就像我认定比起稳定的三度叠加,挂和弦才是好听的,简单来说多用四度嘛。。。
想起来最近几个月大量弹的东西,好像很多转调都蛮生硬的,尤其是很多中国歌曲伴奏,特别突兀就高了个二度,没有任何经过和弦。不过听啊听啊也就习惯了。这样说来,大概因为我从小弹的都是调性大师的作品,自然到让人忘记了调性的转变,比如巴赫肖邦,比如舒伯特德彪西,所以我也就一直忽视着调性分析这个基本问题吧。
最近在弹好多新东西,要练技巧,又要学人家怎么转调,进度缓慢,最可怕的是以前仔细练的那套曲目已经开始忘了,现在大量的走马观花式练琴导致没什么拿得出手的,真愁。
-
♬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6-24 22: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