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不再升起。
part 1 只是过客,不在人间。
干净地操场,葱郁的香樟,将一片片柔和的光线切割,拉长。西欧式的建筑,如果不是因为这是一所学校,他确定他会爱上这里。坐在车上地他,看着呼啸的风,带来一阵阵凉意。刚下车,便听到了晨读的声音,这种声音熟悉而又陌生,可正是这种细节让他的记忆血肉模糊。
“就送你到这,行李自己拖到宿舍去”望着爸爸远去的背影,刘令心才确定这不是做梦。想想两月前的高考,未免荒诞地笑了。这是一个陌生的城市——永修。没想到在沉沦两个月后,他得重拾那厚厚地课本,依然记得考完那一天,同桌把数学课本给撕扯掉,带着青春的愉悦感。而他只是默默地带回了家,毕竟这些试卷,教科书都留有他认真的笔记,和挥洒的汗水,是他年轻时追求的证明。
拖着厚重的行李,虽然已是临近九月,可是还是汗流浃背,黑色的衬衫已经有些盐渍,以致黑白分明。道路两旁硕大地香樟遮挡着光线,但依然还是有少许会拍落在他身上,透过一丝光芒,向远处望去,一条不是很长的路,前面是食堂,而旁边则是一个小湖泊,虽然不大,但却是干净——后来,他才知道那个湖叫状元胡。而食堂的拐弯处就是寝室了。
虽然不知道未来该会怎么样,但他还是依旧满怀欣喜,毕竟这是一片有可能给它带来希望,让他重生的地方。但是他告诉自己,这一年,只是过客,不会留下什么,也不会带走什么,仅此而已。
看着205的门牌号,他才确定自己已经到了寝室——暂时的家。寝室的设备及其简单,不过似乎已经可以满足所有的需求,六个床铺公用的一个吊扇,一个长长的长桌,估计是用来放书用的,然后在进门处便是几个置放箱子的壁橱,壁橱上面放着一个有线电话,红色。
看着空荡荡的床铺,发现自己是第一个入住的人,也由于太累,甚至是连行李都没好好安置,倒头便躺在木板上睡去了。醒来地时候,习惯性地在口袋里陶手机,只是猛然发现,手机已经被锁在家里的抽屉里,既然选择重生就应该彻底,这是临行前爸爸说的,也正是因此才会不远千里只身来到这个只在电视上听过名字的城市。
随着门的一声响,他抬头向那望去,一个身高约莫175的男孩,不知道是由于天热还是什么原因,脸上竟是通红的,身后尾随着两位中年人,拎着大包小包,显然是他父母。“叔叔好”站起来象征性地打了招呼,然后继续翻开一本英语字典看。
“我叫伊凡”那个男孩说道。
“恩,我叫刘令心。”
“以后,你们都是兄弟了,有什么事,大家一起帮忙一起讨论,学习上互相帮助”
“会的,叔叔”我应允道。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他父母忙着把寝室打扫了一整遍,刚才还略显荒芜的寝室,马上便焕发出生气。看的出来他们是善良的父母,心疼儿子之余也有教诲,所以那男孩显得很独立。
“一起去吃饭吧,小刘。
“不了,叔叔,我想在寝室休息,外面也热。”
“这样啊,那等下叫伊凡带点东西回来给你吧”
“谢谢叔叔,不用,不用了。等下我自己就去吃。”
“没事的,我们走了啊” 说着便 把门关上了。
热闹的寝室终于还是重新冷清下来,就像生命的结局永远都是冷清地,没有人会陪着我们演完整个热闹,大家各自奔波,各自伤心,愤怒,喜悦。所有的表情都只是一个伪装的符号,而真正意义的语词是不为人前的。
简单地冲了凉后,洗好衣服,挂在寝室窗前的天线上。想着爸爸决然离去地背影,此刻的我竟有点莫名地无助。透过玻璃,窗外的阳光似乎变得柔和不少,只是行走在路上的人而依旧是匆匆忙忙。他们的目的不一,可是只要行走,总有一天会到达彼岸。
放眼望去,食堂上已有些许人,而前面就是通往教室的路,想到这里,我不免笑了起来,没想到自己还要继续着三点一线的生活,而记忆中的他们已经奔赴另一场热闹。或许这就是人和人地不同,有些人,一件事必须做两次,而有些人,一次便可完成得漂亮。那些走的慢的人,悔不当初可依旧是浑浑噩噩,那些走得快的人,也会在某个地点等待一次聚首,哪怕十年踪迹十年心。
第一次到食堂打饭,也许是高一高二的还没下课,所以格外冷清,随意找了个位子坐了下来。食堂的饭菜依旧是谈不上美味,但是总有唯心的人们告诉我们,艰苦的环境锻炼出人才。但显然,我对饭菜是没人么特别大地兴趣的,美味和难吃也没什么绝对地标准。 但是,我讨厌排队,讨厌混杂着汗味的空气,这是我所不能忍受的。
回到寝室的时候,才发现已经到了六个,很多事情都是在你不经意间完成。伊凡递过一盒饭菜来,说这是刚才我们吃的时候为你点的。我竟然有点手足无措,毕竟别人的总是别人的,怎么能轻而易举的获取。看着我慌乱在空中的手,他继续说道。没事的,以后就是朋友了。
简单的交流后,伊凡是九江人,睡我上铺。还有两个九江人,唐子浩和王凡。唐子浩看起来貌似有点痞,但是应该很聪明。而那个略显微胖的成少杰则是星子人,在他上铺的徐亮,则是他高中同学。还有一个体育生何晓勇,高三的时候就是在这个学校读的,所以显得一点都不抗拒。
窗外的天渐渐黑去,暮色中的校园显得格外安静,甚至是来不及让我的思绪乱飞。白炽灯下,我们都躺在床上看书,这时大家都是沉默的,寝室中弥漫着一种不轻易的严肃,这是我们年轻生命为数不多的稻草,时间在此刻才显得那般重要。
不一会儿,何小勇已经睡着了,并且响起了鼾声。当我抬起头,才发现,月光透过窗台刚好倾泻在我床上,那是一轮新月,是不是可以预示着希望,我不知道。但窗外还会传来一阵阵吵闹,那是高一高二孩子特有的张扬。伊凡,显然也是没有睡着的,但他也没有辗转反侧,只是静静地带着耳机放着歌,那首歌叫《重头再来》。 夜,越来越沉了,直至欢闹的小孩退却了笑声,平静了打闹,所有的校园渐渐地进去一种失语状态。月光越来越明朗,如银的月夜 勾不起我太多的回忆,毕竟欲说还休,欲笑还颦。
“我不能,随波浮沉,为了我至爱的亲人,再苦再难也要坚强,只为那些期待眼神,心若在,梦就在。。。。”几度浅睡,几度安然醒来的我,发现音乐依然还在飘荡着,哪怕声音很小,很多信息都是会被我们屏蔽,但那些能引起共鸣的信息却能以各种方式传到我们的大脑,哪怕千山万水。我抬起头,窗外的月光依旧皎洁,甚至是倍加明朗,凌晨3点54分的我索然下了床轻声地走到窗子前,此刻所有的香樟,所有的灯光都从睡梦中被我惊醒,远处甚至是会传来蝉鸣鸟叫,那是故乡地味道。而黎明过后,太阳开始升起,在挣扎中若隐若现。
“ 看过《太阳照常升起》么,姜文的。”
回过头才发现伊凡站在身后。“看了,但貌似看不懂”
“看不懂是对的,因为我也看不懂”
“这什么逻辑,不过你能看懂这月夜么”
“你发现么,前面那个湖上有个灯塔,那一片都是漆黑的,唯读有那一盏零星的路灯,我下午去看过,那个湖叫状元胡”
“我以前地学校也有状元桥,但是我从上面都过,一切都还不是这样”
“其实,你可以把它当做符号,这个符号可以是理想,可以是爱情,甚至是其他任何东西,但是目前我们的灯塔仅仅是分数”
“这个是对的,但是你怕太阳不会升起么,在明年六月”
“怕,但是不能成为理由,能做的仅仅是做好现在”
“呵呵,你很放得开么,你会对这个陌生的城市干道害怕么,没有朋友,没有过去,甚至是没有未来。”
“背水一战也就是这个意思,没有过去代表着没有牵绊,这样才能孤注一掷。”
“看来你准备好了”
“恩,准备好了。你看太阳照常升起了,红彤彤的,像新生的孩儿,有无限可能,但是别人都忽略了昨天它也曾陨落”
“可以理解为劫后重生么”
“为何不把他看成一般规律呢”
“好吧,那就是一般规律” 说着我便把它的耳机带了一般过来,依旧是那首《重头再来》。
“你看,太阳升起了,伴着模糊地光环,开始了新的旅途。”
“五点多了,睡一个小时,再去报道吧”
“好。睡觉”他说道。
也许是疲倦了,不一会儿刘竟然睡去了,做了一个奇怪的梦;千山外水,秋天,他终于来到了海边,拿出随身携带的笔和纸,兴奋地记录着缓缓从海平面升起的太阳,它渐渐地往上爬,直至不再害羞得脸红,变得通名。万物在此刻复苏,退却了漫长黑夜的压抑,抖落重压在身上的露珠,他兴奋地放下纸和笔,悉数享受着沙滩和海水。可就是此时,只见一道闪电划过天空,随后雷鸣电闪,慢慢,太阳慢慢沉下去,海水倒灌,大地陷入无尽的黑暗,而就在此时,他感觉到大地开始龟裂,随后,他不停地往下坠,往下坠,没有终点,陷入了无限的黑洞。
从睡梦中惊醒,抬头望着窗外,那轮月亮依旧在缓慢升起。
起来。叠被子。下床。洗涮。悬挂着的吊扇像是一辆没油的摩托车,旋转一整夜,依然无法减退余热。窗外的树叶几乎是静止的,没有一丝凉意。得等到所有人整理好,出发了。
来到教室,望着陌生的坏境,我们的存在似乎是空气,没人抬起头多看半眼,此刻他们的世界只有试卷,试卷。过了约莫半个小时,一个中等身材的男人走了进来,他叫李三忠,我们的班主任。
“同学们,说悲伤也好,幸运也罢,当然我说应该是幸运,因为我们相聚一堂,开始新的旅程,这一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也是艰苦的,但是既然你们选择重新出发,那么肯定已做好吃苦的准备,我们补习要讲究效率,怎样在最短的时间吧成绩提上去,这才是重点,才是我们此行的目的所在。当然,付出不一定成功,但是要成功就一定必须付出,天道酬勤,我相信,经过一年的奋战,我们定能花开六月。”
“依旧是听了不知道几百次的话语,只是在此刻多少还是有有点用的,虽然他总是这么一届又一届的说下去,但是也比那些官员的可信度高。”刘令心对着身边的成少杰说。
第一堂课以班主任讲话为主,典型的思想决定行动,唯有思想不又,行动上才能步伐一致。但是担心的事情来了,不会见一个老师就说一个吧,这样不还得叫人难以忍受。不过后来的事实证明这种担心是必要的。每一个老师的出现都是粉末出场,长短不一的教诲,听到我们都可以模仿,腔调都不差半分。
开始总是很难得,心飞出去三个月,瞬间收回确实有点难,所以第一堂课异常难熬,卷子上的知识点此刻像是沙滩上的贝壳,杂乱无章,有的甚至是全然忘记。那些单词恍然犹如隔世的感觉。外加上吊扇依然是没电似地旋转,桌上高高堆起的课本带来的压抑感暂且不说,但六十人挤在一个几乎封闭的区间里只叫汗不停地流淌。肆意挥发,以致空气中弥漫着咸咸地味道。
终于还是要放学了。但是他们依旧像是如无其事地异常安静。本来欢喜的心也只能瞬间沉下,六人一起回到寝室。拿好餐具到食堂,瞬间我就被这壮观的场面给惊吓到了,长长地队伍甚至是几乎可以直达出口,后来地后来,经过几次试验,才明白了粥少僧多的意思,无奈的我们只能排队,这时我们看到原来他们是把餐具直接放在食堂,这样可以减少时间成本,从而增添学习时间,不过,我们打到饭,各自吃完后,看看了食堂的状况,还是不约而同的吧餐具带回了寝室。
“我说他们怎么那么快呢,原来把餐具放食堂,要不我们也放那吧”我开玩笑地说到。
“你可以放,我没意见,不过我是绝对不放”徐亮他那星子普通话绝对是我们的笑点,一戳即中。
“我刚看到了黑豆哦,谁想中彩,谁就放哪里吧”分明是众所周知的事情,被被唐子浩说出来后还是各种鄙视。
不经意间,伊凡已经准备上床午睡了,依然带着个耳机。笑过后,大家也就睡觉了。然后依旧是上课,依旧是下课,几天后的语文课,一个有点帅气的老师,言语之间似乎还未退却羞涩,不过与其他老师说教不同的是,他给我们讲了一段经历;某一年,某一次高考,落榜,内向的他几乎足不出户,躲在家里整整一个月后,他决定补习,补习那一年,他几乎不休息,但是周末的时候他也从来不学习。就这样一年的准备,马拉松似的赛跑,终于使他获得成功。这是个有故事的男人,之间的细节我依然无法记起,不过从他眼神里流露出来的希望和失望总是能告诉我们这是个真实的故事,或许是是感同身受,此刻的我们都是沉默的,等他讲完,都不自觉的鼓掌了。或许我们的脆弱只是尚未找到生命的契合,一旦生命的契合形成,言语和坚强都是经不起推敲的存在,该流泪的还是不会吝啬,该动容也绝不会冷漠,但往往的现实在于,高速旋转的生活,让生命地契合已经不复存在。
虽然已接近九月,只是温度显然没有丝毫减退,吊扇依旧在吹,树叶依旧静止,孩子们依旧疯狂,我们依旧是上课,下课,白天,黑夜,生物钟被安排的满满当当,一天十三节课,我们像是上了发条的闹钟,分秒必争,丝毫不差。
终于迎来了第一个周末,也许是太过疲惫了,就都在寝室休息。同是天涯沦落人,此刻的我们
干净地操场,葱郁的香樟,将一片片柔和的光线切割,拉长。西欧式的建筑,如果不是因为这是一所学校,他确定他会爱上这里。坐在车上地他,看着呼啸的风,带来一阵阵凉意。刚下车,便听到了晨读的声音,这种声音熟悉而又陌生,可正是这种细节让他的记忆血肉模糊。
“就送你到这,行李自己拖到宿舍去”望着爸爸远去的背影,刘令心才确定这不是做梦。想想两月前的高考,未免荒诞地笑了。这是一个陌生的城市——永修。没想到在沉沦两个月后,他得重拾那厚厚地课本,依然记得考完那一天,同桌把数学课本给撕扯掉,带着青春的愉悦感。而他只是默默地带回了家,毕竟这些试卷,教科书都留有他认真的笔记,和挥洒的汗水,是他年轻时追求的证明。
拖着厚重的行李,虽然已是临近九月,可是还是汗流浃背,黑色的衬衫已经有些盐渍,以致黑白分明。道路两旁硕大地香樟遮挡着光线,但依然还是有少许会拍落在他身上,透过一丝光芒,向远处望去,一条不是很长的路,前面是食堂,而旁边则是一个小湖泊,虽然不大,但却是干净——后来,他才知道那个湖叫状元胡。而食堂的拐弯处就是寝室了。
虽然不知道未来该会怎么样,但他还是依旧满怀欣喜,毕竟这是一片有可能给它带来希望,让他重生的地方。但是他告诉自己,这一年,只是过客,不会留下什么,也不会带走什么,仅此而已。
看着205的门牌号,他才确定自己已经到了寝室——暂时的家。寝室的设备及其简单,不过似乎已经可以满足所有的需求,六个床铺公用的一个吊扇,一个长长的长桌,估计是用来放书用的,然后在进门处便是几个置放箱子的壁橱,壁橱上面放着一个有线电话,红色。
看着空荡荡的床铺,发现自己是第一个入住的人,也由于太累,甚至是连行李都没好好安置,倒头便躺在木板上睡去了。醒来地时候,习惯性地在口袋里陶手机,只是猛然发现,手机已经被锁在家里的抽屉里,既然选择重生就应该彻底,这是临行前爸爸说的,也正是因此才会不远千里只身来到这个只在电视上听过名字的城市。
随着门的一声响,他抬头向那望去,一个身高约莫175的男孩,不知道是由于天热还是什么原因,脸上竟是通红的,身后尾随着两位中年人,拎着大包小包,显然是他父母。“叔叔好”站起来象征性地打了招呼,然后继续翻开一本英语字典看。
“我叫伊凡”那个男孩说道。
“恩,我叫刘令心。”
“以后,你们都是兄弟了,有什么事,大家一起帮忙一起讨论,学习上互相帮助”
“会的,叔叔”我应允道。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他父母忙着把寝室打扫了一整遍,刚才还略显荒芜的寝室,马上便焕发出生气。看的出来他们是善良的父母,心疼儿子之余也有教诲,所以那男孩显得很独立。
“一起去吃饭吧,小刘。
“不了,叔叔,我想在寝室休息,外面也热。”
“这样啊,那等下叫伊凡带点东西回来给你吧”
“谢谢叔叔,不用,不用了。等下我自己就去吃。”
“没事的,我们走了啊” 说着便 把门关上了。
热闹的寝室终于还是重新冷清下来,就像生命的结局永远都是冷清地,没有人会陪着我们演完整个热闹,大家各自奔波,各自伤心,愤怒,喜悦。所有的表情都只是一个伪装的符号,而真正意义的语词是不为人前的。
简单地冲了凉后,洗好衣服,挂在寝室窗前的天线上。想着爸爸决然离去地背影,此刻的我竟有点莫名地无助。透过玻璃,窗外的阳光似乎变得柔和不少,只是行走在路上的人而依旧是匆匆忙忙。他们的目的不一,可是只要行走,总有一天会到达彼岸。
放眼望去,食堂上已有些许人,而前面就是通往教室的路,想到这里,我不免笑了起来,没想到自己还要继续着三点一线的生活,而记忆中的他们已经奔赴另一场热闹。或许这就是人和人地不同,有些人,一件事必须做两次,而有些人,一次便可完成得漂亮。那些走的慢的人,悔不当初可依旧是浑浑噩噩,那些走得快的人,也会在某个地点等待一次聚首,哪怕十年踪迹十年心。
第一次到食堂打饭,也许是高一高二的还没下课,所以格外冷清,随意找了个位子坐了下来。食堂的饭菜依旧是谈不上美味,但是总有唯心的人们告诉我们,艰苦的环境锻炼出人才。但显然,我对饭菜是没人么特别大地兴趣的,美味和难吃也没什么绝对地标准。 但是,我讨厌排队,讨厌混杂着汗味的空气,这是我所不能忍受的。
回到寝室的时候,才发现已经到了六个,很多事情都是在你不经意间完成。伊凡递过一盒饭菜来,说这是刚才我们吃的时候为你点的。我竟然有点手足无措,毕竟别人的总是别人的,怎么能轻而易举的获取。看着我慌乱在空中的手,他继续说道。没事的,以后就是朋友了。
简单的交流后,伊凡是九江人,睡我上铺。还有两个九江人,唐子浩和王凡。唐子浩看起来貌似有点痞,但是应该很聪明。而那个略显微胖的成少杰则是星子人,在他上铺的徐亮,则是他高中同学。还有一个体育生何晓勇,高三的时候就是在这个学校读的,所以显得一点都不抗拒。
窗外的天渐渐黑去,暮色中的校园显得格外安静,甚至是来不及让我的思绪乱飞。白炽灯下,我们都躺在床上看书,这时大家都是沉默的,寝室中弥漫着一种不轻易的严肃,这是我们年轻生命为数不多的稻草,时间在此刻才显得那般重要。
不一会儿,何小勇已经睡着了,并且响起了鼾声。当我抬起头,才发现,月光透过窗台刚好倾泻在我床上,那是一轮新月,是不是可以预示着希望,我不知道。但窗外还会传来一阵阵吵闹,那是高一高二孩子特有的张扬。伊凡,显然也是没有睡着的,但他也没有辗转反侧,只是静静地带着耳机放着歌,那首歌叫《重头再来》。 夜,越来越沉了,直至欢闹的小孩退却了笑声,平静了打闹,所有的校园渐渐地进去一种失语状态。月光越来越明朗,如银的月夜 勾不起我太多的回忆,毕竟欲说还休,欲笑还颦。
“我不能,随波浮沉,为了我至爱的亲人,再苦再难也要坚强,只为那些期待眼神,心若在,梦就在。。。。”几度浅睡,几度安然醒来的我,发现音乐依然还在飘荡着,哪怕声音很小,很多信息都是会被我们屏蔽,但那些能引起共鸣的信息却能以各种方式传到我们的大脑,哪怕千山万水。我抬起头,窗外的月光依旧皎洁,甚至是倍加明朗,凌晨3点54分的我索然下了床轻声地走到窗子前,此刻所有的香樟,所有的灯光都从睡梦中被我惊醒,远处甚至是会传来蝉鸣鸟叫,那是故乡地味道。而黎明过后,太阳开始升起,在挣扎中若隐若现。
“ 看过《太阳照常升起》么,姜文的。”
回过头才发现伊凡站在身后。“看了,但貌似看不懂”
“看不懂是对的,因为我也看不懂”
“这什么逻辑,不过你能看懂这月夜么”
“你发现么,前面那个湖上有个灯塔,那一片都是漆黑的,唯读有那一盏零星的路灯,我下午去看过,那个湖叫状元胡”
“我以前地学校也有状元桥,但是我从上面都过,一切都还不是这样”
“其实,你可以把它当做符号,这个符号可以是理想,可以是爱情,甚至是其他任何东西,但是目前我们的灯塔仅仅是分数”
“这个是对的,但是你怕太阳不会升起么,在明年六月”
“怕,但是不能成为理由,能做的仅仅是做好现在”
“呵呵,你很放得开么,你会对这个陌生的城市干道害怕么,没有朋友,没有过去,甚至是没有未来。”
“背水一战也就是这个意思,没有过去代表着没有牵绊,这样才能孤注一掷。”
“看来你准备好了”
“恩,准备好了。你看太阳照常升起了,红彤彤的,像新生的孩儿,有无限可能,但是别人都忽略了昨天它也曾陨落”
“可以理解为劫后重生么”
“为何不把他看成一般规律呢”
“好吧,那就是一般规律” 说着我便把它的耳机带了一般过来,依旧是那首《重头再来》。
“你看,太阳升起了,伴着模糊地光环,开始了新的旅途。”
“五点多了,睡一个小时,再去报道吧”
“好。睡觉”他说道。
也许是疲倦了,不一会儿刘竟然睡去了,做了一个奇怪的梦;千山外水,秋天,他终于来到了海边,拿出随身携带的笔和纸,兴奋地记录着缓缓从海平面升起的太阳,它渐渐地往上爬,直至不再害羞得脸红,变得通名。万物在此刻复苏,退却了漫长黑夜的压抑,抖落重压在身上的露珠,他兴奋地放下纸和笔,悉数享受着沙滩和海水。可就是此时,只见一道闪电划过天空,随后雷鸣电闪,慢慢,太阳慢慢沉下去,海水倒灌,大地陷入无尽的黑暗,而就在此时,他感觉到大地开始龟裂,随后,他不停地往下坠,往下坠,没有终点,陷入了无限的黑洞。
从睡梦中惊醒,抬头望着窗外,那轮月亮依旧在缓慢升起。
起来。叠被子。下床。洗涮。悬挂着的吊扇像是一辆没油的摩托车,旋转一整夜,依然无法减退余热。窗外的树叶几乎是静止的,没有一丝凉意。得等到所有人整理好,出发了。
来到教室,望着陌生的坏境,我们的存在似乎是空气,没人抬起头多看半眼,此刻他们的世界只有试卷,试卷。过了约莫半个小时,一个中等身材的男人走了进来,他叫李三忠,我们的班主任。
“同学们,说悲伤也好,幸运也罢,当然我说应该是幸运,因为我们相聚一堂,开始新的旅程,这一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也是艰苦的,但是既然你们选择重新出发,那么肯定已做好吃苦的准备,我们补习要讲究效率,怎样在最短的时间吧成绩提上去,这才是重点,才是我们此行的目的所在。当然,付出不一定成功,但是要成功就一定必须付出,天道酬勤,我相信,经过一年的奋战,我们定能花开六月。”
“依旧是听了不知道几百次的话语,只是在此刻多少还是有有点用的,虽然他总是这么一届又一届的说下去,但是也比那些官员的可信度高。”刘令心对着身边的成少杰说。
第一堂课以班主任讲话为主,典型的思想决定行动,唯有思想不又,行动上才能步伐一致。但是担心的事情来了,不会见一个老师就说一个吧,这样不还得叫人难以忍受。不过后来的事实证明这种担心是必要的。每一个老师的出现都是粉末出场,长短不一的教诲,听到我们都可以模仿,腔调都不差半分。
开始总是很难得,心飞出去三个月,瞬间收回确实有点难,所以第一堂课异常难熬,卷子上的知识点此刻像是沙滩上的贝壳,杂乱无章,有的甚至是全然忘记。那些单词恍然犹如隔世的感觉。外加上吊扇依然是没电似地旋转,桌上高高堆起的课本带来的压抑感暂且不说,但六十人挤在一个几乎封闭的区间里只叫汗不停地流淌。肆意挥发,以致空气中弥漫着咸咸地味道。
终于还是要放学了。但是他们依旧像是如无其事地异常安静。本来欢喜的心也只能瞬间沉下,六人一起回到寝室。拿好餐具到食堂,瞬间我就被这壮观的场面给惊吓到了,长长地队伍甚至是几乎可以直达出口,后来地后来,经过几次试验,才明白了粥少僧多的意思,无奈的我们只能排队,这时我们看到原来他们是把餐具直接放在食堂,这样可以减少时间成本,从而增添学习时间,不过,我们打到饭,各自吃完后,看看了食堂的状况,还是不约而同的吧餐具带回了寝室。
“我说他们怎么那么快呢,原来把餐具放食堂,要不我们也放那吧”我开玩笑地说到。
“你可以放,我没意见,不过我是绝对不放”徐亮他那星子普通话绝对是我们的笑点,一戳即中。
“我刚看到了黑豆哦,谁想中彩,谁就放哪里吧”分明是众所周知的事情,被被唐子浩说出来后还是各种鄙视。
不经意间,伊凡已经准备上床午睡了,依然带着个耳机。笑过后,大家也就睡觉了。然后依旧是上课,依旧是下课,几天后的语文课,一个有点帅气的老师,言语之间似乎还未退却羞涩,不过与其他老师说教不同的是,他给我们讲了一段经历;某一年,某一次高考,落榜,内向的他几乎足不出户,躲在家里整整一个月后,他决定补习,补习那一年,他几乎不休息,但是周末的时候他也从来不学习。就这样一年的准备,马拉松似的赛跑,终于使他获得成功。这是个有故事的男人,之间的细节我依然无法记起,不过从他眼神里流露出来的希望和失望总是能告诉我们这是个真实的故事,或许是是感同身受,此刻的我们都是沉默的,等他讲完,都不自觉的鼓掌了。或许我们的脆弱只是尚未找到生命的契合,一旦生命的契合形成,言语和坚强都是经不起推敲的存在,该流泪的还是不会吝啬,该动容也绝不会冷漠,但往往的现实在于,高速旋转的生活,让生命地契合已经不复存在。
虽然已接近九月,只是温度显然没有丝毫减退,吊扇依旧在吹,树叶依旧静止,孩子们依旧疯狂,我们依旧是上课,下课,白天,黑夜,生物钟被安排的满满当当,一天十三节课,我们像是上了发条的闹钟,分秒必争,丝毫不差。
终于迎来了第一个周末,也许是太过疲惫了,就都在寝室休息。同是天涯沦落人,此刻的我们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