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直报怨
在网上浏览的时候,无意间看到一句话“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当时冷汗就下来了,天啊,长久以来我一直当做是“以真抱怨”来用的,而且关于这句话和“真”字的解释还给别人说过自己的理解。汗颜!大囧!
赶快恶补一下,原文的出处是《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译文是这样的,有人问:“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给他好处,如何?”孔子说:“那用什么报答别人对你的好呢?应以正直回应对别人的仇恨,用恩惠报答恩惠。”
孔子对如何处理待别人的怨恨,提出了三种处理方法:有“以德抱怨”,有“以直抱怨”,“以怨抱怨”。前后两种处理方法是比较好理解的。可什么叫以直抱怨呢?
成语解释里说这个“直”是公正的处理,不以私害公。我也不知道是否就是标准答案,我当初由着自己的心性给别人做深刻状解释的时候可不是这样理解的。我是把“真”字理解为客观真实的态度,就是以客观真实的态度对待怨恨,不是别人负我我再去负人,那是狗咬狗一嘴毛的方法,不足挂齿。而应该用客观公正的处理方式对待怨恨,不是简单的报复逞一时之快,最起码要不被旁观者指责。
总是觉得做人“客观”两个字很重要,一个人只要能够客观的看待自己,那么他的世界也会是正确的。如果他能够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处理怨恨,那么内心的感受一定不会委屈,而处理的方法也会让周围人感觉到他的大气和宽容。这样一种尺度的掌握是很难的,稍微过量就会让人觉得太软或者太硬,而恰到好处才是“以直报怨”。孔老夫子说这话的时候也没有定义怨恨的程度,怨恨到了什么样的数量级可以分别使用德、直、怨;如果无论怨恨到达什么程度都要使用“直”的话,那么作为普通人的我们要如何修炼才能达到那种程度呢?
这样的大道理说起来是一回事,做起来又是另外一回事,不知道身处其中的话,孔子这样的圣贤能不能真正做到“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我等凡夫小子还需要继续修炼呢。
赶快恶补一下,原文的出处是《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译文是这样的,有人问:“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给他好处,如何?”孔子说:“那用什么报答别人对你的好呢?应以正直回应对别人的仇恨,用恩惠报答恩惠。”
孔子对如何处理待别人的怨恨,提出了三种处理方法:有“以德抱怨”,有“以直抱怨”,“以怨抱怨”。前后两种处理方法是比较好理解的。可什么叫以直抱怨呢?
成语解释里说这个“直”是公正的处理,不以私害公。我也不知道是否就是标准答案,我当初由着自己的心性给别人做深刻状解释的时候可不是这样理解的。我是把“真”字理解为客观真实的态度,就是以客观真实的态度对待怨恨,不是别人负我我再去负人,那是狗咬狗一嘴毛的方法,不足挂齿。而应该用客观公正的处理方式对待怨恨,不是简单的报复逞一时之快,最起码要不被旁观者指责。
总是觉得做人“客观”两个字很重要,一个人只要能够客观的看待自己,那么他的世界也会是正确的。如果他能够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处理怨恨,那么内心的感受一定不会委屈,而处理的方法也会让周围人感觉到他的大气和宽容。这样一种尺度的掌握是很难的,稍微过量就会让人觉得太软或者太硬,而恰到好处才是“以直报怨”。孔老夫子说这话的时候也没有定义怨恨的程度,怨恨到了什么样的数量级可以分别使用德、直、怨;如果无论怨恨到达什么程度都要使用“直”的话,那么作为普通人的我们要如何修炼才能达到那种程度呢?
这样的大道理说起来是一回事,做起来又是另外一回事,不知道身处其中的话,孔子这样的圣贤能不能真正做到“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我等凡夫小子还需要继续修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