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丝与沙门
虽然屡屡中枪,可我对吊丝什么的不怎么感冒。
可最近又读了点关于佛教的书,突然发现吊丝是一个在历史上并不寂寞的文化现象,是中国信仰危机的一个重要体现。
这大帽子从何讲起呢?
话说在佛祖释迦摩尼诞生前,古印度有一群受苦受难的人,他们发展出了自己的信仰与修行法——将原本受到的苦难维持甚至无限扩大化——本来缺粮食吃,干脆就绝食;本来没房子住,干脆就睡树下;本来没衣服穿,干脆就穿树皮......如此修行的人自称沙门。沙门鄙视处在统治阶层的婆罗门。
而现代社会的物质丰富程度让人们的苦难远没法跟古代比,但总有些相对苦难的人。
于是出现了一群人,坚持甚至扩大自己的苦难——本来没有妞,只能默默撸管,现在则群起而撸;本来只能吃康师傅牛肉面,现在则吃糠帅博牛肉面;本来买不起爱迪达,现在则自豪地穿起阿迪王......如此修行的人自称吊丝。吊丝鄙视高高在上的高帅富。
历史是如此惊人地相似,我都快泪流满面了。可突然发现,吊丝和沙门,还是存在极大的差别。
沙门的信仰是坚定的,他们认为如此苦行便可跳出轮回转世的桎梏,他们对婆罗门的鄙视是坚定不可动摇的;而吊丝却在心里默默渴望着高帅富的生活。
后来佛诞生了,佛告诉沙门,这样的苦行并不能超脱得道,我来带领你们成为罗汉吧。何为罗汉?即接受供养之人。于是佛带领着信徒们找商人和国王要到了好吃好住,曾经苦行的沙门纷纷投在佛的门下。
可如今谁来对众吊丝说:“你们如此修行终是凄苦,跟我一起来娶软妹、住大屋吧”呢?
大帝貌似没做到,他只是吊丝们沙门时期自己刻的偶像;春哥貌似也没做到,祂只是提醒吊丝你们实在弱爆了。
也许未来会有神带领吊丝得道,但如今,吊丝仍是一群悲剧互撸娃。
可最近又读了点关于佛教的书,突然发现吊丝是一个在历史上并不寂寞的文化现象,是中国信仰危机的一个重要体现。
这大帽子从何讲起呢?
话说在佛祖释迦摩尼诞生前,古印度有一群受苦受难的人,他们发展出了自己的信仰与修行法——将原本受到的苦难维持甚至无限扩大化——本来缺粮食吃,干脆就绝食;本来没房子住,干脆就睡树下;本来没衣服穿,干脆就穿树皮......如此修行的人自称沙门。沙门鄙视处在统治阶层的婆罗门。
而现代社会的物质丰富程度让人们的苦难远没法跟古代比,但总有些相对苦难的人。
于是出现了一群人,坚持甚至扩大自己的苦难——本来没有妞,只能默默撸管,现在则群起而撸;本来只能吃康师傅牛肉面,现在则吃糠帅博牛肉面;本来买不起爱迪达,现在则自豪地穿起阿迪王......如此修行的人自称吊丝。吊丝鄙视高高在上的高帅富。
历史是如此惊人地相似,我都快泪流满面了。可突然发现,吊丝和沙门,还是存在极大的差别。
沙门的信仰是坚定的,他们认为如此苦行便可跳出轮回转世的桎梏,他们对婆罗门的鄙视是坚定不可动摇的;而吊丝却在心里默默渴望着高帅富的生活。
后来佛诞生了,佛告诉沙门,这样的苦行并不能超脱得道,我来带领你们成为罗汉吧。何为罗汉?即接受供养之人。于是佛带领着信徒们找商人和国王要到了好吃好住,曾经苦行的沙门纷纷投在佛的门下。
可如今谁来对众吊丝说:“你们如此修行终是凄苦,跟我一起来娶软妹、住大屋吧”呢?
大帝貌似没做到,他只是吊丝们沙门时期自己刻的偶像;春哥貌似也没做到,祂只是提醒吊丝你们实在弱爆了。
也许未来会有神带领吊丝得道,但如今,吊丝仍是一群悲剧互撸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