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忘(32)
读完村上隆艺术的“创业”和“战斗”两本书,对他和他的艺术有了一点了解。但就像其他超级成功的当代艺术家那样,他也很难通过流行的似乎是自明的艺术家概念来谈论。自然,村上其作品,营销术,艺术公司,商业设计合作,书籍出版,整体聚合成为他的艺术行为。我想对他一般的看法不外是:在今天“社会艺术办公室”中,他的作为较好地超过了艺术“小职员”身份,以迈出艺术曾经的姿态表示艺术之所以为艺术。
如果谁在书中嗅到了军国主义气味,我觉得也很正常。村上自述已实现的发展三步段,首先是改变自己迎合欧美标准以求认同,之后借欧美认可的权威回向输入符合日本人喜好的作品,最后是在本土传达自己“原本的味道”。这是创业。那么第四步呢?那才是他所说艺术战斗的开始。并非评价,只是按我的想法罗列一点问题,简单录些村上相关的话,来对照或许是艺术的“原本的味道”吧。
■判断
◎“(艺术的)自由表达,期待全裸的自己得到理解,让别人感到他们连一根毛发都是美好的,希望别人来认同投入所有身心的自我。他们的自由总结为一句话,就是希望别人认同他们原来的样子。不过就是这样而已。”
◎“如果不与人类欲望相联接,绘画这种东西任谁都无法享乐其中。绘画只是在纸或布上留下颜料的痕迹,痕迹本身没有任何价值,没有价值的东西,被附上了‘发挥人类想象力’的价值;就是说,所谓艺术必须带有许多发挥想象力的引爆剂”。
◎“作品的价值来自于没有实体的虚构。”
◎“作品的价值,已经不再靠东西本身来决定。”
◎“艺术是发挥想象力的生意。”
◎“艺术作品是否能够让沟通成立,就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我对于自己以艺术维持生计感到骄傲,犹豫之类的感觉连万分之一也没有。……艺术如果没有与‘金钱’扯上关系,是无法前进的,连一瞬间都无法存活。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艺术是人类业障的最底层也是核心。”
◎“客观地历史化这件事对艺术来说很重要。所谓的艺术,从某个意义上来说并不是只靠自己的力量完成的东西;与美术脉络或历史有所连接而创作出来的,才是艺术。”
◎“‘明明不好看而大家都会看’,这可说是真正的艺术。就像杜尚的小便池一样,因为他创造了一种与观赏者的共犯关系,到了这种境界,作品也会变成时代的象征。”
◎“我们艺术家只为了在社会、历史刻画美而活,即使这个美超越社会规范,也都只在未来才可以去判定那是否足以称之为美。”
◎“不管是足球还是演唱会,只要那真的是一个天才性的设计表现,让人觉得今天真的很棒,或者超出人类对某种形式的表现领域的期望值,应该就称为艺术的表现。”
◎“所谓纯粹性,是创作的完成度、创作方向的设定等方法。……把纯粹性想成创作作品的诚意就好。”
◎“人类会灭亡,世界的一切都在持续变化,无法预期的事情也会发生。艺术就是让大家在瞬间了解这种不可预测的局势的媒体,让人去思考生存的意义。所谓的艺术,就是生命传达的媒体,所以会跨越时代由人们传承下去。”
◎“艺术家就应该像制作奈良大佛的那些佛师一样,做个无名的过客,一味地投入劳动,让自己隶属于作品,这样的事情是非常重要的。”
◎“终究,人类还是无法抗拒历史的潮流,只是沿袭着相同的轨迹,进行同样的循环,渐渐地越来越小。”
■ 判断的外围
◎“讲到通行世界的法则,意外地会得到‘致力于经营的人会胜利’这种令人悲伤的结论,但是说不定将来会变成努力的人会胜利的世界。”
◎“现在已经从过去由权力者、宗教权威、有钱人等让艺术家为自己服务的单纯时代,转变为有钱人看准纯艺术作品,再为自己买进的复杂时代。从这时起,作品的价值与价格便开始割裂。”
◎“我认为一流的作品,就是被很多人所理解的作品,而作品的价值会被时代的氛围所左右。报社、电视台的负责人,一时兴起策划的展览,成为火暴的主要原因;或是有钱人的小老婆说了一句‘不错’的绘画作品,价值就被突然提高了,这些都是有可能的。”
◎“在西方的美术世界里,艺术是无法同这种特有的炫耀或竞争气氛切割的。如果不学习这样的背景,我觉得一般人没有办法看到艺术作品的真正价值。没错,不过就是有钱人的无聊游戏,但如果你对这种事情嗤之以鼻的话,那就请不要对于国际的评价标准有任何意见。”
◎“所谓当代美术就是战后美国的美术”。
◎“在欧美的艺术世界里,存在着铁定的不成文铁律,被建构的一丝不苟。不遵循这些规则的作品,连作为被评论的对象都不可能,也不会被认为是艺术。”
◎“传达艺术作品标准的人,如果在社会上拥有权威性,而且他们对于艺术家的行动所赋予的意义是正确的,因此美术就可以发挥美术原本的功能。”
◎“‘通过艺术作品,创造出世界艺术史之中的脉络’。……‘开关历史的脉络的抽屉’,就可以产生价值与流行。以为在不知抽屉的情况下,还能自由自在地做些什么事情,这不过是错觉或者误解。……不知道‘抽屉’所做出来的艺术作品,只不过是出‘以非常微小的个人体验为依据,一点也不有趣,什么都不是的小小经验法则的戏码’,充其量只是渺小的通俗戏曲世界。”
◎“所谓艺术作品,不知道做法、卖法跟宣传方法,是无法产生的。而想要挑战欧美的艺术世界的人应该做到的是,跟在运动,娱乐等领域向世界水平挑战的人没有什么两样。”
◎“艺术的世界也有需求,所以一年还是得有200位新人上场才成立。要补足这200人的缺,是没有办法在那里等待天才的。为什么呢?因为天才每三四十年才会出现一个,所以我们需要做的,是就算没有天才,也还是要做像天才的事。只要有脉络,就有可能。这个发明,就是当代美术。”
◎“不久以前,画廊和美术馆还被当做圣地死守,但连这些地方都几乎透明化之后,现在密室性最高的就是艺术顾问了。……这些人组成的密室成为一个黑箱,让我们随着他们起舞。”
◎“欧洲的潜力就是能够巧妙地创造出将人的自我、政治、金钱、欲望,以及对胜利的执着、带给观赏者的娱乐性整合起来并改变规则的环境。所以虽然艺术会被附加上种种说法,我却不得不说变化的原因是无从得知的。不过规则会随着时代变化却是事实。”
◎“我很遗憾的认为,在艺术的世界里没有办法‘培育艺术家成长茁壮’。因为艺术的消费者,是娱乐中毒的现代人。”
◎“艺术的世界里,权利等东西的谈判可以说跟斗争一样。不斗人就会被斗,这是可以预见的。”
◎“西方式的‘ART’也在不断地变化。即使是演员,有时也会由理论性的人占上风,但现在说起来,却是由‘金钱的霸主’占据重要地位,甚至,连演员也开始渐渐变化。就在我说‘是这样’的同时,很有可能明天就会出现一个完全不同的方向。”
◎“所谓艺术家,从以前就是没有资助者就无法生存的渺小存在。”
◎ “……光靠才能而想要在社会里生存下去,几乎是没有办法、不可能的事。”
◎“如果说现代的资助者是顾客的话,顾客的发言会左右艺术是再正常不过了。在理解了顾客的需求之后,响应他们的需求,同时也刻意当做耳旁风似的在作品中留下反叛的部分,不确保这种方式的话,现在艺术家的活动会在经济上遇到挫败。”
◎“艺术是由人类创造的,意图超越人类的艺术,为了超越,就必须集结许多超人类的行为。要维护这样的斗志及环境,‘金钱’并不是‘没有也没有关系的东西’。”
◎“艺术本质若不触动人类的欲望就毫无意义,因此势必要跟资本主义这个横行世间的怪物接触。不过,做出生存在其中的人和玩家所希望看到的作品,就是艺术的回路。”
■ 方式与形式
◎“为了赋予作品意义,在艺术的世界必须做的事情是一定的,有所谓世界共同规则这样的东西。……‘在世界发现独一无二的自己,将自我核心与历史相对比,然后发表出来。’就是这样。……看起来或许简单,但要把真实的自己完全暴露出来,将自我核心转化为作品,极需要严厉的心灵锻炼。”
◎“艺术创作者必须保持灵感的高纯度,要是自己动手做的话,就会不得不将点子的程度降低到自己可以做的程度,如果做着下订单或培育助手的工作,就可以不需放弃自己做不到的点子。因为不用放弃,就能拥有延伸高纯度灵感的机会。”
◎“我在跟LV合作的过程中,了解到所谓的品牌生意是多么辛苦的一件事情。一群精英,要一网打尽各种充满欲望的人,跟他们做生意,然后让绝大多数人感到幸福,这是多么厉害的事情。……连品牌生意都不是高效率的生意了,更别说艺术是效率多么差的生意!既然知道,如果不绞尽脑汁,就无法持续性地创造出有趣的作品。”
◎“大多数的说明方式,总是一面倒地正经八百,但大家必须清楚的是,‘传达’是一种娱乐,要让对方觉得有兴趣,觉得好玩,并吸引他进入那个世界。……并且作品提供的卖点,不能只有一个,必须是好几个。因为作品是否能成为一个品牌,这就是分界线。……甚至必须设计无法简单逃走的陷阱或娱乐。”
◎“毫无根据的愤怒,对于从事艺术表现的人来说,恐怕是要持续的保有比较好。”
◎“觉得有趣的或是讨厌的事情,一定都有原因。只要引导自己抵达感动的原点,顿悟那一刻就会来临。”
◎“如果说艺术家拥有自由,也几乎都是瞬间就会消失的那种。就算自由得以实现,恐怕也是艺术家本人死后的事情了吧。……唉,这种现实,对艺术家本人来讲是最不想理解的事情,我也有一半的心情是不想去理解的……”
◎“在艺术世界的地狱,不管睡着还是醒着,都没有出口也没有入口,他是一个被扭曲的空间。……这个世界,如果不做到极限,是无法看到东西的;这个世界,如果集中力和体力用尽了,只有马上等死。……既然进来了就必须前进,得将自己整个人浸泡在地狱的油锅里煮透才行……无论如何,我觉得如果决定在艺术的世界活下去,真的就只有让自己煮得红透透的。”
◎“我觉得日本人很擅长训练出强化人种,漫画家也是。就像进行人体实验一样,不断地去压榨人才,当然也会有人被牺牲掉。……把人压榨到不能再压榨,就因为有压榨,所以不管怎样至少会有一次像是见到荣光般的瞬间。”
◎“画出伟大作品的人,在描绘伟大作品的瞬间,应该有见到人生至今不曾见过的光芒。光是这样,就很了不起了不是吗?当然,也许突然在某一天,我们公司的艺术家被世界淘汰的日子会到来,我也总是在想,那时候该怎么办。……所以到了那个时候,我想我只有谦虚地配合寿命较长的方式,再从头建设起一套新的方法论。”
◎“以学生般的心境,只是苦心竭力于自己想制作的东西,我想这样就足够了吧。”
◎“不是对拍卖会上的价格而感到惊讶,而是应该去掌握住核心——为什么人会被人所创造出来的美所吸引,而且赌上自己的心。……如果为了如此必须从制造土壤开始,那么我乐意全身都被泥巴沾满。”
可能村上隆的艺术方式(“low art”To “high art”)非常接近杰夫.昆斯,但如村上所说,艺术“只是沿袭着相同的轨迹,进行同样的循环,渐渐地越来越小”,最终也就没有什么可挑剔。矛盾重重的村上隆,即便开始是为了反对“光是作品被《美术手帖》这种杂志刊登一次,就感到无比喜悦。之后,希望成为哪个地方的美术老师,在小小的、安全的艺术监狱之中,随口乱胡诌、安泰地度过一生”的那类人,并怀疑他们“真的有心要做艺术吗”这样简单的动机,也无法一口认定他对艺术的“历史-未来”的认知有着如何严重的缺陷。这里有一个对立,即艺术何为的对立——这种在全人类意义上的认识与沟通的难题在以往并未像今天这样尖锐的凸显出来。
如果足够注意艺术在这100年来的变化,曾经的(文艺复兴时期以来的)艺术光辉烟消云散是不争的事实,以艺术史家的眼光去看则会有各种各样的说法。而试图归因就是在说必然,说必然意味着停下争论前行应变,在某种程度上的认同现实并去沟通,今后的艺术可能会一直处在这个焦点上。从村上隆的“艺术世界的地狱”看法中,我们可以看出时代对艺术的严峻性,如他所说——今日艺术家(的完成)没有时间等着言论来证明,必须去行动,去实践。
最近读到的精彩的小册子还有雅克.巴尔赞的《艺术的用途与滥用》。在最后一章“信仰真空中的艺术” 里,巴尔赞说:“文明的持续性依赖多数人的力量,以便保持非批判的态度。这并不在于,民众借此推进文明向前发展,而在于它保存了品味、创造性、批评、精妙寓意和新颖事物崇拜方面的任何可以吸收的东西。它确保人们拥有延续不断的意义,拥有生活的稳定性。” 他的说法站在艺术争论外,我相信这已经足够点明一种合适的对这个时代艺术的理解了。
在章节最后,关于对新艺术的期待,巴尔赞谈到:“我们可能有理由设想,新人和新人的艺术不会是个人的——至少开始的时候不是——而是集体的。艺术将会回归中世纪的模式,回归到一种低强度的文学,可能与纪念碑式建筑配对……如果它是新东西,我们现在是不能理解的,或者说与现在的艺术理念并不一致。关于新人进行创作的精神,我认为有一点是可以预测的。他可能记得我们内心深处对人类状况的愤愤不平心态,但是实际上已经摆脱了我们现在看到的重复性文化。他会以不同的方式来看待生活事实,表达的观点类似于古希腊诗人品达的看法:‘神灵给每个美好的东西配了两个邪恶的东西,幼稚的人对此愤愤不平。但是,成熟的人面对这一点,把光明的一面彰显出来’。”
似乎这些话还是有点夸张(其实也未必),在一般,巴尔赞还说:“超现实主义画家安德烈.布列东曾以福音派式的态度宣称,他相信美术不但有力量改变生活,也有责任改变生活。是否改变或许因人而异,但套用约翰逊博士的话说,艺术或许能使我们‘更好地享受生活,或者说,能够更好地忍受生活’。我们还会和艺术一起生活下去。”这形容是在说连村上隆在内的很多当代艺术家或自觉或不自觉的任务吧。
村上隆作品(制作题目材质年代欠奉)
![]() |
![]() |
![]() |
![]() |
![]() |
![]() |
![]() |
我最喜爱这张《小花1500》。 |
![]() |
![]() |
![]() |
![]() |
![]() |
![]() |
![]() |
![]() |
天平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从《摹神记》看拉斯金与乔托 (2人喜欢)
- 说《回音室》 (8人喜欢)
- 说门前宝地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