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 TEMPS DU MOTET 唱诗时间
Jardin public Nicole Malinconi (Belge)
敞开的花园 尼科尔 玛兰柯尼【比利时】
LE TEMPS DU MOTET 唱诗时间
这是一个失忆的人。一个男人,还年轻。患了一种致使从前记忆全部失去的疾病,就像别的疾病让人失明或失声那样。
疾病突然掠去了这人的记忆,全部。它带走了过去,从童年伊始,所有活过的日子,新奇冒险,重大事件,全部知识,牛津的杰出成绩,讲座,学术工作,职业。现在,它正一点一滴抹去这人当下的每一分钟、生命的每个时刻。再没有任何瞬间、任何地点、任何词语或是任何面孔能留下印记;再没什么能变成往昔。一切都在点滴逝去。他处在一个丝丝剥离的现在。他就像一个洞。
一种无法理解的疾病,医生们说;非常罕见;目前,无法医治。可是医生们不会这么说;他们说这涉及一种目前还不受抑制的病症。我们对这个病例观察得很多;这是个很有意思的病例;他为研究提供了范本。
在医院的一个大厅我们见到他和他的妻子。他妻子从房间里出来,离开片刻又重新进去。当她进门的时候,他看着她,站起来,惊讶,仿佛极欣喜,哦。好像太久没有见到。他走向她,冲她微笑,把她拥入怀中,与她重逢,几乎蜷缩着,几乎是个孩子。如果她十次走进房间,他就与她这样重逢,十次,就像她从很远,很远的地方回来,哦,他就像在视线里辨认出零星往昔的碎片,一闪即逝的微光;可是这微光并不会超出他的视线,她的回归一百次重复,也不过是一百次失败。她不进来的时候,他就呆在那,垂头丧气;不再知道她的存在。
她忍受着,随时被视为一个意外,一个他甚至不再叫得上名字的意外,哦,他已经忘记了那身体,那渴望。他丢了她。
然后,还有这块未被疾病侵害的区域。这个谜。这是所有的记忆,纯粹的,男人保留的对音乐的记忆,更确切地说是赞美诗,大合唱,建立在各种声部的交叉和融合基础上的,当年他在牛津指挥巴洛克音乐唱诗班的时候。正是这个,完好无损。他再也不会唱了,但是当牛津唱诗班的人来到医院请他指挥的时候,跟他说起他可能喜欢唱的那些合唱曲和赞美诗,记忆苏醒了。那一刻这人的脸又变回了他自己的,身体也是,笔直,站在牛津唱诗班的人面前;在这身体里,这首曲子的所有印记,双臂的精确动作回来了,灵活柔韧也回来了;这些手势也回来了,表情,眼神,引出一个声部,另一个,暗示各个声部的强弱,长短,让各声部渐强,让它们充满医院的会客厅。
所有的唱诗的声部都出现了,回到了男人的记忆里,或者说从未被抹去,声部。
它们是他的主人,现在;它们把他带向赞美诗的尾声,不可遏止地,虽然是他在指挥,可他任由音乐的流淌把自己引向最后一刻,重新引向空白的寂静,并不寻求一刻的减速,以留住这歌声,为的是能再多一会儿,保持这一丝光明,再多一会儿,停留在这人生。不。他现在对此一无所知,她的妻子和所有人见证的奇迹,唱诗时间。他只是沉浸其中,在音乐里,不自知。
然后,一定要立刻问他刚刚做了什么,为了让他回答“我在指挥”,在一切都消失之前,在他又恢复了孩子的神态之前,蜷缩着,看着牛津唱诗班的人,哦,就像他们从很远,很远的地方回来。
——Nicole, M. Jardin public, Le grand miroir, 2001
Charlotte.ZR 翻译
敞开的花园 尼科尔 玛兰柯尼【比利时】
LE TEMPS DU MOTET 唱诗时间
这是一个失忆的人。一个男人,还年轻。患了一种致使从前记忆全部失去的疾病,就像别的疾病让人失明或失声那样。
疾病突然掠去了这人的记忆,全部。它带走了过去,从童年伊始,所有活过的日子,新奇冒险,重大事件,全部知识,牛津的杰出成绩,讲座,学术工作,职业。现在,它正一点一滴抹去这人当下的每一分钟、生命的每个时刻。再没有任何瞬间、任何地点、任何词语或是任何面孔能留下印记;再没什么能变成往昔。一切都在点滴逝去。他处在一个丝丝剥离的现在。他就像一个洞。
一种无法理解的疾病,医生们说;非常罕见;目前,无法医治。可是医生们不会这么说;他们说这涉及一种目前还不受抑制的病症。我们对这个病例观察得很多;这是个很有意思的病例;他为研究提供了范本。
在医院的一个大厅我们见到他和他的妻子。他妻子从房间里出来,离开片刻又重新进去。当她进门的时候,他看着她,站起来,惊讶,仿佛极欣喜,哦。好像太久没有见到。他走向她,冲她微笑,把她拥入怀中,与她重逢,几乎蜷缩着,几乎是个孩子。如果她十次走进房间,他就与她这样重逢,十次,就像她从很远,很远的地方回来,哦,他就像在视线里辨认出零星往昔的碎片,一闪即逝的微光;可是这微光并不会超出他的视线,她的回归一百次重复,也不过是一百次失败。她不进来的时候,他就呆在那,垂头丧气;不再知道她的存在。
她忍受着,随时被视为一个意外,一个他甚至不再叫得上名字的意外,哦,他已经忘记了那身体,那渴望。他丢了她。
然后,还有这块未被疾病侵害的区域。这个谜。这是所有的记忆,纯粹的,男人保留的对音乐的记忆,更确切地说是赞美诗,大合唱,建立在各种声部的交叉和融合基础上的,当年他在牛津指挥巴洛克音乐唱诗班的时候。正是这个,完好无损。他再也不会唱了,但是当牛津唱诗班的人来到医院请他指挥的时候,跟他说起他可能喜欢唱的那些合唱曲和赞美诗,记忆苏醒了。那一刻这人的脸又变回了他自己的,身体也是,笔直,站在牛津唱诗班的人面前;在这身体里,这首曲子的所有印记,双臂的精确动作回来了,灵活柔韧也回来了;这些手势也回来了,表情,眼神,引出一个声部,另一个,暗示各个声部的强弱,长短,让各声部渐强,让它们充满医院的会客厅。
所有的唱诗的声部都出现了,回到了男人的记忆里,或者说从未被抹去,声部。
它们是他的主人,现在;它们把他带向赞美诗的尾声,不可遏止地,虽然是他在指挥,可他任由音乐的流淌把自己引向最后一刻,重新引向空白的寂静,并不寻求一刻的减速,以留住这歌声,为的是能再多一会儿,保持这一丝光明,再多一会儿,停留在这人生。不。他现在对此一无所知,她的妻子和所有人见证的奇迹,唱诗时间。他只是沉浸其中,在音乐里,不自知。
然后,一定要立刻问他刚刚做了什么,为了让他回答“我在指挥”,在一切都消失之前,在他又恢复了孩子的神态之前,蜷缩着,看着牛津唱诗班的人,哦,就像他们从很远,很远的地方回来。
——Nicole, M. Jardin public, Le grand miroir, 2001
Charlotte.ZR 翻译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