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片
几个月来,一直因为各种各样的事情忙乱着。
好像直到现在才有心情和时间坐下来整理自己最近的一些情绪和想法。
似乎很久没有在人人和扣扣上更新日志,并不是不想写,而是不知从何下笔。
还有很多事也是这样拖延着,从年前到年后,不停的逃避着给自己愈发严重的拖延症寻找理由。
可以说,最近的3、4个月几乎是我长这么大以来最跌宕起伏最矛盾最纠结的时光。
它给我的不再是高中时那种简单的压力和负担,不再是那些可以通过诉说便能够甩掉的烦恼。
现在想想,从思想上来说,高中时光还是显得要轻松些。
短短的四个月里,很多想法从之前的执念到犹豫甚至完全转变,也许是因为我这个人本来就比较随意不那么坚定,然而更多的却是因为这段时间认识和发觉到了很多以前不曾考虑的东西。回想18岁以前的我,对于专业对于未来对与选择都是无比笃定,现在想想那种坚定都觉得自己真是胆大,就像是别人常说的一句俗语:心中无数点子多,情况不明决心大。那时候只是单纯的觉得自己想做某件事,只是随着自己的感觉去做很多事,然而事实证明很多时候光靠感性思维是很可怕的,你不得不沉静下来,理性的去思考一件事情的前因后果以及你可能要付出的代价。
所以,这段时间里,我就一直这么摸索和犹豫着,对于即将到来的众多事情都抱着前所未有的迷茫,更加痛苦的是在一度好不容易坚定下来想法时,又由于众多前辈们的言传身教而将之前的想法一一推翻,从头再来,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就好像众口铄金,销毁积骨一般,当然,这种蜕变大多还是向着积极的方面。就这样循环往复了数次,最后终于勉勉强强的安定了下来。
也发懒的想着,前路反正未卜,不如走一步算一步。
絮絮叨叨说了这么多,现在也该回归主题,为什么要以默片为题。
从个人的角度而言是觉得这个世界太聒噪了。
这个聒噪并不是简单的指喧闹,更多的应该是一些社会现象和社会因素。比如最近看到网上吵的很火的一条关于新婚丈夫逼死妻子的新闻,之前并没有太在意,只是觉得不管人人还是韦博上到处都是关于那个事件的转载,后来看到数天前的报纸上赫然刊登着那位死去的妻子复生的消息,因此导致众网民又开始转而攻击这位假逝的人。我当时就觉得有些哭笑不得,中伤别人就是因为那个人没死成欺骗了你的感情吗?那当初又是谁抱着珍惜生命的悲悯情绪缅怀这个“逝者”的呢?或者退一步来说,这根本就是陷入了一种聒噪中,在这样奇葩丛生的社会中你不由自主的就会身陷其中,受人牵引,在众人喧闹的热潮里到最后除了事情那啼笑皆非的结局外,你什么也没有得到。善谈,擅于与人交流固然是一件好事,然而很多时候人也需要一点时间去沉淀,去反思自我,至少要留给自己一点品尝孤独的时间。这种孤独并不是说要你与人孤立,而是要学着和自己的心对话,那里有很多东西很多感受是只有你自己才能体会到的。这时候,就需要默片那样的环境,那样的触感。所有的一切都是通过人物的表情,肢体,形态,文字去展现,你只有默默的坐在那里,用心体会。
这里引用蒋勋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孤独是一种沉淀,而孤独过后的思维是清明。
其实我觉得这里的清明更像是一种拨开云雾的雨过天晴,更像是竭力挣扎着破茧而出的蜕变。
然而,在现在的生活环境里,有太多的人在说着,却没有人在听。
胡言乱语了这许多,也算是最近的一点小想法小总结,说起来好像觉得有点消极加逻辑混乱。
所以想要写的就到这里吧,另外,也很感谢最近给予我帮助和言传身教的人们,大部分前辈们的境界本人还完全处于望尘莫及的状态,以后也会继续努力的。也祝各位朋友们新年过的顺心,大肆利用有限的寒假时间及时行乐。
以上
好像直到现在才有心情和时间坐下来整理自己最近的一些情绪和想法。
似乎很久没有在人人和扣扣上更新日志,并不是不想写,而是不知从何下笔。
还有很多事也是这样拖延着,从年前到年后,不停的逃避着给自己愈发严重的拖延症寻找理由。
可以说,最近的3、4个月几乎是我长这么大以来最跌宕起伏最矛盾最纠结的时光。
它给我的不再是高中时那种简单的压力和负担,不再是那些可以通过诉说便能够甩掉的烦恼。
现在想想,从思想上来说,高中时光还是显得要轻松些。
短短的四个月里,很多想法从之前的执念到犹豫甚至完全转变,也许是因为我这个人本来就比较随意不那么坚定,然而更多的却是因为这段时间认识和发觉到了很多以前不曾考虑的东西。回想18岁以前的我,对于专业对于未来对与选择都是无比笃定,现在想想那种坚定都觉得自己真是胆大,就像是别人常说的一句俗语:心中无数点子多,情况不明决心大。那时候只是单纯的觉得自己想做某件事,只是随着自己的感觉去做很多事,然而事实证明很多时候光靠感性思维是很可怕的,你不得不沉静下来,理性的去思考一件事情的前因后果以及你可能要付出的代价。
所以,这段时间里,我就一直这么摸索和犹豫着,对于即将到来的众多事情都抱着前所未有的迷茫,更加痛苦的是在一度好不容易坚定下来想法时,又由于众多前辈们的言传身教而将之前的想法一一推翻,从头再来,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就好像众口铄金,销毁积骨一般,当然,这种蜕变大多还是向着积极的方面。就这样循环往复了数次,最后终于勉勉强强的安定了下来。
也发懒的想着,前路反正未卜,不如走一步算一步。
絮絮叨叨说了这么多,现在也该回归主题,为什么要以默片为题。
从个人的角度而言是觉得这个世界太聒噪了。
这个聒噪并不是简单的指喧闹,更多的应该是一些社会现象和社会因素。比如最近看到网上吵的很火的一条关于新婚丈夫逼死妻子的新闻,之前并没有太在意,只是觉得不管人人还是韦博上到处都是关于那个事件的转载,后来看到数天前的报纸上赫然刊登着那位死去的妻子复生的消息,因此导致众网民又开始转而攻击这位假逝的人。我当时就觉得有些哭笑不得,中伤别人就是因为那个人没死成欺骗了你的感情吗?那当初又是谁抱着珍惜生命的悲悯情绪缅怀这个“逝者”的呢?或者退一步来说,这根本就是陷入了一种聒噪中,在这样奇葩丛生的社会中你不由自主的就会身陷其中,受人牵引,在众人喧闹的热潮里到最后除了事情那啼笑皆非的结局外,你什么也没有得到。善谈,擅于与人交流固然是一件好事,然而很多时候人也需要一点时间去沉淀,去反思自我,至少要留给自己一点品尝孤独的时间。这种孤独并不是说要你与人孤立,而是要学着和自己的心对话,那里有很多东西很多感受是只有你自己才能体会到的。这时候,就需要默片那样的环境,那样的触感。所有的一切都是通过人物的表情,肢体,形态,文字去展现,你只有默默的坐在那里,用心体会。
这里引用蒋勋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孤独是一种沉淀,而孤独过后的思维是清明。
其实我觉得这里的清明更像是一种拨开云雾的雨过天晴,更像是竭力挣扎着破茧而出的蜕变。
然而,在现在的生活环境里,有太多的人在说着,却没有人在听。
胡言乱语了这许多,也算是最近的一点小想法小总结,说起来好像觉得有点消极加逻辑混乱。
所以想要写的就到这里吧,另外,也很感谢最近给予我帮助和言传身教的人们,大部分前辈们的境界本人还完全处于望尘莫及的状态,以后也会继续努力的。也祝各位朋友们新年过的顺心,大肆利用有限的寒假时间及时行乐。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