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12 锦衣卫。
不得不说,术业有专攻,李仁港怀着对三十年前武侠前辈的敬意,拍出了一部深具六七十年代香港武侠特质,直至最后可以让我们忽略其故事硬伤的电影。
虽然赵薇的演技和台词依然拙劣,虽然剧本可说是漏洞频频,让我们时不时跳脱出故事之外感慨,太假了……太没逻辑了……但甄子丹的日益成熟与驾驭能力,李仁港导演对其本行的执着认真与精益求精,值得为之鼓掌。
就一部电影而言,故事的问题是最大的问题,然而如果把一部电影放在电影史去考量,那么看到它身上可能具有的哪怕弱小的光芒,也比一味的陈词滥调地批判来得有意义。
实话实说,锦衣卫,它的故事真的很糟糕。
从一开始就出现了致命的逻辑错误,青龙挟持了乔花之后,让老乔以自己的名义引开追兵,好利用乔花办事。但是可别忘了,青龙是被到处追杀的大通缉犯啊,这不等于让老乔去送死么?乔花还一路跟青龙谈恋爱,明知被利用还心甘情愿。如果是青梅竹马也就算了,关键是,这才认识几天,还拼命告诉人家自己婚姻多么不幸,反复强调要是这世界出现一个大侠是多么好,看样子要真有这么个人,她就得扑上去,这乔花也太轻浮了吧。
按照《见龙卸甲》的经验,我当时估计老乔这一路线可能就这么不见了,还好最后老乔还是回来了,虽然莫名其妙地就什么前嫌都不计了,还要帮他。唉。
讲这么个七零八落的故事,是要讲什么?我也没太明白,青龙有台词说自己是为了尊严,难道实践尊严的过程就是噼里啪啦把大家伙儿全杀掉?这里面也并不全是大奸大恶之徒吧?不然就是保护玉玺,保护人民,保护国家,然后呢?没有了。我觉得故事的核心还是在讨论正与邪,讨论英雄的出处,那么为什么非要寄托在这样一个故事里呢?
最后,我还有一个疑问,说到锦衣卫,最大名鼎鼎的血滴子,去哪里了?
……
不过终究,我还是觉得这部影片的百分之七十是成功的。
首先,虽然故事让人迷惑,但让人眼前一亮的是,终于有人开始重视传统这件事情,六七十年代香港武侠电影的醇味,从玄武杀朱雀和白虎的那场戏开始就已经淋漓尽致而且源源不断地传递着,更加不容易的是,风格的稳定性丝毫没有松动,直至影片高潮处,兵器出,英雄就义的场景,让我仿佛回到了三十年前的武侠时代。
其次,可以列举一下影片中六七十年代武侠的影子:
1、对升格的运用。
2、对兵器的重视。
3、经典“盘场大战”的重现。
4、昔日当红小生的客串:陈观泰。
最最最值得称道的,是影片中一以贯之、美轮美奂的场景,从正义客栈那个狭小的屋子出现时我就一直在赞叹影片无论是内景还是外景的精美,想想有多少大片,只为了求“大”,让演员们在挂满布片如同染布坊的厅堂,或者大至几百平方却空空如也的皇宫,或者穿着者类似范思哲晚装的衣服打打杀杀……然而他们全都忘记了,中国武侠电影的根基之一,就是独特的文化积淀,客栈镖局,是任何其他片种中都不可能出现的场景,这一点,李安在《卧虎藏龙》里就已经清清楚楚地用色调对比来强调过了,可惜很多人只知盲目跟风,毫无意义地追求做大做强,再此,呼吁各位热衷于拍武侠的某某某们,请你们在打算动刀动枪之前,先问问自己,你们是为了爱,还是为了钱。
看到陈观泰名字的出现,我不禁激动了一下,六七十年代香港武侠,你是要回来了吗?
李仁港导演在这部电影中传达出的认真、执着、热情、诚意,在我看来,是多少票房都不可比拟的价值,我为他鼓掌。
虽然赵薇的演技和台词依然拙劣,虽然剧本可说是漏洞频频,让我们时不时跳脱出故事之外感慨,太假了……太没逻辑了……但甄子丹的日益成熟与驾驭能力,李仁港导演对其本行的执着认真与精益求精,值得为之鼓掌。
就一部电影而言,故事的问题是最大的问题,然而如果把一部电影放在电影史去考量,那么看到它身上可能具有的哪怕弱小的光芒,也比一味的陈词滥调地批判来得有意义。
实话实说,锦衣卫,它的故事真的很糟糕。
从一开始就出现了致命的逻辑错误,青龙挟持了乔花之后,让老乔以自己的名义引开追兵,好利用乔花办事。但是可别忘了,青龙是被到处追杀的大通缉犯啊,这不等于让老乔去送死么?乔花还一路跟青龙谈恋爱,明知被利用还心甘情愿。如果是青梅竹马也就算了,关键是,这才认识几天,还拼命告诉人家自己婚姻多么不幸,反复强调要是这世界出现一个大侠是多么好,看样子要真有这么个人,她就得扑上去,这乔花也太轻浮了吧。
按照《见龙卸甲》的经验,我当时估计老乔这一路线可能就这么不见了,还好最后老乔还是回来了,虽然莫名其妙地就什么前嫌都不计了,还要帮他。唉。
讲这么个七零八落的故事,是要讲什么?我也没太明白,青龙有台词说自己是为了尊严,难道实践尊严的过程就是噼里啪啦把大家伙儿全杀掉?这里面也并不全是大奸大恶之徒吧?不然就是保护玉玺,保护人民,保护国家,然后呢?没有了。我觉得故事的核心还是在讨论正与邪,讨论英雄的出处,那么为什么非要寄托在这样一个故事里呢?
最后,我还有一个疑问,说到锦衣卫,最大名鼎鼎的血滴子,去哪里了?
……
不过终究,我还是觉得这部影片的百分之七十是成功的。
首先,虽然故事让人迷惑,但让人眼前一亮的是,终于有人开始重视传统这件事情,六七十年代香港武侠电影的醇味,从玄武杀朱雀和白虎的那场戏开始就已经淋漓尽致而且源源不断地传递着,更加不容易的是,风格的稳定性丝毫没有松动,直至影片高潮处,兵器出,英雄就义的场景,让我仿佛回到了三十年前的武侠时代。
其次,可以列举一下影片中六七十年代武侠的影子:
1、对升格的运用。
2、对兵器的重视。
3、经典“盘场大战”的重现。
4、昔日当红小生的客串:陈观泰。
最最最值得称道的,是影片中一以贯之、美轮美奂的场景,从正义客栈那个狭小的屋子出现时我就一直在赞叹影片无论是内景还是外景的精美,想想有多少大片,只为了求“大”,让演员们在挂满布片如同染布坊的厅堂,或者大至几百平方却空空如也的皇宫,或者穿着者类似范思哲晚装的衣服打打杀杀……然而他们全都忘记了,中国武侠电影的根基之一,就是独特的文化积淀,客栈镖局,是任何其他片种中都不可能出现的场景,这一点,李安在《卧虎藏龙》里就已经清清楚楚地用色调对比来强调过了,可惜很多人只知盲目跟风,毫无意义地追求做大做强,再此,呼吁各位热衷于拍武侠的某某某们,请你们在打算动刀动枪之前,先问问自己,你们是为了爱,还是为了钱。
看到陈观泰名字的出现,我不禁激动了一下,六七十年代香港武侠,你是要回来了吗?
李仁港导演在这部电影中传达出的认真、执着、热情、诚意,在我看来,是多少票房都不可比拟的价值,我为他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