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氏养生观(授权转载)
上回说完 化妆品集团品牌大系及鱼氏点评,友邻们反响不错啊,所以继续小鱼童鞋的护肤讲座,今天为大家带来的养生文字。
===============================
经过本人同意授权,转载其日志
---------------
咨询相关问题,请问小鱼本人
主页地址
http://www.douban.com/people/29471797/
================================
从很久以前就对中医感兴趣了。
大概东西方人的体质不同,我觉得老外很少有 体虚 这一症状。起得早了,或者劳累了,乃至纵欲了,当时狂灌咖啡,之后休息几天,就又生龙活虎。而我们则常常因此上火,阴虚,阳虚,乃至腰膝酸软,畏寒怕热等等。这些都是西医解决不了的。它们的强项,在于传染病,外伤以及各种介入性治疗。中医,比较多的是养的观点,防患于未然。
首先是饮食。我们讲究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按这个比例,肉类的量绝对要比现在大多数人吃的少很多。
其实按中国很多民族所处的区域,长期以来都是农耕为主,能获得的肉食很少;这个长期,大概有数千年。而近三十年来肉食的比例失衡,就导致了很多的疾病,从年轻人的角度,上火和发胖是最常见的。而身体也变得比较不干净,肉类分解出的酸性物质和氨类对很多人的机体是有毒性的,比如毒化毛囊,有些脂溢性脱发就和这个有关。
因此每天吃蔬菜差不多要达到1斤,剩下你有胃口再吃肉。当然,如果你是蒙古族,鄂伦春族等,全部肉食也未尝不可。
其次是生活作息,睡眠过少是突出的问题,很多人每天能睡到7小时就算奢侈了。其实年轻的时候,只要没有大的压力,沾枕头就能睡着,而且又沉又香,为什么不好好享受一下呢,这可是对未来的健康投资啊。
睡眠的过程,就是还原自由基,修复机体的过程,很多中年、老年人,每天想尽办法才能睡5-6个小时,醒来后也没有清爽,舒畅的感觉,器官的一部分老化就这样发生了。当然,生活中诱惑这么多,太早睡也不现实。但是11点还是应该躺上床了,然后7点起,比较规律。偶尔熬夜并无不可,我自己周末都可能会去夜店的,不过第二天最好加睡午觉,很能补偿。熬夜和耗精过多一样,都会造成阴虚,阴液损失,平时可做一些食补和药补。
然后是运动和调节。我觉得很多人的观点走入了误区,就是把运动看成是身体的加油站。不舒服了或者吃多了,就去运动,觉得肌肉来了,健康也来了。其实塑造肌肉的运动或者长跑,都应该看成是对身体的消耗。必须超过你目前身体承受的一般限度,才能带来美化或者减肥的效果,在机体完全健康的时候,这么做是完全正确的,正所谓户枢不蠹。但是当你已经疲劳,或者熬夜过度,乃至纵欲的时候,去运动是耗损元气的。运动完之后看起来容光焕发,精神振奋,只是把内脏需要的血液发配到四肢和皮肤去而已,脑子清楚也是运动过程充分获得氧气的效果。可长此以往,更容易衰老和发生内科疾病。很多人身材健美,但脸上皱纹又多又深,或者四十多岁就有心脏病(比如施瓦辛格先生)。
比较好的调节,是传统的太极拳、站无极桩,或者按摩、自律呼吸。这些运动非常轻缓,对机体又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在身体虚弱或者耗损过度的时候很适合。尤其是按摩,借助他人之手,促进血液循环,淋巴代谢,甚至能强健肌肉;不过一定要找到好的师傅,否则效果相反。当然,这些调节对美化身体和线条作用较小,在你健康的时候,就应该去做上一段提到的运动。
--------------
皮肤护理的一些大原则
学习认知的方式主要有两种,推理和归纳。前者是从一些前提出发,在各种应用条件下不断拓展,形成许多定理和公式;而后者是总结各种实际现象,抽取提炼出其中的共性,获得总体认识。个人觉得,在皮肤护理这方面,用前者比较好。
因为目前的成分、概念、品牌、专家意见乃至护肤流派都已经太多,用神农尝百草的归纳法,大概也要做好大义未得就先中毒身死的准备:)
所以想从大前提开始,慢慢推导。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主要功能是防御和排泄,不是吸收。
防御大家已经知道得很多了,防止细菌入侵,防止热、寒、光、干燥等对肌体内部的损伤等。因此我们要做的,就是因势利导,在防御上对皮肤加以辅助。毕竟随着环境和人类活动范围的日益改变,自身的功能稍嫌不足。于是防晒霜的重要性不必赘述了。
皮肤的排泄功能很多人没有重视。其实人体的氮类废物只通过大小便是排不彻底的。大约有10%以上是要随汗而出。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在较长时间不运动之后,即使用同样的保养方式,还是发现脸上变得粗糙,摸起来似乎有非常小的一粒粒的东西。这大部分就是未通过皮肤排出的废物。
用去角质可以暂时改善这种情况,在磨砂时一部分毛囊中的废物离开了。可是副作用就是皮肤整体变薄。很多长期不运动,但坚持去角质的女生或男生皮肤也很好,白里透红,然而其中敏感皮的比例太高了。所以我觉得此方式不值得推荐。
既然皮肤的功能并不在吸收,那在脸上层层涂抹种种精华的保养步骤我也并不赞成。硬要让大量养分从皮肤表层往里导入,那是把自己当成了两栖类。就象鼻子和口腔是连通的,所以鼻插管也可以让流体食物进入食道,可是正常人有这必要么。而且长期、大量地让皮肤吸收外界营养,会使其自身的功能下降,同时变得敏感。因为它对外界的刺激也往往一并吸收。日系的许多品牌宣传只要皮肤需要,就往上添加的理念,有时护肤步骤多达8-10步。你想想,胃里连吃8-10道菜都受不了,何谈皮肤呢?
-皮肤不能自我完成的功能是什么?保湿、防晒、抗老还是美白?不,只有清洁。
这是植村秀先生的一句名言。很直接地指出了我们护肤中最应该关注的方面。很多人觉得洗面产品大概几十秒就会随水而逝,所以便宜一些也没关系,只要后续的种种保养又贵又全就行。我倒觉得正好应该反过来。对皮肤做减法的程序,比如清洁、去角质、排浮肿等一定要谨慎安全,因为稍有不慎就会破坏保护屏障;而做加法的程序,比如保湿、防晒等只要符合医疗美容用品的相关标准,有确切的成分标示,无须购买太过昂贵的产品。因为它们大部分都只是停留在皮肤表面,起到上段所说的辅助防御功能。
清洁的标准就是温和、彻底。温和是排前面的。目前广泛宣传的氨基酸系洁面产品在多数情况下可以达到这个要求。超市里的大部分洁面乳和者哩采用的都是一公斤才几十元的烷基磺酸钠界面活性剂,与洗发水的主要成分相同。想想你头皮的油腻程度和脸皮,就知道是不是应该使用它们。另外,清洁的2个标准里面并没有 护肤 这个要求。所以那些添加了眼花缭乱成分的高价洁面产品也没有选择的必要。其实,从化工原料商店买医用级氨基酸起泡剂回来就可以,几十元够你用半年。不过这也是为数不多的值得推荐的diy产品,因为它们的形态是粉末,不太有有腐蚀变质的问题。
-皮肤的护理和你看上去是不是年轻没有直接关系
一个饱经风霜的藏族儿童,和号称逆转时光的maggie小姐,把她们的脸部特写放在一起,你会觉得谁年龄大?
儿童
maggie
虽然左边的孩子皮肤不白不光滑,眼睛也不大,可是看的出来青春朝气。而maggie小姐没有一道皱纹,还是瞧得出上了年纪(当然她还是很美)。人眼辨别年龄,主要是通过面部肌肉的走向,整体的轮廓,和w区的紧绷程度(w区指颧骨、眼下到鼻翼)所以想通过护肤来让自己显得年轻的人,尤其是男士,并不需要把太多的精力放在皮肤表面的护理上。
首先说一个丧气话,面部整体老化的快慢,60%以上来自遗传。这其中不仅包括基因衰老的快慢,也包括脸部骨骼的结构。好的脸部骨骼,能够撑紧皮肤和肌肉,使其较长时间地保持好的状态。
其它就是肌肉线条的年轻化。这个深度目前还没有什么保养产品可以达到。有效的手段之一是按摩,不过费时又需要好的手法。推荐一个很简易的替代,就是倒立。每天20分钟即可,以自然的引力对抗引力,又能增加身体肌肉,一举数得。不过要注意安全。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全身运动不能代替脸部按摩和倒立,肌肉男满脸皱纹的大有人在。运动充其量可以让血液供应更充足,皮肤显得白滑。
还有就是肌肉和表皮的连接,胶原蛋白。这个已经有很多品牌注意到了,因此不赘述。总之内服的效果好于外用。
到这里应该清楚了,目前宣传的抗老产品,其实都应该改叫 抗皱 或者 抗斑。真正的老,是不能通过外用产品改善的。
皮肤护理的心态
最近想偷懒,少写一点具体操作和概念指导,但是又不忍心一直不更新这个系列。就先发个衔接性质的中下好了:)
-不要怕专业文献,保持所有观念的开放
如果你对护肤的知识主要是来自时尚杂志和各种广告宣传,那有很大的可能走入 步骤繁琐+高端产品+几乎无法达到的超然心态和规律作息=纯净皮肤 的误区。
卸妆-洁面-皮层清理-润肤-深层营养-保湿-防晒-隔离。。。植物系-精油系-科技系-药妆系-细胞系-奢华系产品就在这些步骤中轮番登场。商业成功是所有杂志和广告的最终目标,实际功效却并不是检验产品成败的标准。我用了怎么没有效果?拜托,你没看见好多文章说了吗?没有10点睡觉7点起床锻炼出汗,没有忘记职场压力每天笑对人生,没有饮食调和日日清肠,没有脱离肮脏城市空气亲近自然,没有爱已爱人爱社会爱环保激情性爱,还想得到完美的皮肤?做梦吧。于是你自惭形秽,知道不是产品的问题,而是本身不够完美,于是继续掏钱,继续追求。。。你就是巨大产业链的最后一环。
决定皮肤状态的关键,第一是年龄,第二是遗传!谁见过粗皮的婴儿?为啥学生时代用肥皂洗脸依旧白里透红?遗传在上篇里已经提到,这里就不赘述了。
之所以前面说这么愤青的一大段,只是希望大家不要怕麻烦,多寻找一些专业的文献来看。剔除了商业动机,很多基本的概念理清了,会让你以后少走很多弯路。
《皮肤病学》、《临床皮肤科杂志》这类的就太高端了,而且大部分都是皮肤病理学的文章,不大适合。对社科类的同学或者想节省时间的人来说,先从一些职业护肤高手的博客入门比较理想,
比如台湾的张丽卿 http://tw.myblog.yahoo.com/cos-topic/ (需代理)
这个ms是一个摘抄版http://verygoodsobig.blogbus.com/c2960634/
成分设计的高手:明宇化妆品解构:http://blog.sina.com.cn/myccc
那些已经商业化的达人还是算了。
有了一些技术性的了解后,你,尤其是理工科学生,就可以从学校的文献链接(维普等)里面查一些比较专业的杂志:
比如《中华现代皮肤科学杂志》、《中国美容医学杂志》,他们的分析更加深入前沿,还有许多非常极端的例子,让你能够淡定对待大部分的基础皮肤问题。
专业术语可能是拦路虎,能google就google下,没有耐心或者兴趣的,就捡自己喜欢的看看。主要是打开眼界。
既然已经上升到了科学的高度,你就要记住,对任何既定的概念都必须保持开放的态度,它们可能随时被打破。比如之前包括我也认为外用胶原蛋白只能保湿,但是很多厂家目前都已经开发出了水解的胶原产品。二胜肽到六胜肽也可以算做这个家族的成员,它们用在皮肤上的深层效果,相信不用我多说了吧:)承认原来的观念错误并没有什么不好意思,passion for progress.
-不要过度关注,想让你的器官抛光吗?
之前说过,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作为人体来说,保持每个器官的健康是第一位的。它是不是美丽,似乎是一个比较游离的概念。比如,你会时不时照个b超或者内窥镜,看看自己的胃是不是美丽么?而且很多时候,健康和美丽是不同步的。极薄、苍白、半透明的皮肤实际上非常脆弱,用那么多的保湿隔离产品就是在用化学品做它的防护罩,一疏于保养就很快憔悴。
所以,你关注皮肤的程度,应该等同于你关注自己的心脏、肝脏、肺等。让它健康、强壮、洁净。如果还需要额外的美丽,就一定要小心谨慎。本来很光滑的皮肤,再打个激光让它犹如剥壳鸡蛋;正常的下颌线条,来2针肉毒促进萎缩。一时的眩目,可能导致过敏或者相当不自然的后果:
其实我真觉得这样挺好的
用力过度的大王近照,是不是总觉得不自然?
在要求自己的时候,一定要设定合理的目标。不要是杂志上的图片或者你16岁时候的状态。只要能维持现状,就应该满足。有一点进展,那就赚到了。别人的皮肤再好,也别马上照搬护理模式,记住遗传是大头。
-贵妇心态要不得
很多帖子里,如果要晒一晒自己目前用的产品,许多人都会列出长长的大牌名单,并以最终有人得意地摆出全套skii,lamer或者CPB,引起赞叹而告终。
当然,好的牌子有比较可靠的质量。但是护肤品应当属于日化产品乃至皮肤治疗产品而不是奢侈品,人人追求大牌我认为是不足取的。首先就需要年龄、肤质、肤况的适应性。而且一般来说,越是高价,机能护理成分就越多,适应范围就应该越窄。
还是那句话,让你的器官健康,仅此而已。会有人摆出自己吃的药,然后说,我这是国际名牌,价格超贵,以此炫耀么。
-如何看说明书
保养品的小盒子上,还有盒子内页,往往印刷着许多动人心魄的语句。例如 抚平细纹、丰盈饱满、肌肤新生、雪般白皙。。。我不知道这是中文的魅力还是国家监管不严造成的,ok,这时请你看看说明书的英文版:balance the moisture of the skin,rich texture,release fatigue,whitening,保湿皮肤,滋润机理,消除疲劳痕迹,美白。是不是靠谱多了?所以我建议有点英语基础的人,在商店里选产品的时候都看包装上的英文,比较平实可信的效果。
另外,有些产品的说明书上会有一些实验举证。麻烦你从句子旁边的小星号把视线下移:***实验室于100位妇女亲身试用所得结果(***一般就是该品牌的名字)。这说明2件事:没有任何第三方机构参与了实验并保证结果可信,没有任何专业期刊登了本实验的论文(因为如果有,肯定会注明的)。而且根据惯例,如果这些妇女皮肤有改善,那都是和完全不用任何护肤品的情况相比的。对照实验绝不是说你用我家产品,比之前用另外某家的产品好。现在你该冷静些了吧:)
===============================
经过本人同意授权,转载其日志
---------------
咨询相关问题,请问小鱼本人
主页地址
http://www.douban.com/people/29471797/
================================
从很久以前就对中医感兴趣了。
大概东西方人的体质不同,我觉得老外很少有 体虚 这一症状。起得早了,或者劳累了,乃至纵欲了,当时狂灌咖啡,之后休息几天,就又生龙活虎。而我们则常常因此上火,阴虚,阳虚,乃至腰膝酸软,畏寒怕热等等。这些都是西医解决不了的。它们的强项,在于传染病,外伤以及各种介入性治疗。中医,比较多的是养的观点,防患于未然。
首先是饮食。我们讲究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按这个比例,肉类的量绝对要比现在大多数人吃的少很多。
其实按中国很多民族所处的区域,长期以来都是农耕为主,能获得的肉食很少;这个长期,大概有数千年。而近三十年来肉食的比例失衡,就导致了很多的疾病,从年轻人的角度,上火和发胖是最常见的。而身体也变得比较不干净,肉类分解出的酸性物质和氨类对很多人的机体是有毒性的,比如毒化毛囊,有些脂溢性脱发就和这个有关。
因此每天吃蔬菜差不多要达到1斤,剩下你有胃口再吃肉。当然,如果你是蒙古族,鄂伦春族等,全部肉食也未尝不可。
其次是生活作息,睡眠过少是突出的问题,很多人每天能睡到7小时就算奢侈了。其实年轻的时候,只要没有大的压力,沾枕头就能睡着,而且又沉又香,为什么不好好享受一下呢,这可是对未来的健康投资啊。
睡眠的过程,就是还原自由基,修复机体的过程,很多中年、老年人,每天想尽办法才能睡5-6个小时,醒来后也没有清爽,舒畅的感觉,器官的一部分老化就这样发生了。当然,生活中诱惑这么多,太早睡也不现实。但是11点还是应该躺上床了,然后7点起,比较规律。偶尔熬夜并无不可,我自己周末都可能会去夜店的,不过第二天最好加睡午觉,很能补偿。熬夜和耗精过多一样,都会造成阴虚,阴液损失,平时可做一些食补和药补。
然后是运动和调节。我觉得很多人的观点走入了误区,就是把运动看成是身体的加油站。不舒服了或者吃多了,就去运动,觉得肌肉来了,健康也来了。其实塑造肌肉的运动或者长跑,都应该看成是对身体的消耗。必须超过你目前身体承受的一般限度,才能带来美化或者减肥的效果,在机体完全健康的时候,这么做是完全正确的,正所谓户枢不蠹。但是当你已经疲劳,或者熬夜过度,乃至纵欲的时候,去运动是耗损元气的。运动完之后看起来容光焕发,精神振奋,只是把内脏需要的血液发配到四肢和皮肤去而已,脑子清楚也是运动过程充分获得氧气的效果。可长此以往,更容易衰老和发生内科疾病。很多人身材健美,但脸上皱纹又多又深,或者四十多岁就有心脏病(比如施瓦辛格先生)。
比较好的调节,是传统的太极拳、站无极桩,或者按摩、自律呼吸。这些运动非常轻缓,对机体又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在身体虚弱或者耗损过度的时候很适合。尤其是按摩,借助他人之手,促进血液循环,淋巴代谢,甚至能强健肌肉;不过一定要找到好的师傅,否则效果相反。当然,这些调节对美化身体和线条作用较小,在你健康的时候,就应该去做上一段提到的运动。
--------------
皮肤护理的一些大原则
学习认知的方式主要有两种,推理和归纳。前者是从一些前提出发,在各种应用条件下不断拓展,形成许多定理和公式;而后者是总结各种实际现象,抽取提炼出其中的共性,获得总体认识。个人觉得,在皮肤护理这方面,用前者比较好。
因为目前的成分、概念、品牌、专家意见乃至护肤流派都已经太多,用神农尝百草的归纳法,大概也要做好大义未得就先中毒身死的准备:)
所以想从大前提开始,慢慢推导。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主要功能是防御和排泄,不是吸收。
防御大家已经知道得很多了,防止细菌入侵,防止热、寒、光、干燥等对肌体内部的损伤等。因此我们要做的,就是因势利导,在防御上对皮肤加以辅助。毕竟随着环境和人类活动范围的日益改变,自身的功能稍嫌不足。于是防晒霜的重要性不必赘述了。
皮肤的排泄功能很多人没有重视。其实人体的氮类废物只通过大小便是排不彻底的。大约有10%以上是要随汗而出。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在较长时间不运动之后,即使用同样的保养方式,还是发现脸上变得粗糙,摸起来似乎有非常小的一粒粒的东西。这大部分就是未通过皮肤排出的废物。
用去角质可以暂时改善这种情况,在磨砂时一部分毛囊中的废物离开了。可是副作用就是皮肤整体变薄。很多长期不运动,但坚持去角质的女生或男生皮肤也很好,白里透红,然而其中敏感皮的比例太高了。所以我觉得此方式不值得推荐。
既然皮肤的功能并不在吸收,那在脸上层层涂抹种种精华的保养步骤我也并不赞成。硬要让大量养分从皮肤表层往里导入,那是把自己当成了两栖类。就象鼻子和口腔是连通的,所以鼻插管也可以让流体食物进入食道,可是正常人有这必要么。而且长期、大量地让皮肤吸收外界营养,会使其自身的功能下降,同时变得敏感。因为它对外界的刺激也往往一并吸收。日系的许多品牌宣传只要皮肤需要,就往上添加的理念,有时护肤步骤多达8-10步。你想想,胃里连吃8-10道菜都受不了,何谈皮肤呢?
-皮肤不能自我完成的功能是什么?保湿、防晒、抗老还是美白?不,只有清洁。
这是植村秀先生的一句名言。很直接地指出了我们护肤中最应该关注的方面。很多人觉得洗面产品大概几十秒就会随水而逝,所以便宜一些也没关系,只要后续的种种保养又贵又全就行。我倒觉得正好应该反过来。对皮肤做减法的程序,比如清洁、去角质、排浮肿等一定要谨慎安全,因为稍有不慎就会破坏保护屏障;而做加法的程序,比如保湿、防晒等只要符合医疗美容用品的相关标准,有确切的成分标示,无须购买太过昂贵的产品。因为它们大部分都只是停留在皮肤表面,起到上段所说的辅助防御功能。
清洁的标准就是温和、彻底。温和是排前面的。目前广泛宣传的氨基酸系洁面产品在多数情况下可以达到这个要求。超市里的大部分洁面乳和者哩采用的都是一公斤才几十元的烷基磺酸钠界面活性剂,与洗发水的主要成分相同。想想你头皮的油腻程度和脸皮,就知道是不是应该使用它们。另外,清洁的2个标准里面并没有 护肤 这个要求。所以那些添加了眼花缭乱成分的高价洁面产品也没有选择的必要。其实,从化工原料商店买医用级氨基酸起泡剂回来就可以,几十元够你用半年。不过这也是为数不多的值得推荐的diy产品,因为它们的形态是粉末,不太有有腐蚀变质的问题。
-皮肤的护理和你看上去是不是年轻没有直接关系
一个饱经风霜的藏族儿童,和号称逆转时光的maggie小姐,把她们的脸部特写放在一起,你会觉得谁年龄大?
![]() |
儿童
![]() |
maggie
虽然左边的孩子皮肤不白不光滑,眼睛也不大,可是看的出来青春朝气。而maggie小姐没有一道皱纹,还是瞧得出上了年纪(当然她还是很美)。人眼辨别年龄,主要是通过面部肌肉的走向,整体的轮廓,和w区的紧绷程度(w区指颧骨、眼下到鼻翼)所以想通过护肤来让自己显得年轻的人,尤其是男士,并不需要把太多的精力放在皮肤表面的护理上。
首先说一个丧气话,面部整体老化的快慢,60%以上来自遗传。这其中不仅包括基因衰老的快慢,也包括脸部骨骼的结构。好的脸部骨骼,能够撑紧皮肤和肌肉,使其较长时间地保持好的状态。
其它就是肌肉线条的年轻化。这个深度目前还没有什么保养产品可以达到。有效的手段之一是按摩,不过费时又需要好的手法。推荐一个很简易的替代,就是倒立。每天20分钟即可,以自然的引力对抗引力,又能增加身体肌肉,一举数得。不过要注意安全。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全身运动不能代替脸部按摩和倒立,肌肉男满脸皱纹的大有人在。运动充其量可以让血液供应更充足,皮肤显得白滑。
还有就是肌肉和表皮的连接,胶原蛋白。这个已经有很多品牌注意到了,因此不赘述。总之内服的效果好于外用。
到这里应该清楚了,目前宣传的抗老产品,其实都应该改叫 抗皱 或者 抗斑。真正的老,是不能通过外用产品改善的。
皮肤护理的心态
最近想偷懒,少写一点具体操作和概念指导,但是又不忍心一直不更新这个系列。就先发个衔接性质的中下好了:)
-不要怕专业文献,保持所有观念的开放
如果你对护肤的知识主要是来自时尚杂志和各种广告宣传,那有很大的可能走入 步骤繁琐+高端产品+几乎无法达到的超然心态和规律作息=纯净皮肤 的误区。
卸妆-洁面-皮层清理-润肤-深层营养-保湿-防晒-隔离。。。植物系-精油系-科技系-药妆系-细胞系-奢华系产品就在这些步骤中轮番登场。商业成功是所有杂志和广告的最终目标,实际功效却并不是检验产品成败的标准。我用了怎么没有效果?拜托,你没看见好多文章说了吗?没有10点睡觉7点起床锻炼出汗,没有忘记职场压力每天笑对人生,没有饮食调和日日清肠,没有脱离肮脏城市空气亲近自然,没有爱已爱人爱社会爱环保激情性爱,还想得到完美的皮肤?做梦吧。于是你自惭形秽,知道不是产品的问题,而是本身不够完美,于是继续掏钱,继续追求。。。你就是巨大产业链的最后一环。
决定皮肤状态的关键,第一是年龄,第二是遗传!谁见过粗皮的婴儿?为啥学生时代用肥皂洗脸依旧白里透红?遗传在上篇里已经提到,这里就不赘述了。
之所以前面说这么愤青的一大段,只是希望大家不要怕麻烦,多寻找一些专业的文献来看。剔除了商业动机,很多基本的概念理清了,会让你以后少走很多弯路。
《皮肤病学》、《临床皮肤科杂志》这类的就太高端了,而且大部分都是皮肤病理学的文章,不大适合。对社科类的同学或者想节省时间的人来说,先从一些职业护肤高手的博客入门比较理想,
比如台湾的张丽卿 http://tw.myblog.yahoo.com/cos-topic/ (需代理)
这个ms是一个摘抄版http://verygoodsobig.blogbus.com/c2960634/
成分设计的高手:明宇化妆品解构:http://blog.sina.com.cn/myccc
那些已经商业化的达人还是算了。
有了一些技术性的了解后,你,尤其是理工科学生,就可以从学校的文献链接(维普等)里面查一些比较专业的杂志:
比如《中华现代皮肤科学杂志》、《中国美容医学杂志》,他们的分析更加深入前沿,还有许多非常极端的例子,让你能够淡定对待大部分的基础皮肤问题。
专业术语可能是拦路虎,能google就google下,没有耐心或者兴趣的,就捡自己喜欢的看看。主要是打开眼界。
既然已经上升到了科学的高度,你就要记住,对任何既定的概念都必须保持开放的态度,它们可能随时被打破。比如之前包括我也认为外用胶原蛋白只能保湿,但是很多厂家目前都已经开发出了水解的胶原产品。二胜肽到六胜肽也可以算做这个家族的成员,它们用在皮肤上的深层效果,相信不用我多说了吧:)承认原来的观念错误并没有什么不好意思,passion for progress.
-不要过度关注,想让你的器官抛光吗?
之前说过,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作为人体来说,保持每个器官的健康是第一位的。它是不是美丽,似乎是一个比较游离的概念。比如,你会时不时照个b超或者内窥镜,看看自己的胃是不是美丽么?而且很多时候,健康和美丽是不同步的。极薄、苍白、半透明的皮肤实际上非常脆弱,用那么多的保湿隔离产品就是在用化学品做它的防护罩,一疏于保养就很快憔悴。
所以,你关注皮肤的程度,应该等同于你关注自己的心脏、肝脏、肺等。让它健康、强壮、洁净。如果还需要额外的美丽,就一定要小心谨慎。本来很光滑的皮肤,再打个激光让它犹如剥壳鸡蛋;正常的下颌线条,来2针肉毒促进萎缩。一时的眩目,可能导致过敏或者相当不自然的后果:
![]() |
其实我真觉得这样挺好的
![]() |
用力过度的大王近照,是不是总觉得不自然?
在要求自己的时候,一定要设定合理的目标。不要是杂志上的图片或者你16岁时候的状态。只要能维持现状,就应该满足。有一点进展,那就赚到了。别人的皮肤再好,也别马上照搬护理模式,记住遗传是大头。
-贵妇心态要不得
很多帖子里,如果要晒一晒自己目前用的产品,许多人都会列出长长的大牌名单,并以最终有人得意地摆出全套skii,lamer或者CPB,引起赞叹而告终。
当然,好的牌子有比较可靠的质量。但是护肤品应当属于日化产品乃至皮肤治疗产品而不是奢侈品,人人追求大牌我认为是不足取的。首先就需要年龄、肤质、肤况的适应性。而且一般来说,越是高价,机能护理成分就越多,适应范围就应该越窄。
还是那句话,让你的器官健康,仅此而已。会有人摆出自己吃的药,然后说,我这是国际名牌,价格超贵,以此炫耀么。
-如何看说明书
保养品的小盒子上,还有盒子内页,往往印刷着许多动人心魄的语句。例如 抚平细纹、丰盈饱满、肌肤新生、雪般白皙。。。我不知道这是中文的魅力还是国家监管不严造成的,ok,这时请你看看说明书的英文版:balance the moisture of the skin,rich texture,release fatigue,whitening,保湿皮肤,滋润机理,消除疲劳痕迹,美白。是不是靠谱多了?所以我建议有点英语基础的人,在商店里选产品的时候都看包装上的英文,比较平实可信的效果。
另外,有些产品的说明书上会有一些实验举证。麻烦你从句子旁边的小星号把视线下移:***实验室于100位妇女亲身试用所得结果(***一般就是该品牌的名字)。这说明2件事:没有任何第三方机构参与了实验并保证结果可信,没有任何专业期刊登了本实验的论文(因为如果有,肯定会注明的)。而且根据惯例,如果这些妇女皮肤有改善,那都是和完全不用任何护肤品的情况相比的。对照实验绝不是说你用我家产品,比之前用另外某家的产品好。现在你该冷静些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