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2 秦渡
清晨,那么堵的西安城。北稍门向南,一个钟点以后,安远门城楼依然端坐在远方雾霭之中。实在无奈,侥幸在北关正街上得以调头,回转北二环,几经周折,终于得渡沣水,车入沣水西岸秦渡镇中。
秦渡镇,地属鄠县。鄠县,古县名,汉属右扶风。可惜关中许多两千载地名,均在19六十four年惨遭莫名简化,比如盩厔之为周至、郿县之为眉县、醴泉之为礼泉、郃阳之为合阳、雒南之为洛南、商雒之为商洛、邠县之为彬县、鄜县之为富县、葭县之为佳县、沔县之为勉县、栒邑之为旬邑、洵阳之为旬阳、汧阳之为千阳,鄠县亦简化为今名户县。
户县,东与长安隔沣水相望。《诗经·大雅·文王有声》有句:“既伐于崇,作邑于丰”,丰地约即在此沣水两岸。西周文王建丰京,武王筑镐京,丰在沣西,镐在沣东,并称丰稿,以作周王国都。
传后秦姚兴弘始三年(401年),皇帝百官由京城长安赴鄠县圭峰山北麓草堂寺听取鸠摩罗什讲经,在秦渡镇处设立渡口以渡沣水,故而是地以后得名秦渡。清人所辑《古今图书集成》一○一册“秦渡”条载:“即古丰地,沣水之西岸,丰旧城在焉”。唐时高骈有《寄鄠杜李遂良处士》诗有:“吟社客归秦渡晚”句,可知其地唐时古渡仍在,两岸许多唐人,待渡沣水。宋人宋敏求《长安志》中有“秦渡镇”名,因渡为镇,直至今日。
如今秦渡镇,依然沣水两岸,只是沣水之上,并列新旧两桥。船渡不再是交通之重,秦渡镇也便只如普通关中小镇,两街交错,繁华只在十字处。秦渡镇名,世人大多未见,可是秦渡镇之简称秦镇,却因着秦镇米皮,而广为天下知。编导此行秦镇,也即是为着拍摄秦镇米皮。
在秦镇中略作打听,耆老均称镇中曾有某杨老深知秦镇往事种种,可惜世事无常,老人已然离世两年有余。说如今镇中西街上,有某郭家米皮,生意之外,成立了秦镇米皮协会,于是拍摄便在郭家米皮店中。
一地一处,历史民俗,总难了解,于是吃食便成了大多旅行者的不二着手点。所以米皮种种,所述已经许多,无须我再多言。却有其他两事,可以细录。
郭家米皮店中,赫然有那位杨老三幅遗墨,其中落款:户县七旬叟杨志畯,这便应是杨老的名讳。杨老为郭家米皮店钞录些户县县志中关于秦镇的掌故,以墨笔小楷写就,书法结体,一见可知旧学功底颇深。
秦镇之中,旧有五门九楼十三堡。十三堡即左右十三村堡,依杨老所钞录,各是:高家堡(秦上村)、薛家堡(秦三村)、连城堡(秦四村)、楼北堡(秦四村)、楼西堡(秦二村)、壕六堡(秦五村)、楼南堡(秦六村)、四六堡(民国门牌写寺里堡,秦五村)、中兴堡(秦五村)、通城堡(秦五村)、鹿家堡(余谓陆家堡,秦五村)、单家堡(秦一村)、孙家堡(秦一村)。括号中是古堡今名,其他为杨老自注。五门及其门楹,是为洪南门,楹题沣水凝辉;大南门,楹题终南佳胜;土南门,楹题千岩竞秀;西门,楹题丰京盛地;北门,楹题襟带镐京,如今五门与城墙尽皆不存。九楼,旧是秦镇之中九栋楼观,日月楼、药王楼、孤坂楼、华楼、土地楼、无量楼、玉皇楼、火神楼、腊八楼,可惜全部毁于wen革之中。西街路南,有村民集资复建的药王楼,只是草草如普通民居。向耆老打听,旧楼即在新址之前西街正中,无缘再见。
笔墨之间,可见这位杨老对生于兹长于兹的秦镇之爱,旧式乡绅耆老,也即如此吧。可惜,却与这旧式的秦镇同样,我辈无缘得见。虽然杨老不过故去方才两载,可那五门九楼却与这旧时风骨,却已然故去六十载。
等郭老板从西安赶回秦镇的时候,郭家米皮店中坐着位老者,后来闲聊起,才知道老者姓梁,今年已经七十八岁高龄。形容清癯,谈吐间却能得出肺腑间气息充沛,无意中说起他唱了一辈子秦腔,果不其然。
老者坐在米皮店中,是因为米皮店的女主人随着老者学唱秦腔,不止只有这么一位学生,所以本地人都尊称老者一声梁师。撺掇着梁师坐着给清唱几句,几句秦腔,梁师唱得荡气回肠。于是索性让梁师站起来,带着身段再给多唱一段。梁师虽然已经老迈,但仍然可以看得出年青时英俊容颜,确也如此,梁师最多扮演的正是旦角。和梁师打趣那时他一定是风流倜傥,梁师笑着默认,眉眼间隐约能想象出他自言几个筋头的上场以后,站定亮相时的满堂彩。
梁师唱了十数句老旦,带着身段,身形佝偻,唱腔凄厉,唇腮微颤,眼角似已有泪出。虽然我并不能完全听得明白梁师唱词具体为何,但却瞬间震撼我心,我想我能丝毫不差地感受到唱词所要告诉我的,悲凉哀苦。
梁师并无家学,于秦腔全凭喜爱,六十余部大戏,了然于胸。虽然平时只能在秦镇五里外某老年大学为左右百姓随意吟唱,虽然去得西安城中也只能为乡下红白喜事助兴嘶吼,但我总觉得,秦腔正应在此草莽间。仿佛昨日白鹿原上,断崖旁几茎傲然北风的野苇。
后来郭老板赶回来,学着操练了米皮的制作,并且亲手做得一张。虽然模样乖张,但蒸熟切细,辣油作料扮得,仍然美味。郭老板在秦镇之中四代经商,祖辈曾任秦镇本地商会要职,也是显赫乡绅。
如今旧业重操,郭老板赚得殷实产业,难得是家中藏中祖宅旧匾两楹。匾字多有残缺,兹录于下:
其一:功著枌乡,楷字双勾描金边。上款:恭颂 鄠县第三区区长□□□□老先生懿行。下款:中华民国二十年三月榖旦。匾款:秦渡参阁参 绅约 商民 人等仝鞠躬。
其二:德高望重,隶字阴刻。上款:□大德□仰□翁郭老先生 纪念。下款:鄠县县长王文光敬题 中华民国二十七年菊月 榖旦。匾款:愚晚 谭志高 杨生春 滑天清 师xian章 崔亚光 仝鞠躬。
八十年前,鄠县王文光县长,生平无考,却侥幸在米皮店后的库房角落里,留下一笔娟秀馆阁小楷。可惜后人们,却几乎读不懂曾经他们祖上的寿筵里,达官显贵们送上的那些当时俚熟的字匾。郭老板怀念着往日的荣光,将匾字读于我听:功著“扮”乡。一如同行的外乡人,不知匾款“鄠”县读单为何,仙乡何处一般。
秦镇的老人,若是自带米皮归家,有些还固执的要用荷叶包裹。郭家存放杂什的屋里,便有许多未用完但已干枯的荷叶。
郭老板说用这旧式包裹所用的荷叶,过去寻常,如今却很是昂贵,一张要合上成本一元钱。但是总有些守旧的老人需要,于是只是他在西安的总店里,一个夏季,所耗荷叶总要在八百、一千斤以上。
无论塑料袋如何廉价便捷,但却有些荷叶无可被替代的。比如,清香。
秦渡镇,地属鄠县。鄠县,古县名,汉属右扶风。可惜关中许多两千载地名,均在19六十four年惨遭莫名简化,比如盩厔之为周至、郿县之为眉县、醴泉之为礼泉、郃阳之为合阳、雒南之为洛南、商雒之为商洛、邠县之为彬县、鄜县之为富县、葭县之为佳县、沔县之为勉县、栒邑之为旬邑、洵阳之为旬阳、汧阳之为千阳,鄠县亦简化为今名户县。
户县,东与长安隔沣水相望。《诗经·大雅·文王有声》有句:“既伐于崇,作邑于丰”,丰地约即在此沣水两岸。西周文王建丰京,武王筑镐京,丰在沣西,镐在沣东,并称丰稿,以作周王国都。
传后秦姚兴弘始三年(401年),皇帝百官由京城长安赴鄠县圭峰山北麓草堂寺听取鸠摩罗什讲经,在秦渡镇处设立渡口以渡沣水,故而是地以后得名秦渡。清人所辑《古今图书集成》一○一册“秦渡”条载:“即古丰地,沣水之西岸,丰旧城在焉”。唐时高骈有《寄鄠杜李遂良处士》诗有:“吟社客归秦渡晚”句,可知其地唐时古渡仍在,两岸许多唐人,待渡沣水。宋人宋敏求《长安志》中有“秦渡镇”名,因渡为镇,直至今日。
如今秦渡镇,依然沣水两岸,只是沣水之上,并列新旧两桥。船渡不再是交通之重,秦渡镇也便只如普通关中小镇,两街交错,繁华只在十字处。秦渡镇名,世人大多未见,可是秦渡镇之简称秦镇,却因着秦镇米皮,而广为天下知。编导此行秦镇,也即是为着拍摄秦镇米皮。
在秦镇中略作打听,耆老均称镇中曾有某杨老深知秦镇往事种种,可惜世事无常,老人已然离世两年有余。说如今镇中西街上,有某郭家米皮,生意之外,成立了秦镇米皮协会,于是拍摄便在郭家米皮店中。
一地一处,历史民俗,总难了解,于是吃食便成了大多旅行者的不二着手点。所以米皮种种,所述已经许多,无须我再多言。却有其他两事,可以细录。
郭家米皮店中,赫然有那位杨老三幅遗墨,其中落款:户县七旬叟杨志畯,这便应是杨老的名讳。杨老为郭家米皮店钞录些户县县志中关于秦镇的掌故,以墨笔小楷写就,书法结体,一见可知旧学功底颇深。
秦镇之中,旧有五门九楼十三堡。十三堡即左右十三村堡,依杨老所钞录,各是:高家堡(秦上村)、薛家堡(秦三村)、连城堡(秦四村)、楼北堡(秦四村)、楼西堡(秦二村)、壕六堡(秦五村)、楼南堡(秦六村)、四六堡(民国门牌写寺里堡,秦五村)、中兴堡(秦五村)、通城堡(秦五村)、鹿家堡(余谓陆家堡,秦五村)、单家堡(秦一村)、孙家堡(秦一村)。括号中是古堡今名,其他为杨老自注。五门及其门楹,是为洪南门,楹题沣水凝辉;大南门,楹题终南佳胜;土南门,楹题千岩竞秀;西门,楹题丰京盛地;北门,楹题襟带镐京,如今五门与城墙尽皆不存。九楼,旧是秦镇之中九栋楼观,日月楼、药王楼、孤坂楼、华楼、土地楼、无量楼、玉皇楼、火神楼、腊八楼,可惜全部毁于wen革之中。西街路南,有村民集资复建的药王楼,只是草草如普通民居。向耆老打听,旧楼即在新址之前西街正中,无缘再见。
笔墨之间,可见这位杨老对生于兹长于兹的秦镇之爱,旧式乡绅耆老,也即如此吧。可惜,却与这旧式的秦镇同样,我辈无缘得见。虽然杨老不过故去方才两载,可那五门九楼却与这旧时风骨,却已然故去六十载。
等郭老板从西安赶回秦镇的时候,郭家米皮店中坐着位老者,后来闲聊起,才知道老者姓梁,今年已经七十八岁高龄。形容清癯,谈吐间却能得出肺腑间气息充沛,无意中说起他唱了一辈子秦腔,果不其然。
老者坐在米皮店中,是因为米皮店的女主人随着老者学唱秦腔,不止只有这么一位学生,所以本地人都尊称老者一声梁师。撺掇着梁师坐着给清唱几句,几句秦腔,梁师唱得荡气回肠。于是索性让梁师站起来,带着身段再给多唱一段。梁师虽然已经老迈,但仍然可以看得出年青时英俊容颜,确也如此,梁师最多扮演的正是旦角。和梁师打趣那时他一定是风流倜傥,梁师笑着默认,眉眼间隐约能想象出他自言几个筋头的上场以后,站定亮相时的满堂彩。
梁师唱了十数句老旦,带着身段,身形佝偻,唱腔凄厉,唇腮微颤,眼角似已有泪出。虽然我并不能完全听得明白梁师唱词具体为何,但却瞬间震撼我心,我想我能丝毫不差地感受到唱词所要告诉我的,悲凉哀苦。
梁师并无家学,于秦腔全凭喜爱,六十余部大戏,了然于胸。虽然平时只能在秦镇五里外某老年大学为左右百姓随意吟唱,虽然去得西安城中也只能为乡下红白喜事助兴嘶吼,但我总觉得,秦腔正应在此草莽间。仿佛昨日白鹿原上,断崖旁几茎傲然北风的野苇。
后来郭老板赶回来,学着操练了米皮的制作,并且亲手做得一张。虽然模样乖张,但蒸熟切细,辣油作料扮得,仍然美味。郭老板在秦镇之中四代经商,祖辈曾任秦镇本地商会要职,也是显赫乡绅。
如今旧业重操,郭老板赚得殷实产业,难得是家中藏中祖宅旧匾两楹。匾字多有残缺,兹录于下:
其一:功著枌乡,楷字双勾描金边。上款:恭颂 鄠县第三区区长□□□□老先生懿行。下款:中华民国二十年三月榖旦。匾款:秦渡参阁参 绅约 商民 人等仝鞠躬。
其二:德高望重,隶字阴刻。上款:□大德□仰□翁郭老先生 纪念。下款:鄠县县长王文光敬题 中华民国二十七年菊月 榖旦。匾款:愚晚 谭志高 杨生春 滑天清 师xian章 崔亚光 仝鞠躬。
八十年前,鄠县王文光县长,生平无考,却侥幸在米皮店后的库房角落里,留下一笔娟秀馆阁小楷。可惜后人们,却几乎读不懂曾经他们祖上的寿筵里,达官显贵们送上的那些当时俚熟的字匾。郭老板怀念着往日的荣光,将匾字读于我听:功著“扮”乡。一如同行的外乡人,不知匾款“鄠”县读单为何,仙乡何处一般。
秦镇的老人,若是自带米皮归家,有些还固执的要用荷叶包裹。郭家存放杂什的屋里,便有许多未用完但已干枯的荷叶。
郭老板说用这旧式包裹所用的荷叶,过去寻常,如今却很是昂贵,一张要合上成本一元钱。但是总有些守旧的老人需要,于是只是他在西安的总店里,一个夏季,所耗荷叶总要在八百、一千斤以上。
无论塑料袋如何廉价便捷,但却有些荷叶无可被替代的。比如,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