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堵
今天终于真正见识了北京的堵车。从沙滩路口西到西安门,平时坐公共汽车最多也就20分钟吧,开了足足一个半钟头。很多时候,车就停在那里,动都不动。堵得久了,就跟车上的人聊天。一位七十多岁老太太说,这是因为有人在操纵红绿灯,否则3分钟换个灯,至少能走几辆,不会像现在这样动都不动。为什么要操纵灯呢,那是因为这一带靠近中南海和305医院,得让那些车先走。后来我们看了,的确堵车的路段(就是北海附近到府右街那段)每个红绿灯都有警察控制。然后老太太总结,她这辈子坐了那么久的公交车,发觉只要有人控制红绿灯,就会堵车。
我觉得很好玩的是这种说法。首先,它不一定是对的,我记录了堵车的时间,的确是每3-5分钟车往前挪一下,然后停下不动,跟所谓正常的红绿灯间隔时间差不多,也许只是因为车多所以走不了几辆,感觉特别堵。而且警察控制红绿灯也许是堵车的结果,而不是堵车的原因,我们进入堵车的场景时,没法判断其中的因果关系。
我好奇的是,她这种“操控论”是哪里来的。我问老太太这里是否经常堵车,她说她经常坐车经过这里,往往在莫名其妙的时候堵车,比如上周某天的上午9-10点,已经过了上班的点了,还堵。于是她认为这是不合常理的,一定有其他的原因。她的解释是因为有人操控红绿灯,而且这种操控显然是失败的,否则不会造成堵车。但是警察不会去无缘无故以失败的方式操控红绿灯啊,这总得有个理由。她的解释是因为这一段路是中央机关和高干医院的所在,必须保证领导干部的行车通畅,于是就牺牲了正常的行车秩序。
由此我想到了2010年9月北京的那次大堵车,一场很小的雨就让京城交通全面瘫痪,后来就出了汽车限购和牌照摇号的政策。对于那场莫名其妙的大堵车,坊间有个传说,说是因为教师节前,中央几位大佬全体出动去看望老师,没有走他们平常走的地下通道,走的地上,于是就封路了,造成了全面大堵车。我觉得这可能真是谣言,但这个谣言里有着与这位老太太类似的心态——老百姓的日常秩序是被特权阶层破坏的,特权阶层为了自己的便利损害了百姓的便利。我觉得就堵车这件事而言,很可能并不是事实,但大家似乎乐于接受这样的解释(包括我自己),因为这符合我们对特权阶层的想象。
更加有趣的是同车另一对中年妇女对堵车的议论。一个说,她本以为年前交通该改善了,因为外地人都回老家去了,没想到还那么堵。另一个说,年前才堵呢,因为好多单位,尤其是城里的机关部委,年底都发年货了,都得用私家车运回去,所以路上车就多了,而且还有好多人采办年货呢,到处都是人。接着,她们开始回忆她们小的时候60-70年代的时候,北京那时候真是夜不闭户啊,治安好啊,安静啊,早上8点以后学生上学工人上班,胡同里就没人影了,上了公交车都没几个人,总有座,哪里像现在啊。前面提到的那老太太说,那都是几十年前的事了,那中年妇女说,90年代中期还不堵车呢,一下班路上全是自行车,哪像现在都是小汽车。
这是对堵车现象的另一种理解,我们姑且称之为“车多论”。堵车因为车多,并没有看不见的黑手操控。车多的原因有几个:一是外地人太多,但在这一特定时间暂时被排除了,因为“外地人都回家了”。二是因为这一特殊时间段里有人采办年货,所以车多。三是因为普遍来说,汽车数量大大增加了。这里没有特权阶层,都是普通人,堵车也是因为日常生活的偶然因素。这里也有种普遍心态,就是北京人对“外来人”的抱怨,怀念属于他们的旧日好时光。这种心态也很常见,尤其是处于社会中下层的北京本地人,他们并没充分享受到北京发展带来的好处,反而感受到不少城市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于是难免埋怨。
至于我自己,则在责怪北京城区大量不可通行的区域造成的T字型路口,这些路口往往是交通瓶颈,我经过的这段堵车路段有好几个这样的T字型路口,我想这才是堵车的主要原因。北京还是要大力发展地下交通啊,二环里的地铁太少了。我想我应该吸取教训,以后坐地铁回家吧。
我觉得很好玩的是这种说法。首先,它不一定是对的,我记录了堵车的时间,的确是每3-5分钟车往前挪一下,然后停下不动,跟所谓正常的红绿灯间隔时间差不多,也许只是因为车多所以走不了几辆,感觉特别堵。而且警察控制红绿灯也许是堵车的结果,而不是堵车的原因,我们进入堵车的场景时,没法判断其中的因果关系。
我好奇的是,她这种“操控论”是哪里来的。我问老太太这里是否经常堵车,她说她经常坐车经过这里,往往在莫名其妙的时候堵车,比如上周某天的上午9-10点,已经过了上班的点了,还堵。于是她认为这是不合常理的,一定有其他的原因。她的解释是因为有人操控红绿灯,而且这种操控显然是失败的,否则不会造成堵车。但是警察不会去无缘无故以失败的方式操控红绿灯啊,这总得有个理由。她的解释是因为这一段路是中央机关和高干医院的所在,必须保证领导干部的行车通畅,于是就牺牲了正常的行车秩序。
由此我想到了2010年9月北京的那次大堵车,一场很小的雨就让京城交通全面瘫痪,后来就出了汽车限购和牌照摇号的政策。对于那场莫名其妙的大堵车,坊间有个传说,说是因为教师节前,中央几位大佬全体出动去看望老师,没有走他们平常走的地下通道,走的地上,于是就封路了,造成了全面大堵车。我觉得这可能真是谣言,但这个谣言里有着与这位老太太类似的心态——老百姓的日常秩序是被特权阶层破坏的,特权阶层为了自己的便利损害了百姓的便利。我觉得就堵车这件事而言,很可能并不是事实,但大家似乎乐于接受这样的解释(包括我自己),因为这符合我们对特权阶层的想象。
更加有趣的是同车另一对中年妇女对堵车的议论。一个说,她本以为年前交通该改善了,因为外地人都回老家去了,没想到还那么堵。另一个说,年前才堵呢,因为好多单位,尤其是城里的机关部委,年底都发年货了,都得用私家车运回去,所以路上车就多了,而且还有好多人采办年货呢,到处都是人。接着,她们开始回忆她们小的时候60-70年代的时候,北京那时候真是夜不闭户啊,治安好啊,安静啊,早上8点以后学生上学工人上班,胡同里就没人影了,上了公交车都没几个人,总有座,哪里像现在啊。前面提到的那老太太说,那都是几十年前的事了,那中年妇女说,90年代中期还不堵车呢,一下班路上全是自行车,哪像现在都是小汽车。
这是对堵车现象的另一种理解,我们姑且称之为“车多论”。堵车因为车多,并没有看不见的黑手操控。车多的原因有几个:一是外地人太多,但在这一特定时间暂时被排除了,因为“外地人都回家了”。二是因为这一特殊时间段里有人采办年货,所以车多。三是因为普遍来说,汽车数量大大增加了。这里没有特权阶层,都是普通人,堵车也是因为日常生活的偶然因素。这里也有种普遍心态,就是北京人对“外来人”的抱怨,怀念属于他们的旧日好时光。这种心态也很常见,尤其是处于社会中下层的北京本地人,他们并没充分享受到北京发展带来的好处,反而感受到不少城市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于是难免埋怨。
至于我自己,则在责怪北京城区大量不可通行的区域造成的T字型路口,这些路口往往是交通瓶颈,我经过的这段堵车路段有好几个这样的T字型路口,我想这才是堵车的主要原因。北京还是要大力发展地下交通啊,二环里的地铁太少了。我想我应该吸取教训,以后坐地铁回家吧。
-
轮子到底滚不滚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1-29 12:34:43
-
云晓慧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1-14 04:06:12
-
Moo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1-14 03:21:47
-
FaithXin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1-14 00:52:17
-
猴丽莎白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1-13 22:19:06
-
荷包蛋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1-13 20:49:13
-
cc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1-13 19:25:58
-
穆克寨寨主穆克张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1-13 19:07:51
-
黎江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1-13 14:31:49
-
虫子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1-13 13:36:56
-
看见大海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1-13 12:58:05
-
卡诺斯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1-13 12:07:02
-
南山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1-13 11:46:47
-
李作乐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1-13 11:21:35
-
塔吉汗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1-13 11:03:11
-
苏仁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1-13 11:02:21
-
赵小Suo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1-13 10:29:05
fateface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努力工作也不一定能获得美好生活 (18人喜欢)
- 2024年的年终总结 (72人喜欢)
- 大同两天半 (94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