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牧羊记·庆寿》渊源
节录自粤剧研究家莫汝诚的文章《粤剧牌子曲文校勘笔记》。
从《牧羊记·庆寿》变化过来的《八仙贺寿》
《牧羊记》是元代出现的南戏剧本,作者不详,清张大复在《寒山堂曲谱》中认为是马致远作,姑为一说。《古本戏曲丛刊》收录的是清初抄本,一般认为此本是经明代人改写过的,非元代原本。此剧演西汉苏武故事:苏武出使匈奴,被匈奴扣押,拒不投降。乃被放逐到北海牧羊。匈奴单于命降将李陵向苏武劝降,苏武正气凛然,李陵羞愧而退。苏武牧羊十九年,啮雪吞毡,坚贞不屈,历尽艰辛,终归汉朝。全剧二十五出,“庆寿”是其第二出,演苏武出使匈奴前夕,为母亲庆祝寿诞。这出戏从明代起就很流行,明清选本如《群音类选》、《南词定律》、《南曲九宫正始》、《缀白裘》等均收有此出。 清代梨园又把《牧羊记·庆寿》删换了几首曲子,将其内容改为八仙祝贺王母寿诞,改名《八仙上寿》,简称《上寿》,专为寿筵祝觞及作为开场例戏演唱,清代同治至民国年间的曲谱如《遏云阁曲谱》、《六也曲谱》、《与众曲谱》均有收录。
粤剧的《八仙贺寿》(因作为日戏的开场例戏,习惯与《仙姬送子》连演,戏班称作《正本贺寿》或《送子贺寿》)就是此本。 南戏《庆寿》由生扮苏武,旦扮苏妻,老旦扮苏母;昆曲《上寿》由净、生、丑、外、副、小生、正旦、贴扮演八仙;粤剧《贺寿》由大净、末脚、总生、花面、小生、丑生、正旦、贴旦扮演八仙。
南戏《庆寿》曲文 │ 昆曲《上寿》曲文 │粤剧《贺寿》曲文
据《古本戏曲丛刊》 │ (据《遏云阁曲谱》)│(据广东省文化局戏曲研究
│ │ 室编1962年排印本)
〔粉蝶儿〕① │〔园林好〕 │〔贺寿头〕
天寿耆年, │家住在蓬来路遥, │家住在蓬莱路遥遥,
南极寿星高照, │开几度春风碧桃, │见几度春风碧桃,
寿堂前珠围翠绕, │鹤驾生风环佩飘, │鹤驾生风环佩飘,
寿筵开,喧寿乐, │辞紫府,下丹霄, │辞紫府,下丹霄,
寿天初晓。 │辞紫府,下丹霄。 │辞紫府,下丹霄。
〔山花子〕 │〔山花子〕 │〔大佛图〕
寿筵开处风光好, │寿筵开处风光好, │寿筵开处处风光好,
争看寿星荣耀, │争看寿星荣耀, │争看寿星荣耀,
羡麻姑玉女并朝, │羡麻姑玉女并超, │羡麻姑玉女同朝,
寿同王母年高。② │寿同王母年高。 │寿同王母年高。
寿香腾,寿烛影摇, │寿香腾,寿烛影摇, │寿香腾,寿烛影摇,
玉杯寿酒增寿考, │玉杯寿酒增寿考, │玉杯寿酒增寿考,
金盘寿果长寿桃,③ │金盘寿果长寿桃, │金盘寿果长寿桃,
愿福如海深, │愿福如东海深, │愿福如海深,
愿寿比山高。 │寿比南山高。 │寿比山高。
〔前腔换头〕④ │ │
(曲文八句,略) │(无此曲) │(无此曲)
〔大和佛〕 │〔大和佛〕 │
青鹿衔芝呈瑞草, │青鹿衔芝呈瑞草, │青鹿衔枝呈瑞草,⑤
齐祝愿,寿山高。 │齐祝愿,寿山高。 │齐祝愿,寿山高。
龟鹤呈祥戏庭沼, │龟鹤呈祥戏庭沼, │龟鹤呈祥喜庭照。⑥
齐祝愿,寿弥高。 │齐祝愿,寿弥高。 │齐祝愿,寿弥高。
画堂寿日多暄闹, │画堂寿日多喧闹, │华堂寿日多喧闹,
愿寿基巩固寿坚牢。 │寿基巩固寿坚牢。 │寿基巩固寿坚牢。
享寿绵绵,乐寿滔滔。 │享寿绵绵,乐寿滔滔。 │享寿滔滔,□寿滔滔。
展寿席,人人欢笑, │展寿席,人人欢笑, │进寿席,人人欢笑,
齐庆寿筵中寿词好。 │齐庆筵中祝寿词妙。 │齐庆筵中寿词妙。
〔舞霓裳〕 │ │
(曲文六句,略) │(无此曲) │(无此曲)
〔红绣鞋〕 │〔红绣鞋〕 │
寿炉宝篆香消,香消, │寿炉宝篆香消,香消, │寿炉宝篆香烧,香烧,
寿桃结子堪描,堪描。 │寿桃结子堪描,堪描。 │寿桃结子堪描,堪描。
斟寿酒,寿杯交, │斟寿酒,寿杯交, │斟寿酒,寿杯交,
歌寿曲,寿双娇,⑦ │歌寿曲,寿多娇, │歌寿曲,寿觞交,
齐祝愿,寿山高。 │齐祝愿,寿山高。 │齐祝愿,寿山高。
〔尾声〕 │〔尾声〕 │
长生寿域宏开了, │长生寿域宏开了, │长生寿域宏开了,
寿烛荧煌彻夜烧, │寿烛荧煌彻夜烧, │寿烛辉煌彻夜烧,
愿岁岁年年增寿考。 │愿岁岁年年增寿考。 │愿岁岁年年增寿考。
附注: ①从三段曲文对照看,《八仙上寿》是删去《牧羊记·庆寿》的一首〔前腔换头〕(前腔即〔山花子〕,换头即开头一句有变化),一首〔舞霓裳〕。又把 “庆寿”的〔粉蝶儿〕换作〔园林好〕。粤剧《八仙贺寿》的〔贺寿头〕即〔园林好〕;〔大佛图〕包括了〔山花子〕、〔大和佛〕、〔红绣鞋〕、〔尾声〕四曲。〔大佛图〕这个牌名,可能是〔大和佛〕的讹误。
②在《牧羊记·庆寿》中,苏武之妻祝母亲“寿同王母年高”这祝词是很适合的,但改编为《八仙上寿》后,是八仙向王母祝寿,祝王母“寿同王母年高” 就很滑稽了。
③〔山花子〕一曲的曲文,明本《群音类选》与清代以后的本子有几处不同。第二句“寿星荣耀”作“寿星临照”;第三句“麻姑玉女”作“麻姑宝女”;第七句“长寿桃”作“献寿桃”。
④明本《群音类选》在此曲后还有两段〔前腔〕,各有曲文八句。清代以后各本均无。
⑤粤剧本“青鹿衔枝”应校正为“青鹿衔芝”,是灵芝,不是树枝,灵芝才能称为“瑞草”。
⑥此句明清各本多作“戏庭沼”,《缀白裘》则作“喜庭照”,与粤剧本曲文同。
⑦“歌寿曲,寿双娇”句,《南曲九宫正始》作“歌寿曲,奏仙韶”。从文义说“奏仙韶”比“寿双娇”或“寿多娇”都好。
ps: 此处[尾声]曲文为“寿烛荧煌”,我昨天查“爃”字有rong2和ying2二读,读rong用于人名,读ying通荧。而古文确有“荧煌”的用法,如《牡丹亭·魂游》丑角念白:“则这灯影荧煌……”据此是否爃应该唱作ying2?手头没有更多工具书,请大家指教。
从《牧羊记·庆寿》变化过来的《八仙贺寿》
《牧羊记》是元代出现的南戏剧本,作者不详,清张大复在《寒山堂曲谱》中认为是马致远作,姑为一说。《古本戏曲丛刊》收录的是清初抄本,一般认为此本是经明代人改写过的,非元代原本。此剧演西汉苏武故事:苏武出使匈奴,被匈奴扣押,拒不投降。乃被放逐到北海牧羊。匈奴单于命降将李陵向苏武劝降,苏武正气凛然,李陵羞愧而退。苏武牧羊十九年,啮雪吞毡,坚贞不屈,历尽艰辛,终归汉朝。全剧二十五出,“庆寿”是其第二出,演苏武出使匈奴前夕,为母亲庆祝寿诞。这出戏从明代起就很流行,明清选本如《群音类选》、《南词定律》、《南曲九宫正始》、《缀白裘》等均收有此出。 清代梨园又把《牧羊记·庆寿》删换了几首曲子,将其内容改为八仙祝贺王母寿诞,改名《八仙上寿》,简称《上寿》,专为寿筵祝觞及作为开场例戏演唱,清代同治至民国年间的曲谱如《遏云阁曲谱》、《六也曲谱》、《与众曲谱》均有收录。
粤剧的《八仙贺寿》(因作为日戏的开场例戏,习惯与《仙姬送子》连演,戏班称作《正本贺寿》或《送子贺寿》)就是此本。 南戏《庆寿》由生扮苏武,旦扮苏妻,老旦扮苏母;昆曲《上寿》由净、生、丑、外、副、小生、正旦、贴扮演八仙;粤剧《贺寿》由大净、末脚、总生、花面、小生、丑生、正旦、贴旦扮演八仙。
南戏《庆寿》曲文 │ 昆曲《上寿》曲文 │粤剧《贺寿》曲文
据《古本戏曲丛刊》 │ (据《遏云阁曲谱》)│(据广东省文化局戏曲研究
│ │ 室编1962年排印本)
〔粉蝶儿〕① │〔园林好〕 │〔贺寿头〕
天寿耆年, │家住在蓬来路遥, │家住在蓬莱路遥遥,
南极寿星高照, │开几度春风碧桃, │见几度春风碧桃,
寿堂前珠围翠绕, │鹤驾生风环佩飘, │鹤驾生风环佩飘,
寿筵开,喧寿乐, │辞紫府,下丹霄, │辞紫府,下丹霄,
寿天初晓。 │辞紫府,下丹霄。 │辞紫府,下丹霄。
〔山花子〕 │〔山花子〕 │〔大佛图〕
寿筵开处风光好, │寿筵开处风光好, │寿筵开处处风光好,
争看寿星荣耀, │争看寿星荣耀, │争看寿星荣耀,
羡麻姑玉女并朝, │羡麻姑玉女并超, │羡麻姑玉女同朝,
寿同王母年高。② │寿同王母年高。 │寿同王母年高。
寿香腾,寿烛影摇, │寿香腾,寿烛影摇, │寿香腾,寿烛影摇,
玉杯寿酒增寿考, │玉杯寿酒增寿考, │玉杯寿酒增寿考,
金盘寿果长寿桃,③ │金盘寿果长寿桃, │金盘寿果长寿桃,
愿福如海深, │愿福如东海深, │愿福如海深,
愿寿比山高。 │寿比南山高。 │寿比山高。
〔前腔换头〕④ │ │
(曲文八句,略) │(无此曲) │(无此曲)
〔大和佛〕 │〔大和佛〕 │
青鹿衔芝呈瑞草, │青鹿衔芝呈瑞草, │青鹿衔枝呈瑞草,⑤
齐祝愿,寿山高。 │齐祝愿,寿山高。 │齐祝愿,寿山高。
龟鹤呈祥戏庭沼, │龟鹤呈祥戏庭沼, │龟鹤呈祥喜庭照。⑥
齐祝愿,寿弥高。 │齐祝愿,寿弥高。 │齐祝愿,寿弥高。
画堂寿日多暄闹, │画堂寿日多喧闹, │华堂寿日多喧闹,
愿寿基巩固寿坚牢。 │寿基巩固寿坚牢。 │寿基巩固寿坚牢。
享寿绵绵,乐寿滔滔。 │享寿绵绵,乐寿滔滔。 │享寿滔滔,□寿滔滔。
展寿席,人人欢笑, │展寿席,人人欢笑, │进寿席,人人欢笑,
齐庆寿筵中寿词好。 │齐庆筵中祝寿词妙。 │齐庆筵中寿词妙。
〔舞霓裳〕 │ │
(曲文六句,略) │(无此曲) │(无此曲)
〔红绣鞋〕 │〔红绣鞋〕 │
寿炉宝篆香消,香消, │寿炉宝篆香消,香消, │寿炉宝篆香烧,香烧,
寿桃结子堪描,堪描。 │寿桃结子堪描,堪描。 │寿桃结子堪描,堪描。
斟寿酒,寿杯交, │斟寿酒,寿杯交, │斟寿酒,寿杯交,
歌寿曲,寿双娇,⑦ │歌寿曲,寿多娇, │歌寿曲,寿觞交,
齐祝愿,寿山高。 │齐祝愿,寿山高。 │齐祝愿,寿山高。
〔尾声〕 │〔尾声〕 │
长生寿域宏开了, │长生寿域宏开了, │长生寿域宏开了,
寿烛荧煌彻夜烧, │寿烛荧煌彻夜烧, │寿烛辉煌彻夜烧,
愿岁岁年年增寿考。 │愿岁岁年年增寿考。 │愿岁岁年年增寿考。
附注: ①从三段曲文对照看,《八仙上寿》是删去《牧羊记·庆寿》的一首〔前腔换头〕(前腔即〔山花子〕,换头即开头一句有变化),一首〔舞霓裳〕。又把 “庆寿”的〔粉蝶儿〕换作〔园林好〕。粤剧《八仙贺寿》的〔贺寿头〕即〔园林好〕;〔大佛图〕包括了〔山花子〕、〔大和佛〕、〔红绣鞋〕、〔尾声〕四曲。〔大佛图〕这个牌名,可能是〔大和佛〕的讹误。
②在《牧羊记·庆寿》中,苏武之妻祝母亲“寿同王母年高”这祝词是很适合的,但改编为《八仙上寿》后,是八仙向王母祝寿,祝王母“寿同王母年高” 就很滑稽了。
③〔山花子〕一曲的曲文,明本《群音类选》与清代以后的本子有几处不同。第二句“寿星荣耀”作“寿星临照”;第三句“麻姑玉女”作“麻姑宝女”;第七句“长寿桃”作“献寿桃”。
④明本《群音类选》在此曲后还有两段〔前腔〕,各有曲文八句。清代以后各本均无。
⑤粤剧本“青鹿衔枝”应校正为“青鹿衔芝”,是灵芝,不是树枝,灵芝才能称为“瑞草”。
⑥此句明清各本多作“戏庭沼”,《缀白裘》则作“喜庭照”,与粤剧本曲文同。
⑦“歌寿曲,寿双娇”句,《南曲九宫正始》作“歌寿曲,奏仙韶”。从文义说“奏仙韶”比“寿双娇”或“寿多娇”都好。
ps: 此处[尾声]曲文为“寿烛荧煌”,我昨天查“爃”字有rong2和ying2二读,读rong用于人名,读ying通荧。而古文确有“荧煌”的用法,如《牡丹亭·魂游》丑角念白:“则这灯影荧煌……”据此是否爃应该唱作ying2?手头没有更多工具书,请大家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