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全本新注聊斋志异(全三册) 的笔记 - 《美男生子》
(2012/1/11夜读聊斋,合两篇故事《男生子》《男妾》作一起改写故事乱编一篇。)
明末张岱墓志铭即曰好美婢亦好娈童.....今日之看客不用挤眉弄眼,当日之权贵士大夫,享尽人间好福气,只要不被皇帝老儿拖去砍了脑袋削了官,大体宠几个美人儿,绝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和犯忌讳的事儿,至于今日看得要紧的“性别”一事儿,那时节的人感悟跟当下是不同的,美人儿就是美人儿,真正爱美赏艳之人,自懂得其中真意。
话说清朝初年,时任福建总兵的杨辅,便是一大得意之人。杨大人的正妻不仅出身名门,才貌双全,还夙有智勇,夫妻好合,且杨大人处理军务也常常得贤妻辅助。
虽说杨大人家有贤妻,随军又带有个少年男子,但杨大人并非沾花惹草脑满肠肥之恶俗之人。人生的高大威猛,人品也堪称正直。一不沾染军妓,二不出入烟花之地,一面对正妻颇为敬重,一面对身边这貌美少年颇为长情,从十四五岁开始带在身边,出入不离,山南海北的,到如今已然是二十多岁的青年。
且费些笔墨单说说杨大人这娈童,说起出路,又需扯出另一段故事。当年杨大人有一同僚,乃急色之人,却偏偏发妻是一悍妇,善妒。这同僚好不容易熬到头发花白,家中悍妇一蹬脚先他去了。只听人说扬州多瘦马,不待给发妻下葬,就巴巴从京城赶去了扬州,托人四处打听,自己也满世界的一家家马不停蹄的相,一定要挑个一等一的雏儿。可相来相去,总有这样那样合不上法眼的,不是矮了半分,就是胖了一分,总比不上诗赋里那东邻之子,此位先生苦了一辈子,这次是下了决心的,无论如何,得把这一辈子找本儿回来,也总好向那些一贯嘲笑自家的同僚们炫耀炫耀,出门时候是连棺材本儿都带上了,不论价高,但求貌美。
这一挑就是三个月,眼都直了,心也快凉的时候,托的几路人里有传来了好消息,说有一从未见过的绝色,包君满意。将信将疑的跟着寻上门去,是一妇人,言说要改嫁,夫家不肯她带着个拖油瓶儿,又是个女儿,养大了也是白便宜别人家。这姑娘十四五的年纪,偏偏这娘狠心,自己要嫁人,也不说好好的寻个人家把姑娘打发了,却存着卖女儿的心,既可清清爽爽去嫁人,还能给自己备上一笔体己私房。
待这老先生一看那姑娘的模样,顿时是老泪纵横。话说哭个什么劲儿啊,不满意就走人吧。原来满不是这样,是激动的。小户人家的小姑娘,竟生的是天上地下都没有的眉眼儿,身段儿更是娇柔的让人心碎不已,加之觉得姑娘摊上个狠心的老娘,更是心疼的不知怎样,那婆妇还在絮絮叨叨,卖牲口一般述说自家女儿的诸般好处,认得些字,会谈扬琴琵琶云云....老先生哪里还听得进去,恨不得一时二刻就把小人儿含进嘴里去。那边妇人胡乱开了个天价,只等这买家无论如何也要压去十之八九,哪知这老头儿价也不还,只急着脸红脖子粗的要领人出门。
好不容易签下字据,又请中间穿线的和保人吃了顿酒水,挨至晚间,蹿进寄宿的客房内间,二话不说,只把这如水一般的小儿人压在身下,上下其手,摸的是呼哧带喘。却说这丫头浑身上下的皮肤却也是如玉似水,无一丝半点的瑕疵,那老手蹭在上面,从上到下的一通刮,就已是人间极致的福气。老先生心下得意,觉得就凭这,银子没白使,这晚福是定定的享着了。
于是进入正题吧,一摸上边,淑乳?木有.....老先生琢磨着,姑娘年纪还不大,平日里她老娘八成也不舍得给啥好吃的。现在总是跟了自己,鱼肉果蔬的好好养着,看这修长的身量,就算不是浑圆肥满,也必定能有些货色。失望之余,鸡爪似的老手又往衣带下扪去,一扪扪得个心惊胆颤,一口凉气,差点儿背过气去。你说怎的,竟然就是一条鸡巴两个蛋,全副的家伙儿,一样不少,连毛都已经长出来了不少。这老官人气的是怒极攻心,不知如何发作。一个大耳刮子下去,把个小人儿抽的翻了半天白眼说不出话来。
老先生这边高声叫骂不断,手下更是没头没脑没轻没重的往小人儿身上招呼.....客栈的伙计本想在门外贴个耳朵,听点儿脸红心跳的动静儿,只当宵夜的。如今听着动静儿越发的不对了,赶紧拍门喊人。待一通混乱之后,好不容易把几乎得了失心疯的老先生劝了下来,旁人又哄劝了几句不住嘤嘤哭泣的小人儿,细细问过。
却原来,这是个儿子,这老娘端得狠心,闺女是赔钱货,卖了也就罢了,儿子她也不要,又觉得白送去给人作伙计什么的,捞不着几个钱,也想学人卖瘦马,可又没见识,不知这好相貌的少年作价无论如何也能是女孩子的两三倍,这有钱人家求都求不来。她只当必得是女孩子家才卖得出,想来想去,看自己儿子相貌端丽,身量也未长足,就动了这肮脏心思,找人给儿子开了脸梳了头,逼着他日日在家捏细了嗓子说话,又学小姑娘走路.....然后就托人在中间安顿,直把儿子当瘦马给卖到了这老先生手里。
等到天亮,一众人再找到这婆妇家中,要退钱还人的时节,哪里还寻得到人,早已人去楼空,没了踪影。
这下这老先生是傻了眼,人没得着,却损了大把的银钱,如今留着这少年在眼前,是越看越气。也是无巧不成书,这故事的正主儿杨大人正好扬州公干,酒席上听同僚们说起这坊间热议的好笑事由,不觉上了心。
却原来,这杨大人虽说和正妻在床第之间颇是鱼水和睦,但却自小有一种风流爱好,从小就跟身边一同戏耍的少年亲昵,早早间,就一同翻着春画儿,一起互相取乐,有特相好的玩伴儿,不仅情意颇深,成日的躲在什么旮旯之处,在这一事上也得了无数乐子。如今,杨大人已是壮年,偶尔看见街上戏耍的顽童,就想起自己那疲赖的少年时节,总是有那么几分念起那些皮光肉滑,充满的精气神的玩伴儿。
这会儿,听一桌儿的大人们都哧哧笑着议论这小儿如何的皎洁如少女云云,心下琢磨,他那厢如烫手山芋,我这边真是隔山望月.....于是酒宴之后,就寻着去了客栈,只说听说同年在此,过来探访。看着这苦的眉毛都扯不开的干瘪老头,又瞧着缩在屋角眼睛哭的晶亮的小人儿,杨大人心满意足的跟老先生画着圈子最后画到了正题上。
杨大人也豪爽,绝无乘人之危的意思,原价儿,银钱一文不少的交到了老先生手上。至此,这少年便跟定在杨大人身边。平日在军中伺候大人起居,大人若回府,他也打点跟着回去。安安稳稳的就是跟在杨大人身边,白天是小厮,晚上是宝贝。杨大人是如琢如磨的可着自己心意的拿捏这美人儿,诸般乐子尝尽......
时间一晃即过,静若处子的少年郎一岁两岁的长成了长身而立,颇有英姿的青年。虽说已退去少年柔软的模样,但这人实在是少有的相貌身材出众,年纪长起来之后,竟又别有一番美男子的姿态,绝不似人家收养的娈童那般惺惺作态。坦坦然的颇是静好,又是识文断字,颇通音律,且人品很是端正......杨大人有他陪在身边习惯了,也不觉得这娈童竟已长得身量高过了他,仍旧是喜欢亲近的不得了。
这男子也知道杨大人厚道,又觉得杨家夫人也从不为难自己,自己的出生也没什么更好的去处,所以也不作他想,只当自己就是杨家的家里人,伺候大人夫妇两个。
只是,如此齐人之福岂是寻常一武夫可以享到头的。如此一绝世才情的夫人,有担当好雅量,如此一绝世美貌的娈童,有风姿好性情......于是,必定是要出事儿的。
要出事儿,总会有端倪。头一桩就是个妖异的兆头,这娈童不知怎么,平日颇为强健灵活,忽然就茶饭不思起来,再之后,小腹竟一日鼓似一日,且震动厉害,十月既满前的一晚,正是皓月当空,风清云淡,杨府之内,大人宿在夫人处,而这十月怀胎之人一人独眠,本以为一切如旧,无梦至晓。这夜却怪梦连连,之前的已然不记得。只是快醒时分,见一神人,身高数丈,从云端幻化出来,手握一金灿灿之锋利匕首,降至床边,腹痛之人在梦魇之中,是喊也喊不出,动也动不得,眼睁睁看着神人将匕首探入他两肋之下,顷刻间,左右各一刀,就顿时巨大之婴儿啼哭响彻屋宇。
床上之人一个机灵醒了过来,神人已不知所踪,歪头定睛一看,竟然就是左右肋下各是一名男婴,且剖痕俨然,尚淌下淡淡血水。
众人无奈,虽诧异,也只能好好将孩子养起来,起名一‘天舍’,一‘地予’,意其来的蹊跷,无端无由,哪里有男子竟生下孩子,且是出自肋下的,必定只能算在天地身上,不然就真妖孽了。
这第二桩,就是时运不好的过儿了。赶上康熙帝十二年议撤藩,吴三桂似有异动,不久就叛了。于是,祸事就近了。
这闽抚蔡公不知怎么就疑心杨辅也有图谋之心,就定下计策,编了个其他缘故招他去。这杨大人不作他想,就准备去拜见。杨妻却心下了然,知道事情要不好,极力劝阻杨大人前去。然无论怎样劝说,杨大人总觉得何至于,定是妇人多心故。杨夫人只得流着泪送行。送走了杨大人,立即回至军中,发出令箭,传下命令,令诸将预备。这杨夫人一向果决,又有马上功夫,杨大人练兵,也常常是夫人指挥若定,在军中夙有威望,于是全军戒备,杨夫人浑身披着铠甲,手中把着长刀,肃然端坐帐中,只等噩耗传来。
果不其然,只顷刻的功夫,杨大人被诛的消息就传了回来。夫人心痛欲死,稍稍振作,便带着人马去为夫报仇,把蔡巡抚围了起来。这蔡公是吓得屁滚尿流,不敢出头,好在府里有足够人马,硬是把夫人挡了回去。夫人见敌强己弱,只得先退了下去,以后再作打算。夫人这边一退,这蔡大人立即一身戎装,冲了出来,率众叫嚣作勇猛模样,涂惹的坊间传为笑谈,讥笑这蔡公被个小脚女人吓的几乎狗急跳墙,仗着人多,阻退了人家,又出来装模作样。
这蔡公,被杨夫人吓了一场,不多久便暴亡了。据说,死前,不单单他自己,身边士卒皆看到了杨大人满脸杀气,抄着兵刃杀将进来,吓得蔡公当时就蹬直了腿。
杨大人夙来声名不错,在同僚中颇吃的开,于是许多人心下多少有些可怜杨大人撇下家中发妻和美人,就这么无端端送了性命。酒席之余皆叹息:“呜呼!其鬼虽雄,而头不可复续矣!”有些不体面的,无事就也会说:“生子之妖。其兆于此耶?”纷纷议论说这娈童生子的妖异恐怕就是杨大人身首异处的发端了。
而这杨夫人后来反上山头,带着人马自立为王,再后来又接受皇帝的招抚,归降了朝廷,受了封诰赏赐,也算风光体面。
至于说到那古今未见的美男子,又是怎生一番演练和故事,便无人知晓了。
明末张岱墓志铭即曰好美婢亦好娈童.....今日之看客不用挤眉弄眼,当日之权贵士大夫,享尽人间好福气,只要不被皇帝老儿拖去砍了脑袋削了官,大体宠几个美人儿,绝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和犯忌讳的事儿,至于今日看得要紧的“性别”一事儿,那时节的人感悟跟当下是不同的,美人儿就是美人儿,真正爱美赏艳之人,自懂得其中真意。
话说清朝初年,时任福建总兵的杨辅,便是一大得意之人。杨大人的正妻不仅出身名门,才貌双全,还夙有智勇,夫妻好合,且杨大人处理军务也常常得贤妻辅助。
虽说杨大人家有贤妻,随军又带有个少年男子,但杨大人并非沾花惹草脑满肠肥之恶俗之人。人生的高大威猛,人品也堪称正直。一不沾染军妓,二不出入烟花之地,一面对正妻颇为敬重,一面对身边这貌美少年颇为长情,从十四五岁开始带在身边,出入不离,山南海北的,到如今已然是二十多岁的青年。
且费些笔墨单说说杨大人这娈童,说起出路,又需扯出另一段故事。当年杨大人有一同僚,乃急色之人,却偏偏发妻是一悍妇,善妒。这同僚好不容易熬到头发花白,家中悍妇一蹬脚先他去了。只听人说扬州多瘦马,不待给发妻下葬,就巴巴从京城赶去了扬州,托人四处打听,自己也满世界的一家家马不停蹄的相,一定要挑个一等一的雏儿。可相来相去,总有这样那样合不上法眼的,不是矮了半分,就是胖了一分,总比不上诗赋里那东邻之子,此位先生苦了一辈子,这次是下了决心的,无论如何,得把这一辈子找本儿回来,也总好向那些一贯嘲笑自家的同僚们炫耀炫耀,出门时候是连棺材本儿都带上了,不论价高,但求貌美。
这一挑就是三个月,眼都直了,心也快凉的时候,托的几路人里有传来了好消息,说有一从未见过的绝色,包君满意。将信将疑的跟着寻上门去,是一妇人,言说要改嫁,夫家不肯她带着个拖油瓶儿,又是个女儿,养大了也是白便宜别人家。这姑娘十四五的年纪,偏偏这娘狠心,自己要嫁人,也不说好好的寻个人家把姑娘打发了,却存着卖女儿的心,既可清清爽爽去嫁人,还能给自己备上一笔体己私房。
待这老先生一看那姑娘的模样,顿时是老泪纵横。话说哭个什么劲儿啊,不满意就走人吧。原来满不是这样,是激动的。小户人家的小姑娘,竟生的是天上地下都没有的眉眼儿,身段儿更是娇柔的让人心碎不已,加之觉得姑娘摊上个狠心的老娘,更是心疼的不知怎样,那婆妇还在絮絮叨叨,卖牲口一般述说自家女儿的诸般好处,认得些字,会谈扬琴琵琶云云....老先生哪里还听得进去,恨不得一时二刻就把小人儿含进嘴里去。那边妇人胡乱开了个天价,只等这买家无论如何也要压去十之八九,哪知这老头儿价也不还,只急着脸红脖子粗的要领人出门。
好不容易签下字据,又请中间穿线的和保人吃了顿酒水,挨至晚间,蹿进寄宿的客房内间,二话不说,只把这如水一般的小儿人压在身下,上下其手,摸的是呼哧带喘。却说这丫头浑身上下的皮肤却也是如玉似水,无一丝半点的瑕疵,那老手蹭在上面,从上到下的一通刮,就已是人间极致的福气。老先生心下得意,觉得就凭这,银子没白使,这晚福是定定的享着了。
于是进入正题吧,一摸上边,淑乳?木有.....老先生琢磨着,姑娘年纪还不大,平日里她老娘八成也不舍得给啥好吃的。现在总是跟了自己,鱼肉果蔬的好好养着,看这修长的身量,就算不是浑圆肥满,也必定能有些货色。失望之余,鸡爪似的老手又往衣带下扪去,一扪扪得个心惊胆颤,一口凉气,差点儿背过气去。你说怎的,竟然就是一条鸡巴两个蛋,全副的家伙儿,一样不少,连毛都已经长出来了不少。这老官人气的是怒极攻心,不知如何发作。一个大耳刮子下去,把个小人儿抽的翻了半天白眼说不出话来。
老先生这边高声叫骂不断,手下更是没头没脑没轻没重的往小人儿身上招呼.....客栈的伙计本想在门外贴个耳朵,听点儿脸红心跳的动静儿,只当宵夜的。如今听着动静儿越发的不对了,赶紧拍门喊人。待一通混乱之后,好不容易把几乎得了失心疯的老先生劝了下来,旁人又哄劝了几句不住嘤嘤哭泣的小人儿,细细问过。
却原来,这是个儿子,这老娘端得狠心,闺女是赔钱货,卖了也就罢了,儿子她也不要,又觉得白送去给人作伙计什么的,捞不着几个钱,也想学人卖瘦马,可又没见识,不知这好相貌的少年作价无论如何也能是女孩子的两三倍,这有钱人家求都求不来。她只当必得是女孩子家才卖得出,想来想去,看自己儿子相貌端丽,身量也未长足,就动了这肮脏心思,找人给儿子开了脸梳了头,逼着他日日在家捏细了嗓子说话,又学小姑娘走路.....然后就托人在中间安顿,直把儿子当瘦马给卖到了这老先生手里。
等到天亮,一众人再找到这婆妇家中,要退钱还人的时节,哪里还寻得到人,早已人去楼空,没了踪影。
这下这老先生是傻了眼,人没得着,却损了大把的银钱,如今留着这少年在眼前,是越看越气。也是无巧不成书,这故事的正主儿杨大人正好扬州公干,酒席上听同僚们说起这坊间热议的好笑事由,不觉上了心。
却原来,这杨大人虽说和正妻在床第之间颇是鱼水和睦,但却自小有一种风流爱好,从小就跟身边一同戏耍的少年亲昵,早早间,就一同翻着春画儿,一起互相取乐,有特相好的玩伴儿,不仅情意颇深,成日的躲在什么旮旯之处,在这一事上也得了无数乐子。如今,杨大人已是壮年,偶尔看见街上戏耍的顽童,就想起自己那疲赖的少年时节,总是有那么几分念起那些皮光肉滑,充满的精气神的玩伴儿。
这会儿,听一桌儿的大人们都哧哧笑着议论这小儿如何的皎洁如少女云云,心下琢磨,他那厢如烫手山芋,我这边真是隔山望月.....于是酒宴之后,就寻着去了客栈,只说听说同年在此,过来探访。看着这苦的眉毛都扯不开的干瘪老头,又瞧着缩在屋角眼睛哭的晶亮的小人儿,杨大人心满意足的跟老先生画着圈子最后画到了正题上。
杨大人也豪爽,绝无乘人之危的意思,原价儿,银钱一文不少的交到了老先生手上。至此,这少年便跟定在杨大人身边。平日在军中伺候大人起居,大人若回府,他也打点跟着回去。安安稳稳的就是跟在杨大人身边,白天是小厮,晚上是宝贝。杨大人是如琢如磨的可着自己心意的拿捏这美人儿,诸般乐子尝尽......
时间一晃即过,静若处子的少年郎一岁两岁的长成了长身而立,颇有英姿的青年。虽说已退去少年柔软的模样,但这人实在是少有的相貌身材出众,年纪长起来之后,竟又别有一番美男子的姿态,绝不似人家收养的娈童那般惺惺作态。坦坦然的颇是静好,又是识文断字,颇通音律,且人品很是端正......杨大人有他陪在身边习惯了,也不觉得这娈童竟已长得身量高过了他,仍旧是喜欢亲近的不得了。
这男子也知道杨大人厚道,又觉得杨家夫人也从不为难自己,自己的出生也没什么更好的去处,所以也不作他想,只当自己就是杨家的家里人,伺候大人夫妇两个。
只是,如此齐人之福岂是寻常一武夫可以享到头的。如此一绝世才情的夫人,有担当好雅量,如此一绝世美貌的娈童,有风姿好性情......于是,必定是要出事儿的。
要出事儿,总会有端倪。头一桩就是个妖异的兆头,这娈童不知怎么,平日颇为强健灵活,忽然就茶饭不思起来,再之后,小腹竟一日鼓似一日,且震动厉害,十月既满前的一晚,正是皓月当空,风清云淡,杨府之内,大人宿在夫人处,而这十月怀胎之人一人独眠,本以为一切如旧,无梦至晓。这夜却怪梦连连,之前的已然不记得。只是快醒时分,见一神人,身高数丈,从云端幻化出来,手握一金灿灿之锋利匕首,降至床边,腹痛之人在梦魇之中,是喊也喊不出,动也动不得,眼睁睁看着神人将匕首探入他两肋之下,顷刻间,左右各一刀,就顿时巨大之婴儿啼哭响彻屋宇。
床上之人一个机灵醒了过来,神人已不知所踪,歪头定睛一看,竟然就是左右肋下各是一名男婴,且剖痕俨然,尚淌下淡淡血水。
众人无奈,虽诧异,也只能好好将孩子养起来,起名一‘天舍’,一‘地予’,意其来的蹊跷,无端无由,哪里有男子竟生下孩子,且是出自肋下的,必定只能算在天地身上,不然就真妖孽了。
这第二桩,就是时运不好的过儿了。赶上康熙帝十二年议撤藩,吴三桂似有异动,不久就叛了。于是,祸事就近了。
这闽抚蔡公不知怎么就疑心杨辅也有图谋之心,就定下计策,编了个其他缘故招他去。这杨大人不作他想,就准备去拜见。杨妻却心下了然,知道事情要不好,极力劝阻杨大人前去。然无论怎样劝说,杨大人总觉得何至于,定是妇人多心故。杨夫人只得流着泪送行。送走了杨大人,立即回至军中,发出令箭,传下命令,令诸将预备。这杨夫人一向果决,又有马上功夫,杨大人练兵,也常常是夫人指挥若定,在军中夙有威望,于是全军戒备,杨夫人浑身披着铠甲,手中把着长刀,肃然端坐帐中,只等噩耗传来。
果不其然,只顷刻的功夫,杨大人被诛的消息就传了回来。夫人心痛欲死,稍稍振作,便带着人马去为夫报仇,把蔡巡抚围了起来。这蔡公是吓得屁滚尿流,不敢出头,好在府里有足够人马,硬是把夫人挡了回去。夫人见敌强己弱,只得先退了下去,以后再作打算。夫人这边一退,这蔡大人立即一身戎装,冲了出来,率众叫嚣作勇猛模样,涂惹的坊间传为笑谈,讥笑这蔡公被个小脚女人吓的几乎狗急跳墙,仗着人多,阻退了人家,又出来装模作样。
这蔡公,被杨夫人吓了一场,不多久便暴亡了。据说,死前,不单单他自己,身边士卒皆看到了杨大人满脸杀气,抄着兵刃杀将进来,吓得蔡公当时就蹬直了腿。
杨大人夙来声名不错,在同僚中颇吃的开,于是许多人心下多少有些可怜杨大人撇下家中发妻和美人,就这么无端端送了性命。酒席之余皆叹息:“呜呼!其鬼虽雄,而头不可复续矣!”有些不体面的,无事就也会说:“生子之妖。其兆于此耶?”纷纷议论说这娈童生子的妖异恐怕就是杨大人身首异处的发端了。
而这杨夫人后来反上山头,带着人马自立为王,再后来又接受皇帝的招抚,归降了朝廷,受了封诰赏赐,也算风光体面。
至于说到那古今未见的美男子,又是怎生一番演练和故事,便无人知晓了。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