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肖][賀歲]龍:那种曾让人信以为真的语用学动物
![]() |
接下去一年,我们也许会沉浸在一种古老的爱好中不可自拔:两仟年前的西汉文献学家刘向率先记录了此前在楚国发现的一个叫叶公子高的典型案例,后人遂将它命名为「叶公好龙」综合症。据悉,往频繁里算,大约每过十二年,它就会在部分人群中较密集地发作一次。今年的先兆已经在一批育龄妇女积极备孕或大腹便便,以及大众对中国邮政所发的“龙票”的热议上反映出来:比起十二生肖中的大多数动物,我们似乎更加钟爱“龙”,或者更加愿意谈起“龙”,甚至更愿意自以为“龙”。
龙在十二生肖动物中的确也卓尔不群。按照我们的祖先从视觉的维度,作用于功能而并非以遗传学为基础设立的动物分类法,普天下动物可以分为五类:鳞虫、羽虫、毛虫、介虫和裸虫,其中,人属于基于没毛的裸虫,乃是裸虫之长;而龙属于鳞虫,且是鳞虫之长。龙是除人之外自然界四种最尊贵的动物,人们把它们称之为四神或者四灵。除了龙之外,也就只有作为毛虫之长的虎亦列在生肖之中,与鼠辈以及猪狗轮流坐庄,多少都有点屈才纡尊。要知道,另两灵,羽虫之长朱雀或者凤,以及介虫之长玄武,只派了个盗版的和缩简版的映象:鸡以及蛇来凑数呢。
另一方面,鸡与蛇、还包括尚未灭绝的虎,都是真实存在的动物;而朱雀与玄武,以及龙,按照现在的常识,都不是。换言之,十二种生肖动物可以用现实主义的标准分为两类,一类是如今在地球上依然可以找到,或令人爱惜、或遭人厌弃,或珍稀保护、或畜养役使,从鼠到兔,从蛇到猪,计十一种;而另一类只有剩下的一种特立独行:龙。
作为汉文化最著名的幻想动物,因此很难像老鼠、像老虎,像鸡、像狗那样对龙进行生物学观察乃至解剖,说出它的尺寸,道出它的习性。古人尝说它“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谓其不可量度。但依我看来,龙诞生于我们的文化中,经由我们的思维,存在于我们的话语中,现身于故老相传的仪式上,在习俗中留下东鳞西爪的痕迹。因此,它必然是一种庞然大物——因此,表征大的“庞”字从广龙声——如果要说它的长短大小,我倒是觉得,所有关于它的文字记载就是其血肉与身躯,这样的统计也许很难做到,把所有关于龙的文字都辑录出来。若真做得到,再把这海量的字数以通常字号首尾相衔连接在一起,想必可以往地球上缠绕多少圈——说龙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在神话的意义上大概真是曾经成立的:上古奇书《山海经》曾经提到过的那条叫“烛”的龙,居住在世界的西北角,它睁开眼睛,天下就一片光明;而一旦它闭上眼睛,世界则陷入黑暗。那它的形体大到何种程度呢?我们很难想象。
我们也可以在屈原的《楚辞•天问》里找到有关烛龙的句子,可惜语焉不详。还有汉代初年的《淮南子》里记载了它,该书的注释中甚至提到,烛龙一呼吸之间就是一年,它呼气的时候就是凛冬将至;而等到它吸气的时候,人们会发觉自己身上的衣衫会越来越少,越来越清凉。《淮南子》一书与淮南王刘安有关;他一心炼仙丹却发明了豆腐,史籍记载非正常死亡畏罪自杀而传说却号称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总觉得是个给人以黑色幽默效果的悲情人物,以升仙一段为例,在他之前著名的成仙者就要属黄帝了。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封禅书》中记载道:黄帝功德圆满之后,上天是派了一条龙,长须飘垂来迎接他升仙的,这与淮南王的鸡飞狗跳,效果实在是云泥与鱼龙之别。黄帝就这样,骑上龙背消失在凡人的视野中。他是后世帝王的榜样,是以后来的皇帝之死,都称为“龙驭上宾”——但问题在于,后世的皇帝总是自称真龙天子,是以他们同时是坐骑兼骑手,不知道有谁发现过其中的分裂与吊诡。
这里也许是有皇帝时候与没有皇帝时候龙的不同。在第一个皇帝即秦始皇之前,在先秦,龙可以豢,可以杀。著名的史籍《左传》提到过夏朝的往事:天子孔甲得到了天下仅有的一对龙,听说一个叫刘累的人曾做过豢龙氏的学徒,遂请他来养,并赐名叫“御龙氏”。但没过多久,雌龙死了,刘累竟把它做成了美味,进献给孔甲。孔甲对这种奇怪的肉很感兴趣,不停地向刘累索取,他当然再也做不出第三次,只好像后来的南郭先生一样偷偷地逃走了。《墨子》一书则称:“帝以甲乙杀青龙于东方,以丙丁杀赤龙于南方,以庚辛杀白龙于西方,以壬癸杀黑龙于北方。”如果仅仅在字面意思上说,那是天帝依五行说到处杀戮各种颜色的龙。
从秦始皇被人称为祖龙开始,从刘邦宣称他真正的父亲是龙而不是刘太公的时候开始,龙与皇帝之外的人的映射关系越来越少见。秦皇和汉祖的故事也都可以在素称信史的《史记》中找到。《秦始皇本纪》一篇记载:一个神秘人物在秋天的夜里拿着明晃晃的一块玉璧站在道路的中央,拦下了朝廷的使者,厉声说道:今年祖龙死。然后就不见了。那块玉璧后来被证明就是始皇帝八年前渡江时遗失的一块,更神奇的是,隔年七月,他的确就死在了一个叫沙丘平台的地方。《高祖本纪》开篇则说到:刘邦的母亲刘媪出外劳作,曾经在湖边休憇,梦见与神交接……这时候天地间雷电大作,白天好像夜晚一样幽暗……刘邦的父亲不放心,出外寻找,就见到一条蛟龙缠绕在他妻子的身体上……继而,刘媪有了身孕,诞下了刘邦。自此之后,皇帝以及皇族,皆以龙子龙孙自居。
但更早时候,在孔子那里,“龙”曾是对老子的隐喻:孔子在拜见了老子之后,向他的弟子感喟道:鸟兽鱼虫各种,作为博物学家他都知道,唯独神龙见首不见尾——老子正是这样的高人,涯岸难测,玄妙非常。有趣的是,孔子周游列国,到楚国的时候,被一个隐士拦住了去路,唱了一首歌,开头是“凤兮凤兮”,意在把孔子譬喻成凤凰,唱完之后就飘然而去,孔子下车,追之不及。这正是人中龙凤最初的指涉。老子与龙的关系,后世的传说中曾傅会出更加隐密的关联——或许他才是真正身具龙血之人呢:据说他的母亲贪吃一个硕大的李子,吃下去结果也无夫而孕了,上古时代,但凡英雄与圣人,常有这类出身,是以这未婚妈妈也没有受尽歧视,她坚持怀了九九八十一年的孕,终于把一个白发苍苍、耳朵奇大的男婴生了下来,这就是老子。有如此长的孕期准备,是以婴儿老子出生之后就会开口说话,他指着庭院中的李树说道:我就以此为姓吧,就此他叫作李耳,又称之为老聃,聃是耳朵大而长的意思,是长寿的象征。那李子,依唐代《云仙杂记》中所说,乃是“天罚乖龙,必割其耳,耳血堕地,故生此李”,这“乖龙”的“乖”指违法乱纪或是邪恶乖戾,恰恰是不乖的意思。至于为何上天惩罚龙要割耳朵,有说龙的耳朵就有如龙子的耳朵一样是个摆设,明代人谢肇淛所编《五杂俎》告诉我们:龙的听觉器官是龙角,也就是尺木——这又可以勾联出很多细节悉备的传说。
在两千年前的长江下游,百越族群中,可能每个人都像龙,而不止是超凡入圣的哲人——至少他们刻意要把自己打扮得和龙差不多,这是因为他们相信龙是他们的祖先,他们每个人都是真正的龙子龙孙,他们定期理发,并且在皮肤上弄出些永久性的密集纹样,史称“断发文身,以象龙子”。
以上这些龙的传奇事迹,也许很难整合成而今我们所熟悉的那种龙的形象。如今常见的,诸如龙票上的那种可以分析出三停九似,张牙舞爪,腾云戏珠的龙,是中古以来被刻画的形相。这其中包括了在佛教传入之后,受到印度“那伽”与“龙象”影响,而发生的变异。印度风的加入,才使得我们有了龙王、龙宫和龙珠。在更早时候,中国龙是不玩珠子的,掌管水域的神祇也往往不是龙,而是瞎了一眼的好色之徒河伯,或者人面鸟身、戴着两个蛇耳环、趿着两只蛇拖鞋的禺强之类的人物。
中印文化的交融影响反映了龙的有容乃大,近世把龙与西方那种可以喷火吐毒的dragon相对译,也是这种涵造力的反映。二十世纪以来,学者多议论龙的本义,杂说纷出,有说龙的真身是扬子鳄,有说是胚胎,更多人说是蛇,或是牛马鹿鱼等等各种动物在图腾崇拜阶段的萃合。这样的假说本身也是对龙之形相的一种整合。我们可能是太想弄清楚龙的来龙去脉,也包括常将考古出土的那些新石器时代名称不可考究的上古器物形相都轻率地叫做龙。事实上,在古旧的文献里,在故老辗转相传的口耳间,龙一直是一个所指迥异而且混乱的概念,人言人殊,但同时古人却一直信以为真,文献曾记录下多少观察和接触龙的经验呵。因此,在怀疑与信其虚妄的前提下展开的当代研究与讨论,也许只是增益了它不可通约与难以整合的程度。有时候,我们的祖先所说的龙,包括二月二龙抬头,指的是天上的龙星;有时候,书中提到捉龙寻龙,以及我们现在常用的“来龙去脉”之龙,其实是山势走向——这是一个风水术上的概念;还有的时候,龙是一股龙卷风;是一些未明的上古动物化石;是水中的树根,乃至一塘混水——后汉桓帝永康年间,巴郡声称有黄龙现世,太守也就以为祥瑞,上报邀功,但其实,最初是几个乡人去游泳时看到池水混浊,遂相互恐吓,说“小心啊,这里面有黄龙呢。”没料到,这说法竟不胫而走,盛行于民间,上达帝听,并书于史籍。这件事庶几可以说明,龙也许可称为语用学动物,它存在于我们的语言文字中,还真不是一般的想象中动物。
刊于今日新京報,有刪改。
历年:
兔:〈不“吐”不“快”匪兔也〉
虎:〈是的,我叫它們“老虎”〉
牛:〈牛角尖里看“牛”年〉
鼠:〈唯心主义老鼠史〉
-
菜花 转发了这篇日记
属鼠的人2014年运程:https://douc.cc/2Lgofn 属鼠的人2013年运程:https://douc.cc/3P3PZz
2013-03-08 10:21:32 -
举着叶子的兰兰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1-24 15:23:52
-
Manwe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1-23 22:38:07
-
推三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1-23 18:48:27
-
月暝堂主人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1-23 09:03:18
-
宇宙飞船杨不给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1-22 23:20:06
-
༺ཌ男人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1-22 23:17:12
-
Totemz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1-22 23:04:25
-
天下和狗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1-22 18:26:54
-
天下和狗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1-22 18:24:48
-
蓝田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1-22 16:04:32
-
タナトス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1-22 15:19:08
-
象罔与罔象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1-22 15:01:40
-
Sy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1-22 14:37:29
-
PXxxxxx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1-22 14:22:30
-
lee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1-22 14:18:49
-
Elliot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1-22 14:08:23
-
知心姐姐卢先生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1-22 14:05:35
-
Jumbo Cockle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1-22 14:02:39
-
Lea0710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1-22 11:35:37
-
挥着大刀の猫球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1-22 11:07:42
-
水草狗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1-22 10:48:01
-
梵高的耳朵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1-22 10: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