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The Remains of the Day
恐怕只有日本人能够写出这么好的“忠仆心态”,我甚至怀疑英国仆人自己是否的确如此。这种心态,现在的中国人是不能理解的。我们有着很强烈的平等思想(虽然没有平等的现实),表现在人人都觉得自己可以当领导,心里不会把领导太当回事,当然更不会安心当个仆人,甚至会嘲笑那尽心做仆人的人,认为当仆人是丢脸的事情。国人一致的雄心是当领导,却无人屑于做好本职工作,因为爬上领导的位子并非好好工作的结果。
美国人也有很强烈的平等思想,但他们认为领导与普通人没什么太大区别,当领导不见得更光彩,当普通人也没什么丢人。而且无论领导还是普通人,“本人”和家庭永远是第一位的,仆人不可能为了尽心伺候主人而竟然不顾父亲病危(除非他们根本就不把父亲当回事)。
说实话,我也不明白Stevens的心态,父亲病危,他觉得自己的位置重要,无暇照看父亲也无法给父亲送终,其实他的工作不过是递茶倒水而已,有那么重要吗?
当然,石黑一雄有着与奈保尔一样的才能,能够从小事和小人物着眼,小事叙述细致入微,同时又以旁观者视角叙述大事。国际会议那个场景可以说是从某个角度再现了一战后英美法德关系。事实上,德国人一直抱怨说纳粹的兴起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都与一战后德国被迫赔款以至于百姓穷困潦倒对世界怀恨在心有关系,但是在我看来,这也只不过是一种借口而已。极端状况可以在任何情况下出现,例如霍梅尼的革命或Korea等,似乎都与被迫赔款给其他国家而穷则思变导致极端没有关系。有外援可以给百姓吃饭,没有外援那就让百姓饿着好了,并不妨碍花大价钱发展军备搞出核武器。
我们也曾经在某个视频见到,贫苦的百姓患白内障眼瞎了无处求治,国际医生来援助,治好了,病人第一个感谢的是“Generalisimo”,没外国人的事。何况,如我们在《长日留痕》中读到的那样,虽然德国百姓穷困潦倒,这却并不妨碍德国贵夫人带着大批随从和许多箱笼来参加国际会议。
读此书让我想起往事,想起某个夏日的早晨,在雷根斯堡的大街上骑着自行车,听某人第一次谈到二战与凡尔赛条约的关系,惊悟德国人并不像他们战后表现得那样服输。十多年一晃而过啊。
美国人也有很强烈的平等思想,但他们认为领导与普通人没什么太大区别,当领导不见得更光彩,当普通人也没什么丢人。而且无论领导还是普通人,“本人”和家庭永远是第一位的,仆人不可能为了尽心伺候主人而竟然不顾父亲病危(除非他们根本就不把父亲当回事)。
说实话,我也不明白Stevens的心态,父亲病危,他觉得自己的位置重要,无暇照看父亲也无法给父亲送终,其实他的工作不过是递茶倒水而已,有那么重要吗?
当然,石黑一雄有着与奈保尔一样的才能,能够从小事和小人物着眼,小事叙述细致入微,同时又以旁观者视角叙述大事。国际会议那个场景可以说是从某个角度再现了一战后英美法德关系。事实上,德国人一直抱怨说纳粹的兴起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都与一战后德国被迫赔款以至于百姓穷困潦倒对世界怀恨在心有关系,但是在我看来,这也只不过是一种借口而已。极端状况可以在任何情况下出现,例如霍梅尼的革命或Korea等,似乎都与被迫赔款给其他国家而穷则思变导致极端没有关系。有外援可以给百姓吃饭,没有外援那就让百姓饿着好了,并不妨碍花大价钱发展军备搞出核武器。
我们也曾经在某个视频见到,贫苦的百姓患白内障眼瞎了无处求治,国际医生来援助,治好了,病人第一个感谢的是“Generalisimo”,没外国人的事。何况,如我们在《长日留痕》中读到的那样,虽然德国百姓穷困潦倒,这却并不妨碍德国贵夫人带着大批随从和许多箱笼来参加国际会议。
读此书让我想起往事,想起某个夏日的早晨,在雷根斯堡的大街上骑着自行车,听某人第一次谈到二战与凡尔赛条约的关系,惊悟德国人并不像他们战后表现得那样服输。十多年一晃而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