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孩子波旬
天魔波旬很苦恼,哭得三行鼻涕两行泪,跑到佛陀面前诉苦:如来您果证无上菩提。我就够烦了,现在又向众生宣讲此法门!要是众生都得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的地盘就空了呀!如来您不是让众生都平等安乐吗,您就大慈大悲,彰显公道,让我也奔小康了吧!
尔时世尊告波旬言。勿怀忧恼。我于此法不作加护。诸众生等亦不涅槃。天魔波旬闻是语已。欢喜踊跃忧恼悉除。即于佛前忽然不现。
大宝积经卷第二十九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在这则故事里,波旬有点真着急了,跟小孩受了欺负回家告状一样,找世尊评理、讨主意。一旦家长释迦牟尼给他许愿(世尊许了一个非常狡猾的愿啊哈哈),立刻蹦蹦跳跳离开了,我读到这里,觉得波旬一定是含着棒棒糖,哼着“老鼠爱大米”走的。
在另一则故事里,波旬是这样滴~
尔时。世尊晨朝着衣持钵。入王舍城乞食
天魔波旬作是念。沙门瞿昙晨朝着衣持钵。入王舍城乞食。我今当往乱其道意。
时。魔波旬化作御车象类。执杖觅牛。着弊衣。蓬头乱发。手脚剥裂。手执牛杖。至世尊前问言。瞿昙。见我牛否?
波旬化妆成赶车的人,披头散发,手脚都裂着口子,一副倒霉德性,找世尊要牛。
然后他就被世尊狠狠地教训了一顿,心情很不好,就编了一个顺口溜:
不入愧而去 犹乌陵虚逝
内心怀愁毒 即彼没不现
——他走的时候长吁短叹,怨天尤人。
最后一个故事,是《长阿含经》,释迦牟尼即将涅槃时节,波旬提前知道了这个消息,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屁颠屁颠地跑来问:世尊,您这是要死了哈,真滴哈!您能不能快点死啊?
看得人又好笑又可恨,真想兜起一脚把熊孩子踢飞了。
以前读到有关波旬的内容时,总是带着某种特定的心理:颇有点抗拒和戒备的意思。毕竟他是天魔,是绝对的阴暗面,代表着一切黑暗的对立方。
可是当下明却告诉我,波旬在世尊眼里,不过是一个孩子,令我非常费解。
现在读得稍微多了一点,发现这个说法非常准确。仅仅从文字的描述上,都能看出天魔波旬在经著中的角色:要么鼻涕眼泪,要么欢喜踊跃。有点小聪明,比如会用一些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伎俩来两难释迦牟尼,
可是永远被罩在真正的大智慧光芒之下。这个被罩住的小聪明还永远自以为得计,欢喜踊跃,突然消失,既没有礼貌也没有伪装。
天魔波旬是谁——
如果他真的存在,不就是众生的投影吗?
尔时世尊告波旬言。勿怀忧恼。我于此法不作加护。诸众生等亦不涅槃。天魔波旬闻是语已。欢喜踊跃忧恼悉除。即于佛前忽然不现。
大宝积经卷第二十九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在这则故事里,波旬有点真着急了,跟小孩受了欺负回家告状一样,找世尊评理、讨主意。一旦家长释迦牟尼给他许愿(世尊许了一个非常狡猾的愿啊哈哈),立刻蹦蹦跳跳离开了,我读到这里,觉得波旬一定是含着棒棒糖,哼着“老鼠爱大米”走的。
在另一则故事里,波旬是这样滴~
尔时。世尊晨朝着衣持钵。入王舍城乞食
天魔波旬作是念。沙门瞿昙晨朝着衣持钵。入王舍城乞食。我今当往乱其道意。
时。魔波旬化作御车象类。执杖觅牛。着弊衣。蓬头乱发。手脚剥裂。手执牛杖。至世尊前问言。瞿昙。见我牛否?
波旬化妆成赶车的人,披头散发,手脚都裂着口子,一副倒霉德性,找世尊要牛。
然后他就被世尊狠狠地教训了一顿,心情很不好,就编了一个顺口溜:
不入愧而去 犹乌陵虚逝
内心怀愁毒 即彼没不现
——他走的时候长吁短叹,怨天尤人。
最后一个故事,是《长阿含经》,释迦牟尼即将涅槃时节,波旬提前知道了这个消息,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屁颠屁颠地跑来问:世尊,您这是要死了哈,真滴哈!您能不能快点死啊?
看得人又好笑又可恨,真想兜起一脚把熊孩子踢飞了。
以前读到有关波旬的内容时,总是带着某种特定的心理:颇有点抗拒和戒备的意思。毕竟他是天魔,是绝对的阴暗面,代表着一切黑暗的对立方。
可是当下明却告诉我,波旬在世尊眼里,不过是一个孩子,令我非常费解。
现在读得稍微多了一点,发现这个说法非常准确。仅仅从文字的描述上,都能看出天魔波旬在经著中的角色:要么鼻涕眼泪,要么欢喜踊跃。有点小聪明,比如会用一些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伎俩来两难释迦牟尼,
可是永远被罩在真正的大智慧光芒之下。这个被罩住的小聪明还永远自以为得计,欢喜踊跃,突然消失,既没有礼貌也没有伪装。
天魔波旬是谁——
如果他真的存在,不就是众生的投影吗?
![]() |
《阿含经》中的波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