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前研一给年轻人的择业忠告
摘自《再启动》
我觉得大学生在找工作时,首先应该调查该公司能使自己大显身手的平均年龄是多少?
在美国,从斯坦福或哈佛等一流大学毕业以后进大企业,被认为是一种“愚蠢”之举。好不容易刻苦努力完成了学业,却进那些无聊透顶的大型企业的人被当作是傻瓜。毕业于上述一流大学的过半学生,通常会选择自己创业或进前辈创立的风险型企业,挑战未来的发展可能性。或者是选择像麦肯锡这样员工教育体制健全的严格的企业,并接受5~10年的斯巴达式训练,掌握企业经营管理的经验和技巧,到了30多岁就去当大企业公司的总裁或副总裁一职。
相比之下,日本大学生的“求稳求大”的观念根深蒂固,甚至还有所加强。其背后施加负面影响的有以下三种人。
第一个就是大学研究小组的教授、就业指导部门负责人。他们把学生送进知名企业当作一种“勋章”;其次就是父母。若自己的子女被某知名企业和不知名的中小企业同时录取的话,恐怕没有哪个父母会主动向学生推荐后者的;最后就是学生自己。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自出生以来一直沿着“既定轨道”循序渐进。而现实世界就是如果一味地只会遵循固有模式,你也只能拿到平均工资。
打破固有模式,当然会有因失败而流落街头的风险,但同时你能不受年龄约束尽情发挥自己的能力,也可能成为一名年轻富豪。我想你们应该认真考虑到底哪种人生活得更精彩,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和以往相比,现在社会“成功的金钥匙”完全不一样。经济稳步快速增长的年代,重要的是“实践经验”。能制造5万美元设备的话,下一步就是制造50万美元的设备,就这样一直不断地追求更大、更快的“规模经济”效应。在这种经济环境背景下,经验变得尤其重要,所以年轻的时候就得拼命积累经验,以便将来利用这些经验大展宏图。
但那样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在经济成熟,低速增长的大环境下,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秘诀在于有没有充分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思考力”,有没有积极求新的能力。以前的经验变得毫无意义,甚至会成为你的绊脚石。因为丰富的知识经验往往使人圄于常规,妨碍人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思想陈旧的人是做不成大事的。能成大事的,往往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年轻一代。
我觉得大学生在找工作时,首先应该调查该公司能使自己大显身手的平均年龄是多少?
在美国,从斯坦福或哈佛等一流大学毕业以后进大企业,被认为是一种“愚蠢”之举。好不容易刻苦努力完成了学业,却进那些无聊透顶的大型企业的人被当作是傻瓜。毕业于上述一流大学的过半学生,通常会选择自己创业或进前辈创立的风险型企业,挑战未来的发展可能性。或者是选择像麦肯锡这样员工教育体制健全的严格的企业,并接受5~10年的斯巴达式训练,掌握企业经营管理的经验和技巧,到了30多岁就去当大企业公司的总裁或副总裁一职。
相比之下,日本大学生的“求稳求大”的观念根深蒂固,甚至还有所加强。其背后施加负面影响的有以下三种人。
第一个就是大学研究小组的教授、就业指导部门负责人。他们把学生送进知名企业当作一种“勋章”;其次就是父母。若自己的子女被某知名企业和不知名的中小企业同时录取的话,恐怕没有哪个父母会主动向学生推荐后者的;最后就是学生自己。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自出生以来一直沿着“既定轨道”循序渐进。而现实世界就是如果一味地只会遵循固有模式,你也只能拿到平均工资。
打破固有模式,当然会有因失败而流落街头的风险,但同时你能不受年龄约束尽情发挥自己的能力,也可能成为一名年轻富豪。我想你们应该认真考虑到底哪种人生活得更精彩,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和以往相比,现在社会“成功的金钥匙”完全不一样。经济稳步快速增长的年代,重要的是“实践经验”。能制造5万美元设备的话,下一步就是制造50万美元的设备,就这样一直不断地追求更大、更快的“规模经济”效应。在这种经济环境背景下,经验变得尤其重要,所以年轻的时候就得拼命积累经验,以便将来利用这些经验大展宏图。
但那样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在经济成熟,低速增长的大环境下,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秘诀在于有没有充分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思考力”,有没有积极求新的能力。以前的经验变得毫无意义,甚至会成为你的绊脚石。因为丰富的知识经验往往使人圄于常规,妨碍人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思想陈旧的人是做不成大事的。能成大事的,往往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年轻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