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卜力 工作室.作品 介绍】[附图]
【概述】
吉卜力工作室(スタジオジブリ、Studio Ghibli),是一家日本的动画工作室。工作室成立于1985年中旬,原附属于德间书店,并由极富声望的导演宫崎骏以及他的同事高畑勋,铃木敏夫等一起统筹。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83年由德间书店杂志连载的漫画而改变制作的电影风之谷。德间当时是吉卜力工作室的母公司,并向迪士尼提供了多部动画片的发行权。
吉卜力工作室位于日本东京都近郊的小金井市,占地300多坪,有130多名员工;2005年初,吉卜力出版部正式从德间书店拆分出来,成为吉卜力工作室的一部分。而未来工作室则自组公司,成为「株式会社吉卜力工作室」;宫崎骏负责创作,铃木敏夫担任行销。
以龙猫标志为logo
网址:http://www.ghibli.jp/
【名称由来】
1.「吉卜力」是由宫崎骏命名,意思是在撒哈拉沙漠上吹着的热风(ghibli)。吉卜力工作室从2003年开始发行的杂志名字也叫《热风》。
2.此外「ghibli」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意大利的一种侦察机名字。另外「ghibli」的发音依照义大利原音发音应为「ギブリ(gi bu ri)」,但因宫崎骏本人当初的误解,唸作「ジブリ(ji bu ri)」,此名因此显得独一无二,工作室本身也因而顺理成章,不打算对唸法再作修正。
【工作室及附属工作室】
吉卜力工作室(スタジオジブリ / Studio Ghibli)
卡吉诺工作室(スタジオカジノ / Studio Kajino)【是以公司所在的「小金井市梶野町」的发音来命名的。】
基卜力工作室(スタジオギブリ / Studio Gipuri)
工作室成員(制作团队)
现任成员
宫崎骏(作画、演出)不解释...
高畑勋(演出)不解释……
百瀬义行(作画、演出)
武重洋二(美术)
保田道世(色彩设计)
宫崎吾朗(监督)宫崎骏的长男
前任成员
原彻(制作人)
木原浩胜(制作进行)
田中荣子(前线制作人)
佐藤好春(作画)
近藤喜文(已过世,作画、演出)
近藤胜也(作画)
金田伊功(作画)
安藤雅司(作画)
小西贤一(作画)
男鹿和雄(美术)
山本二三(美术)
高坂希太郎(作画)
吉田健一(作画)
桑名郁朗(作画)
笹木信作(作画)
须藤典彦(演出)
大冢雅彦(演出)
宫地昌幸(演出)
细田守(监督)
【相关设施】
1.三鹰之森吉卜力美术馆(位于日本东京都三鹰市) - 2001年10月1日开幕。展示着吉卜力创造出的世界,每年的展览内容都会有所变更,因此受到好评。2005年展出的主题是「阿尔卑斯山的少女」,2000年的主题为「Ardman动画工作室」。
2.皋月和梅的家(サツキとメイの家,日本爱知万国博览会中展出) - 2005年3月竣工。忠实再现《龙猫》中皋月和梅所住的房子,当时需要事前预约才能参观,在展览前数月就已被预约一空。
3.吉卜力服饰店(仕立屋スタジオジブリ) - 由日本Prime Gate公司向吉卜力工作室取得授权,进行以「GHIBLI」为品牌的服饰和饰品之企划、制造、贩售。从2004年的秋冬开始贩售。形象模特儿是《红猪》中的主角。商品的目标客层为40岁以上的中年男性。
【历史】
吉卜力的历史缘于宫崎骏和高畑勋的相遇。1965年,宫崎骏和高畑勋一起在一个叫“东映动画”的工作室里工作,这个工作室原本也是只制作电影动画的,但是在时代潮流的影响之下,他们无可选择地还是做了一部TV的动画《阿尔卑斯的少女海蒂》,于1974年播出,由宫崎骏制作,高畑勋导演。这部卡通在全世界都广受欢迎。然而,在制作这部卡通的同时,宫崎骏和高畑勋逐渐领悟到,透过电视版这种制作时间和成本都大受限制的动画形式,是没有办法达到表现他们心中真正追求的境界的。他们所追求的,是纯粹而高品质的动画,是能真正深入人心,刻画人们生命中喜悦与悲伤的动画。这股信念正是他们在《风之谷》成功之后毅然成立“吉卜力”工作室的根本动机。
·风之谷
风之谷
他们的理想,是将全部精力都灌注在他们的每一部作品之中,绝不牺牲品质向有限的时间和预算妥协。每一部作品都将由宫崎骏和高畑勋制作导演,一切的指示都由导演来下达,导演的决定拥有最高的优先权。在吉卜力工作室的历史中,一直都坚持着这样的理念,而这可说是宫崎骏和高畑勋这两位出类拔萃的导演和全工作室人员努力的成果。
由于吉卜力从不以盈利为前题,而且“痛恨”当时风行的粗制滥造动画TV长剧,因此,吉卜力几乎就是靠精工细制的剧场版活着。没有人认为吉卜力能够生存下来,包括这两个创始人,然而,倔强的沙漠热风创造了历史,它用自己的存在树立起动画界的荣誉感和良知。吉卜力为追求高品质,基本不外接漫画改编,长期依靠宫崎骏和高畑勋两人从剧本、原作到动画电影,一步到位地工作,连漫画出版都跳跃掉。这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其实也是在跟钱过不去。所以,吉卜力在创造了高额利润的同时,保持着穷人的身份。
吉卜力工作室的成员们,从来都没想过这个工作室竟然能一直存活到现在。“我们制作一部电影,如果它成功了,就再做下一部。如果失败了,那这个工作室就得结束生命。”吉卜力成员们当初就是抱着这样的心态出发的。为了使风险减到最低,他们没雇用任何全职的工作人员。在制作一部影片的时候,他们大约会召募70个左右的人员组成小组,当电影完工之后,小组即自动解散。他们工作的地方,就只有位于东京市郊一间房子中的一层楼而已,而且还是租来的。一切的管理决策都由高畑勋一手包办,在他的良好经营之下,吉卜力工作室才得已顺利地完成《天空之城》的制作,并在1986年上映,成功地吸引了775,000位观众到电影院观赏,同时得到了极高的评价。
·天空之城
天空之城
谈到吉卜力工作室的历史,有一个人是不得不提到的,他就是德间康快,吉卜力的总裁。同时,他也是德间书店的总裁,除了负责发行业务之外,他也参与了一些公司发展及其他的事务。德间康快很少来吉卜力的工作室,因为他原则上希望吉卜力工作室能自由地发展,自由地做决定,但是在有需要的时候,他总是站在第一线帮忙。当初将宫崎骏的漫画《侧耳倾听》搬上萤幕,正是出自他的决定,同时,吉卜力工作室也是由他一手创建的。
德间康快(Yasuyoshi Tokuma)
要将《龙猫》和《再见萤火虫》这两部电影付诸发行上映,吉卜力工作室遇到了不小的困难。因为这两部电影和他们之前的几部电影相较,显得相当沉闷。当时,德间康快自己不惜风尘仆仆地游走于发行片商之间,为这两部影片拼命地争取发行上映的机会,最后在他的努力之下,终于说服了片商。如果缺少了他的任何一点努力奉献,吉卜力工作室现在早已不存在了。
《龙猫》和《再见萤火虫》的票房表现并不如预期。不过,它们超卓的品质却获得了各界一致的赞赏。那一年,《龙猫》几乎包揽了日本所有的电影大奖,甚至还包括了最佳摄影奖。而《再见萤火虫》则被盛赞为“真正的艺术”。藉着这两部影片,吉卜力工作室在日本电影界打响了极大的名气。另外《龙猫》也为吉卜力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龙猫布偶竟然大受欢迎。实际上龙猫布偶的上市距离影片上映差不多已有两年之久,而且他们当初创造龙猫布偶也并非是为了想促进票房,事实上是有一家布偶制造商看上了龙猫,觉得龙猫这个形象不做成布偶实在太可惜了,于是极力央求吉卜力工作室让他制作布偶。总而言之,感谢龙猫产品的销售成果,吉卜力工作室才能够慢慢地补回制作费造成的大笔赤字。
·龙猫
·萤火虫之墓
1989年由宫崎骏导演的《魔女宅急便》。《魔女宅急便》吸引了大约264,000,000名的观众,同时,它也成为日本全年度最卖座的电影。这部电影所带来的收益及票房,超过了所有吉卜力工作室之前所作的每一部电影。然而,在这次大成功的背后,吉卜力遇上了另一个问题:吉卜力倒底该怎么运作比较好呢?尤其是在雇佣关系、工作人员的召募和工作室的发展方面,更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在日本的动画电影界,一般都是按照所画的张数来计算员工的薪资,这也是吉卜力给付它的员工薪资的计算方法。然而,《魔女宅急便》的工作小组所得到的薪水却严重偏低,差不多只有日本平均薪资的一半。于是,宫崎骏做了两个建议:
1.改用全职的雇佣制度以及固定的薪水制度,将工作小组的薪水加倍。
2.固定规律地召募新员工,并且加强训练制度。
·魔女宅急便
虽然吉卜力工作室的经济状况现在有了改善,但是当时全日本的动画界却是处在低迷状况。因此,想在这样的环境下仍能维持制作的水准,宫崎骏认为吉卜力需要一个固定的工作总部,用来建立坚固的组织系统、实现全职员工制度的理想、同时进行工作人员的训练和扩增的计划。所以可以说,吉卜力的管理经营策略有了很大的转变,自此之后,吉卜力进入了第二个时期。
宫崎骏在接下了红猪的工作之后,不知是为了消解压力还是什么的,提出了一个建议:盖一座新的工作室!这就是宫崎骏一贯的方式:当遇到一个问题的时候,就制造一个更大的问题作为解决的方法,所以,吉卜力工作室的新家开始兴建啦。
那一年的宫崎骏在制作《红猪》的同时,他也一个人画好了新工作室的蓝图,亲自和建造商接洽,要求工作室完成时能尽量接近他理想的样子。一年之后,《红猪》和新的工作室几乎同时完成。《红猪》一上映,吉卜力就高高兴兴地搬到新家去啦!
·红猪
1993年,有了新的工作室的吉卜力购进了两部大型的电脑化摄影机,同时也设立了吉卜力渴望已久的摄影部门。新增了这个部门之后,吉卜力终于成长为一个具备动画部门、美术部门、tracing/painting部门,及摄影部门的工作室了。这和日本动画工业界的发展方向完全相反,日本动画界一般是强调分工要极度精细的。而吉卜力采用相反发展方向的原因,是因为他们觉得大家在一个屋檐下,为着共同的目标而努力,这样对达到高品质工作是很重要的。
1993年,吉卜力制作了他们的第一部TV动画,《海潮之声》。负责导演的是望月智充,时年34岁。他是第一位除了宫崎骏和高畑勲以外,和吉卜力合作执导影片的导演。这部影片的制作群都非常年轻,大部份由20多岁到30多岁的人组成。他们的工作信条是「快速、便宜而又有品质的制片」。
这部70分钟长的电视特别节目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但是在预算及制作时间方面,却超出了计画中所预期的。所以,电视是吉卜力未来仍需发展的领域。
·海潮之声
1994年由高畑勲所导演的《平成狸猫大作战》也成为年度日本国产片的第一名。在这部动画中,大部份的动画部份都是由《岁月的童话》之后新加入吉卜力、在吉卜力成熟的年轻成员完成的,而他们也为「平成狸合战」这部影片下了非常大的努力。在《平成狸合战》中,吉卜力第一次使用电脑作画(CG)。虽然只有3个cut有使用CG,但以后只要有需要,他们会用得更多。
·百变狸猫
·岁月的童话
在1995年的四月,吉卜力创立了一座「东小金井动画学院」(小金井是吉卜力所在的一座市镇),希望能挖掘出并培养更多像近藤这样的新导演人才。学校的校长是高畑勲。没人能保证吉卜力工作室能继续像这样顺利地发展下去。吉卜力从来没有忘记,每一部电影对他们来说都是个新的挑战。持续地在品质、技术及人才培育方面不断创新,这就是吉卜力工作室存在的理由。
吉卜力大事年纪以及工作室的作品
长片
1984年,风之谷(the Valley of the Winds)(风の谷のナウシカ)
【严格说来,《风之谷》并不能算是吉卜力作品,因为它上映时吉卜力工作室还未成立。但实际上吉卜力起先的主要成员乃延续自《风之谷》时期的主要人员,故吉卜力本身亦将风之谷视为自身的作品。现在市面上所贩卖的正版DVD及录影带等影音产品,均将《风之谷》归类到吉卜力的作品之内。】
1986年,天空之城 (Laputa - The Castle in the Sky)(天空の城ラピュタ)
1988年,萤火虫之墓 (Grave of the Fireflies)(火垂るの墓)
1988年,龙猫 (My Neighbor Totoro)(となりのトトロ)
1989年,魔女宅急便 (Kiki's Delivery Service)(魔女の宅急便)
1991年,岁月的童话 (Only Yesterday)(おもひでぽろぽろ)
【在这部电影制作工作进行的同时,1990年的十一月,全职制度实施了,而且吉卜力也开始推行动画训练的课程,每年固定招收新员工的制度也实现了。】
1992年,红猪 (Porco Rosso)(红の豚)
1993年,听到涛声 (Ocean Waves)(海がきこえる)
1994年,平成狸合战 (Pom Poko)(平成狸合戦ぽんぽこ)
1995年,侧耳倾听 (Whisper of the Heart)(耳をすませば)
·侧耳倾听
侧耳倾听
1997年,幽灵公主 (Princess Mononoke)(もののけ姫)
【这部电影应用了非常多的电脑科技,这是吉卜力的一大挑战。为了应付这个挑战,吉卜力设立了一个专门的CG小组,更斥资一亿日元购置了一切CG所需的设备。】
·幽灵公主
1999年,我的邻居山田君 (My Neighbors The Yamadas)(となりの山田くん)
【它舍弃了吉卜力惯用的透明画材动画,而是尝试着使用铅笔线与水彩色调的颜色画出了素描般的作品。为了达到这种效果,他们用数字技术代替了传统手法,是吉卜力第一部完全在电脑上完成绘图和动画制作的作品。个人非常喜欢这部。非常喜欢。】
我的邻居山田君
·我的邻居山田君
2001年,千与千寻 (Spirited Away)(千と千寻の神隠し)
·千与千寻
2002年,猫的报恩(The Cat Returns 侧耳倾听的续集)(猫の恩返し)
·猫的报恩
2004年,哈尔的移动城堡(Howl's Moving Castle)(ハウルの动く城)
·哈尔的移动城堡
2006年,地海传说(Legend of Earthsea)(ゲド戦记)
·地海战记
2008年,悬崖上的金鱼公主(Ponyo on the Cliff)(崖の上のポニョ)
2010年,借东西的阿丽埃蒂(借りぐらしのアリエッティ)
【预定2010年夏季上映,导演:米林宏昌,无限期待中!】
·借东西的阿丽埃蒂
短片
【很想看,但是至今没有成功,连资料都很少……泪】
1995年 - On Your Mark (宫崎骏执导,乐团恰克与飞鸟同名曲的音乐录像带)
2000年 - Ghiblies(ギブリーズ、日本电视台的特别节目)
2001年 - 转转胶卷(フィルムぐるぐる)
2001年 - 捕鲸记(くじらとり)
2002年 - 可罗的大散步(コロの大さんぽ)
·可罗的大散步
2002年 - 小梅与龙猫巴士(めいとこねこバス)
2002年 - 幻想的飞行器们(空想の空飞ぶ机械达)
2002年 - 吉卜力斯 episode2(ギブリーズ episode2)
2004年 - 行动机场(ポータブル空港)
2005年 - space station No.9
2005年 - 飞天都市计划(空飞ぶ都市计画)
2006年 - 水蜘蛛MON MON(水グモもんもん)
2006年 - 买下星星的日子(星をかった日)
2006年 - 寻找栖所(やどさがし)
转自Mtime,部分图由本人补换。
吉卜力工作室(スタジオジブリ、Studio Ghibli),是一家日本的动画工作室。工作室成立于1985年中旬,原附属于德间书店,并由极富声望的导演宫崎骏以及他的同事高畑勋,铃木敏夫等一起统筹。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83年由德间书店杂志连载的漫画而改变制作的电影风之谷。德间当时是吉卜力工作室的母公司,并向迪士尼提供了多部动画片的发行权。
吉卜力工作室位于日本东京都近郊的小金井市,占地300多坪,有130多名员工;2005年初,吉卜力出版部正式从德间书店拆分出来,成为吉卜力工作室的一部分。而未来工作室则自组公司,成为「株式会社吉卜力工作室」;宫崎骏负责创作,铃木敏夫担任行销。
![]() |
以龙猫标志为logo
网址:http://www.ghibli.jp/
【名称由来】
1.「吉卜力」是由宫崎骏命名,意思是在撒哈拉沙漠上吹着的热风(ghibli)。吉卜力工作室从2003年开始发行的杂志名字也叫《热风》。
2.此外「ghibli」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意大利的一种侦察机名字。另外「ghibli」的发音依照义大利原音发音应为「ギブリ(gi bu ri)」,但因宫崎骏本人当初的误解,唸作「ジブリ(ji bu ri)」,此名因此显得独一无二,工作室本身也因而顺理成章,不打算对唸法再作修正。
【工作室及附属工作室】
吉卜力工作室(スタジオジブリ / Studio Ghibli)
卡吉诺工作室(スタジオカジノ / Studio Kajino)【是以公司所在的「小金井市梶野町」的发音来命名的。】
基卜力工作室(スタジオギブリ / Studio Gipuri)
工作室成員(制作团队)
现任成员
![]() |
宫崎骏(作画、演出)不解释...
![]() |
高畑勋(演出)不解释……
百瀬义行(作画、演出)
武重洋二(美术)
保田道世(色彩设计)
宫崎吾朗(监督)宫崎骏的长男
前任成员
原彻(制作人)
木原浩胜(制作进行)
田中荣子(前线制作人)
佐藤好春(作画)
近藤喜文(已过世,作画、演出)
近藤胜也(作画)
金田伊功(作画)
安藤雅司(作画)
小西贤一(作画)
男鹿和雄(美术)
山本二三(美术)
高坂希太郎(作画)
吉田健一(作画)
桑名郁朗(作画)
笹木信作(作画)
须藤典彦(演出)
大冢雅彦(演出)
宫地昌幸(演出)
细田守(监督)
【相关设施】
1.三鹰之森吉卜力美术馆(位于日本东京都三鹰市) - 2001年10月1日开幕。展示着吉卜力创造出的世界,每年的展览内容都会有所变更,因此受到好评。2005年展出的主题是「阿尔卑斯山的少女」,2000年的主题为「Ardman动画工作室」。
![]() |
2.皋月和梅的家(サツキとメイの家,日本爱知万国博览会中展出) - 2005年3月竣工。忠实再现《龙猫》中皋月和梅所住的房子,当时需要事前预约才能参观,在展览前数月就已被预约一空。
![]() |
3.吉卜力服饰店(仕立屋スタジオジブリ) - 由日本Prime Gate公司向吉卜力工作室取得授权,进行以「GHIBLI」为品牌的服饰和饰品之企划、制造、贩售。从2004年的秋冬开始贩售。形象模特儿是《红猪》中的主角。商品的目标客层为40岁以上的中年男性。
【历史】
吉卜力的历史缘于宫崎骏和高畑勋的相遇。1965年,宫崎骏和高畑勋一起在一个叫“东映动画”的工作室里工作,这个工作室原本也是只制作电影动画的,但是在时代潮流的影响之下,他们无可选择地还是做了一部TV的动画《阿尔卑斯的少女海蒂》,于1974年播出,由宫崎骏制作,高畑勋导演。这部卡通在全世界都广受欢迎。然而,在制作这部卡通的同时,宫崎骏和高畑勋逐渐领悟到,透过电视版这种制作时间和成本都大受限制的动画形式,是没有办法达到表现他们心中真正追求的境界的。他们所追求的,是纯粹而高品质的动画,是能真正深入人心,刻画人们生命中喜悦与悲伤的动画。这股信念正是他们在《风之谷》成功之后毅然成立“吉卜力”工作室的根本动机。
·风之谷
![]() |
风之谷
他们的理想,是将全部精力都灌注在他们的每一部作品之中,绝不牺牲品质向有限的时间和预算妥协。每一部作品都将由宫崎骏和高畑勋制作导演,一切的指示都由导演来下达,导演的决定拥有最高的优先权。在吉卜力工作室的历史中,一直都坚持着这样的理念,而这可说是宫崎骏和高畑勋这两位出类拔萃的导演和全工作室人员努力的成果。
由于吉卜力从不以盈利为前题,而且“痛恨”当时风行的粗制滥造动画TV长剧,因此,吉卜力几乎就是靠精工细制的剧场版活着。没有人认为吉卜力能够生存下来,包括这两个创始人,然而,倔强的沙漠热风创造了历史,它用自己的存在树立起动画界的荣誉感和良知。吉卜力为追求高品质,基本不外接漫画改编,长期依靠宫崎骏和高畑勋两人从剧本、原作到动画电影,一步到位地工作,连漫画出版都跳跃掉。这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其实也是在跟钱过不去。所以,吉卜力在创造了高额利润的同时,保持着穷人的身份。
吉卜力工作室的成员们,从来都没想过这个工作室竟然能一直存活到现在。“我们制作一部电影,如果它成功了,就再做下一部。如果失败了,那这个工作室就得结束生命。”吉卜力成员们当初就是抱着这样的心态出发的。为了使风险减到最低,他们没雇用任何全职的工作人员。在制作一部影片的时候,他们大约会召募70个左右的人员组成小组,当电影完工之后,小组即自动解散。他们工作的地方,就只有位于东京市郊一间房子中的一层楼而已,而且还是租来的。一切的管理决策都由高畑勋一手包办,在他的良好经营之下,吉卜力工作室才得已顺利地完成《天空之城》的制作,并在1986年上映,成功地吸引了775,000位观众到电影院观赏,同时得到了极高的评价。
·天空之城
![]() |
天空之城
谈到吉卜力工作室的历史,有一个人是不得不提到的,他就是德间康快,吉卜力的总裁。同时,他也是德间书店的总裁,除了负责发行业务之外,他也参与了一些公司发展及其他的事务。德间康快很少来吉卜力的工作室,因为他原则上希望吉卜力工作室能自由地发展,自由地做决定,但是在有需要的时候,他总是站在第一线帮忙。当初将宫崎骏的漫画《侧耳倾听》搬上萤幕,正是出自他的决定,同时,吉卜力工作室也是由他一手创建的。
德间康快(Yasuyoshi Tokuma)
要将《龙猫》和《再见萤火虫》这两部电影付诸发行上映,吉卜力工作室遇到了不小的困难。因为这两部电影和他们之前的几部电影相较,显得相当沉闷。当时,德间康快自己不惜风尘仆仆地游走于发行片商之间,为这两部影片拼命地争取发行上映的机会,最后在他的努力之下,终于说服了片商。如果缺少了他的任何一点努力奉献,吉卜力工作室现在早已不存在了。
《龙猫》和《再见萤火虫》的票房表现并不如预期。不过,它们超卓的品质却获得了各界一致的赞赏。那一年,《龙猫》几乎包揽了日本所有的电影大奖,甚至还包括了最佳摄影奖。而《再见萤火虫》则被盛赞为“真正的艺术”。藉着这两部影片,吉卜力工作室在日本电影界打响了极大的名气。另外《龙猫》也为吉卜力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龙猫布偶竟然大受欢迎。实际上龙猫布偶的上市距离影片上映差不多已有两年之久,而且他们当初创造龙猫布偶也并非是为了想促进票房,事实上是有一家布偶制造商看上了龙猫,觉得龙猫这个形象不做成布偶实在太可惜了,于是极力央求吉卜力工作室让他制作布偶。总而言之,感谢龙猫产品的销售成果,吉卜力工作室才能够慢慢地补回制作费造成的大笔赤字。
·龙猫
![]() |
·萤火虫之墓
![]() |
1989年由宫崎骏导演的《魔女宅急便》。《魔女宅急便》吸引了大约264,000,000名的观众,同时,它也成为日本全年度最卖座的电影。这部电影所带来的收益及票房,超过了所有吉卜力工作室之前所作的每一部电影。然而,在这次大成功的背后,吉卜力遇上了另一个问题:吉卜力倒底该怎么运作比较好呢?尤其是在雇佣关系、工作人员的召募和工作室的发展方面,更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在日本的动画电影界,一般都是按照所画的张数来计算员工的薪资,这也是吉卜力给付它的员工薪资的计算方法。然而,《魔女宅急便》的工作小组所得到的薪水却严重偏低,差不多只有日本平均薪资的一半。于是,宫崎骏做了两个建议:
1.改用全职的雇佣制度以及固定的薪水制度,将工作小组的薪水加倍。
2.固定规律地召募新员工,并且加强训练制度。
·魔女宅急便
![]() |
虽然吉卜力工作室的经济状况现在有了改善,但是当时全日本的动画界却是处在低迷状况。因此,想在这样的环境下仍能维持制作的水准,宫崎骏认为吉卜力需要一个固定的工作总部,用来建立坚固的组织系统、实现全职员工制度的理想、同时进行工作人员的训练和扩增的计划。所以可以说,吉卜力的管理经营策略有了很大的转变,自此之后,吉卜力进入了第二个时期。
宫崎骏在接下了红猪的工作之后,不知是为了消解压力还是什么的,提出了一个建议:盖一座新的工作室!这就是宫崎骏一贯的方式:当遇到一个问题的时候,就制造一个更大的问题作为解决的方法,所以,吉卜力工作室的新家开始兴建啦。
那一年的宫崎骏在制作《红猪》的同时,他也一个人画好了新工作室的蓝图,亲自和建造商接洽,要求工作室完成时能尽量接近他理想的样子。一年之后,《红猪》和新的工作室几乎同时完成。《红猪》一上映,吉卜力就高高兴兴地搬到新家去啦!
·红猪
![]() |
1993年,有了新的工作室的吉卜力购进了两部大型的电脑化摄影机,同时也设立了吉卜力渴望已久的摄影部门。新增了这个部门之后,吉卜力终于成长为一个具备动画部门、美术部门、tracing/painting部门,及摄影部门的工作室了。这和日本动画工业界的发展方向完全相反,日本动画界一般是强调分工要极度精细的。而吉卜力采用相反发展方向的原因,是因为他们觉得大家在一个屋檐下,为着共同的目标而努力,这样对达到高品质工作是很重要的。
1993年,吉卜力制作了他们的第一部TV动画,《海潮之声》。负责导演的是望月智充,时年34岁。他是第一位除了宫崎骏和高畑勲以外,和吉卜力合作执导影片的导演。这部影片的制作群都非常年轻,大部份由20多岁到30多岁的人组成。他们的工作信条是「快速、便宜而又有品质的制片」。
这部70分钟长的电视特别节目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但是在预算及制作时间方面,却超出了计画中所预期的。所以,电视是吉卜力未来仍需发展的领域。
·海潮之声
![]() |
1994年由高畑勲所导演的《平成狸猫大作战》也成为年度日本国产片的第一名。在这部动画中,大部份的动画部份都是由《岁月的童话》之后新加入吉卜力、在吉卜力成熟的年轻成员完成的,而他们也为「平成狸合战」这部影片下了非常大的努力。在《平成狸合战》中,吉卜力第一次使用电脑作画(CG)。虽然只有3个cut有使用CG,但以后只要有需要,他们会用得更多。
·百变狸猫
![]() |
·岁月的童话
![]() |
在1995年的四月,吉卜力创立了一座「东小金井动画学院」(小金井是吉卜力所在的一座市镇),希望能挖掘出并培养更多像近藤这样的新导演人才。学校的校长是高畑勲。没人能保证吉卜力工作室能继续像这样顺利地发展下去。吉卜力从来没有忘记,每一部电影对他们来说都是个新的挑战。持续地在品质、技术及人才培育方面不断创新,这就是吉卜力工作室存在的理由。
吉卜力大事年纪以及工作室的作品
长片
1984年,风之谷(the Valley of the Winds)(风の谷のナウシカ)
【严格说来,《风之谷》并不能算是吉卜力作品,因为它上映时吉卜力工作室还未成立。但实际上吉卜力起先的主要成员乃延续自《风之谷》时期的主要人员,故吉卜力本身亦将风之谷视为自身的作品。现在市面上所贩卖的正版DVD及录影带等影音产品,均将《风之谷》归类到吉卜力的作品之内。】
1986年,天空之城 (Laputa - The Castle in the Sky)(天空の城ラピュタ)
1988年,萤火虫之墓 (Grave of the Fireflies)(火垂るの墓)
1988年,龙猫 (My Neighbor Totoro)(となりのトトロ)
1989年,魔女宅急便 (Kiki's Delivery Service)(魔女の宅急便)
1991年,岁月的童话 (Only Yesterday)(おもひでぽろぽろ)
【在这部电影制作工作进行的同时,1990年的十一月,全职制度实施了,而且吉卜力也开始推行动画训练的课程,每年固定招收新员工的制度也实现了。】
1992年,红猪 (Porco Rosso)(红の豚)
1993年,听到涛声 (Ocean Waves)(海がきこえる)
1994年,平成狸合战 (Pom Poko)(平成狸合戦ぽんぽこ)
1995年,侧耳倾听 (Whisper of the Heart)(耳をすませば)
·侧耳倾听
![]() |
侧耳倾听
1997年,幽灵公主 (Princess Mononoke)(もののけ姫)
【这部电影应用了非常多的电脑科技,这是吉卜力的一大挑战。为了应付这个挑战,吉卜力设立了一个专门的CG小组,更斥资一亿日元购置了一切CG所需的设备。】
·幽灵公主
![]() |
1999年,我的邻居山田君 (My Neighbors The Yamadas)(となりの山田くん)
【它舍弃了吉卜力惯用的透明画材动画,而是尝试着使用铅笔线与水彩色调的颜色画出了素描般的作品。为了达到这种效果,他们用数字技术代替了传统手法,是吉卜力第一部完全在电脑上完成绘图和动画制作的作品。个人非常喜欢这部。非常喜欢。】
我的邻居山田君
·我的邻居山田君
![]() |
2001年,千与千寻 (Spirited Away)(千と千寻の神隠し)
·千与千寻
![]() |
2002年,猫的报恩(The Cat Returns 侧耳倾听的续集)(猫の恩返し)
·猫的报恩
![]() |
2004年,哈尔的移动城堡(Howl's Moving Castle)(ハウルの动く城)
·哈尔的移动城堡
![]() |
2006年,地海传说(Legend of Earthsea)(ゲド戦记)
·地海战记
![]() |
2008年,悬崖上的金鱼公主(Ponyo on the Cliff)(崖の上のポニョ)
![]() |
2010年,借东西的阿丽埃蒂(借りぐらしのアリエッティ)
【预定2010年夏季上映,导演:米林宏昌,无限期待中!】
·借东西的阿丽埃蒂
![]() |
短片
【很想看,但是至今没有成功,连资料都很少……泪】
1995年 - On Your Mark (宫崎骏执导,乐团恰克与飞鸟同名曲的音乐录像带)
2000年 - Ghiblies(ギブリーズ、日本电视台的特别节目)
2001年 - 转转胶卷(フィルムぐるぐる)
2001年 - 捕鲸记(くじらとり)
2002年 - 可罗的大散步(コロの大さんぽ)
·可罗的大散步
![]() |
2002年 - 小梅与龙猫巴士(めいとこねこバス)
2002年 - 幻想的飞行器们(空想の空飞ぶ机械达)
2002年 - 吉卜力斯 episode2(ギブリーズ episode2)
2004年 - 行动机场(ポータブル空港)
2005年 - space station No.9
2005年 - 飞天都市计划(空飞ぶ都市计画)
2006年 - 水蜘蛛MON MON(水グモもんもん)
2006年 - 买下星星的日子(星をかった日)
2006年 - 寻找栖所(やどさがし)
转自Mtime,部分图由本人补换。
-
KhunDee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3-12-06 12:23:15
-
Invincible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7-03 19:54:55
-
TnegaAionarap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2-03 11:2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