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安大戏院看《锁麟囊》
春节值了七天班,还好有初五那天可以去长安大戏院看《锁麟囊》这个盼头~
《锁麟囊》是个关于善有善报的故事。有钱人家的大小姐出嫁,花轿在路边亭子避雨时,遇到另一个贫寒人家的姑娘出嫁的轿子。姑娘没有妆奁,哀哀啼哭,大小姐动了恻隐之心,以锁麟囊相赠。这个锁麟囊,绣着一个麒麟,取的是喜得麟儿的好兆头,里面是各色珍宝首饰。六年后,大小姐夫家所在的地方发了大水,家财流失殆尽。大小姐也和家人失散,流落到隔壁县的一个大户员外家做带小少爷的老妈子。机缘巧合在园子的角楼里看到了当年相赠的锁麟囊。员外夫人仔细询问,方得知当年的恩人就在眼前。二人结拜金兰,员外夫人又以另一袋珠宝相赠。这时,大小姐因洪水而失散的家人也都寻了过来,一家团圆,皆大欢喜。
一两个月前订的票,当时想的只是在值班的间隙安排听个京剧调剂一下,却误打误撞买到了名角儿出演的大戏的票。扮演大小姐的是著名的程派青衣迟小秋,至于有多著名嘛。。。长安大戏院座无虚席,终场后大家起立鼓掌,掌声经久不停。大部分观众都是50岁以上的老戏迷,我坐在大家中间,酱油感明显。于是也不敢叫好什么的,怕喊错了。。。只是在别人叫好的时候,跟着鼓掌~
这是第一次去长安大戏院,交通非常方便,在北京站口东那一站下了公共汽车,走一点点路就是了。戏院有两层,我坐在二层中间的位置。前排的座位还有小桌子和茶点的待遇,中间会有服务员殷勤加水。觉得比正襟危坐的音乐厅多了一份亲和力。舞台两侧有电子屏打出台词的字幕,唱词和念白的都有,所以完全不必担心听不懂。之前在国家大剧院听昆曲的《红楼梦》,居然同时给出了中文和英文的字幕。。。看累了的时候,琢磨琢磨英文字幕,觉得当翻译还真是个不容易的活儿呢。。。
大家都说程派青衣的唱腔和动作很美,但可能是我还没有听习惯,所以只是觉得曲调悠扬婉转挺好听,却还没有那种“特别美”的感觉。动作嘛,实在离舞台比较远,又没有带望远镜,所以看的不是很真切。这是我第一次听这个戏,觉得它最美的地方却是在唱词。既通俗易懂,又有文学的美感,而且还朗朗上口。
下面这一段是经典中的经典,大小姐在花轿中听闻另外一位姑娘正为出嫁没有妆奁而哭泣,于是唱道:
春秋亭外风雨暴,何处悲声破寂寥。隔帘只见一花轿,想必是新婚渡鹊桥。
吉日良辰当欢笑,为什么鲛珠化泪抛?此时却又明白了,世上何尝尽富豪。
也有饥寒悲怀抱,也有失意痛哭嚎啕。轿内的人儿弹别调,必有隐情在心潮。
之后决定以锁麟囊相赠:
听薛良一语来相告,满腹骄矜顿雪消。人情冷暖凭天造,谁能移动他半分毫。
我正富足她正少,她为饥寒我为娇。分我一枝珊瑚宝,安她半世凤凰巢。
忙把梅香低声叫,莫把姓名信口晓。这都是神话凭空造,自把珠玉夸富豪。
鳞儿哪有神送到。积德才生玉树苗。小小囊儿何足道,救她饥渴胜琼瑶。
六年后落魄,自伤身世:
一霎时把七情俱已昧尽,渗透了酸辛处泪湿衣襟。
我只道铁富贵一生铸定,又谁知人生数顷刻分明。
想当年我也曾撒娇使性,到今朝那怕我不信前尘。
这也是老天爷一番教训,他教我收余恨、免娇嗔、
且自新、改性情、休恋逝水、苦海回生、早悟兰因。
大团圆结局时的ending:
这才是今生难预料,不想团圆在今朝。
回首繁华如梦渺,残生一线付惊涛。
柳暗花明休啼笑,善果新花可自豪。
种福得福如此报,愧我当初赠木桃。
这段视频是张火丁的,你会发现京剧也有唱得非常快、节奏很紧凑的: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E4MzgxMjA=.html
演出还有其他的亮点,比如两个主要的丫鬟都是丑角儿反串的,在戏中插科打诨,笑料不断。同时也越发衬托出青衣的端庄娴雅。
我右边坐的是一对老年人,左边坐的是一个小朋友和他的妈妈。小朋友貌似是资深戏迷,每个演员的名字脱口而出,好像开演前还去后台转过一圈儿。小朋友的妈妈在听到经典唱段时还会跟着哼唱。不过,阿姨的跟唱丝毫不会影响我听戏 -- 我反而觉得很受她那种陶醉的状态感染呢。
想想平常去看电影,电影院里八成以上都是年轻人;而这个戏院里,50岁以上的人占了绝大多数。真是各个族群都有自己的心头好呀~ 而北京的魅力也就在于,她不独为哪个族群服务,每个人都可以在这个城市里找到自己的“小乐惠”。
整场演出两个半小时,丝毫没有疲倦拖沓的感觉,我非常庆幸自己可以看到一场这么精彩的表演。
《锁麟囊》是个关于善有善报的故事。有钱人家的大小姐出嫁,花轿在路边亭子避雨时,遇到另一个贫寒人家的姑娘出嫁的轿子。姑娘没有妆奁,哀哀啼哭,大小姐动了恻隐之心,以锁麟囊相赠。这个锁麟囊,绣着一个麒麟,取的是喜得麟儿的好兆头,里面是各色珍宝首饰。六年后,大小姐夫家所在的地方发了大水,家财流失殆尽。大小姐也和家人失散,流落到隔壁县的一个大户员外家做带小少爷的老妈子。机缘巧合在园子的角楼里看到了当年相赠的锁麟囊。员外夫人仔细询问,方得知当年的恩人就在眼前。二人结拜金兰,员外夫人又以另一袋珠宝相赠。这时,大小姐因洪水而失散的家人也都寻了过来,一家团圆,皆大欢喜。
一两个月前订的票,当时想的只是在值班的间隙安排听个京剧调剂一下,却误打误撞买到了名角儿出演的大戏的票。扮演大小姐的是著名的程派青衣迟小秋,至于有多著名嘛。。。长安大戏院座无虚席,终场后大家起立鼓掌,掌声经久不停。大部分观众都是50岁以上的老戏迷,我坐在大家中间,酱油感明显。于是也不敢叫好什么的,怕喊错了。。。只是在别人叫好的时候,跟着鼓掌~
这是第一次去长安大戏院,交通非常方便,在北京站口东那一站下了公共汽车,走一点点路就是了。戏院有两层,我坐在二层中间的位置。前排的座位还有小桌子和茶点的待遇,中间会有服务员殷勤加水。觉得比正襟危坐的音乐厅多了一份亲和力。舞台两侧有电子屏打出台词的字幕,唱词和念白的都有,所以完全不必担心听不懂。之前在国家大剧院听昆曲的《红楼梦》,居然同时给出了中文和英文的字幕。。。看累了的时候,琢磨琢磨英文字幕,觉得当翻译还真是个不容易的活儿呢。。。
大家都说程派青衣的唱腔和动作很美,但可能是我还没有听习惯,所以只是觉得曲调悠扬婉转挺好听,却还没有那种“特别美”的感觉。动作嘛,实在离舞台比较远,又没有带望远镜,所以看的不是很真切。这是我第一次听这个戏,觉得它最美的地方却是在唱词。既通俗易懂,又有文学的美感,而且还朗朗上口。
下面这一段是经典中的经典,大小姐在花轿中听闻另外一位姑娘正为出嫁没有妆奁而哭泣,于是唱道:
春秋亭外风雨暴,何处悲声破寂寥。隔帘只见一花轿,想必是新婚渡鹊桥。
吉日良辰当欢笑,为什么鲛珠化泪抛?此时却又明白了,世上何尝尽富豪。
也有饥寒悲怀抱,也有失意痛哭嚎啕。轿内的人儿弹别调,必有隐情在心潮。
之后决定以锁麟囊相赠:
听薛良一语来相告,满腹骄矜顿雪消。人情冷暖凭天造,谁能移动他半分毫。
我正富足她正少,她为饥寒我为娇。分我一枝珊瑚宝,安她半世凤凰巢。
忙把梅香低声叫,莫把姓名信口晓。这都是神话凭空造,自把珠玉夸富豪。
鳞儿哪有神送到。积德才生玉树苗。小小囊儿何足道,救她饥渴胜琼瑶。
六年后落魄,自伤身世:
一霎时把七情俱已昧尽,渗透了酸辛处泪湿衣襟。
我只道铁富贵一生铸定,又谁知人生数顷刻分明。
想当年我也曾撒娇使性,到今朝那怕我不信前尘。
这也是老天爷一番教训,他教我收余恨、免娇嗔、
且自新、改性情、休恋逝水、苦海回生、早悟兰因。
大团圆结局时的ending:
这才是今生难预料,不想团圆在今朝。
回首繁华如梦渺,残生一线付惊涛。
柳暗花明休啼笑,善果新花可自豪。
种福得福如此报,愧我当初赠木桃。
这段视频是张火丁的,你会发现京剧也有唱得非常快、节奏很紧凑的: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E4MzgxMjA=.html
演出还有其他的亮点,比如两个主要的丫鬟都是丑角儿反串的,在戏中插科打诨,笑料不断。同时也越发衬托出青衣的端庄娴雅。
我右边坐的是一对老年人,左边坐的是一个小朋友和他的妈妈。小朋友貌似是资深戏迷,每个演员的名字脱口而出,好像开演前还去后台转过一圈儿。小朋友的妈妈在听到经典唱段时还会跟着哼唱。不过,阿姨的跟唱丝毫不会影响我听戏 -- 我反而觉得很受她那种陶醉的状态感染呢。
想想平常去看电影,电影院里八成以上都是年轻人;而这个戏院里,50岁以上的人占了绝大多数。真是各个族群都有自己的心头好呀~ 而北京的魅力也就在于,她不独为哪个族群服务,每个人都可以在这个城市里找到自己的“小乐惠”。
整场演出两个半小时,丝毫没有疲倦拖沓的感觉,我非常庆幸自己可以看到一场这么精彩的表演。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