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大师读书笔记之加缪——荒诞与真实
世界是荒诞的。这个结论不必列举很多的事实。且不说世界充斥的不公以及人抗争的无效性,单是我们迎面与这个世界打一照面,呈现于我们面前的世界表象,已经使人产生荒诞感。有时候一挣灵,稍为捕捉一下我们的意识,荒诞感便会浮出表面。之所以如此平常的现象都会使我们感受到荒诞,是由于一刹那我们发现,我们所处的这个处境以及周身这个强大的物理世界与我们的内心对立存在,它并不是按照我们的意志而存在,有时甚至与我们完全无关。
人与这个世界并处而非相融也许是最淡漠的荒诞。当人行动起来,开始抗争,克服这个世界种种不顺应我们内心的障碍,荒诞感也在逐渐增强。而选择自杀的人,那些强烈感受到生命荒诞的人,最终选择自杀否定人生这样不断挣扎的意义与有效。
所以说,荒诞是一出悲剧。整个人类是一出巨大的悲剧。这样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被一则希腊神话所隐喻。传说中的西绪福斯被罚做无效的劳动,用尽气力将巨石推上山顶,而巨石抵达山顶之后就会滚落下来,西绪福斯不得不重新再推,如此周而复此,徒耗心力,没有结果。西绪福斯是人类的化身,人类为生存及自身命运所做的一切抗争都似西绪福斯的无效劳作,从根底上来说,是无意义的,最终都将归于湮灭。
但是加缪最后最富有激情地宣称:人的精神将屹立不倒。在这种否定性无效抗争过程中,恰是由于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不懈抗争,人显示了其精神的伟大。这种强大人的精神辉耀整个宇宙,即便身下的一抹矿灰亦被笼罩其中。
所以加缪本质上是一个人道主义者。除了《西绪福斯神话》结尾难抑激情的结论给人予深刻感受,还可以从《鼠疫》当中得出最清晰的结论。加缪通过此部藉由传统手法写就的书强调:面对世界的丑恶,人类应该团结起来。小说中的里厄医生正是加缪信念的人格化身。
加缪出身贫寒,早年自学哲学。在44岁的时候获得了诺贝尔奖。在其生命历程中,从狭小的家乡到不断扩大宽广的外界,以及不断拓深的知识,使加缪快速而敏感地认识到这个世界的本质。所以,虽然不乏勇气和强悍的精神,亦有仿如置身度外局外人般的玩世不恭,加缪总是不免忧郁。加缪是那个在阳光底下皱着眉头望向看不清远方的人,最终掠过这个世界的纷扰表象,他一直看到了他童年那沙滩上笼罩着的耀眼而温馨的夕阳。
加缪在47岁的壮年因车祸死去。世人在他的皮包里发现了《第一个人》未完成的手稿。在这部未能最终完成的小说中,加缪带着夕阳般的温暖情感回忆了自己的早年生活。贫穷而快乐不无裨益的有可能是唯一幸福的生活。其中有早年的玩耍岁月,过早离世扑朔迷离的父亲,一生辛苦劳作的外祖母,仁慈充满爱心的早年教师。加缪曾在书的题记中将此书献给自己的老师。他早年的恩师热尔曼充满欣慰地于回信中提及往事:我不知用怎样优美的话语来赞美你的母亲。因为你总是穿着齐整,从你平时的表现看我以为你家境跟其他同学差不多,直到你妈妈为了争取助学金的事来找我,我才对你的真实情况有所了解……
几乎可以肯定,《第一个人》是加缪的自传。早年的真切岁月对每一个人来说,都可能是隐藏着最丰富的宝藏。尽管仍然带着那种依稀的忧伤,整部小说却被一种暖人心脾的温馨情调所笼罩。生活与心灵都在这里坦露着它无比的真实和丰富。这一切与荒诞无关。这是贮于心中的曾对世界及生命最单纯和最真实的触摸。外部的世界也许荒诞,但人无法泯灭的记忆无法忘怀的情感却构成了极度的真实。
在罹患车祸的加谬皮包里同时发现的还有一些散乱的书简。加缪在书简中强烈表达:为了追求世界的真理,无法忍受像母亲一样度过可怕无知的一生。加谬将小说命名为“第一个人”,依然使人感觉到其对人的精神存在的信念,与《西绪福斯神话》中所表达的并无二致。只要拥有精神,一个人都可以跟整个世界对抗屹立其上。这第一个人当初走向世界,发现了这个世界的荒诞面目,但在最后的回忆里,却发现了生命永恒的真实。
人与这个世界并处而非相融也许是最淡漠的荒诞。当人行动起来,开始抗争,克服这个世界种种不顺应我们内心的障碍,荒诞感也在逐渐增强。而选择自杀的人,那些强烈感受到生命荒诞的人,最终选择自杀否定人生这样不断挣扎的意义与有效。
所以说,荒诞是一出悲剧。整个人类是一出巨大的悲剧。这样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被一则希腊神话所隐喻。传说中的西绪福斯被罚做无效的劳动,用尽气力将巨石推上山顶,而巨石抵达山顶之后就会滚落下来,西绪福斯不得不重新再推,如此周而复此,徒耗心力,没有结果。西绪福斯是人类的化身,人类为生存及自身命运所做的一切抗争都似西绪福斯的无效劳作,从根底上来说,是无意义的,最终都将归于湮灭。
但是加缪最后最富有激情地宣称:人的精神将屹立不倒。在这种否定性无效抗争过程中,恰是由于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不懈抗争,人显示了其精神的伟大。这种强大人的精神辉耀整个宇宙,即便身下的一抹矿灰亦被笼罩其中。
所以加缪本质上是一个人道主义者。除了《西绪福斯神话》结尾难抑激情的结论给人予深刻感受,还可以从《鼠疫》当中得出最清晰的结论。加缪通过此部藉由传统手法写就的书强调:面对世界的丑恶,人类应该团结起来。小说中的里厄医生正是加缪信念的人格化身。
加缪出身贫寒,早年自学哲学。在44岁的时候获得了诺贝尔奖。在其生命历程中,从狭小的家乡到不断扩大宽广的外界,以及不断拓深的知识,使加缪快速而敏感地认识到这个世界的本质。所以,虽然不乏勇气和强悍的精神,亦有仿如置身度外局外人般的玩世不恭,加缪总是不免忧郁。加缪是那个在阳光底下皱着眉头望向看不清远方的人,最终掠过这个世界的纷扰表象,他一直看到了他童年那沙滩上笼罩着的耀眼而温馨的夕阳。
加缪在47岁的壮年因车祸死去。世人在他的皮包里发现了《第一个人》未完成的手稿。在这部未能最终完成的小说中,加缪带着夕阳般的温暖情感回忆了自己的早年生活。贫穷而快乐不无裨益的有可能是唯一幸福的生活。其中有早年的玩耍岁月,过早离世扑朔迷离的父亲,一生辛苦劳作的外祖母,仁慈充满爱心的早年教师。加缪曾在书的题记中将此书献给自己的老师。他早年的恩师热尔曼充满欣慰地于回信中提及往事:我不知用怎样优美的话语来赞美你的母亲。因为你总是穿着齐整,从你平时的表现看我以为你家境跟其他同学差不多,直到你妈妈为了争取助学金的事来找我,我才对你的真实情况有所了解……
几乎可以肯定,《第一个人》是加缪的自传。早年的真切岁月对每一个人来说,都可能是隐藏着最丰富的宝藏。尽管仍然带着那种依稀的忧伤,整部小说却被一种暖人心脾的温馨情调所笼罩。生活与心灵都在这里坦露着它无比的真实和丰富。这一切与荒诞无关。这是贮于心中的曾对世界及生命最单纯和最真实的触摸。外部的世界也许荒诞,但人无法泯灭的记忆无法忘怀的情感却构成了极度的真实。
在罹患车祸的加谬皮包里同时发现的还有一些散乱的书简。加缪在书简中强烈表达:为了追求世界的真理,无法忍受像母亲一样度过可怕无知的一生。加谬将小说命名为“第一个人”,依然使人感觉到其对人的精神存在的信念,与《西绪福斯神话》中所表达的并无二致。只要拥有精神,一个人都可以跟整个世界对抗屹立其上。这第一个人当初走向世界,发现了这个世界的荒诞面目,但在最后的回忆里,却发现了生命永恒的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