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晚睡
中午刚爬起来,一眼看到这个:
http://www.douban.com/people/fugen/status/861741319/
怎么说?“当时我就震惊了”!!!
回想过去自己习惯的睡觉时间:小学21:00,初中22:30,高中00:00,大学……随机。一步步变得越来越晚,一步步习惯了晚睡。现在的话,因为是正常的上班时间,所以工作日是00:00-01:00,周末跟大学时基本一样。
大学时因为机缘巧合,住了两年半的单人寝室(成也单间败也单间),于是自由散漫的本性一发不可收拾。无数次,对着屏幕或者书页,看到凌晨四点最寂静的黎明前的黑暗,甚至是窗外泛白(与现在一样的一条蓝色窗帘),洗漱之后躺下,楼外早起的鸟儿已经开始叫了。
六年前的一个凌晨,我这样写下:“一直向往这种夜阑珊、万簌俱静,桔灯一盏,一本书,一首听到心灵深处的曲子,一杯清茶,相伴到黎明的感觉。不管窗外是春风沉醉夏虫清鸣还是秋雨潇潇冬雪飞扬,夜深的时候,站在阳台上,透透气,看看马路上不灭的灯火,还有那些为生计或别的还在路上奔波的人们偶然开过的汽车……高中的生活是这个样子;现在条件优越了,于是更加变本加厉。”(我宁愿摘引大学时的文字而不是重新写,可见懒惰并且几无长进)
也和一位朋友有这样的共识:想要自由的感觉。或者说,想要证明自己是自由的,随性的,想什么时候睡就什么时候睡。
有一次在网上谈自己晚睡的最高记录,我写出我的一次记录:11:30,在邻居做午饭的声音中躺倒睡下……
关于晚睡与健康:
有一个流传甚广的健康帖,说什么几点钟哪个器官排毒几点钟哪个器官养颜之类的。也看到揭露其伪科学的反对帖,一则说器官排毒的说法没有实证依据,二则说这个几点钟是依据北京时间还是当地时间?即使是当地时间,你让那些值夜班的人情何以堪。
不过传统养生也在讲“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是自古证明的健康的生活方式。然而自从那个可恶的瓦特改良蒸汽机开启工业时代以来,卡尔·本茨、亚历山卓·伏打、冯·诺依曼、蒂姆·伯纳斯·李等一票人毫无节制地把人类推向了无法回头的深渊。如果说人类习惯于农业社会的身体还来不及适应信息时代的生活方式,那也只能说是宿命了。
我自己定下的标准是:正常情况下(允许偶尔的例外),每天的睡眠时间不能少于6小时。不管是几点到几点的作息,也不管是不是采用INTP教主达·芬奇同学的多段睡眠法(Polyphasic sleep),6小时是红色警戒线。对于成年人来说,7-8小时是系统良好运转的范围,整天贴着警戒线高危运行也不好。
在时间量保证的前提下,规律作息的意义就在于,如果每次睡眠时间之间的间隔不固定,可能会睡不着。仅此而已。
最后放松一下,谈谈晚睡的原因:
1. 因为寂寞,不愿在沉沉黑夜中放弃与这个世界唯一的联系。
2. 因为贪玩。
![]() |
http://www.douban.com/people/fugen/status/861741319/
怎么说?“当时我就震惊了”!!!
回想过去自己习惯的睡觉时间:小学21:00,初中22:30,高中00:00,大学……随机。一步步变得越来越晚,一步步习惯了晚睡。现在的话,因为是正常的上班时间,所以工作日是00:00-01:00,周末跟大学时基本一样。
大学时因为机缘巧合,住了两年半的单人寝室(成也单间败也单间),于是自由散漫的本性一发不可收拾。无数次,对着屏幕或者书页,看到凌晨四点最寂静的黎明前的黑暗,甚至是窗外泛白(与现在一样的一条蓝色窗帘),洗漱之后躺下,楼外早起的鸟儿已经开始叫了。
六年前的一个凌晨,我这样写下:“一直向往这种夜阑珊、万簌俱静,桔灯一盏,一本书,一首听到心灵深处的曲子,一杯清茶,相伴到黎明的感觉。不管窗外是春风沉醉夏虫清鸣还是秋雨潇潇冬雪飞扬,夜深的时候,站在阳台上,透透气,看看马路上不灭的灯火,还有那些为生计或别的还在路上奔波的人们偶然开过的汽车……高中的生活是这个样子;现在条件优越了,于是更加变本加厉。”(我宁愿摘引大学时的文字而不是重新写,可见懒惰并且几无长进)
也和一位朋友有这样的共识:想要自由的感觉。或者说,想要证明自己是自由的,随性的,想什么时候睡就什么时候睡。
有一次在网上谈自己晚睡的最高记录,我写出我的一次记录:11:30,在邻居做午饭的声音中躺倒睡下……
关于晚睡与健康:
有一个流传甚广的健康帖,说什么几点钟哪个器官排毒几点钟哪个器官养颜之类的。也看到揭露其伪科学的反对帖,一则说器官排毒的说法没有实证依据,二则说这个几点钟是依据北京时间还是当地时间?即使是当地时间,你让那些值夜班的人情何以堪。
不过传统养生也在讲“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是自古证明的健康的生活方式。然而自从那个可恶的瓦特改良蒸汽机开启工业时代以来,卡尔·本茨、亚历山卓·伏打、冯·诺依曼、蒂姆·伯纳斯·李等一票人毫无节制地把人类推向了无法回头的深渊。如果说人类习惯于农业社会的身体还来不及适应信息时代的生活方式,那也只能说是宿命了。
我自己定下的标准是:正常情况下(允许偶尔的例外),每天的睡眠时间不能少于6小时。不管是几点到几点的作息,也不管是不是采用INTP教主达·芬奇同学的多段睡眠法(Polyphasic sleep),6小时是红色警戒线。对于成年人来说,7-8小时是系统良好运转的范围,整天贴着警戒线高危运行也不好。
在时间量保证的前提下,规律作息的意义就在于,如果每次睡眠时间之间的间隔不固定,可能会睡不着。仅此而已。
最后放松一下,谈谈晚睡的原因:
1. 因为寂寞,不愿在沉沉黑夜中放弃与这个世界唯一的联系。
![]() |
2. 因为贪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