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不食河豚
读汪曾祺《五味》。谈及江阴食河豚之盛,又言江阴中学曾有非常齐备的河豚标本收藏。
小时候入水产店,都是跟着父母去。不类现下的鱼肆,那时都是“国营”,也没什么活鱼。店内多有图片,介绍有毒的鱼类。好一点的店有玻璃瓶子装的标本,多数就是河豚了。恐怕是我最早见到的鱼类标本了。
大概店家所虑的是有河豚混入其他鱼中被人误食。那时在陕西,当地人不太吃鱼的。店里很多冰冻鱼,也不是没有混淆的可能。
现在想想,大概那时的鱼虽然是死的,却来自自然水域的。如今人工养殖时代,没有这种误食的可能了。
汪言河豚易怒,用棍子捅它,便会生气,通体涨得滚圆。
有机会希望能尝试。
至于河豚的食法,完全不知了。据说善加处理,便没有问题,小心去除它的肝脏与性腺,还有血液。大概有独特手法吧。
目前倒没有尝试的愿望。想着老迈了,活得不耐烦,又小有积蓄,不妨日日食河豚,号“河豚翁”,或者“豚叟”一类,哪天不小心被毒毙也就是了。
小时候入水产店,都是跟着父母去。不类现下的鱼肆,那时都是“国营”,也没什么活鱼。店内多有图片,介绍有毒的鱼类。好一点的店有玻璃瓶子装的标本,多数就是河豚了。恐怕是我最早见到的鱼类标本了。
大概店家所虑的是有河豚混入其他鱼中被人误食。那时在陕西,当地人不太吃鱼的。店里很多冰冻鱼,也不是没有混淆的可能。
现在想想,大概那时的鱼虽然是死的,却来自自然水域的。如今人工养殖时代,没有这种误食的可能了。
汪言河豚易怒,用棍子捅它,便会生气,通体涨得滚圆。
有机会希望能尝试。
至于河豚的食法,完全不知了。据说善加处理,便没有问题,小心去除它的肝脏与性腺,还有血液。大概有独特手法吧。
目前倒没有尝试的愿望。想着老迈了,活得不耐烦,又小有积蓄,不妨日日食河豚,号“河豚翁”,或者“豚叟”一类,哪天不小心被毒毙也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