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诡小说——仿佛世界崩坏般的错觉效果
看过好的电影和书,总是有种想要对人倾诉的欲望。曾经说过想要写点关于叙诡小说的东西,趁着今天订购的书到手了,就边回顾边打。
看的第一本叙诡是我孙子武丸的《杀戮之病》,很多人会一眼被作者的名字所吸引,觉得很滑稽。可是如果你能读懂他的作品,那赞叹就会油然而生。看这本书之前,不清楚叙诡是什么意思,所以只是抱着很普通的心态去读。整个故事都围绕着性犯罪展开,不是一般的犯罪,是有着特殊的让人所不耻的性犯罪。尽管作者写的比较唯美,婉转,但是还是引起很大争议。一口气看到结尾,在毫无防备的状态下,书中的女性角色喊出了那句让人瞬间思维停滞的话——“老公,你都对妈妈做了什么?”于是,世界崩坏了。我盯着这句话看了很久,然后再翻到前面的章节去看。等到终于看懂后,仿佛听到了作者发出了恶作剧成功后得意的笑声。
他营造了一个世界,如实的描述着所有发生的事情。却在结尾时,仅仅用了一句话就把整个世界推到。没有一句谎言,但是却成功的让读者慢慢陷入圈套。再回头看去,也是毫无违和感。
“叙述性诡计并不只是欺骗读者,有时更带有仿佛世界崩坏般的错觉效果。”《杀戮之病》做到了。
然后就是道尾秀介的《乌鸦的拇指》。呆板的封面,奇怪的名字,简单的内容介绍。我觉得很容易让人错过这本书。而网上说到这个作者,也总是会先提到他另外的一些作品,比如《向日葵不开的夏日》,《独眼猴》,《影子》什么的。但是《乌鸦的拇指》却是我最喜欢的。5个失去了工作,家庭,身份和正常生活,没有固定住所,每天都以偷窃诈骗为生的小人物,设计了一场以高利贷组织为对象的骗局。看完全书之后,你会发现,除了在回忆中被组织害死的亲人外,这本书里没有杀任何一个人,这还能算是推理小说么?不过我已经不纠结于这一点,就像书里提到的——“老铁设下了他人生最后的骗局。这是武泽之辈全然不能望其项背的大手笔。老铁撒了巨大的谎。在一切的场景。在一切的瞬间。但是,撒谎的动机却是真实的。没有比之更真实的了。”老铁的局就是作者的局,从一开始就是,从第一章第一节第一句就是。如果你想去破这个局,那就一个字也不要相信。
《乌鸦》没有《杀戮》那么震撼,但是《杀戮》的故事让人不寒而栗的冰冷,《乌鸦》却带给人挥之不去的哀伤。老铁,这个在诈骗行当里混了二十多年的老手。用生命剩余的力量改变了4个人的命运。这个边说着“骗子啊,其实都是废物。会不得好死啊。最后肯定是一个孤苦伶仃,身边一个人都没有,就这么死了。”边为自己的女儿设下最后骗局的男人。带来的哀伤弥漫不去。
老铁就是乌鸦,5个人代表5根手指,只有拇指可以从正面看见其他手指,拇指是唯一知道其他手指长相的那个。直到最后,才发现书名起的有多么精妙。
道尾秀介号称“双重叙诡”的开创者,所以如果有兴趣也可以去看看他其他的书。
还有一本值得一说的就是歌野晶午的《樱的圈套》,有些人用震撼来形容她的叙诡。我觉得最奇妙的就是开头,直接用一场性爱过后的场景吸引人看下去。同时,欺骗也是从这里开始的。记得看的时候题材很让我愤慨,不仅是因为第一次有人关于这样的故事,而是因为也一直遇到过。
绫辻行人的《馆系列》相当出彩,所以我对他的《咚咚吊桥的坠落》抱着很大希望。可是看了一半就看不下去了。模糊人和动物的概念,这样的叙诡用一次两次也算了,每次都用...看到后面我已经无语了..这应该归到少年读物一类吧。如果要看的话,真心建议后半段快进。
写叙诡小说的人,所要设计的对象不是书里的角色而是看这本小说的人。这是一场作者和读者的博弈。正因为如此,许多人会跃跃欲试的一字一句推敲,想在结尾之前就把诡计洞穿。但是我却喜欢放任自流,任凭作者引领着走向陷阱,然后欣然体会结局处的大逆转。这种恍然大悟,畅快淋漓的感觉才是推理小说的最高享受。
看的第一本叙诡是我孙子武丸的《杀戮之病》,很多人会一眼被作者的名字所吸引,觉得很滑稽。可是如果你能读懂他的作品,那赞叹就会油然而生。看这本书之前,不清楚叙诡是什么意思,所以只是抱着很普通的心态去读。整个故事都围绕着性犯罪展开,不是一般的犯罪,是有着特殊的让人所不耻的性犯罪。尽管作者写的比较唯美,婉转,但是还是引起很大争议。一口气看到结尾,在毫无防备的状态下,书中的女性角色喊出了那句让人瞬间思维停滞的话——“老公,你都对妈妈做了什么?”于是,世界崩坏了。我盯着这句话看了很久,然后再翻到前面的章节去看。等到终于看懂后,仿佛听到了作者发出了恶作剧成功后得意的笑声。
他营造了一个世界,如实的描述着所有发生的事情。却在结尾时,仅仅用了一句话就把整个世界推到。没有一句谎言,但是却成功的让读者慢慢陷入圈套。再回头看去,也是毫无违和感。
“叙述性诡计并不只是欺骗读者,有时更带有仿佛世界崩坏般的错觉效果。”《杀戮之病》做到了。
然后就是道尾秀介的《乌鸦的拇指》。呆板的封面,奇怪的名字,简单的内容介绍。我觉得很容易让人错过这本书。而网上说到这个作者,也总是会先提到他另外的一些作品,比如《向日葵不开的夏日》,《独眼猴》,《影子》什么的。但是《乌鸦的拇指》却是我最喜欢的。5个失去了工作,家庭,身份和正常生活,没有固定住所,每天都以偷窃诈骗为生的小人物,设计了一场以高利贷组织为对象的骗局。看完全书之后,你会发现,除了在回忆中被组织害死的亲人外,这本书里没有杀任何一个人,这还能算是推理小说么?不过我已经不纠结于这一点,就像书里提到的——“老铁设下了他人生最后的骗局。这是武泽之辈全然不能望其项背的大手笔。老铁撒了巨大的谎。在一切的场景。在一切的瞬间。但是,撒谎的动机却是真实的。没有比之更真实的了。”老铁的局就是作者的局,从一开始就是,从第一章第一节第一句就是。如果你想去破这个局,那就一个字也不要相信。
《乌鸦》没有《杀戮》那么震撼,但是《杀戮》的故事让人不寒而栗的冰冷,《乌鸦》却带给人挥之不去的哀伤。老铁,这个在诈骗行当里混了二十多年的老手。用生命剩余的力量改变了4个人的命运。这个边说着“骗子啊,其实都是废物。会不得好死啊。最后肯定是一个孤苦伶仃,身边一个人都没有,就这么死了。”边为自己的女儿设下最后骗局的男人。带来的哀伤弥漫不去。
老铁就是乌鸦,5个人代表5根手指,只有拇指可以从正面看见其他手指,拇指是唯一知道其他手指长相的那个。直到最后,才发现书名起的有多么精妙。
道尾秀介号称“双重叙诡”的开创者,所以如果有兴趣也可以去看看他其他的书。
还有一本值得一说的就是歌野晶午的《樱的圈套》,有些人用震撼来形容她的叙诡。我觉得最奇妙的就是开头,直接用一场性爱过后的场景吸引人看下去。同时,欺骗也是从这里开始的。记得看的时候题材很让我愤慨,不仅是因为第一次有人关于这样的故事,而是因为也一直遇到过。
绫辻行人的《馆系列》相当出彩,所以我对他的《咚咚吊桥的坠落》抱着很大希望。可是看了一半就看不下去了。模糊人和动物的概念,这样的叙诡用一次两次也算了,每次都用...看到后面我已经无语了..这应该归到少年读物一类吧。如果要看的话,真心建议后半段快进。
写叙诡小说的人,所要设计的对象不是书里的角色而是看这本小说的人。这是一场作者和读者的博弈。正因为如此,许多人会跃跃欲试的一字一句推敲,想在结尾之前就把诡计洞穿。但是我却喜欢放任自流,任凭作者引领着走向陷阱,然后欣然体会结局处的大逆转。这种恍然大悟,畅快淋漓的感觉才是推理小说的最高享受。
-
阻止他们两个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3-21 14: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