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活出自己的文化局限
这个问题我已经思考很久了,以前是没想到一点就在随身journal或者scratch paper上写点,但是事后整理总有很多点子找不到。
说到文化局限,其中一点就是符号,一个文化武断的分配给一个物体与他不想关的属性或概念。最好的例子就如同我前面某篇文章提到的,名牌包包与背包人的重要性(物质与人品质或者能力的关联),蝴蝶结与可爱(again,物质与人的品质,所以出现了头上几十个蝴蝶结的非主流)。
所谓活出文化局限,就是尽量去分辨什么是真的品质,什么是文化强加于我们身上的。
比如美。时尚文化强加于很多人,瘦就是美。实际瘦跟美没有毛关系,那是一个文化对于美的特殊定义。如果一个人认为不瘦的人都是不美的,那他就被这个文化给局限住了。治疗办法是去博物馆看看古典油画,美女个个丰乳肥臀。
我自己也承受着自己文化的局限性。比如说我也很在乎自己的胖瘦,不过我在乎的原因不是因为欧美时尚的模特文化,而是因为日韩的lolita文化。lolita文化的少女崇拜使得女人,在过了少女的年龄以后,仍然努力维持少女一样纤细的身材。那成熟的女人,风韵的女人的美,就被这种文化给否决掉了。
平心而论,古典油画对于美的看法,或者欧美时尚或者日韩文化对于美的看法,都没有什么问题,美的标准不是绝对的。但是对于一个人而言,如果只和一种文化亲近,只认同一种文化对于美的定义,那他也许会活的比较痛苦。
多接触别的文化,就会发现对于各种事物的评断标准都不是绝对的。这算是所谓cultural relativism的一部分吧,活出自己文化的界限,不要让自己文化的某些规定太捆住自己。
说到文化局限,其中一点就是符号,一个文化武断的分配给一个物体与他不想关的属性或概念。最好的例子就如同我前面某篇文章提到的,名牌包包与背包人的重要性(物质与人品质或者能力的关联),蝴蝶结与可爱(again,物质与人的品质,所以出现了头上几十个蝴蝶结的非主流)。
所谓活出文化局限,就是尽量去分辨什么是真的品质,什么是文化强加于我们身上的。
比如美。时尚文化强加于很多人,瘦就是美。实际瘦跟美没有毛关系,那是一个文化对于美的特殊定义。如果一个人认为不瘦的人都是不美的,那他就被这个文化给局限住了。治疗办法是去博物馆看看古典油画,美女个个丰乳肥臀。
我自己也承受着自己文化的局限性。比如说我也很在乎自己的胖瘦,不过我在乎的原因不是因为欧美时尚的模特文化,而是因为日韩的lolita文化。lolita文化的少女崇拜使得女人,在过了少女的年龄以后,仍然努力维持少女一样纤细的身材。那成熟的女人,风韵的女人的美,就被这种文化给否决掉了。
平心而论,古典油画对于美的看法,或者欧美时尚或者日韩文化对于美的看法,都没有什么问题,美的标准不是绝对的。但是对于一个人而言,如果只和一种文化亲近,只认同一种文化对于美的定义,那他也许会活的比较痛苦。
多接触别的文化,就会发现对于各种事物的评断标准都不是绝对的。这算是所谓cultural relativism的一部分吧,活出自己文化的界限,不要让自己文化的某些规定太捆住自己。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