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辰年立春晋南行记第二篇——黎城
上接:壬辰年立春晋南行记第一篇——平顺
其实本篇与上篇应该原为一篇,因为图片太多,不得已分作二篇,为避免混淆,我把题目改为黎城,说到这个题目,以前似乎交代过,这类图影流水记无非是一部分影像资料的备份,找得着相关的说明就抄几句,找不着也就作罢,题目更是随性而定,有些人在上篇中对本系列日志的题目不满,明明是晋东南怎么是晋南?!即使临汾也不属于晋南云云,一说便雅,对此我只能翻白眼。
还有有心系祖国文物的热心者,认为这样的日志还是少做甚至不做为好,担心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了,古迹文物因此遭受破坏,这个我倒想说几句,很多事我们可以换一种角度想,假如这样的日志,能让更多人了解文物宝贵与美好、认识到这些东西背后所蕴藏的博大和深邃、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些古迹的现状,从而让更多的有心人去珍惜和保护,这何尝不是积极的一面呢?!另外,不少担心不免多余,本国的文物现状确实糟糕透顶,无需置疑,但千万不要低估了所谓某些别有用心的人的能力,你知道的更知道,还有更多你不知道的他也知道,不会稀罕这样的日志的哦,其实这涉及到怎样看待文物的问题,很多文物无论如何作保护,都要灰飞烟灭,因而不用保护么?!荒谬!!但有朝一日,一些文物终究灰飞烟灭,我们又该如何呢?茫然叹息?捶足痛哭?假如了解了一件文物本身的宝贵与美好、以及其背后蕴藏的博大和深邃,镜镜继照,灯灯相传,这才是最重要的啊!!当然,这些都可以不顾,闲话也就至此停歇,那就且看图影罢。
有关浊漳河,这里抄几句,其为长治地区的潞水、涅水、武乡水之合流,在河北涉县合漳村与清漳水汇合后成为著名的漳水,西门豹把作恶的河霸投入漳水,乡民感激建立了西门豹生祠,周围种植了狠多枣树,曹操途径这,修葺了祠堂,也种了枣树,为了纪念,他刚刚出生的儿子就起名叫曹植……正月里这里还萧瑟,但浊漳水并没有冰封,假如春夏之际至此,依稀有江南之景,这里可是山西。
到这儿来是为了看龙门寺,不过龙门寺得放到最后,晋东南的不少古建筑近年来都经过维修,上篇的原起寺、大云院、佛头寺、淳化寺新近都有过大的维修,一些建筑构件如鸱吻等也是后补之物,但此间更有不少建筑未经维修,岌岌可危。
在上回开篇中有过说明,本系列游记主要偏重于古建筑,仓促之间,无法予以详细的解说,我自己也觉得遗憾,上面也说了,只能以待时日专篇讲解,不过于古建筑之道稍有知识者,想来对于本系列日志自能了然会心,而外行者,也自有热闹可看——千年古老的木头层层相叠,岂不是一种大热闹么?!这里捎带一句,古建筑之大之美不单在建筑物本身,建筑物所在的院落,以及周围的山河草木,都是不可分割的部分,周全整体地看,或更能领略其中的美好,虽然说图像资料传达的信息有限,不过有些图片,尤其是新照旧影同列,即使不亲身踏访,一些不可言说仿佛也能呼之欲出,本篇最后罗列几张丁老师十年前所照的龙门寺旧影。
如此种种,不作任何说明,也该能打动我们吧?!
第三篇——长治
其实本篇与上篇应该原为一篇,因为图片太多,不得已分作二篇,为避免混淆,我把题目改为黎城,说到这个题目,以前似乎交代过,这类图影流水记无非是一部分影像资料的备份,找得着相关的说明就抄几句,找不着也就作罢,题目更是随性而定,有些人在上篇中对本系列日志的题目不满,明明是晋东南怎么是晋南?!即使临汾也不属于晋南云云,一说便雅,对此我只能翻白眼。
还有有心系祖国文物的热心者,认为这样的日志还是少做甚至不做为好,担心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了,古迹文物因此遭受破坏,这个我倒想说几句,很多事我们可以换一种角度想,假如这样的日志,能让更多人了解文物宝贵与美好、认识到这些东西背后所蕴藏的博大和深邃、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些古迹的现状,从而让更多的有心人去珍惜和保护,这何尝不是积极的一面呢?!另外,不少担心不免多余,本国的文物现状确实糟糕透顶,无需置疑,但千万不要低估了所谓某些别有用心的人的能力,你知道的更知道,还有更多你不知道的他也知道,不会稀罕这样的日志的哦,其实这涉及到怎样看待文物的问题,很多文物无论如何作保护,都要灰飞烟灭,因而不用保护么?!荒谬!!但有朝一日,一些文物终究灰飞烟灭,我们又该如何呢?茫然叹息?捶足痛哭?假如了解了一件文物本身的宝贵与美好、以及其背后蕴藏的博大和深邃,镜镜继照,灯灯相传,这才是最重要的啊!!当然,这些都可以不顾,闲话也就至此停歇,那就且看图影罢。
![]() |
上篇有人问浊漳河里是啥 |
![]() |
我们从老远看见,起初也不能断定,有人说是鸭子,忽然飞起一片 |
有关浊漳河,这里抄几句,其为长治地区的潞水、涅水、武乡水之合流,在河北涉县合漳村与清漳水汇合后成为著名的漳水,西门豹把作恶的河霸投入漳水,乡民感激建立了西门豹生祠,周围种植了狠多枣树,曹操途径这,修葺了祠堂,也种了枣树,为了纪念,他刚刚出生的儿子就起名叫曹植……正月里这里还萧瑟,但浊漳水并没有冰封,假如春夏之际至此,依稀有江南之景,这里可是山西。
![]() |
不会会长丁老师所摄浊漳水旧影 |
到这儿来是为了看龙门寺,不过龙门寺得放到最后,晋东南的不少古建筑近年来都经过维修,上篇的原起寺、大云院、佛头寺、淳化寺新近都有过大的维修,一些建筑构件如鸱吻等也是后补之物,但此间更有不少建筑未经维修,岌岌可危。
![]() |
大禹神祠 |
![]() |
建在一座高台之上 |
![]() |
太行山不是一座山,是一座山脉。 |
![]() |
其中的几座小峰 |
![]() |
主殿正对的戏台 |
![]() |
有元代纪年的须弥座 |
![]() |
须弥座细部,石刻纪年即在此面。 |
![]() |
主殿斗栱 |
![]() |
石狮 |
![]() |
金代的回龙寺 |
![]() |
回龙寺 |
![]() |
斗栱细部 |
![]() |
柱头斗栱,注意其华栱和壁内慢栱的式样。 |
![]() |
里跳 |
![]() |
昂之结构,有关古建之讲解是今年本朱的主要任务,会有专篇细说。 |
![]() |
接下来才是龙门寺 |
![]() |
龙门寺山门之斜栱 |
![]() |
侧面一 |
![]() |
侧面二 |
![]() |
经幢 |
![]() |
很多图只有展现细部才能看到关键 |
![]() |
建于宋绍圣五年(1098年)的大雄宝殿,基本为原建风格。 |
![]() |
主殿侧景 |
![]() |
虽然是三开间厅堂小殿,但从斗栱可看出级别,与上述两殿不同。 |
![]() |
转角铺作 |
![]() |
转角铺作细部之一 |
![]() |
转角铺作细部之二 |
![]() |
柱头铺作 |
![]() |
也算是时代的痕迹 |
![]() |
柱头斗拱 |
![]() |
主殿背面心间 |
![]() |
鸱吻 |
![]() |
殿中后世壁画 |
![]() |
院中一株古木已枯 |
![]() |
另一株即使在严冬依旧生机盎然 |
![]() |
院外 |
![]() |
塔林 |
![]() |
访塔 |
![]() |
大宋 |
![]() |
政和二年,苏辙亦于是年去世,终年七十四。 |
![]() |
大定九年 |
![]() |
金代石塔 |
![]() |
龙门寺山门 |
在上回开篇中有过说明,本系列游记主要偏重于古建筑,仓促之间,无法予以详细的解说,我自己也觉得遗憾,上面也说了,只能以待时日专篇讲解,不过于古建筑之道稍有知识者,想来对于本系列日志自能了然会心,而外行者,也自有热闹可看——千年古老的木头层层相叠,岂不是一种大热闹么?!这里捎带一句,古建筑之大之美不单在建筑物本身,建筑物所在的院落,以及周围的山河草木,都是不可分割的部分,周全整体地看,或更能领略其中的美好,虽然说图像资料传达的信息有限,不过有些图片,尤其是新照旧影同列,即使不亲身踏访,一些不可言说仿佛也能呼之欲出,本篇最后罗列几张丁老师十年前所照的龙门寺旧影。
![]() |
![]() |
![]() |
![]() |
![]() |
如此种种,不作任何说明,也该能打动我们吧?!
第三篇——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