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导论 —— 06:语言
![]() |
1. 语言的科学定义
狭义上讲,语言拥有何种特性?
从广义上讲,哪些其他的交流系统也同样拥有那些特性?
2. 语言非常重要的两个事实:
1)所有语言都共享一些深层且复杂的共性,尤其是所有语言都至少能够有效地表达抽象概念。某种意义上说,抽象概念能表达思想,能表述物体的位置与空间关系。
2)语言如何不同?任何完善的语言理论,都必须谈及不同语言间的共性和差异。这也是心理学和语言认知学所面临的难题。
3. 人类是否天生具备语言能力?
“人类拥有说话的本能倾向,我们会看到幼儿含糊吐字,然而儿童却并不具有烘焙,酿酒或是写作的本能倾向。” —— 达尔文。
达尔文所表达的观点认为语言之所有特殊,是因为总有某些倾向,能力或本能,使得语言与其他所举的其他例子有所不同,他认为语言是与生俱来的。但是,并不是因为所有人类种族都有语言,而说它是与生俱来的。这有可能是因为语言是一个非常棒的创新,所有文化都接受了它,并发展了它。就例如,几乎所有的文化都会使用某些餐具,之所有都用餐具,并不是因为使用餐具是人类的本性。而是因为,所有文化都不断发现,餐具都非常的实用。
4. 混杂语言
奴隶交易中的人们,会将来自不同语言背景的奴隶和劳动者们混在一起,这也在某种程度上,谨慎地避免了可能的造反。这些来自不同文化的被奴役的个体,会创造出一种临时的交流系统。以便他们之间能够互相交流。这就是所谓的“混杂语言”(pidgin)。而实事上混杂语言并不是一种语言,它只不过是从身边的不同语言当中借用了一些词串,以随意的方式将它们放在一起。
5. 语言与大脑的关系
语言是人类本性的一部分的这个观点得到了神经研究的支持,大脑有专门负责语言功能的区域(第2课 大脑中有介绍),如果这些脑区受到操作,就会患上各种语言障碍或失语症。更具体的来说,一些新的语言遗传基础研究,探查了直接影响语言学习以及使用能力的基因,证明这些基因起作用的一些证据,是这些基因会在某些不幸的人身上发生点突变,这些人无法学习和使用语言。
总的来说,语言的使用、理解以及学习能力,是人类本性的一部分的这个观点,至少在一般性水平得到了一些支持。
6. 所有语言都具有创造性包含的几层意思
1)勒奈·笛卡尔所强调的含义,他提出人类不只是机器的时候最有力的证据便是人类的语言能力。机器并不具备语言能力,因为我们的语言能力是不受控制的,是自由的。
2)我们所讨论的语言规则,你无法明确地意识到这些自动的规则和我们将要讨论的视觉感知是类似的,因为它们都是内隐的,无意识的,也是无法清晰了解的。例如:你快速的阅读了“猪想吃东西”和“猪肉容易吃”这两句话,你在一瞬间就会懂得这两句话之间是有很大区别的,你会看到类似的句子,而这些就是语言学家们研究的问题。
7. 语言的三要素:
所有人类语言都拥有语音,语音是声音或符号系统,语态也就是词或语素的系统,是意义的基本单位,以及语法,是将词和短语组成有意义表达的规则和原则。
1)语音
语音是语言的声音系统,它拥有一个子集,是某种语言可使用的声音列表,所以它是限的(手语等特殊语言不在其中)。比如英语拥有大约40个英位。学习所有语言时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必须学习语言的各种音位。
学习语言的另一个问题是,必须确定单词之间的界线是什么。你必须要用声音信号来确定单词之间的界线。例如英语,你听一句话时,如何区分各个单词的,你会认为是单词音的停顿,但是这种“停顿”是由你的心理活动插入的,因为你已经知道了一个单词的开始与另一个单词的结束在什么地方。然后,你在这个点上插入停顿。当你听到一句不懂的语言时,你就惊奇的发现,这句话根本没有停顿。当你听一种你从未听过的语言时,便会理解这个现象。
语音理解实际上说明了,语言加工和意识的各个方面,它是“自上而下”的加工,当你知道某句话是什么的时候,你便会按照这句话去听,当需要在声音中填入间隔时,自上而下加工是非常有效的,它几乎总是会往好的方向影响我们的理解。
2)语态
语音是声音,语态则是词。人类语言使用这些被语言学家迪南德·德·索绪尔称之为"符号任意性"的神奇把戏。符号任意性是指,我们可以拿来世间任何想法,比如椅子,故事或是国家,再发明一种声音或符号来与之相联系,这种联系是任意的。语言是允许任意命名的 ,语言允许在符号比如说出的一个词与我们想要使用的任何想法之间存在着这种映射关系,当我们掌握了这些任意映射时,这些任意映射便组成了某种语言的词汇,更为专业的术语则叫做“语素”。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意义单位,通常来说 语素和词是一样的,所以 "狗"是一个词,"狗"也是一个语素,但词和语素并不总是相同的。因为语素是独立的,但词却可以由很多语素组成。因此,“狗狗们”和“抱怨的”都是由两个语素组成的单一词。这也就意味着,你将两个语素组合在一起成为了一个词。换个说法,为了知道“狗狗们”的意思,你不需要去学“狗狗们”这个词,你只需要知道“狗”这个词以及复数语素“们”,将它们组合在一起来创造出一个词。
讲话者平均知道大约6万个词。当掌握一门语言的人,在头脑中需记住两万到三万个词,并且能在瞬间运用它们。
3)语法
语法是指我们将词组成短语,以及将短语组合成句子的规则和原则。语法使用了另一种神奇的把戏,威廉·冯·洪堡将之定义为"有限域的无限应用"。
如何使用有限的符号,变成无限的句子。答案便是:你有一个组合系统。语言并不是在文化或自然中唯一拥有这种组合系统的事物,音乐拥有这种组合系统,还有脱氧核粮核酸(DNA)也拥有这种组合系统。
语法规则是复杂的,语法规则的一个谜团或问题是:不同规则可以共同作用来产生同一个句子。在句子结构和理解中的模糊性,实际上是很难避免的,有很多句子通常很难被表述清楚。而实际上,有一个完整的法律分支,应用语言学理论来消除在宪法、法律以及某些刑事案件中句子的歧义。多年前的一桩刑事重案就是依据一句话来定案,事情是这样的:两兄弟,其中一个智力发育迟缓,他们想抢劫,一名警官发现了他们,并用枪指着他们,兄弟中的一个用枪指着警察,警官要求智力正常的兄弟,把枪放下,实际上,他说的是“把枪给我”,发育迟缓的兄弟大喊“给他一枪”(把枪给他),于是他的兄弟开枪射杀了这句警官。开枪的兄弟很明显是个谋杀犯,那个大号“给他一枪”的兄弟呢?这取决与你如何解释那句话。因为这句话模糊的近乎完美,可以是说“开枪吧,给他一枪”也可以是说“给他吧,把枪给他”。
8. Q&A
1)这里的语法和平时说的语法有何区别,或者说它们是不是完全一样的?
A: 它们是完全一样的,这里的语法是更加专业的术语,在意义上和平时说的语法是一样的。
2) 你刚才说,所有正常的人类新生儿都会在某种程度上使用某种语言,存不存在这样一种人,他们在一种文化下出生和成长,但却从未说过一种语言,尽管他们在生理上是正常的。
A:我之前说过这话,但我认识到这话是不对的,这里想表达的关键是,我之前说过所有神经上正常的人,都会掌握和习得一种语言,但那些神经上正常但却没有语言环境的人又会怎样呢?事实上,历史上曾有过一些这样的例子,有很多狼或狗抚养儿童的故事,当然这些故事有可能是杜撰的。其中的一些讲述的是在二十世纪里,被精神失常或邪恶的父母锁起来的儿童,他们不曾学会说话,还有些关于生活在无手语的特定社会下聋人的故事。这种情况就是所谓的语言隔离。这些例子也都极为特殊,但我们却能通过它们了解一些事情,这些故事说明,对于语言而言,仅仅拥有大脑是不够的,还必须要和他人交流互动。有意思的是,这种交流互动并不需要很多人才行。
3)我们创造语法的能力是否存在天生的局限?
A:大多数语言学家们都会回答“是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法规则的使用。举例来说,世界上并没有语言能够通过改变句子中词的顺序来构成疑问句,世界上并没有语言规定说第五个词必须是动词,而语言学家们知道这些条件。他们会说“世界上没有语言会这样表达”,这些就是语法的不足,它们有意思。因为它们可以告诉我们什么是人类的自然语言,什么不是人类的自然语言。但请注意,即使语法有着难以置信的不足,我们却依然可以创造出无限数量的句子。这就像,如果你把我限制在数字的子集,保是奇数,但奇数的数量却仍然是无限多的。所以,语法是有些局限,但仍然能产生无限可能的句子。关于语言的起源,语言学家诺姆·乔姆斯基提出了一个激进的观点,他写过篇叫“《言语行为》述评”的论文,他提出这个激进的观点就是,我们完全不应将语言学习视为学习行为,相反,我们应当将语言学习视为某种类似的发育过程。他认为,没人会相信人体组织通过学习经验长出了手臂而不是翅膀,或者特定器官的基本结构是偶然经验的结果。语言和这些生理结构一样的,不可思议和错综复杂,我们为什么不应当像研究某些复杂身体器官那样去或多或少地研究像语言这样的认知结构的习得。因此,你可能学会打棒球,学到关于美国内战的知识,如果乔姆斯基是对的,那么说英语并不是习得的,相反,你听到了英语,你的脑中的英语是到增长,这个和手臂、下肢或是视觉系统的发育很相似。我们是否应该相信这个观点呢?我们知道,很明显某些环境作用塑造了语言,因为要理解英语,你必须学过和听过英语。事实上,各种语言在我们所讲的各个方面上都是有所差别的。有些语言,如英语在“l”和“r”之间是有差别的,其他语言则没有。
所有这些必须通过学习而获得,而且所有这些都必须通过暴露于拥有语言使用者的环境才能习得,另一方面有大量证据表明,这些语言技能的发展,在某些方面与乔姆斯基所提出的发展方式相类似。下面是与语言发展有关的一些基本事实,其中的一个基本事实我之前提到过,所有的正常儿童都能习得语言,一些语言的特殊损伤也是存在的。
PS. Zen在注销前也有在更新这个公开课的笔记,记得已经更新到了第12课。后面每周更新一课,争取5月底更新完。做这个的笔记真是个苦力活儿,一整晚都花在上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