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在春天的响指 人物访谈
午后的阳光斜斜洒下来,洒在面前的一本“打在春天的响指”的书上,作者,周童,在即将来临的春季,我禁不住也打了个响指,微笑之中,看见它向着开满太阳花的地方散去。
小水:首先恭喜周童老师的书出版,我看到这是一本散文集,应该算是您多年心血的一个精选和升华吧?
周童:恩,首先谢谢大家的支持,这本书折腾许久终于出来了,篇目也不是很好选,因为每一篇都是自己的心血,跟自己的孩子一样,但又希望每一篇都能给读者带来思想的共鸣,带来美的感受,所以尽量选那些我认为还不错的,太不容易。但不管怎样书里的每一篇是自己努力的结晶,不过也是一种开始,我希望能走的更远。也希望能从这本书开始,得到更多读者朋友的共鸣。
小水:我也看过周老师的一些作品,多数是在您的博客,这次拿到您这本散文集,才第一次完整的对周老师有一个了解,从这些行文可以看出,周老师是个很有文字悟性和灵性的人,还有对文字无比的热爱。
周童:对的,热爱,这是第一位,而且是必须的,毕竟文字这个东西是需要非常用心,非常认真的。你写出来的文字可以是柔情似水或者落落不羁的,但是你在写的时候,确实需要认真,还有就是你说的悟性,这个需要有的,不然你就会觉得笔尖是凝滞的,无法让那种情绪像流水一样变成文字流淌出来,当然,认真是第一位的。
小水 :谢谢周老师,让情绪像流水一样变成文字流淌出来,在周老师的书里,经常能见到类似的笔触,由此可见周老师是个非常感情细腻的人,这个是不是也是出自于您对文学或者文字的那种天赋或者灵性?
周童:对,灵性,这个是重点,文学其实是一门很古老的艺术,虽然不像音乐或者绘画那么需要专业,但是有艺术的最常见的部分,就是灵性,灵性让你对一些情绪或者场景的反应,在第一时间变成一些词汇或者语句,这些语句就是有生命的,是打着你思想烙印的。这就是灵性的作用,如果可以的去描述一种感觉或者场景,就会陷入到一种辞藻的堆砌里面去,给人的感觉就是,看着很华丽,但是没什么思想和内容。不过天赋跟灵性,都不是与生俱来的,都是可以后天养成的,这就回到咱们上面的话题,认真,一种对文字,对文学的认真。
小水:受教了,也就是说,认真其实才是文学真正的功底,谢谢周老师,我看到周老师的博客里有篇文字叫“蝶变”,这个词语是否也可以形容现在的你呢?
周童:蝶变,也可以这么说吧,这么多年的写作,也算是个作茧自缚的过程(笑),但是最终我还是破茧而出了,这才是最值得欣慰的,至少没辜负自己呀。不过现在就跟刚破茧而出的蝴蝶一样,还是很弱小的,至少在文学这方面,这条路是无止境的。
小水:没辜负自己,恩,这句话对大家很有启发性,跟周老师谈话真的受益匪浅呢。我看到周老师在书中您不只一次提到自己的儿子,看来您的孩子也给了您在不少创作灵感。
周童:是呀,不只是创作灵感,还是我作品的第一读者,意见很大的,说写的真差(大笑),我让他指出来哪里差了,我好改进,他又说不出来,就跟我举例子,说看人家起的名字,都是两个字的。我接话说:“比如。”儿子列举了几个说你看人家起的名字,多么深奥,看不懂就想看内容。 其实他说的意思我懂,我写的太直白,没有现在太多的那种委婉。但是也给了我很多启发,有些文字,是需要委婉才能表达的更有意味,所以我常常会在写作中想起他这个例子。
小水:非常感谢周老师接受我们的访谈,对于现在很多热爱文学和文字,但仍然在继续“作茧自缚”,的爱好者们,您有什么好的建议或者祝福语?
周童:认真,努力去做,这是最重要的,作茧自缚其实不要紧,这是一种必然的经历,但是千万别被哪个茧束缚了自己的思想和认识,如果你真的喜欢,努力去做,去享受那种乐趣,这就最好了。
小水:最后,还是祝贺周老师,希望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周童:O(∩_∩)O谢谢小水,谢谢畅游滨海网的老郑访谈。
小水 文 Midnite 修正20120221
小水:首先恭喜周童老师的书出版,我看到这是一本散文集,应该算是您多年心血的一个精选和升华吧?
周童:恩,首先谢谢大家的支持,这本书折腾许久终于出来了,篇目也不是很好选,因为每一篇都是自己的心血,跟自己的孩子一样,但又希望每一篇都能给读者带来思想的共鸣,带来美的感受,所以尽量选那些我认为还不错的,太不容易。但不管怎样书里的每一篇是自己努力的结晶,不过也是一种开始,我希望能走的更远。也希望能从这本书开始,得到更多读者朋友的共鸣。
小水:我也看过周老师的一些作品,多数是在您的博客,这次拿到您这本散文集,才第一次完整的对周老师有一个了解,从这些行文可以看出,周老师是个很有文字悟性和灵性的人,还有对文字无比的热爱。
周童:对的,热爱,这是第一位,而且是必须的,毕竟文字这个东西是需要非常用心,非常认真的。你写出来的文字可以是柔情似水或者落落不羁的,但是你在写的时候,确实需要认真,还有就是你说的悟性,这个需要有的,不然你就会觉得笔尖是凝滞的,无法让那种情绪像流水一样变成文字流淌出来,当然,认真是第一位的。
小水 :谢谢周老师,让情绪像流水一样变成文字流淌出来,在周老师的书里,经常能见到类似的笔触,由此可见周老师是个非常感情细腻的人,这个是不是也是出自于您对文学或者文字的那种天赋或者灵性?
周童:对,灵性,这个是重点,文学其实是一门很古老的艺术,虽然不像音乐或者绘画那么需要专业,但是有艺术的最常见的部分,就是灵性,灵性让你对一些情绪或者场景的反应,在第一时间变成一些词汇或者语句,这些语句就是有生命的,是打着你思想烙印的。这就是灵性的作用,如果可以的去描述一种感觉或者场景,就会陷入到一种辞藻的堆砌里面去,给人的感觉就是,看着很华丽,但是没什么思想和内容。不过天赋跟灵性,都不是与生俱来的,都是可以后天养成的,这就回到咱们上面的话题,认真,一种对文字,对文学的认真。
小水:受教了,也就是说,认真其实才是文学真正的功底,谢谢周老师,我看到周老师的博客里有篇文字叫“蝶变”,这个词语是否也可以形容现在的你呢?
周童:蝶变,也可以这么说吧,这么多年的写作,也算是个作茧自缚的过程(笑),但是最终我还是破茧而出了,这才是最值得欣慰的,至少没辜负自己呀。不过现在就跟刚破茧而出的蝴蝶一样,还是很弱小的,至少在文学这方面,这条路是无止境的。
小水:没辜负自己,恩,这句话对大家很有启发性,跟周老师谈话真的受益匪浅呢。我看到周老师在书中您不只一次提到自己的儿子,看来您的孩子也给了您在不少创作灵感。
周童:是呀,不只是创作灵感,还是我作品的第一读者,意见很大的,说写的真差(大笑),我让他指出来哪里差了,我好改进,他又说不出来,就跟我举例子,说看人家起的名字,都是两个字的。我接话说:“比如。”儿子列举了几个说你看人家起的名字,多么深奥,看不懂就想看内容。 其实他说的意思我懂,我写的太直白,没有现在太多的那种委婉。但是也给了我很多启发,有些文字,是需要委婉才能表达的更有意味,所以我常常会在写作中想起他这个例子。
小水:非常感谢周老师接受我们的访谈,对于现在很多热爱文学和文字,但仍然在继续“作茧自缚”,的爱好者们,您有什么好的建议或者祝福语?
周童:认真,努力去做,这是最重要的,作茧自缚其实不要紧,这是一种必然的经历,但是千万别被哪个茧束缚了自己的思想和认识,如果你真的喜欢,努力去做,去享受那种乐趣,这就最好了。
小水:最后,还是祝贺周老师,希望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周童:O(∩_∩)O谢谢小水,谢谢畅游滨海网的老郑访谈。
小水 文 Midnite 修正20120221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