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理论、实践和心得(一)—— 理论篇之“运动与心率”
以下是有出版物的流行理论:
1.运动与心率
1)运动性质
决定运动性质的不是运动强烈程度的绝对度量,而是相对度量。
度量标准中最重要的参数是心率,而心率和呼吸、代谢相关,根据心率区分为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
2)有氧与无氧
有氧运动是指人体在氧气充分供应的情况下进行的体育锻炼。即在运动过程中,人体吸入的氧气与需求相等,达到生理上的平衡状态。简单来说,有氧运动是指任何富韵律性的运动,其运动时间较长(约15分钟或以上),运动强度在中等或中上的程度(最大心率之75%至85%)。
无氧运动是指肌肉在“缺氧”的状态下高速剧烈的运动。无氧运动大部分是负荷强度高、瞬间性强的运动,所以很难持续长时间,而且疲劳消除的时间也慢。力量训练通常都是无氧运动,需要24-48小时恢复时间。
3)有氧运动心率公式
A)最高心率(MHR)
首先测量平静心率;然后计算最高安全心率,一种计算方法是:
男性MHR = 205 - 年龄 / 2
女性MHR = 220 - 年龄
当然也有其他的计算方法,这些不同方法的结果其实大同小异,相比执行和测量的误差来说,计算差异可忽略。这些数据主要是作为参考值和反馈信号,不是作为实验数据发paper的。
B)目标心率
通常有两种计算方法,正常人群任选一种即可,特殊情况请咨询专业专业教练并遵医嘱。
第一种:目标心率=(最大心率-静态心率)x 强度百分比+静态心率
第二种:目标心率=最大心率 x 强度百分比
C)有氧运动建议心率
最大运动心率 =(220─年龄)×0.8
最小运动心率 =(220─年龄)×0.6
控制在两者之间,长时间平均值略偏向最小值即可。
以减肥为主要目的的运动,将心率控制在0.6 - 0.65之间,运动时间要长些。对于20多岁的人来说,通常就是将心率控制在120-140之间。
***************************
1.运动与心率
1)运动性质
决定运动性质的不是运动强烈程度的绝对度量,而是相对度量。
度量标准中最重要的参数是心率,而心率和呼吸、代谢相关,根据心率区分为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
2)有氧与无氧
有氧运动是指人体在氧气充分供应的情况下进行的体育锻炼。即在运动过程中,人体吸入的氧气与需求相等,达到生理上的平衡状态。简单来说,有氧运动是指任何富韵律性的运动,其运动时间较长(约15分钟或以上),运动强度在中等或中上的程度(最大心率之75%至85%)。
无氧运动是指肌肉在“缺氧”的状态下高速剧烈的运动。无氧运动大部分是负荷强度高、瞬间性强的运动,所以很难持续长时间,而且疲劳消除的时间也慢。力量训练通常都是无氧运动,需要24-48小时恢复时间。
3)有氧运动心率公式
A)最高心率(MHR)
首先测量平静心率;然后计算最高安全心率,一种计算方法是:
男性MHR = 205 - 年龄 / 2
女性MHR = 220 - 年龄
当然也有其他的计算方法,这些不同方法的结果其实大同小异,相比执行和测量的误差来说,计算差异可忽略。这些数据主要是作为参考值和反馈信号,不是作为实验数据发paper的。
B)目标心率
通常有两种计算方法,正常人群任选一种即可,特殊情况请咨询专业专业教练并遵医嘱。
第一种:目标心率=(最大心率-静态心率)x 强度百分比+静态心率
第二种:目标心率=最大心率 x 强度百分比
C)有氧运动建议心率
最大运动心率 =(220─年龄)×0.8
最小运动心率 =(220─年龄)×0.6
控制在两者之间,长时间平均值略偏向最小值即可。
以减肥为主要目的的运动,将心率控制在0.6 - 0.65之间,运动时间要长些。对于20多岁的人来说,通常就是将心率控制在120-140之间。
***************************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