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以为是的傲慢与偏见
在听你絮絮叨叨的同时,我忽然就觉得很委屈。对于这个很没出息的希望取悦你的人,惊讶的发现已经快要不认识了。
小时候,爸妈要上班,常常是剩下我自己一个人,一个人上学,一个人回家。到现在我依然清晰的记得,寒冬放学后自己从学校走三四十分钟,绕过大半个县城回家,半路贪玩把棉手套掉到河里拿不回来,担心回家挨骂的绝望心情。也记得,放学后,说好来接我的妈妈没有来,自己孤独的等到天黑时惴惴不安的感觉。
上学时,父亲坚持的原则一直是只要其他人可以的,你就一定也可以。后来,上大学,只要不是半夜到家,他就一定不会去接我,哪怕是从车站接回家。别人家的孩子都是自己背着行李卷上学回家的,你有什么不可以。有一次,从唐山到保定大概快6点了,最晚从保定到家的班车就是6点。很担心没有车,会回不了家。打电话希望父亲去接我,但是,被告知没车再说,自己先找找看。放下电话,就此放弃了。后来,如果没有什么特殊情况,我很少要他来接我,甚至推而广之,去任何一个地方,都没有让人接的习惯。习惯了一个人,走路,打车,旅行。
小时候,没有玩伴,常常是自己呆坐在院子里一坐就是一个下午,特别是喜欢春天杨柳絮乱飞的时候,满院子的白色柳絮加上暖暖的阳光是一年里最美的午后。可能是因为太孤独,所以后来有段时间特别人来疯。只要家里来了客人,就兴奋地不行,横蹦乱窜。然后,客人走了再被父亲臭骂一顿,周而复始,乐此不疲。特别珍惜小伙伴,只要他们提出要求,一定会复议,哪怕会被爸妈骂。
读中学的时候,有个关系很不错的朋友,有一次,我忘记带钱了,从她那大概拿了10块钱,说好第二天给她,但是忘掉了。第三天,午饭的时候,她找我要,我回答忘记了。她的表现大出我的意料,她强行要求我把钱还她,语气强硬,态度恶劣。这已经超出那个年龄的我的承受范围了,到现在我依然无法面对气势汹汹和我当面吵架的人。当时的我就呆呆的站在食堂门口看着她不知所措,然后把口袋里准备吃午饭的钱给了她,看着她十分十分不满的从我面前离开。大约2分钟后,我也离开了,没有午饭,但是有一肚子的委屈。不知道是不是从那时开始,我就比较吝于与他人分享,当然,更是绝对不会觊觎他人的什么东西,不管这东西我是有多喜欢。“我的”、“你的”这样的词好像就愈发的清晰起来了。
小时候,一直被教育要当乖乖女,要听话,要努力。然后,背着乖的称号走过了将近二十个春秋。可是有一天,忽的一下就觉得被愚弄了。过往的所有不快、所有的不安都涌了出来,潮水一样漫过二十多年刚刚建立起来的信念。就此连信仰好像都消失了。如果不开心主导生活的话,日子应该是没有什么色彩可言的吧,所以一直都觉得自己是群体中最沉默的一部分,是灰色的那部分人当中的一个,而这就是我的生活。
这样的生活是很奇怪的,不仅仅是缺少颜色,更重要的是我并不想给她增添什么色彩。有朋友说你真是难以取悦的姑娘。我也这么觉得,我骄傲的不想取悦自己,更不想取悦旁的人。好像游离了周围的生活。其他人与我总是无关的。
我费了很多精力希望将自己从这样的泥淖中解救出来。后来我发现,不快乐退潮很简单,但是,被潮水侵蚀时的感觉很难退却。我一直以为,我可能会就此这样生活了,直到麻痹了各种感官的神经,真正的开始所谓的生活。
遇到你的时候,我以为这应该是所谓生活的一部分,甚至开始庆幸神经麻痹的如此之快。你说爱屋及乌,我和我的佛祖就此沦陷,而我甚至恍惚了。
现在看来,保持清醒是件多么重要的事情。
遗失了的怕是回不来了,自以为是的傲慢与偏见裹挟着自己恍惚不清。
小时候,爸妈要上班,常常是剩下我自己一个人,一个人上学,一个人回家。到现在我依然清晰的记得,寒冬放学后自己从学校走三四十分钟,绕过大半个县城回家,半路贪玩把棉手套掉到河里拿不回来,担心回家挨骂的绝望心情。也记得,放学后,说好来接我的妈妈没有来,自己孤独的等到天黑时惴惴不安的感觉。
上学时,父亲坚持的原则一直是只要其他人可以的,你就一定也可以。后来,上大学,只要不是半夜到家,他就一定不会去接我,哪怕是从车站接回家。别人家的孩子都是自己背着行李卷上学回家的,你有什么不可以。有一次,从唐山到保定大概快6点了,最晚从保定到家的班车就是6点。很担心没有车,会回不了家。打电话希望父亲去接我,但是,被告知没车再说,自己先找找看。放下电话,就此放弃了。后来,如果没有什么特殊情况,我很少要他来接我,甚至推而广之,去任何一个地方,都没有让人接的习惯。习惯了一个人,走路,打车,旅行。
小时候,没有玩伴,常常是自己呆坐在院子里一坐就是一个下午,特别是喜欢春天杨柳絮乱飞的时候,满院子的白色柳絮加上暖暖的阳光是一年里最美的午后。可能是因为太孤独,所以后来有段时间特别人来疯。只要家里来了客人,就兴奋地不行,横蹦乱窜。然后,客人走了再被父亲臭骂一顿,周而复始,乐此不疲。特别珍惜小伙伴,只要他们提出要求,一定会复议,哪怕会被爸妈骂。
读中学的时候,有个关系很不错的朋友,有一次,我忘记带钱了,从她那大概拿了10块钱,说好第二天给她,但是忘掉了。第三天,午饭的时候,她找我要,我回答忘记了。她的表现大出我的意料,她强行要求我把钱还她,语气强硬,态度恶劣。这已经超出那个年龄的我的承受范围了,到现在我依然无法面对气势汹汹和我当面吵架的人。当时的我就呆呆的站在食堂门口看着她不知所措,然后把口袋里准备吃午饭的钱给了她,看着她十分十分不满的从我面前离开。大约2分钟后,我也离开了,没有午饭,但是有一肚子的委屈。不知道是不是从那时开始,我就比较吝于与他人分享,当然,更是绝对不会觊觎他人的什么东西,不管这东西我是有多喜欢。“我的”、“你的”这样的词好像就愈发的清晰起来了。
小时候,一直被教育要当乖乖女,要听话,要努力。然后,背着乖的称号走过了将近二十个春秋。可是有一天,忽的一下就觉得被愚弄了。过往的所有不快、所有的不安都涌了出来,潮水一样漫过二十多年刚刚建立起来的信念。就此连信仰好像都消失了。如果不开心主导生活的话,日子应该是没有什么色彩可言的吧,所以一直都觉得自己是群体中最沉默的一部分,是灰色的那部分人当中的一个,而这就是我的生活。
这样的生活是很奇怪的,不仅仅是缺少颜色,更重要的是我并不想给她增添什么色彩。有朋友说你真是难以取悦的姑娘。我也这么觉得,我骄傲的不想取悦自己,更不想取悦旁的人。好像游离了周围的生活。其他人与我总是无关的。
我费了很多精力希望将自己从这样的泥淖中解救出来。后来我发现,不快乐退潮很简单,但是,被潮水侵蚀时的感觉很难退却。我一直以为,我可能会就此这样生活了,直到麻痹了各种感官的神经,真正的开始所谓的生活。
遇到你的时候,我以为这应该是所谓生活的一部分,甚至开始庆幸神经麻痹的如此之快。你说爱屋及乌,我和我的佛祖就此沦陷,而我甚至恍惚了。
现在看来,保持清醒是件多么重要的事情。
遗失了的怕是回不来了,自以为是的傲慢与偏见裹挟着自己恍惚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