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文志
12年
2月26日
刚从图书馆读书回来,爸爸在给写豆瓣,晋坐在边上,忽抒情道:“我在看月亮。月亮出来了。月亮在天上走。”爸爸为之侧目。更来劲了,续道:“我吃到月亮了。月亮是我吃到的。”
虽然是《14只老鼠赏月》和《月亮的味道》以及民歌《小河淌水》的组装作品,但毕竟是自发而为,也算是自己的作品了。
28日
晚上爸爸在写豆瓣,晋拿着本《宝贝坐马桶》跑进书房,口中嚷着“宝贝小便”,一边为书作掂尿状。许是故地重游缘故,又喊道:“我在看月亮。”接着说“月亮先生把我吃下去了。”这又是昨天看的《我是霸王龙》和今天《月亮先生》的组合。
爸爸洗碗,妈妈洗澡,晋跑到厨房门口喊:“爸爸抱,我好孤单。”神情颇凄楚。“孤单”源自爸爸的一次小玩笑,后在读《小袋袋捉迷藏》中得到巩固。
上床后,晋又抒情:“太阳升起来了。”爸问在哪里?说“在爸爸手心里”(好像是第一次用“手心”一词)。爸就握拳放到晋手心,叮嘱握好别让太阳跑了,晋故意放跑,二人如是重复笑作一团。爸爸跟晋说悄悄话:“等妈妈来,你放妈妈手心,不许她放跑。”(第一次悄悄话)等妈妈进来,爸说开始。晋出人意料地说:“妈妈,外星人病了。”妈妈说那怎么办?晋续道:“她去找妈妈,妈妈说她没生病。让她跟晋晋玩。”这基本取材自《汤姆上幼儿园》。外星人是元宵节爸猜灯谜的奖品。然后才伸出小拳头,作势放进妈妈嘴里,说“这是太阳,给妈妈吃。”这时妈妈整个人已在被窝里,只露脑袋在外面。不好放手心了,便改为吃,还真会见机行事。
3月13日
上午等待复查感冒期间,爸爸想起《汤姆无聊的时候》,给晋用石头做了条船。于是二人起劲划船,爸说你想上哪上哪,于是先后到了妈妈学校、爸爸学校、外婆家、新华书店、图书馆、博物馆。漫长的等待变得开心无比。回家路上,晋边坐电瓶车边划船,哈。
21日
晚上爸爸找晋的马甲,晋开始编故事:“马甲爬呀爬,爬到蚊帐上。可是它不会爬树,掉下来啦。被我穿上啦,咦,可漂亮啦。”第二句好像出自周一看的哪本书,《我爱你》里的平头龙?小兔奥奇《过来一起玩吧》?《想吃苹果的鼠小弟》?等到爸爸完全辨别不出故事出处,那时就真的是作品了。
4月8日
今天一家三口随爸爸学院赴无锡游鼋头渚与蠡园,生平第一次外出旅游,看樱花、坐轮船等等,兴奋异常。晚上睡前,自编了一个轮船的故事,足足讲了一刻钟,虽然内容东拉西扯旁逸斜出,但基本将白天旅游见闻都讲进去了,且模仿船长与自己(虽然有时自己是船长)对话特逗。最近讲故事擅长对话,不过一般只讲两三分钟,这么长是首次。
4月23日
昨天傍晚与爸爸饭后散步(一年怕都难得一次),遇到地上躺着一个喜羊羊气球。晋弯腰很认真地和喜羊羊聊天:是不是要睡啦?盖好被子啊。你喜欢看什么书啊?我喜欢巴巴爸爸啊(然后还“可里可里巴巴变”,虽然变出的是只空空的小手)。还向喜羊羊推荐了自己喜欢的佐佐木洋子、木村裕一等,说你先看吧,下次我们再交流(这里有爸爸的参与)。足足聊了有一刻钟。
4月24日
晚上居然创作了个惊悚故事。要洗澡时,爸爸正忙着找浴巾,晋吓唬爸爸说你后面有个妈妈,真可怕(妈妈正在床上睡觉呢)。洗澡时继续创作:“天花板上有个娃娃在走路,真可怕。天花板上有个裂缝,她爬出来了。然后掉下来了,黏在爸爸脸上,拿不下来了,她痛死了。她睡不着。”说得自己很开心,瞪圆眼睛压低声音绘声绘色。应该是脱胎自周六看的《晚安,弗朗西丝》,但自己发挥得相当多。
4月27日
天花板娃娃已推出系列作品了。
早上起床时,晋说:”我给你讲个故事吧(以前受邀讲故事,之后自发无对象讲故事,主动表示给人讲故事这是第一次)。从前,有个天花板娃娃……(之前都是“从前,在梦的花园里”,然后两三句了事)”大概讲了5分钟,天花板娃娃已去除惊悚气息而添加魔幻色彩,如像磁铁一样贴在天花板上,他会飞的,他跳下来和爸爸拥抱等等。当然,中间爸爸作了些牵线搭桥的工作。
起床来到阳台,晋又指着玻璃门说里面还有个玻璃娃娃。于是,去外婆家时,晋采用爸爸建议带上两个虚拟娃娃同行,两只空拳头攥得紧紧的生怕他们摔跤。爸说天花板娃娃是会飞的,玻璃娃娃会发光,晋才松手放飞一个,摊手让另一个晒太阳发光。一路都在投入地玩,且念念有词,两个娃娃已成为晋的左右护法,像《奶奶的护身符》里的500罗汉一样拥护着她。
5月14日
晚上洗完澡爸爸将晋装睡袋,说左手进去右手进去,晋随即创作了个奇特的故事:左手躺在地上不肯起来,右手去抱它,左手赖床一会,还说右手你轻一点行不行。右手抱起左手后,两个人就出门去玩了。就这样的情节,眉飞色舞地讲了10来分钟。“你轻一点行不行”,出处是梅子涵《我和爸爸当小耗子》,但被她化用了。
至于两个娃娃左右护法,问世两周余几乎每天都有续集,现在都快20来集了吧。今天早上(15日)晋还派它们去超市买水果了呢。爸爸也特意为它们增加了些属性,并教晋一个召唤口诀:“天花玻璃,玻璃天花”,有时忘在家的护法就会立即追随左右。
7月27日
中午电话中,爷爷告知昨晚晋口头创作了篇短文。爷爷买了袋米,随口说老了就买不动了。晋接着说:我给爷爷奶奶买,开汽车去买,买回来好多米,爷爷奶奶真幸福。
8月30日 晚饭时,晋看着桌上的水渍说看一条鱼,游啊游游到米饭里。爸妈定睛看水,栩栩然鱼也。
10月
5日 这几天午睡前主动讲故事,基本模式是主人公遇见一只猛兽,然后掉进了它的鼻子或眼睛里等等。其实是2日读了《七只瞎老鼠》中老鼠爬到大象鼻子上后的灵感。主人公依次是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外公等。今天自己先说“外公讲过了,再讲外婆。”然后拒绝以用滥的“从前”开头,说“不‘从前’了,现在是‘有一天’”。然后“有一天”外婆掉进了老虎的眼睛,老虎又掉进了大象的眼睛。接下来讲爸爸妈妈遇到了大野狼,爸爸忙问怎么办?晋从容地回答,他们躲到了蘑菇下面。乐得妈妈抱住啃了口小脸蛋,直夸“真有才华”。然后就云山雾海东成西就,有时听得懂有时不懂,最后以晋将大野狼变成毛毛虫了事。这剽窃自中午刚读的《小心,大野狼》。但具体变法是:“爸爸变大野狼,我变小野狼,妈妈变中野狼。”
6日 父女俩坐在饭桌前吃柚子,晋主动要求讲故事,且以“船”(她这两天把柚子皮叫船)命题。这回却以“从前”开头,一个老爷爷在船上,遇见一只大灰狼,他问(晋抬头撅嘴作凶状):你是干什么的大灰狼?大灰狼说:我是不咬人的大灰狼。后面老虎、狮子等角色繁多(只有一只老鼠是咬人的),但情节重复不足道,且不顾老爸多次提醒离题万里。但这个开头还是有意思的。老爷爷在船上其实来自下午刚看的陈江洪《小莲》,不咬人的大灰狼应还是来自《小心,大野狼》,但已化用得几无痕迹。
7日 近来午睡前听晋讲故事已成一大享受。晋创作很进状态,别人发出无关声音就大声抗议。今天的题目是“爸爸”,开头是“有一天”,爸爸(很快就被替代成她自己)去找妈妈,结果找到的是老虎妈妈。老虎妈妈不咬人,说你快去找你的妈妈吧。出处是上午看的《小塞尔采蓝莓》。
11月
11日 傍晚创作了个故事:一只大老虎吃了一只大老鼠,大老鼠从大老虎的眼睛里跑了出来,大老虎就跑走了。又来了只小老虎,结果被大老鼠给吃了。小老虎在大老鼠的嘴巴里哭了。
30日 晚饭后自己捧着《婴儿画报》增刊《妈妈信箱》(2012年11期),看着一张有驴子的图片说了个挺长的故事,有问有答颇为丰富,爸爸定睛一看却是篇科普文章《宝宝护牙关键词》。晋的问答绘声绘色,风格和爸爸妈妈都不一样,应该是幼儿园老师那学来的。
12月
11日 晚上蹲在痰盂上大便,随口讲了个故事:我摔了一跤,摔到天上去了。结果天破了个窟窿老漏雨,然后妹妹去补天。妹妹叫周周周,在地上刨点土,就把天补好了。除了刨土来自爸爸给种绿豆的实践经验外,其它爸爸都想不到出处。摔到天上和周周周尤具创意。天破、漏雨、补天则是爸爸帮着衔接的。
13年
1月
14日 晚上睡觉,晋想趴着睡,爸爸建议躺睡说:“躺躺更健康。”晋即问:“那趴趴呢?”语感不错,叠词都对上了。
17日 睡前妈妈给讲了伯牙子期的故事,晋随即创作(近来爸爸要求听一故事需讲一故事):一只小鸟和一个娃娃是好朋友,娃娃喜欢弹琴给小鸟听。小鸟死了,娃娃没有把琴摔破,他弹琴给晋晋听。把一悲剧改编成喜剧了。
31日 睡前妈妈给讲了小猴子下山的故事,爸爸让晋改编,晋就说:一只西瓜找妈妈,爬呀爬呀,爬到山上找到妈妈了。又扯到个弹簧垫。爸爸启发说,讲故事要有亮点,看我给你改编:一只西瓜找妈妈,妈妈在山上,怎么爬上去呀?搬个弹簧垫弹上山。然后和妈妈抱在一起滚下来,结果又被弹簧垫弹上山。就这样弹上去滚下来,好不好玩?晋说我要让它们下来。父女俩就一起创作开放式结尾。爸爸抛砖引玉,说可以打电话给西瓜爸爸搬走弹簧垫,或者西瓜们抱块石头下来砸垫子一个洞,于是晋想了个更妙的,请山上的小鸟背着它们飞下来。
3月
中旬 一晚晋突发奇想,发明了龙语,说龙把枕头叫“喀契”,被子叫“啊噗”,晋叫“哈哈”,睡觉叫“呼呼”。于是近来上床后就有如是之语:“快盖好啊噗,躺到喀契上,哈哈呼呼。”妈妈叫“素素”,爸爸叫“酷酷”,最近“素素”尤其被唤得勤,成了连爸爸都爱用的一个昵称。
7月
有段时间没提天花板娃娃了。爸爸偶尔问起,晋又起劲地编了两句,却突然说,其实天花板娃娃和玻璃娃娃都是假的,是我编出来的。爸爸接茬说,没关系,不管它们是真是假,好玩就行了。
8月
31日 近来把嘟嘟熊视作儿子,并为之取名“周转”,理由是它会转。晚上要抱着儿子才能入睡。
9月
21日 晚上晋突然表示要讲个故事,爸洗耳恭听:很久很久以前,屋子里有个老爷爷,想跑出去。可是他老婆不让他跑出去。有一天她老公在吃胡萝卜,她自己在睡觉,她老公就跑出去了。醒来一看,原来是个梦。她老公并没有跑出去,还在吃胡萝卜。
故事有明显的《逃家小兔》(间隔上次阅读已有很久)痕迹,老公老婆来自平时爸爸妈妈的交流,更直接是来自今天爸爸讲的大禹和涂山氏神话。难得的是故事说得很圆,这样完整的故事似乎还是首次。
29日 下午放学路上和爸聊起学校的滑梯,聊到兴头说我给你写首诗:“有的小孩玩不来,有的小孩往上爬。撞在一起很危险,咕噜咕噜滚下来。”文不加点,一气呵成。下半年有几次诗兴大发想赋两下,最后都成了三句半且前言不搭后语,这首算是首次完整的。
10月
5日 睡前爸爸让讲个故事。晋应声说,从前有只绵羊,有个人要杀它。就让爸爸帮它。结果最后还是被那个人杀死了。以后那个人再也不杀动物了。这个故事比喻,人不能乱杀动物。故事情节一般,最后一句让爸爸惊异,应是来自读书郎“守株待兔”故事结尾。
15年
1月
19日 自从13年5月看了爸爸原创《雾中行》的视频,晋不时哼出些调调来,有时也填词,一问就说是自己“原创”的。最近老妈提议全家常搞音乐会,今晚第一次,老妈弹电子琴,爸和晋吹葫芦丝,折腾一小时晋学会了《玛丽有只小羊羔》第一段和第二段首句。洗澡时,晋开始创作,经爸的掺和,一两分钟内就作成了一首歌叫《飞》:
树叶,树叶
你为什么飞得那么高
因为我有一个朋友
它的名字叫风
白云,白云
你为什么飞得那么高
因为我有一个朋友
它的名字叫太阳
蝴蝶,蝴蝶
你为什么飞得那么高
因为我有一个朋友
它的名字叫小鸟
晋的创作居其中80%强,爸爸只是帮忙穿针引线并理顺些。
2月
8日 爸做晚饭时晋自言自语忙活了半天。洗澡时给爸亮出一物说这是她新写的小小书(细看是爸从苏州带回的开合式磁贴书签),并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述新作:鸡爸爸、鸡妈妈带小鸡和鸭爸爸、鸭妈妈、小鸭玩,后来小鸡和小鸭结婚生了只粉红鸡叫皮小特,皮小特后来和绵羊结婚生了只小小鸡叫皮卡特(本取名皮卡丘被爸指出剽窃而改名),皮卡特喜欢去月亮玩(本来是想有颗星星又被爸爸指控剽窃而改)。故事几乎就是下午读的《不一样的卡梅拉》第一集的翻版,近两年读书少看电影多,明显想象力退步,故事乏善可陈,小小书的创意值得点赞。
12月
9日 老妈让晋每天写三行字,起初简单挺开心,近日始生畏难情绪。老爸生一妙计,让晋将当天写的三字编故事,如今天“扁”“最”“猫”可以编成一个《最扁猫》故事,该猫2d,睡画上,可以穿过门缝进户偷东西。然后晋就编昨天写的”猴““松“”鼠“,一会编出《松鼠猴与猴松鼠》的故事,两种奇特动物各有异能。最后俩故事又合成《松鼠猴、猴松鼠大战最扁猫》,编得开心至极。
4月3日
清明假日大雨,爸爸口占一绝:清明时节雨哗哗,路上行人叫苦啊。借问娃娃在干啥,他在家里笑哈哈。晋来劲了,也占一绝:清明时节雨哗哗,爸爸在家叫哇哇,吃东西的是妈妈。两天后的晚上独自在床上还在念这三句。
2月26日
刚从图书馆读书回来,爸爸在给写豆瓣,晋坐在边上,忽抒情道:“我在看月亮。月亮出来了。月亮在天上走。”爸爸为之侧目。更来劲了,续道:“我吃到月亮了。月亮是我吃到的。”
虽然是《14只老鼠赏月》和《月亮的味道》以及民歌《小河淌水》的组装作品,但毕竟是自发而为,也算是自己的作品了。
28日
晚上爸爸在写豆瓣,晋拿着本《宝贝坐马桶》跑进书房,口中嚷着“宝贝小便”,一边为书作掂尿状。许是故地重游缘故,又喊道:“我在看月亮。”接着说“月亮先生把我吃下去了。”这又是昨天看的《我是霸王龙》和今天《月亮先生》的组合。
爸爸洗碗,妈妈洗澡,晋跑到厨房门口喊:“爸爸抱,我好孤单。”神情颇凄楚。“孤单”源自爸爸的一次小玩笑,后在读《小袋袋捉迷藏》中得到巩固。
上床后,晋又抒情:“太阳升起来了。”爸问在哪里?说“在爸爸手心里”(好像是第一次用“手心”一词)。爸就握拳放到晋手心,叮嘱握好别让太阳跑了,晋故意放跑,二人如是重复笑作一团。爸爸跟晋说悄悄话:“等妈妈来,你放妈妈手心,不许她放跑。”(第一次悄悄话)等妈妈进来,爸说开始。晋出人意料地说:“妈妈,外星人病了。”妈妈说那怎么办?晋续道:“她去找妈妈,妈妈说她没生病。让她跟晋晋玩。”这基本取材自《汤姆上幼儿园》。外星人是元宵节爸猜灯谜的奖品。然后才伸出小拳头,作势放进妈妈嘴里,说“这是太阳,给妈妈吃。”这时妈妈整个人已在被窝里,只露脑袋在外面。不好放手心了,便改为吃,还真会见机行事。
3月13日
上午等待复查感冒期间,爸爸想起《汤姆无聊的时候》,给晋用石头做了条船。于是二人起劲划船,爸说你想上哪上哪,于是先后到了妈妈学校、爸爸学校、外婆家、新华书店、图书馆、博物馆。漫长的等待变得开心无比。回家路上,晋边坐电瓶车边划船,哈。
21日
晚上爸爸找晋的马甲,晋开始编故事:“马甲爬呀爬,爬到蚊帐上。可是它不会爬树,掉下来啦。被我穿上啦,咦,可漂亮啦。”第二句好像出自周一看的哪本书,《我爱你》里的平头龙?小兔奥奇《过来一起玩吧》?《想吃苹果的鼠小弟》?等到爸爸完全辨别不出故事出处,那时就真的是作品了。
4月8日
今天一家三口随爸爸学院赴无锡游鼋头渚与蠡园,生平第一次外出旅游,看樱花、坐轮船等等,兴奋异常。晚上睡前,自编了一个轮船的故事,足足讲了一刻钟,虽然内容东拉西扯旁逸斜出,但基本将白天旅游见闻都讲进去了,且模仿船长与自己(虽然有时自己是船长)对话特逗。最近讲故事擅长对话,不过一般只讲两三分钟,这么长是首次。
4月23日
昨天傍晚与爸爸饭后散步(一年怕都难得一次),遇到地上躺着一个喜羊羊气球。晋弯腰很认真地和喜羊羊聊天:是不是要睡啦?盖好被子啊。你喜欢看什么书啊?我喜欢巴巴爸爸啊(然后还“可里可里巴巴变”,虽然变出的是只空空的小手)。还向喜羊羊推荐了自己喜欢的佐佐木洋子、木村裕一等,说你先看吧,下次我们再交流(这里有爸爸的参与)。足足聊了有一刻钟。
4月24日
晚上居然创作了个惊悚故事。要洗澡时,爸爸正忙着找浴巾,晋吓唬爸爸说你后面有个妈妈,真可怕(妈妈正在床上睡觉呢)。洗澡时继续创作:“天花板上有个娃娃在走路,真可怕。天花板上有个裂缝,她爬出来了。然后掉下来了,黏在爸爸脸上,拿不下来了,她痛死了。她睡不着。”说得自己很开心,瞪圆眼睛压低声音绘声绘色。应该是脱胎自周六看的《晚安,弗朗西丝》,但自己发挥得相当多。
4月27日
天花板娃娃已推出系列作品了。
早上起床时,晋说:”我给你讲个故事吧(以前受邀讲故事,之后自发无对象讲故事,主动表示给人讲故事这是第一次)。从前,有个天花板娃娃……(之前都是“从前,在梦的花园里”,然后两三句了事)”大概讲了5分钟,天花板娃娃已去除惊悚气息而添加魔幻色彩,如像磁铁一样贴在天花板上,他会飞的,他跳下来和爸爸拥抱等等。当然,中间爸爸作了些牵线搭桥的工作。
起床来到阳台,晋又指着玻璃门说里面还有个玻璃娃娃。于是,去外婆家时,晋采用爸爸建议带上两个虚拟娃娃同行,两只空拳头攥得紧紧的生怕他们摔跤。爸说天花板娃娃是会飞的,玻璃娃娃会发光,晋才松手放飞一个,摊手让另一个晒太阳发光。一路都在投入地玩,且念念有词,两个娃娃已成为晋的左右护法,像《奶奶的护身符》里的500罗汉一样拥护着她。
5月14日
晚上洗完澡爸爸将晋装睡袋,说左手进去右手进去,晋随即创作了个奇特的故事:左手躺在地上不肯起来,右手去抱它,左手赖床一会,还说右手你轻一点行不行。右手抱起左手后,两个人就出门去玩了。就这样的情节,眉飞色舞地讲了10来分钟。“你轻一点行不行”,出处是梅子涵《我和爸爸当小耗子》,但被她化用了。
至于两个娃娃左右护法,问世两周余几乎每天都有续集,现在都快20来集了吧。今天早上(15日)晋还派它们去超市买水果了呢。爸爸也特意为它们增加了些属性,并教晋一个召唤口诀:“天花玻璃,玻璃天花”,有时忘在家的护法就会立即追随左右。
7月27日
中午电话中,爷爷告知昨晚晋口头创作了篇短文。爷爷买了袋米,随口说老了就买不动了。晋接着说:我给爷爷奶奶买,开汽车去买,买回来好多米,爷爷奶奶真幸福。
8月30日 晚饭时,晋看着桌上的水渍说看一条鱼,游啊游游到米饭里。爸妈定睛看水,栩栩然鱼也。
10月
5日 这几天午睡前主动讲故事,基本模式是主人公遇见一只猛兽,然后掉进了它的鼻子或眼睛里等等。其实是2日读了《七只瞎老鼠》中老鼠爬到大象鼻子上后的灵感。主人公依次是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外公等。今天自己先说“外公讲过了,再讲外婆。”然后拒绝以用滥的“从前”开头,说“不‘从前’了,现在是‘有一天’”。然后“有一天”外婆掉进了老虎的眼睛,老虎又掉进了大象的眼睛。接下来讲爸爸妈妈遇到了大野狼,爸爸忙问怎么办?晋从容地回答,他们躲到了蘑菇下面。乐得妈妈抱住啃了口小脸蛋,直夸“真有才华”。然后就云山雾海东成西就,有时听得懂有时不懂,最后以晋将大野狼变成毛毛虫了事。这剽窃自中午刚读的《小心,大野狼》。但具体变法是:“爸爸变大野狼,我变小野狼,妈妈变中野狼。”
6日 父女俩坐在饭桌前吃柚子,晋主动要求讲故事,且以“船”(她这两天把柚子皮叫船)命题。这回却以“从前”开头,一个老爷爷在船上,遇见一只大灰狼,他问(晋抬头撅嘴作凶状):你是干什么的大灰狼?大灰狼说:我是不咬人的大灰狼。后面老虎、狮子等角色繁多(只有一只老鼠是咬人的),但情节重复不足道,且不顾老爸多次提醒离题万里。但这个开头还是有意思的。老爷爷在船上其实来自下午刚看的陈江洪《小莲》,不咬人的大灰狼应还是来自《小心,大野狼》,但已化用得几无痕迹。
7日 近来午睡前听晋讲故事已成一大享受。晋创作很进状态,别人发出无关声音就大声抗议。今天的题目是“爸爸”,开头是“有一天”,爸爸(很快就被替代成她自己)去找妈妈,结果找到的是老虎妈妈。老虎妈妈不咬人,说你快去找你的妈妈吧。出处是上午看的《小塞尔采蓝莓》。
11月
11日 傍晚创作了个故事:一只大老虎吃了一只大老鼠,大老鼠从大老虎的眼睛里跑了出来,大老虎就跑走了。又来了只小老虎,结果被大老鼠给吃了。小老虎在大老鼠的嘴巴里哭了。
30日 晚饭后自己捧着《婴儿画报》增刊《妈妈信箱》(2012年11期),看着一张有驴子的图片说了个挺长的故事,有问有答颇为丰富,爸爸定睛一看却是篇科普文章《宝宝护牙关键词》。晋的问答绘声绘色,风格和爸爸妈妈都不一样,应该是幼儿园老师那学来的。
12月
11日 晚上蹲在痰盂上大便,随口讲了个故事:我摔了一跤,摔到天上去了。结果天破了个窟窿老漏雨,然后妹妹去补天。妹妹叫周周周,在地上刨点土,就把天补好了。除了刨土来自爸爸给种绿豆的实践经验外,其它爸爸都想不到出处。摔到天上和周周周尤具创意。天破、漏雨、补天则是爸爸帮着衔接的。
13年
1月
14日 晚上睡觉,晋想趴着睡,爸爸建议躺睡说:“躺躺更健康。”晋即问:“那趴趴呢?”语感不错,叠词都对上了。
17日 睡前妈妈给讲了伯牙子期的故事,晋随即创作(近来爸爸要求听一故事需讲一故事):一只小鸟和一个娃娃是好朋友,娃娃喜欢弹琴给小鸟听。小鸟死了,娃娃没有把琴摔破,他弹琴给晋晋听。把一悲剧改编成喜剧了。
31日 睡前妈妈给讲了小猴子下山的故事,爸爸让晋改编,晋就说:一只西瓜找妈妈,爬呀爬呀,爬到山上找到妈妈了。又扯到个弹簧垫。爸爸启发说,讲故事要有亮点,看我给你改编:一只西瓜找妈妈,妈妈在山上,怎么爬上去呀?搬个弹簧垫弹上山。然后和妈妈抱在一起滚下来,结果又被弹簧垫弹上山。就这样弹上去滚下来,好不好玩?晋说我要让它们下来。父女俩就一起创作开放式结尾。爸爸抛砖引玉,说可以打电话给西瓜爸爸搬走弹簧垫,或者西瓜们抱块石头下来砸垫子一个洞,于是晋想了个更妙的,请山上的小鸟背着它们飞下来。
3月
中旬 一晚晋突发奇想,发明了龙语,说龙把枕头叫“喀契”,被子叫“啊噗”,晋叫“哈哈”,睡觉叫“呼呼”。于是近来上床后就有如是之语:“快盖好啊噗,躺到喀契上,哈哈呼呼。”妈妈叫“素素”,爸爸叫“酷酷”,最近“素素”尤其被唤得勤,成了连爸爸都爱用的一个昵称。
7月
有段时间没提天花板娃娃了。爸爸偶尔问起,晋又起劲地编了两句,却突然说,其实天花板娃娃和玻璃娃娃都是假的,是我编出来的。爸爸接茬说,没关系,不管它们是真是假,好玩就行了。
8月
31日 近来把嘟嘟熊视作儿子,并为之取名“周转”,理由是它会转。晚上要抱着儿子才能入睡。
9月
21日 晚上晋突然表示要讲个故事,爸洗耳恭听:很久很久以前,屋子里有个老爷爷,想跑出去。可是他老婆不让他跑出去。有一天她老公在吃胡萝卜,她自己在睡觉,她老公就跑出去了。醒来一看,原来是个梦。她老公并没有跑出去,还在吃胡萝卜。
故事有明显的《逃家小兔》(间隔上次阅读已有很久)痕迹,老公老婆来自平时爸爸妈妈的交流,更直接是来自今天爸爸讲的大禹和涂山氏神话。难得的是故事说得很圆,这样完整的故事似乎还是首次。
29日 下午放学路上和爸聊起学校的滑梯,聊到兴头说我给你写首诗:“有的小孩玩不来,有的小孩往上爬。撞在一起很危险,咕噜咕噜滚下来。”文不加点,一气呵成。下半年有几次诗兴大发想赋两下,最后都成了三句半且前言不搭后语,这首算是首次完整的。
10月
5日 睡前爸爸让讲个故事。晋应声说,从前有只绵羊,有个人要杀它。就让爸爸帮它。结果最后还是被那个人杀死了。以后那个人再也不杀动物了。这个故事比喻,人不能乱杀动物。故事情节一般,最后一句让爸爸惊异,应是来自读书郎“守株待兔”故事结尾。
15年
1月
19日 自从13年5月看了爸爸原创《雾中行》的视频,晋不时哼出些调调来,有时也填词,一问就说是自己“原创”的。最近老妈提议全家常搞音乐会,今晚第一次,老妈弹电子琴,爸和晋吹葫芦丝,折腾一小时晋学会了《玛丽有只小羊羔》第一段和第二段首句。洗澡时,晋开始创作,经爸的掺和,一两分钟内就作成了一首歌叫《飞》:
树叶,树叶
你为什么飞得那么高
因为我有一个朋友
它的名字叫风
白云,白云
你为什么飞得那么高
因为我有一个朋友
它的名字叫太阳
蝴蝶,蝴蝶
你为什么飞得那么高
因为我有一个朋友
它的名字叫小鸟
晋的创作居其中80%强,爸爸只是帮忙穿针引线并理顺些。
2月
8日 爸做晚饭时晋自言自语忙活了半天。洗澡时给爸亮出一物说这是她新写的小小书(细看是爸从苏州带回的开合式磁贴书签),并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述新作:鸡爸爸、鸡妈妈带小鸡和鸭爸爸、鸭妈妈、小鸭玩,后来小鸡和小鸭结婚生了只粉红鸡叫皮小特,皮小特后来和绵羊结婚生了只小小鸡叫皮卡特(本取名皮卡丘被爸指出剽窃而改名),皮卡特喜欢去月亮玩(本来是想有颗星星又被爸爸指控剽窃而改)。故事几乎就是下午读的《不一样的卡梅拉》第一集的翻版,近两年读书少看电影多,明显想象力退步,故事乏善可陈,小小书的创意值得点赞。
12月
9日 老妈让晋每天写三行字,起初简单挺开心,近日始生畏难情绪。老爸生一妙计,让晋将当天写的三字编故事,如今天“扁”“最”“猫”可以编成一个《最扁猫》故事,该猫2d,睡画上,可以穿过门缝进户偷东西。然后晋就编昨天写的”猴““松“”鼠“,一会编出《松鼠猴与猴松鼠》的故事,两种奇特动物各有异能。最后俩故事又合成《松鼠猴、猴松鼠大战最扁猫》,编得开心至极。
4月3日
清明假日大雨,爸爸口占一绝:清明时节雨哗哗,路上行人叫苦啊。借问娃娃在干啥,他在家里笑哈哈。晋来劲了,也占一绝:清明时节雨哗哗,爸爸在家叫哇哇,吃东西的是妈妈。两天后的晚上独自在床上还在念这三句。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