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古屋市长的背后——不着边际的胡说八道
看完林少华翻译的春上村树的《奇鸟行状录》。看完以后心理很压抑,理解不是很深,但是脑子却自然而然想起最近名古屋市长河村隆之否认南京大屠杀的事件,对比书中的暴力代表人物绵谷升,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绵谷升的叔父作为年轻技术官僚曾在“满洲国”工作过,此人在奉天还见到了策划“九一八事变”的陆军中将石原莞尔,而河村隆之的父亲作为侵华日军参与了南京大屠杀,两人都从其父辈身上将二战日本的暴力继承了下来。
春上村树的话说:归根结底,日本最大的问题,就是战争结束后没有把那场战争的压倒性暴力相对化。人人都以受害者的面目出现,偷梁换柱地以非常暧昧的言词说“再不重复这错误了”,而没有哪个人对那个暴力装置负内在责任。
以我有限的知识来追溯这一日本人骨子里内在的暴力,让我想起读过的《德川家康》,这“暴力因子”应该说是从德川家康时代的丰臣秀吉出生的吧,二战前的日本信奉的人物也是丰臣秀吉那样的暴力份子,而不是继承德川的“忍”“义”,实在令人费解。
奇鸟行状录是1994年出版的,但是他的作用力却是直到现在,正如春上所说书中的内容虽然说的是1970年代,但是书中所构人物却直到现在也一直存在。
题外话:日本天皇对于二战富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他却逃脱了责任追究,这是很不应该的,假如二战结束后对日本天皇追究战争责任,他不次于一个甲级战犯,凭天皇在日本人的心中的地位,如果天皇也追究的战争罪责,那全日本或许在二战后有一个全新的局面。
读《奇鸟行状录》,我老是想着最终答案到底是什么,快结尾的时候,快到答案公布时,却老是跑出笠原May的来信,没当读到这个地方,我就想把春上村树拉出来暴打一顿,我不明白为什么在这关键时刻,春上要这样安排,老是跑出笠原may这个无关紧要的人物来,是不是要掉读者胃口,还是凑字数,鉴于我的小脑袋终究还是想不出来。读完以后觉得春上还是没有把谜底说明白,也许是我一直的理科思维,凡事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吧,没有明确的答案心里就难受,过于注重形式了,我落伍吧
对于想了解日本人的**应该读一读这本书,但个人终归改变不了什么,沧海一粟,怎么说呢,人之所以奋起反抗,不是为改变世界,而是不让世界改变我们。
春上村树的话说:归根结底,日本最大的问题,就是战争结束后没有把那场战争的压倒性暴力相对化。人人都以受害者的面目出现,偷梁换柱地以非常暧昧的言词说“再不重复这错误了”,而没有哪个人对那个暴力装置负内在责任。
以我有限的知识来追溯这一日本人骨子里内在的暴力,让我想起读过的《德川家康》,这“暴力因子”应该说是从德川家康时代的丰臣秀吉出生的吧,二战前的日本信奉的人物也是丰臣秀吉那样的暴力份子,而不是继承德川的“忍”“义”,实在令人费解。
奇鸟行状录是1994年出版的,但是他的作用力却是直到现在,正如春上所说书中的内容虽然说的是1970年代,但是书中所构人物却直到现在也一直存在。
题外话:日本天皇对于二战富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他却逃脱了责任追究,这是很不应该的,假如二战结束后对日本天皇追究战争责任,他不次于一个甲级战犯,凭天皇在日本人的心中的地位,如果天皇也追究的战争罪责,那全日本或许在二战后有一个全新的局面。
读《奇鸟行状录》,我老是想着最终答案到底是什么,快结尾的时候,快到答案公布时,却老是跑出笠原May的来信,没当读到这个地方,我就想把春上村树拉出来暴打一顿,我不明白为什么在这关键时刻,春上要这样安排,老是跑出笠原may这个无关紧要的人物来,是不是要掉读者胃口,还是凑字数,鉴于我的小脑袋终究还是想不出来。读完以后觉得春上还是没有把谜底说明白,也许是我一直的理科思维,凡事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吧,没有明确的答案心里就难受,过于注重形式了,我落伍吧
对于想了解日本人的**应该读一读这本书,但个人终归改变不了什么,沧海一粟,怎么说呢,人之所以奋起反抗,不是为改变世界,而是不让世界改变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