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为死去的飞行员买单?
又牺牲了一名战友,听到这个通报的时候,痛心疾首,发人深省。一是事故的结果,飞机还可在造一架,但是人不会在有第二次生命,给他的家人和身边的战友带来多少悲伤和内疚。二是事故发生的过程,连续的处置错误不断积累,只要打破了中间连续错误的判断和操纵,我相信也不会酿成现在的结果。就像奶酪模型里说的,奶酪的上的洞眼都重叠到一起,看到另一侧,那么事故就发生了。
其实,我现在最想知道的是牺牲飞行员家属现在的生活状态,是否得到妥善的安置,善后工作处理的得当不得当。为这一家子人祈祷,希望他父母,妻儿不要过度的悲伤,毕竟人生的路还要继续,尽快的走出阴霾。
距离发生事故已经过去***天的时候了,飞机的黑匣子还没有找到,所以我就很疑问,现在的推测出来的事故结论是不是准确的?最后飞机从一千多米到坠入*里的数据没有,现在的推测结论难免会有一些片面。现在人没了,责任全部推脱到已经没了的人的身上,也就死无对证了。活着的人因为各种目的、私心把应有的责任一股脑的推卸到一个逝去人的身上,我很生气。
第一没有完全还原事故的全部过程下的推测结论,这本身就是对死者家属的不尊重,对我们生命的不负责任,关键性的问题都找不到,还让我们谈体会,去你妈的。
二是飞机黑匣子这么关键的设备,竟然在关键时刻找不到了,我不清楚国内的黑匣子的自我防护和被发现的性能如何,但是不好就请好好学习别人先进的东西,少吃顿饭能死嘛?不腐败不送你妻儿出国你就不能安心工作是吧!那么多能人你不用,非要用会喷粪的垃圾,艹。事故结论里说过一条,长机带队能力弱,我相信一百个新长机有99个都会在自我存在问题中写上这条泛泛的问题。现在竟然拿出来当事故发生重要的原因之一,我不免觉得有些可笑。
三是封锁消息,难道非要遮不住的时候才出来承认自己的问题所在嘛?社会的监督也是促进你改革的动力和压力,这可倒好,封锁的严严实实。都不敢接受公众的质疑和监督,还谈什么改革?恶性循环,遮羞伤的不是别人,是一个国家的良心。牺牲了的飞行员不是你们的物品.....
KONGJUN分析问题的领导、专家,脑瓜子都是屎啊….
事故,要如何去看待,那么就要看根源在哪里。我不会完全相信通报里的那些问题分析都是准确的,不保证因为是一起严重的一等事故,也有了首长重视,所以有了一些是为了筹字数的军八股填充在里面。我相信,这么一份推测出来的事故报告是不够真实的。那么,事故的结论和找到的原因,我相信也是一些不疼不痒的表面现象,往往没有探究最深处的体制原因。
外军往往都是在高难逼真的对抗环境中出现一些事故。但是我们的空军事故,并没有发生在那些真正的高难度训练对抗当中,而是出现起飞领航着陆的过程。能说明两个问题,一个是我们的高难科目不高难或者是自我降低难度。二是我们的能力素质有很大的差距,职业化程度相当低。
都知道,空军的飞行员是要干一辈子飞行员,个个没有急迫感,都感觉到30多岁的时候自然而然就是成熟的飞行员了,堆一堆时间,堆一堆经验。但是有没有想过,30多岁的飞行员在国外都退役了。再混下去到40多岁,都感觉飞行真的没什么大不了的,部队的训练体制就是这样了,安安稳稳的飞到转业就行了,繁重点的任务一概推脱美其名曰要把机会都留给年轻人,这简直就是一种飞行的悲哀。美军的俚语“这里有老飞行员,也有勇敢的飞行员,但是这里没有勇敢的老飞行员”。上面这句话用在国内,简直就是一种讽刺,养这些老的飞行员真的是浪费纳税人的钱。
海恩法则强调两点,一是事故的发生是量的积累的结果,二是再好的技术,再完美的规章,在实际操作层面,也无法取代人的素质和责任心。
事情发生了,血淋淋的在眼前,如果发生在我的身边或者我的身上,那么我会给我的家人带来多大的痛苦。飞行确实是勇敢者的游戏,刀刃上的舞者,稍有不慎后果不出所料。记得刚学飞行不知道死亡意味着什么,从没有现在感觉的强烈,死亡的味道就在身边缠绕。那时候是勇敢的,但是现在有些老了。应该让自己更安全,让家人更安心。
每次和妻子说起飞行事故的时候,她也会很担心,尤其是有飞行员牺牲的时候,我知道她在想什么。如果丈夫没有了,整个家庭也就不存在了,相依几年,几十年的爱人,在还没来得及说最后的话的时候就离开了。现实就是这么残酷。怎么能不让自己爱的人牵肠挂肚那,哎。当个战斗机飞行员的家属有什么好…
我不清楚,这么就简单草草了事的办事作风,对整个大系统来说有什么效果,但是至少让我看到了一个飞行员的牺牲其实就是一个数字和一堆简单的军八股堆积的事故通知报告。其他的,就剩下对这里的心寒和对逝去的人的同情和感伤。
其实,我现在最想知道的是牺牲飞行员家属现在的生活状态,是否得到妥善的安置,善后工作处理的得当不得当。为这一家子人祈祷,希望他父母,妻儿不要过度的悲伤,毕竟人生的路还要继续,尽快的走出阴霾。
距离发生事故已经过去***天的时候了,飞机的黑匣子还没有找到,所以我就很疑问,现在的推测出来的事故结论是不是准确的?最后飞机从一千多米到坠入*里的数据没有,现在的推测结论难免会有一些片面。现在人没了,责任全部推脱到已经没了的人的身上,也就死无对证了。活着的人因为各种目的、私心把应有的责任一股脑的推卸到一个逝去人的身上,我很生气。
第一没有完全还原事故的全部过程下的推测结论,这本身就是对死者家属的不尊重,对我们生命的不负责任,关键性的问题都找不到,还让我们谈体会,去你妈的。
二是飞机黑匣子这么关键的设备,竟然在关键时刻找不到了,我不清楚国内的黑匣子的自我防护和被发现的性能如何,但是不好就请好好学习别人先进的东西,少吃顿饭能死嘛?不腐败不送你妻儿出国你就不能安心工作是吧!那么多能人你不用,非要用会喷粪的垃圾,艹。事故结论里说过一条,长机带队能力弱,我相信一百个新长机有99个都会在自我存在问题中写上这条泛泛的问题。现在竟然拿出来当事故发生重要的原因之一,我不免觉得有些可笑。
三是封锁消息,难道非要遮不住的时候才出来承认自己的问题所在嘛?社会的监督也是促进你改革的动力和压力,这可倒好,封锁的严严实实。都不敢接受公众的质疑和监督,还谈什么改革?恶性循环,遮羞伤的不是别人,是一个国家的良心。牺牲了的飞行员不是你们的物品.....
KONGJUN分析问题的领导、专家,脑瓜子都是屎啊….
事故,要如何去看待,那么就要看根源在哪里。我不会完全相信通报里的那些问题分析都是准确的,不保证因为是一起严重的一等事故,也有了首长重视,所以有了一些是为了筹字数的军八股填充在里面。我相信,这么一份推测出来的事故报告是不够真实的。那么,事故的结论和找到的原因,我相信也是一些不疼不痒的表面现象,往往没有探究最深处的体制原因。
外军往往都是在高难逼真的对抗环境中出现一些事故。但是我们的空军事故,并没有发生在那些真正的高难度训练对抗当中,而是出现起飞领航着陆的过程。能说明两个问题,一个是我们的高难科目不高难或者是自我降低难度。二是我们的能力素质有很大的差距,职业化程度相当低。
都知道,空军的飞行员是要干一辈子飞行员,个个没有急迫感,都感觉到30多岁的时候自然而然就是成熟的飞行员了,堆一堆时间,堆一堆经验。但是有没有想过,30多岁的飞行员在国外都退役了。再混下去到40多岁,都感觉飞行真的没什么大不了的,部队的训练体制就是这样了,安安稳稳的飞到转业就行了,繁重点的任务一概推脱美其名曰要把机会都留给年轻人,这简直就是一种飞行的悲哀。美军的俚语“这里有老飞行员,也有勇敢的飞行员,但是这里没有勇敢的老飞行员”。上面这句话用在国内,简直就是一种讽刺,养这些老的飞行员真的是浪费纳税人的钱。
海恩法则强调两点,一是事故的发生是量的积累的结果,二是再好的技术,再完美的规章,在实际操作层面,也无法取代人的素质和责任心。
事情发生了,血淋淋的在眼前,如果发生在我的身边或者我的身上,那么我会给我的家人带来多大的痛苦。飞行确实是勇敢者的游戏,刀刃上的舞者,稍有不慎后果不出所料。记得刚学飞行不知道死亡意味着什么,从没有现在感觉的强烈,死亡的味道就在身边缠绕。那时候是勇敢的,但是现在有些老了。应该让自己更安全,让家人更安心。
每次和妻子说起飞行事故的时候,她也会很担心,尤其是有飞行员牺牲的时候,我知道她在想什么。如果丈夫没有了,整个家庭也就不存在了,相依几年,几十年的爱人,在还没来得及说最后的话的时候就离开了。现实就是这么残酷。怎么能不让自己爱的人牵肠挂肚那,哎。当个战斗机飞行员的家属有什么好…
我不清楚,这么就简单草草了事的办事作风,对整个大系统来说有什么效果,但是至少让我看到了一个飞行员的牺牲其实就是一个数字和一堆简单的军八股堆积的事故通知报告。其他的,就剩下对这里的心寒和对逝去的人的同情和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