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之最】——影人篇
获奥斯卡奖最多的影人:
男性:沃尔特·迪士尼(26次获奥斯卡奖)
女性:伊迪丝·赫德(8次最佳服装设计奖)
获得奥斯卡提名最多的健在的人:
约翰·威廉姆斯(45次奥斯卡提名,获奖5次)
获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最多者:
约翰·福特(4次《告密者》1935;《愤怒的葡萄》1940;《青山翠谷》1941;《蓬门今始为君开》1952)
获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提名最多者:威廉·惠勒(12次)
获得奥斯卡提名最多的导演:比利·怀德(21次)
凭借处女作获得最佳导演奖的导演:
德尔伯特·曼(1955,《君子好逑》)
杰罗姆·罗宾斯(1961,《西区故事》)
罗伯特·雷德福(1980,《普通人》)
詹姆斯·L·布鲁克斯(1983,《母女情深》)
凯文·科斯特纳(1990,《与狼共舞》)
萨姆·门德斯(1999,《美国美人》)
同一年度凭两部影片获得最佳导演提名的导演:
史蒂文·索德伯格(2000,《永不妥协》/《毒品网络》,凭后者获奖)
克拉伦斯·布朗(1930,《罗曼史》/《安娜·卡列尼娜》,未获奖)
同时以制片人和导演身份获得最佳影片奖的导演:
莱奥·麦卡雷(1944,《与我同行》)
比利·怀德(1960,《公寓春光》)
弗朗西斯·科波拉(1974,《教父2》)
詹姆斯·L·布鲁克斯(1983,《母女情深》)
彼得·杰克逊(2003,《王者归来》)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2004,《百万美元宝贝》)
连庄的最佳导演奖得主:
约翰·福特(1940,《愤怒的葡萄》;1941,《青山翠谷》)
约瑟夫·L·曼凯维奇(1949,《三妻艳史》;1950,《彗星美人》)
获得最佳影片却未获得最佳导演奖提名的导演:
威廉·威尔曼(1927,《翼》)
爱德芒德·古尔丁(1931,《大饭店》)
布鲁斯·贝瑞斯福德(1989,《为黛西小姐开车》)
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五个提名席位完全吻合的年份:1957/1964/1981/2005/2008
最佳导演奖提名全部由外籍导演占据的年份:1987
贝纳多·贝托鲁奇(意大利,《末代皇帝》,获奖)
莱塞·霍尔斯道姆(瑞典)/诺曼·杰威森(加拿大)/阿德里安·莱恩(英国)/约翰·保曼(英国)
获得最佳导演奖的第一个非白种人、第一个亚洲影人:李安(2005,《断背山》)
获得最佳导演奖提名的最年长的导演:约翰·休斯顿(1985,《普里兹家族的荣誉》,79岁零184天)
获得最佳导演奖提名的最年轻的导演:约翰·辛格顿(1991,《街区男孩》24岁零44天)
获得最佳导演奖的最年长的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2004,《百万美元宝贝》74岁零272天)
获得最佳导演奖的最年轻的导演:诺曼·陶格(1931,《淘哥儿》32岁零260天)
获得奥斯卡提名及获奖的女导演:
里娜·韦特缪勒(1976,《七美人》)
简·坎皮恩(1993,《钢琴课》)
索菲亚·科波拉(2003,《迷失东京》)
凯瑟琳·毕格罗(2008,《拆弹部队》,获奖)
最能捧人的导演:威廉·惠勒(35人次获得表演类奖的提名,13人次获奖)
导演作品获得奥斯卡提名最多的导演:威廉·惠勒(127项提名,39座金像)
连续获得最佳导演奖提名最多的导演:威廉·惠勒(1936—1942连续7年获得提名)
获得最佳导演奖提名最多却从未获奖的导演:
克拉伦斯·布朗(1929—1946年间获得6次提名)
金·维多(1927—1956年间获得5次提名)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1940—1960年间获得5次提名)
罗伯特·奥特曼(1970—2001年间获得5次提名)
在同一年度获得奖项最多的导演: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1993,《辛德勒的名单》7项大奖;《侏罗纪公园》3项大奖)
在同一年度参评影片最多、获得提名最多的导演:
WS范·戴克(1934,《瘦人》4项提名,《男人世界》《隐藏》《盗贼》各获1项提名)
在同一届身兼导演、演员和编剧并全部获得提名的导演:
查理·卓别林(1940,《大独裁者》)
伍迪·艾伦(1978,《安妮·霍尔》)
罗伯特·贝尼尼(1998,《美丽人生》)
在同一届一人身兼制片、导演、演员、编剧的全能导演:
查理·卓别林(1940,《大独裁者》)
奥逊·威尔斯(1941,《公民凯恩》)
沃伦·比蒂(1978,《上错天堂投错胎》;1981,《烽火赤焰万里情》)
获得两次奥斯卡提名且两次都获奖的演员:
路易丝·赖纳(两次女主)
海伦·海丝(一主一配)
费雯·丽(两次女主)
莎莉·菲尔德(两次女主)
凯文·史派西(一主一配)
希拉里·斯万克(两次女主)
全部获得奥斯卡奖的影人三代:
祖:卡迈恩·科波拉(1974,《教父2》最佳原创配乐奖)
父:弗朗西斯·科波拉(1972、1974《教父》系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等)
女:索菲亚·科波拉(2003,《迷失东京》最佳原创剧本奖)
侄;尼古拉斯·凯奇(1995,《离开拉斯维加斯》最佳男主角奖)
凭自导自演的作品获得表演奖项的导演:
劳伦斯·奥立弗(1948,《哈姆雷特》,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
罗伯特·贝尼尼(1998,《美丽人生》,最佳男主角、最佳外语片)
凭借导演老公(情人)的作品获得表演奖项的演员:
苏珊·萨兰登(1995,《死囚漫步》最佳女主角,蒂姆·罗宾斯导演)
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1996,《冰血暴》最佳女主角,乔尔·科恩导演)
未获最佳剧本提名的最佳影片:
《翼》(1927)/《百老汇的旋律》(1928)/《大饭店》(1931)/《乱世春秋》(1933)/《哈姆雷特》(1948)/《音乐之声》(1965)/《泰坦尼克号》(1997)
获得最佳编剧奖提名最多的影人:
伍迪-艾伦(15次,获奖三次:1978《安妮·霍尔》;1986《汉娜姐妹》;2011《午夜巴黎》)
连续两年为最佳影片提供剧本的影人:
保罗·哈吉斯(2004《百万美元宝贝》;2005《撞车》)
首获最佳剧本提名和最后一次提名时间跨度最长的影人:
大卫·里恩(1946《孤星血泪》;1984《印度之行》,横跨38年)
获奖最多的外语片导演:
费德里科·费里尼(四次最佳外语片奖《大路》1956、《卡比利亚之夜》1957、《八部半》1963、《阿玛柯德》1974,一次个人荣誉奖)
维托里奥·德·西卡(两次特别奖《擦鞋童》1947、《偷自行车的人》1949,两次最佳外语片奖《昨日、今日、明日》1964、《费尼兹花园》1971)
英格玛-伯格曼(三次最佳外语片奖《处女泉》1960、《犹在镜中》1961、《芬尼与亚历山大》1983)
囊括了三大电影节所有最高奖的安东尼奥尼从未得过奥斯卡奖
唯一一位获得奥斯卡和诺贝尔奖的人:萧伯纳(最佳摄影奖(《卖花女 Pygmalion (1938)》)和诺贝尔和平奖)
第一位获得欧文·萨尔博格纪念奖的人:Darryl F. Zanuck
登上奥斯卡领奖台的最年轻的人:秀兰·邓波尔(6岁)
最年长的终身成就奖得主(男演员):格洛奇·马科斯(1974年获颁终身成就奖时83岁零182天)
最年长的终身成就奖得主(女演员):茂娜·洛伊(1991年获颁终身成就奖时85岁零207天)
主持奥斯卡颁奖典礼最多的人:鲍勃·霍普(18次)
第一位获得过奥斯卡、艾美奖、托尼奖和格莱美奖的影人是:丽塔·莫雷诺
第一位在身后获得奥斯卡奖者:西德尼·霍华德(《乱世佳人》最佳编剧奖)
有待补充,部分转载,如有错误,请多指正,谢谢!
【奥斯卡之最】——电影篇
http://www.douban.com/note/202618446/
【奥斯卡之最】——男演员篇
http://www.douban.com/note/202626704/
【奥斯卡之最】——女演员篇
http://www.douban.com/note/202672171/
男性:沃尔特·迪士尼(26次获奥斯卡奖)
女性:伊迪丝·赫德(8次最佳服装设计奖)
获得奥斯卡提名最多的健在的人:
约翰·威廉姆斯(45次奥斯卡提名,获奖5次)
获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最多者:
![]() |
约翰·福特(4次《告密者》1935;《愤怒的葡萄》1940;《青山翠谷》1941;《蓬门今始为君开》1952)
获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提名最多者:威廉·惠勒(12次)
获得奥斯卡提名最多的导演:比利·怀德(21次)
凭借处女作获得最佳导演奖的导演:
德尔伯特·曼(1955,《君子好逑》)
杰罗姆·罗宾斯(1961,《西区故事》)
罗伯特·雷德福(1980,《普通人》)
詹姆斯·L·布鲁克斯(1983,《母女情深》)
凯文·科斯特纳(1990,《与狼共舞》)
萨姆·门德斯(1999,《美国美人》)
同一年度凭两部影片获得最佳导演提名的导演:
史蒂文·索德伯格(2000,《永不妥协》/《毒品网络》,凭后者获奖)
克拉伦斯·布朗(1930,《罗曼史》/《安娜·卡列尼娜》,未获奖)
同时以制片人和导演身份获得最佳影片奖的导演:
莱奥·麦卡雷(1944,《与我同行》)
比利·怀德(1960,《公寓春光》)
弗朗西斯·科波拉(1974,《教父2》)
詹姆斯·L·布鲁克斯(1983,《母女情深》)
彼得·杰克逊(2003,《王者归来》)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2004,《百万美元宝贝》)
连庄的最佳导演奖得主:
约翰·福特(1940,《愤怒的葡萄》;1941,《青山翠谷》)
约瑟夫·L·曼凯维奇(1949,《三妻艳史》;1950,《彗星美人》)
获得最佳影片却未获得最佳导演奖提名的导演:
威廉·威尔曼(1927,《翼》)
爱德芒德·古尔丁(1931,《大饭店》)
布鲁斯·贝瑞斯福德(1989,《为黛西小姐开车》)
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五个提名席位完全吻合的年份:1957/1964/1981/2005/2008
最佳导演奖提名全部由外籍导演占据的年份:1987
贝纳多·贝托鲁奇(意大利,《末代皇帝》,获奖)
莱塞·霍尔斯道姆(瑞典)/诺曼·杰威森(加拿大)/阿德里安·莱恩(英国)/约翰·保曼(英国)
![]() |
获得最佳导演奖的第一个非白种人、第一个亚洲影人:李安(2005,《断背山》)
获得最佳导演奖提名的最年长的导演:约翰·休斯顿(1985,《普里兹家族的荣誉》,79岁零184天)
获得最佳导演奖提名的最年轻的导演:约翰·辛格顿(1991,《街区男孩》24岁零44天)
获得最佳导演奖的最年长的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2004,《百万美元宝贝》74岁零272天)
获得最佳导演奖的最年轻的导演:诺曼·陶格(1931,《淘哥儿》32岁零260天)
获得奥斯卡提名及获奖的女导演:
里娜·韦特缪勒(1976,《七美人》)
简·坎皮恩(1993,《钢琴课》)
索菲亚·科波拉(2003,《迷失东京》)
凯瑟琳·毕格罗(2008,《拆弹部队》,获奖)
![]() |
最能捧人的导演:威廉·惠勒(35人次获得表演类奖的提名,13人次获奖)
导演作品获得奥斯卡提名最多的导演:威廉·惠勒(127项提名,39座金像)
连续获得最佳导演奖提名最多的导演:威廉·惠勒(1936—1942连续7年获得提名)
获得最佳导演奖提名最多却从未获奖的导演:
克拉伦斯·布朗(1929—1946年间获得6次提名)
金·维多(1927—1956年间获得5次提名)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1940—1960年间获得5次提名)
罗伯特·奥特曼(1970—2001年间获得5次提名)
![]() |
在同一年度获得奖项最多的导演: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1993,《辛德勒的名单》7项大奖;《侏罗纪公园》3项大奖)
在同一年度参评影片最多、获得提名最多的导演:
WS范·戴克(1934,《瘦人》4项提名,《男人世界》《隐藏》《盗贼》各获1项提名)
在同一届身兼导演、演员和编剧并全部获得提名的导演:
查理·卓别林(1940,《大独裁者》)
伍迪·艾伦(1978,《安妮·霍尔》)
罗伯特·贝尼尼(1998,《美丽人生》)
在同一届一人身兼制片、导演、演员、编剧的全能导演:
![]() |
查理·卓别林(1940,《大独裁者》)
奥逊·威尔斯(1941,《公民凯恩》)
沃伦·比蒂(1978,《上错天堂投错胎》;1981,《烽火赤焰万里情》)
获得两次奥斯卡提名且两次都获奖的演员:
路易丝·赖纳(两次女主)
海伦·海丝(一主一配)
费雯·丽(两次女主)
莎莉·菲尔德(两次女主)
凯文·史派西(一主一配)
希拉里·斯万克(两次女主)
全部获得奥斯卡奖的影人三代:
祖:卡迈恩·科波拉(1974,《教父2》最佳原创配乐奖)
父:弗朗西斯·科波拉(1972、1974《教父》系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等)
女:索菲亚·科波拉(2003,《迷失东京》最佳原创剧本奖)
侄;尼古拉斯·凯奇(1995,《离开拉斯维加斯》最佳男主角奖)
凭自导自演的作品获得表演奖项的导演:
劳伦斯·奥立弗(1948,《哈姆雷特》,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
罗伯特·贝尼尼(1998,《美丽人生》,最佳男主角、最佳外语片)
凭借导演老公(情人)的作品获得表演奖项的演员:
苏珊·萨兰登(1995,《死囚漫步》最佳女主角,蒂姆·罗宾斯导演)
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1996,《冰血暴》最佳女主角,乔尔·科恩导演)
未获最佳剧本提名的最佳影片:
《翼》(1927)/《百老汇的旋律》(1928)/《大饭店》(1931)/《乱世春秋》(1933)/《哈姆雷特》(1948)/《音乐之声》(1965)/《泰坦尼克号》(1997)
获得最佳编剧奖提名最多的影人:
![]() |
伍迪-艾伦(15次,获奖三次:1978《安妮·霍尔》;1986《汉娜姐妹》;2011《午夜巴黎》)
连续两年为最佳影片提供剧本的影人:
保罗·哈吉斯(2004《百万美元宝贝》;2005《撞车》)
首获最佳剧本提名和最后一次提名时间跨度最长的影人:
大卫·里恩(1946《孤星血泪》;1984《印度之行》,横跨38年)
获奖最多的外语片导演:
费德里科·费里尼(四次最佳外语片奖《大路》1956、《卡比利亚之夜》1957、《八部半》1963、《阿玛柯德》1974,一次个人荣誉奖)
维托里奥·德·西卡(两次特别奖《擦鞋童》1947、《偷自行车的人》1949,两次最佳外语片奖《昨日、今日、明日》1964、《费尼兹花园》1971)
英格玛-伯格曼(三次最佳外语片奖《处女泉》1960、《犹在镜中》1961、《芬尼与亚历山大》1983)
囊括了三大电影节所有最高奖的安东尼奥尼从未得过奥斯卡奖
唯一一位获得奥斯卡和诺贝尔奖的人:萧伯纳(最佳摄影奖(《卖花女 Pygmalion (1938)》)和诺贝尔和平奖)
第一位获得欧文·萨尔博格纪念奖的人:Darryl F. Zanuck
登上奥斯卡领奖台的最年轻的人:秀兰·邓波尔(6岁)
最年长的终身成就奖得主(男演员):格洛奇·马科斯(1974年获颁终身成就奖时83岁零182天)
最年长的终身成就奖得主(女演员):茂娜·洛伊(1991年获颁终身成就奖时85岁零207天)
主持奥斯卡颁奖典礼最多的人:鲍勃·霍普(18次)
第一位获得过奥斯卡、艾美奖、托尼奖和格莱美奖的影人是:丽塔·莫雷诺
第一位在身后获得奥斯卡奖者:西德尼·霍华德(《乱世佳人》最佳编剧奖)
有待补充,部分转载,如有错误,请多指正,谢谢!
【奥斯卡之最】——电影篇
http://www.douban.com/note/202618446/
【奥斯卡之最】——男演员篇
http://www.douban.com/note/202626704/
【奥斯卡之最】——女演员篇
http://www.douban.com/note/202672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