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电软》
作为一个年轻人,比起从《GAME集中营》时期就追寻着《电软》脚步的人来说,怀念《电软》似乎不是那么理所当然。毕竟我第一次买电软,应当还是98年的某一期——为了封面上大幅的凌波丽的肖像……当然,我是一个高尚的人,还是有追求的,超级机器人大战阿尔法的全熟练度通关攻略也是我需要的对不?那之后,电子游戏杂志——尤其是《电软》系列的书籍就成了我书架上不可或缺的部分。从《电玩新势力》到《动感新势力》(幸亏小狼某A雪拉他们做了《动感新时代》,不然《动新》也没得看了很快),还有那虽然经典但是只出了几期的《游戏批判》(《电软》好机油UCG的《游戏人》倒是一直坚持了下来,我也从那本《异度装甲》增刊一期不落的卖了下来……)。
虽然,在改成半月刊之后就没怎么买过《电软》了(旬刊之后真是买的更少了)。但是,100期、5周年、300期、十周年特刊依然在书架上,黄色的封皮、烫金的大字、黑色的草薙京……曾经为装订头痛的年代啊,订书钉装订的时候总是会让中间那几页脱落下来,胶封的时候翻来翻去总会散架……不过现在真的绝少会把一本杂志翻得如此破烂……大概是我看杂志没那么积极了吧?也正因为如我一样,渐渐远离杂志这一媒体越来越远,最终一座大厦的倒塌才让梦中人惊醒。原来在我们这些普通人浑然不觉的时候,已经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可是,这些我们不是早已应当看出来了么?无数迹象不都摆在眼前了么?当网易在《游戏集中营》倒下的时候,出了一个专题来论述传统媒体在游戏界的渐渐崩溃的时候,《电软》是不是早已积重难返?或者,当《动新》编辑部集体变节成立新《动新》并指责资方的时候,这个结局就已经注定?或者是《电软》改版被人指责的时候,是否就走上了不归路?或者或者……
在网络日渐繁荣之后,《新漫堂》《新干线》系列的倒下,《漫友》系全面改版。传统杂志的确开始了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转型期。即使是一些很专业的杂志譬如《译文》,也禁不住市场的萎缩而消失于视野之中。很难以想想,就在媒体大爆发之后,短短的几年时间,凛冬已至。其实很多人将中国这些杂志的不景气归过于网络,这其实并不准确,尤其是在游戏这个领域里。曾几何时,电脑游戏杂志就是《电攻》《大软》,电视游戏就是《电软》《游实》。就在2000年左右,那个网络刚刚兴起的年代,那些狂飙突进一夜成佛成魔的日子里。如同雨后春笋般的,各类游戏杂志开始大行其道。一如当年短暂繁荣,然后垮掉的如同沙子城堡一样的中国单机游戏业界……但是至少,那个时候,确实是一个好时代,一个无法复制的传奇时代。
也许,正是那个传说一般的年代埋下了现在这个结局?或者更早?当《电软》拿着甘肃的刊号在北京创刊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那不可逆转的走向么?黄金的十年之后,就是艰苦的八年抗战么,也许……但是,我们首先要知道敌人是谁!有人说是互联网的发展,是的,互联网从最初依赖这些媒体,发展到在几乎各个层面上替代了他们原有的生存空间,可是,纸媒相比之下仍然具有一些决定性的优势——文章的深度,评论的准确性,消息分析的厚度,筛选新闻的水平……至少,还是有那么多纸媒在不是么?有人说是急功近利的投资商,的确,他们是急功近利的。在最初的黄金时代,发行量和收入就好像潮水一样涌来,数十乃至数百倍的巨额利润(还是不通过融资的),确实是让这些人疯狂。可是,一旦行业进入正轨之后,这种暴利显然是不可能的,想要维持利润的投资商是没有错误的,只是会大浪陶沙,让维持的较好的企业留下来不是么?接近二十年,应当说,《电软》走上这一步,肯定不仅仅是投资商的错误了……难道归咎于整体环境么?不是还有那么多,哪怕是依仗着光盘的批号,也要在总署和总局的压力下勉强的维持么?即使是《独唱团》不都出了一期么?有人说……原因无数,但是,每一个也许都不致命,但是每一个都扭曲了我们发展的路途。一步两步看不出什么,但是在以十年乃至数十年为单位的时间长河里,他们会越来越明显。
终于,《电软》倒下了!一个时代是否算是离我们而去了?多么想再看到一本《游戏批评》,多么想再次重温那些经典而隽永的文章!或许,真的对于纸媒来说,资讯类已经要被大浪淘沙了……但是,我相信,即使是再多的困难,我们的编辑和作者,不会放弃。只要还有一个人在,那么这种精神就不会消亡!UCG好基友走了,你会不会寂寞呢?——祝一路走好,《游戏人》长命百岁!
虽然,在改成半月刊之后就没怎么买过《电软》了(旬刊之后真是买的更少了)。但是,100期、5周年、300期、十周年特刊依然在书架上,黄色的封皮、烫金的大字、黑色的草薙京……曾经为装订头痛的年代啊,订书钉装订的时候总是会让中间那几页脱落下来,胶封的时候翻来翻去总会散架……不过现在真的绝少会把一本杂志翻得如此破烂……大概是我看杂志没那么积极了吧?也正因为如我一样,渐渐远离杂志这一媒体越来越远,最终一座大厦的倒塌才让梦中人惊醒。原来在我们这些普通人浑然不觉的时候,已经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可是,这些我们不是早已应当看出来了么?无数迹象不都摆在眼前了么?当网易在《游戏集中营》倒下的时候,出了一个专题来论述传统媒体在游戏界的渐渐崩溃的时候,《电软》是不是早已积重难返?或者,当《动新》编辑部集体变节成立新《动新》并指责资方的时候,这个结局就已经注定?或者是《电软》改版被人指责的时候,是否就走上了不归路?或者或者……
在网络日渐繁荣之后,《新漫堂》《新干线》系列的倒下,《漫友》系全面改版。传统杂志的确开始了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转型期。即使是一些很专业的杂志譬如《译文》,也禁不住市场的萎缩而消失于视野之中。很难以想想,就在媒体大爆发之后,短短的几年时间,凛冬已至。其实很多人将中国这些杂志的不景气归过于网络,这其实并不准确,尤其是在游戏这个领域里。曾几何时,电脑游戏杂志就是《电攻》《大软》,电视游戏就是《电软》《游实》。就在2000年左右,那个网络刚刚兴起的年代,那些狂飙突进一夜成佛成魔的日子里。如同雨后春笋般的,各类游戏杂志开始大行其道。一如当年短暂繁荣,然后垮掉的如同沙子城堡一样的中国单机游戏业界……但是至少,那个时候,确实是一个好时代,一个无法复制的传奇时代。
也许,正是那个传说一般的年代埋下了现在这个结局?或者更早?当《电软》拿着甘肃的刊号在北京创刊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那不可逆转的走向么?黄金的十年之后,就是艰苦的八年抗战么,也许……但是,我们首先要知道敌人是谁!有人说是互联网的发展,是的,互联网从最初依赖这些媒体,发展到在几乎各个层面上替代了他们原有的生存空间,可是,纸媒相比之下仍然具有一些决定性的优势——文章的深度,评论的准确性,消息分析的厚度,筛选新闻的水平……至少,还是有那么多纸媒在不是么?有人说是急功近利的投资商,的确,他们是急功近利的。在最初的黄金时代,发行量和收入就好像潮水一样涌来,数十乃至数百倍的巨额利润(还是不通过融资的),确实是让这些人疯狂。可是,一旦行业进入正轨之后,这种暴利显然是不可能的,想要维持利润的投资商是没有错误的,只是会大浪陶沙,让维持的较好的企业留下来不是么?接近二十年,应当说,《电软》走上这一步,肯定不仅仅是投资商的错误了……难道归咎于整体环境么?不是还有那么多,哪怕是依仗着光盘的批号,也要在总署和总局的压力下勉强的维持么?即使是《独唱团》不都出了一期么?有人说……原因无数,但是,每一个也许都不致命,但是每一个都扭曲了我们发展的路途。一步两步看不出什么,但是在以十年乃至数十年为单位的时间长河里,他们会越来越明显。
终于,《电软》倒下了!一个时代是否算是离我们而去了?多么想再看到一本《游戏批评》,多么想再次重温那些经典而隽永的文章!或许,真的对于纸媒来说,资讯类已经要被大浪淘沙了……但是,我相信,即使是再多的困难,我们的编辑和作者,不会放弃。只要还有一个人在,那么这种精神就不会消亡!UCG好基友走了,你会不会寂寞呢?——祝一路走好,《游戏人》长命百岁!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