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手朱小龙
不得不提到朱小龙。舌头的主创之一,2004年离队,漂洋过海,云游四方,最后和女友,孩子一起定居昆明,重新组建乐队的。
朱小龙,吉他手。汉族,新疆口音。1973年生人。双鱼座。身高1.78米,体重120斤左右。弹琴,寡言,善饮。他的脸乍一看似乎有着刀疤,而实际上并无疤痕。他只是给人这样的一种感觉。
他的前身是新疆一个硫酸工厂的工人。有一天他忽然想:难道我的一生就这样度过了吗?
1992年,朱小龙成为了新疆夜总会的吉他手,弹琴,伴唱。
朱小龙1994年就住到了圆明园画家村。在往后的几年里,来自全国各地的乐手组建里无数风格凌厉的摇滚乐队,那是风气云涌的1999年。圆明园画家村于1995年解体。小龙住到了树村的一间平房里。在那里他遇到了他后来的女朋友,法国人小柯。而后,树村也拆迁了。他住到了霍营。
五道口是他们的地盘,1998年,地下圈子里盛传着他们的神话。后来,做为一个吉他手,朱小龙曾经为崔健弹过吉他。为左小祖咒录过唱片。广州,上海,北京的男性乐评人异口同声地称赞着这支来自新疆的汉族乐队。舌头在地下圈子里几乎成为神话,小龙的吉他的强健的节奏是乐队的中心之一,甚至有人传说,那些外国女人去看演出,会为小龙在高潮时跳起来反拨吉他的瞬间所吸引。
霍营城铁快开通时,他和他的法国女友离开了中国。
他们去了法国,澳大利亚,缅甸,越南等地方。
“我们又回到西贡了,用了14天的时间,只是很简单的游历了湄公河流域。她比我想象的大多了。其中主干的宽度达到1-2公里,支流密集,岛屿无数,每个小城或者小岛生活迥异,很多时候我们都在船上,小或者大的渔船,去看,去听,现在我们已经可以用越南语和本地人进行简单的交流了,这让我们很舒服。”
朱小龙目前定居昆明,那里气候温和。他和法国女友租了明窗净几的房子,不再为生活狼奔豕突。孩子出生16个月。他非常疼爱这个混血男孩,与他玩耍嬉戏,带他去野生动物园,或者偶尔去文林街的“麦田”书店和朋友聊天,孩子病了他带孩子去打针。到了晚上,他会去“说吧”,那里有一些弹琴的朋友。每周三,中外的乐手在台上玩即兴。小龙在台上弹琴时一直低着头,他穿着极其简朴的旧衣服。长发一丝不苟地向后梳好,挽一个髻。大家一起蹲在酒吧门口吞云吐雾。朱小龙不是外向的人,比较寡言,有些喝多的人,认识不认识的,喜欢与他说各种琐事,他只是微笑倾听。他的朋友们都尊敬他,因为认为他是非常好的吉他手,品格也好。小龙满足于这样的平凡普通的生活,这些人发生的平凡琐事,他都觉得乐意倾听。他不大上网,他感到一上网“就会被那个东西吞没”。他知道“唱片业不行了”,他甚至不认为“发个唱片”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事情,他觉得,到现在为止,他还能和音乐在一起,音乐变成了日常化的事情,他已经感到十分满足。他认为对音乐的认识其实才刚刚开始,他依旧蔑视“中产”,蔑视金钱和欲望。他喜欢的是奥威尔的《动物庄园》和《1984》,他认为自己总要在反抗些什么。而他从来都不怎么谈论爱情。14年前,圆明园艺术家村流浪吉他手英俊的脸,已经被成熟和沧桑悄悄替代。这已经不是一个抒情的时代,可是,小龙却在这里时候,不合时宜地学会了抒情。
朱小龙,吉他手。汉族,新疆口音。1973年生人。双鱼座。身高1.78米,体重120斤左右。弹琴,寡言,善饮。他的脸乍一看似乎有着刀疤,而实际上并无疤痕。他只是给人这样的一种感觉。
他的前身是新疆一个硫酸工厂的工人。有一天他忽然想:难道我的一生就这样度过了吗?
1992年,朱小龙成为了新疆夜总会的吉他手,弹琴,伴唱。
朱小龙1994年就住到了圆明园画家村。在往后的几年里,来自全国各地的乐手组建里无数风格凌厉的摇滚乐队,那是风气云涌的1999年。圆明园画家村于1995年解体。小龙住到了树村的一间平房里。在那里他遇到了他后来的女朋友,法国人小柯。而后,树村也拆迁了。他住到了霍营。
五道口是他们的地盘,1998年,地下圈子里盛传着他们的神话。后来,做为一个吉他手,朱小龙曾经为崔健弹过吉他。为左小祖咒录过唱片。广州,上海,北京的男性乐评人异口同声地称赞着这支来自新疆的汉族乐队。舌头在地下圈子里几乎成为神话,小龙的吉他的强健的节奏是乐队的中心之一,甚至有人传说,那些外国女人去看演出,会为小龙在高潮时跳起来反拨吉他的瞬间所吸引。
霍营城铁快开通时,他和他的法国女友离开了中国。
他们去了法国,澳大利亚,缅甸,越南等地方。
“我们又回到西贡了,用了14天的时间,只是很简单的游历了湄公河流域。她比我想象的大多了。其中主干的宽度达到1-2公里,支流密集,岛屿无数,每个小城或者小岛生活迥异,很多时候我们都在船上,小或者大的渔船,去看,去听,现在我们已经可以用越南语和本地人进行简单的交流了,这让我们很舒服。”
朱小龙目前定居昆明,那里气候温和。他和法国女友租了明窗净几的房子,不再为生活狼奔豕突。孩子出生16个月。他非常疼爱这个混血男孩,与他玩耍嬉戏,带他去野生动物园,或者偶尔去文林街的“麦田”书店和朋友聊天,孩子病了他带孩子去打针。到了晚上,他会去“说吧”,那里有一些弹琴的朋友。每周三,中外的乐手在台上玩即兴。小龙在台上弹琴时一直低着头,他穿着极其简朴的旧衣服。长发一丝不苟地向后梳好,挽一个髻。大家一起蹲在酒吧门口吞云吐雾。朱小龙不是外向的人,比较寡言,有些喝多的人,认识不认识的,喜欢与他说各种琐事,他只是微笑倾听。他的朋友们都尊敬他,因为认为他是非常好的吉他手,品格也好。小龙满足于这样的平凡普通的生活,这些人发生的平凡琐事,他都觉得乐意倾听。他不大上网,他感到一上网“就会被那个东西吞没”。他知道“唱片业不行了”,他甚至不认为“发个唱片”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事情,他觉得,到现在为止,他还能和音乐在一起,音乐变成了日常化的事情,他已经感到十分满足。他认为对音乐的认识其实才刚刚开始,他依旧蔑视“中产”,蔑视金钱和欲望。他喜欢的是奥威尔的《动物庄园》和《1984》,他认为自己总要在反抗些什么。而他从来都不怎么谈论爱情。14年前,圆明园艺术家村流浪吉他手英俊的脸,已经被成熟和沧桑悄悄替代。这已经不是一个抒情的时代,可是,小龙却在这里时候,不合时宜地学会了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