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脚记-1
年初看了《跑步,该怎么跑》,这几天又看完了《天生就会跑》,很震撼和激动,如果只说跑姿的话,两本书之间关于跑姿有很多共同之处,重点无外乎脚掌前部着地,落脚重心在身体正下方,落地腿部要略弯曲。但是,他们共同提到了无论是肯尼亚人、塔拉乌玛拉人、还是布希曼人,他们在童年青年的年轻时期奔跑时几乎都是光脚,或者是非常简单的凉鞋。所以,他们能每天持续几个小时的奔跑,并且完全不受伤害。即使后来接受跑步运动训练,也因为赤脚跑姿的固定而获得显著的成绩。那么我能不能学一下??好吧,让我将以前了解的跑步技术统统忘掉吧,我们从光脚开始重新来过。
光脚跑吗?我问自己。俗话说,要会跑,得会走。一口吃不成胖子,先从赤足走开始吧。于是乎,我来到常跑步的公园,公园是路面几乎全部是清一色的沥青路,很平整,偶尔有些光洁平整的石板路面。脱掉鞋袜,让我们开始吧。
没想到看上去很平整的沥青路面居然踩上去会这么的刺痛感,但倒也不是难以忍受的地步。慢慢一步步的开始溜达。慢慢我注意到,如果我用平时的走路方法,即脚后跟先着地的话,脑袋很明显的能感受到来自脚跟的冲击,每一步落下都有类似入耳式耳机的听诊器效应,如果用前掌着地,则完全没有,相反略弯曲的膝盖和弹性的小腿肌肉正在运作,帮助缓冲。
再者,如果脚后跟直接着地,很明显的,瞬间将身体重心压在脚后跟,而后跟是没有啥灵活肌肉的,万一踩上啥尖锐物,受伤是瞬间的事,你根本没办法去反应或调整。而前掌不一样,那里肌肉多且灵活,如果踩上啥玩意不舒服,瞬间就能调整落脚重心,让落脚重点改变到脚掌边缘或者是再前部的脚趾或者是后跟。
公园一圈是1.8公里,第一圈感觉很不错,第二圈开始,脚底肌肉开始疼痛,这说明了什么?跑步应该是腿部肌肉和脚部肌肉合作的结果,当我们把自己的脚包括在厚软的鞋子里时,其实脚底肌肉是没有发挥它应有的功能的,虽然形式上得到了保护,但实际上缺少了锻炼,用进废退,当脚底肌肉缺阵的情况下,跑的越多,对膝盖和对腿部肌肉的要求就越高,也就越容易受伤。
脚底越来越疼了,每一步都像在煎熬,踩在平整的沥青路面像是踩在针上面,虽然我体能充沛,呼吸正常,但脚底实在有些受不了了。算了,这时我已经走了将近2.5公里左右,然后我开始作弊,走草地,走光洁的石板路,走木栈道。
最后走到停车场时,隔着这条十来米宽的沥青路就能穿上我亲爱的鞋袜了,但好像我是隔着一条河一样,最后深吸一口气,鼓足勇气,走向路面。
总结:
1、第一次走的有些多了,脚底居然出了两个小水泡,但脚底和腿部肌肉很充涨,再穿上鞋袜,感觉脚胀大了好多,感觉效果很好。
2、对前掌和后跟落地有了更深的认识,只是我们缺乏锻炼。
光脚跑吗?我问自己。俗话说,要会跑,得会走。一口吃不成胖子,先从赤足走开始吧。于是乎,我来到常跑步的公园,公园是路面几乎全部是清一色的沥青路,很平整,偶尔有些光洁平整的石板路面。脱掉鞋袜,让我们开始吧。
没想到看上去很平整的沥青路面居然踩上去会这么的刺痛感,但倒也不是难以忍受的地步。慢慢一步步的开始溜达。慢慢我注意到,如果我用平时的走路方法,即脚后跟先着地的话,脑袋很明显的能感受到来自脚跟的冲击,每一步落下都有类似入耳式耳机的听诊器效应,如果用前掌着地,则完全没有,相反略弯曲的膝盖和弹性的小腿肌肉正在运作,帮助缓冲。
再者,如果脚后跟直接着地,很明显的,瞬间将身体重心压在脚后跟,而后跟是没有啥灵活肌肉的,万一踩上啥尖锐物,受伤是瞬间的事,你根本没办法去反应或调整。而前掌不一样,那里肌肉多且灵活,如果踩上啥玩意不舒服,瞬间就能调整落脚重心,让落脚重点改变到脚掌边缘或者是再前部的脚趾或者是后跟。
公园一圈是1.8公里,第一圈感觉很不错,第二圈开始,脚底肌肉开始疼痛,这说明了什么?跑步应该是腿部肌肉和脚部肌肉合作的结果,当我们把自己的脚包括在厚软的鞋子里时,其实脚底肌肉是没有发挥它应有的功能的,虽然形式上得到了保护,但实际上缺少了锻炼,用进废退,当脚底肌肉缺阵的情况下,跑的越多,对膝盖和对腿部肌肉的要求就越高,也就越容易受伤。
脚底越来越疼了,每一步都像在煎熬,踩在平整的沥青路面像是踩在针上面,虽然我体能充沛,呼吸正常,但脚底实在有些受不了了。算了,这时我已经走了将近2.5公里左右,然后我开始作弊,走草地,走光洁的石板路,走木栈道。
最后走到停车场时,隔着这条十来米宽的沥青路就能穿上我亲爱的鞋袜了,但好像我是隔着一条河一样,最后深吸一口气,鼓足勇气,走向路面。
总结:
1、第一次走的有些多了,脚底居然出了两个小水泡,但脚底和腿部肌肉很充涨,再穿上鞋袜,感觉脚胀大了好多,感觉效果很好。
2、对前掌和后跟落地有了更深的认识,只是我们缺乏锻炼。
![]() |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