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里的缺失
有时候真觉得自己无法跳过大学那一段空白的情节,因为人们总是说,大学的朋友呢,是很重要的,很真心的朋友,可是我好像已经错过了这样的一段。
想到当年在原来寝室4个姑娘嘻嘻闹闹的生活,还预想着要参加彼此的婚礼,结果却不欢而散,两两走散,和大春搬离原来的寝室,离开当时对另外两个姑娘都已经不再亲近的状态,虽然如今回忆起来,觉得当时的时光有多纯粹和多快乐,就是很自然地在一起分享快乐的日子,可是后来好像却怎么也回不去了、离开原先的寝室,是不是事实上大学生活最重要的见证者和分享者就这样分散和离开了。和大春在一起搬到两个人的寝室,反而觉得很自在,原先可能是过了一段压抑的日子,离开了一点都不觉得怀念,即便是今天想来,忘记原来的不愉快,也觉得那些快乐的日子,我们都曾经分享过,就已经足够了,如果无法像当初那样,切断大一大二最最纯粹的时光,只能很遗憾地,让美好沉淀在心底就好。
说说2个人的寝室,有更多的心情上的闲散,好像心里不再觉得纠结寝室矛盾,就能更好地看看书,去去喜欢的活动,好像这段时间里,和妮妮啊,李二停啊都有了更多的接触,其实也挺不错的;然后呢,不知道什么时候,好像是大三下吗?又搬到了周吉的寝室,还有袁tt一间,F2半边好像总是很热闹的样子,或者说,有点吵,那个时候,还是和大春两个人晚上很晚回寝室,在图书馆待到很晚才走,回去随便聊聊天,因为终算看过一些自己觉得有价值的书,填补学校上课的空虚,才觉得当时的日子是充实而觉得满足的。
后来,后来渐渐地要毕业了,大家变得分散,大家对于我是谁呢?也许是F2这边那群人?去carat实习之后,就陷入了一段时间的焦虑里,期间和大学同学并没有联络,也许,我只是指说大春?而那段时间,和妮妮倒是分享了自己工作上遇到的很多心情。后来呢,毕业典礼回学校,当然,也没有去F2这一边的毕业旅行,我想,当时工作带来的深度自我怀疑都挥之不去,状态很阴霾,而去旅行?大学的毕业旅行原本是多么应该让人期待的一件事情,而和自己并不交心的F2的那群姑娘们,我为什么要参与其中呢?为了满足看起来圆满的大学生活,然后让自己花点力气走近他们,融入他们,营销朋友满满的样子,大学生活有很多重要的朋友的样子?心里想想真是觉得没必要,也觉得太花力气。可是,我不得不承认,在心理觉得非常遗憾,甚至有一点点难过,好像自己错过了普世价值里非常重要的东西,好像大学里,我并没有非常稳定的朋友圈子,看起来只是零星半点的样子,更重要的是,我大学居然是我学生生涯里,朋友板块的唯一空白,很空洞,导致我的人际交往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是,念书的时候并没有刻意地要经营友情,只觉得这应该是顺其自然的,当然,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不是吗?是不是因为,第一,换了寝室,最最重要朋友关系被打散了,第二,我确实在自己小班级的范围内,没有遇到太多性情相投的朋友,并且,我也没有花力气刻意去营造。
一度想起来都觉得非常沮丧,特别是,当最近小白要结婚的时候,好像作为一种大学姐妹淘出嫁的重要仪式,我怎么参与呢?和F2的那群姑娘们,甚至当年的日子里,都没有说过三两句掏心底的话,如今哪怕再被邀请加入他们,我都有一种social的吃力感。
我好像失去了这一块,或许,这种失去,只是伴随原来602寝室的瓦解就产生了,而对此,我已经可以释然。而对F2,只是他们的热闹,显得自己很孤寂,或者说,这只是处于本能地,单独的个体不属于某个群体时,缺乏归属感的失落,而不是因为没有和他们成为很好的朋友这件事本身,因为我始终觉得,我和他们缺乏自然的感情培养,加之没有吸引我的地方。
是大学时光无人见证,缺乏归属感的失落吗?当我怀念起曾经的日子,除了大春,我还遇到谁?若干年以后,所谓的大学聚会,当我再回去的时候,我该怀念谁?或者,从哪里来怀念自己?
我必须承认,这点上有缺失,有得有失,对空白感到遗憾和落寞,当然,也应该被自然地归属到人生百味里的一种,并不是所有人的生活,都是故事里的那么美。这是我的实在的生活,有遗憾,就让它遗憾吧。
想到当年在原来寝室4个姑娘嘻嘻闹闹的生活,还预想着要参加彼此的婚礼,结果却不欢而散,两两走散,和大春搬离原来的寝室,离开当时对另外两个姑娘都已经不再亲近的状态,虽然如今回忆起来,觉得当时的时光有多纯粹和多快乐,就是很自然地在一起分享快乐的日子,可是后来好像却怎么也回不去了、离开原先的寝室,是不是事实上大学生活最重要的见证者和分享者就这样分散和离开了。和大春在一起搬到两个人的寝室,反而觉得很自在,原先可能是过了一段压抑的日子,离开了一点都不觉得怀念,即便是今天想来,忘记原来的不愉快,也觉得那些快乐的日子,我们都曾经分享过,就已经足够了,如果无法像当初那样,切断大一大二最最纯粹的时光,只能很遗憾地,让美好沉淀在心底就好。
说说2个人的寝室,有更多的心情上的闲散,好像心里不再觉得纠结寝室矛盾,就能更好地看看书,去去喜欢的活动,好像这段时间里,和妮妮啊,李二停啊都有了更多的接触,其实也挺不错的;然后呢,不知道什么时候,好像是大三下吗?又搬到了周吉的寝室,还有袁tt一间,F2半边好像总是很热闹的样子,或者说,有点吵,那个时候,还是和大春两个人晚上很晚回寝室,在图书馆待到很晚才走,回去随便聊聊天,因为终算看过一些自己觉得有价值的书,填补学校上课的空虚,才觉得当时的日子是充实而觉得满足的。
后来,后来渐渐地要毕业了,大家变得分散,大家对于我是谁呢?也许是F2这边那群人?去carat实习之后,就陷入了一段时间的焦虑里,期间和大学同学并没有联络,也许,我只是指说大春?而那段时间,和妮妮倒是分享了自己工作上遇到的很多心情。后来呢,毕业典礼回学校,当然,也没有去F2这一边的毕业旅行,我想,当时工作带来的深度自我怀疑都挥之不去,状态很阴霾,而去旅行?大学的毕业旅行原本是多么应该让人期待的一件事情,而和自己并不交心的F2的那群姑娘们,我为什么要参与其中呢?为了满足看起来圆满的大学生活,然后让自己花点力气走近他们,融入他们,营销朋友满满的样子,大学生活有很多重要的朋友的样子?心里想想真是觉得没必要,也觉得太花力气。可是,我不得不承认,在心理觉得非常遗憾,甚至有一点点难过,好像自己错过了普世价值里非常重要的东西,好像大学里,我并没有非常稳定的朋友圈子,看起来只是零星半点的样子,更重要的是,我大学居然是我学生生涯里,朋友板块的唯一空白,很空洞,导致我的人际交往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是,念书的时候并没有刻意地要经营友情,只觉得这应该是顺其自然的,当然,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不是吗?是不是因为,第一,换了寝室,最最重要朋友关系被打散了,第二,我确实在自己小班级的范围内,没有遇到太多性情相投的朋友,并且,我也没有花力气刻意去营造。
一度想起来都觉得非常沮丧,特别是,当最近小白要结婚的时候,好像作为一种大学姐妹淘出嫁的重要仪式,我怎么参与呢?和F2的那群姑娘们,甚至当年的日子里,都没有说过三两句掏心底的话,如今哪怕再被邀请加入他们,我都有一种social的吃力感。
我好像失去了这一块,或许,这种失去,只是伴随原来602寝室的瓦解就产生了,而对此,我已经可以释然。而对F2,只是他们的热闹,显得自己很孤寂,或者说,这只是处于本能地,单独的个体不属于某个群体时,缺乏归属感的失落,而不是因为没有和他们成为很好的朋友这件事本身,因为我始终觉得,我和他们缺乏自然的感情培养,加之没有吸引我的地方。
是大学时光无人见证,缺乏归属感的失落吗?当我怀念起曾经的日子,除了大春,我还遇到谁?若干年以后,所谓的大学聚会,当我再回去的时候,我该怀念谁?或者,从哪里来怀念自己?
我必须承认,这点上有缺失,有得有失,对空白感到遗憾和落寞,当然,也应该被自然地归属到人生百味里的一种,并不是所有人的生活,都是故事里的那么美。这是我的实在的生活,有遗憾,就让它遗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