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被动阅读的一些思考
我每天花很多时间在被动阅读上,比如豆瓣/微博/GR 。问题是,这些东西真的对我们有用吗?
我总结出被动阅读两大原理:
1. 只有你自己亲自实践过的东西,被动阅读才是有效的;那些你从来没接触过的东西,只需要了解有什么个东西就够了
2. 被动阅读对我们的最大价值在于可以拓宽知识面,而不是深入研究某一领域
所以我对我的 GR 的改进如下:
1. 取消关注那些我根本没有做过的东西,或者做的不多的东西,比如 .NET 我碰都没碰过,NoSQL 只是实习的时候做过,现在也用的不多。自然语言处理也只是实习的时候用到了所以关注了一些博客,现在完全没有必要。
2. 取消订阅那些过于专、过于深入,但目前自己用不到的博客。
3. 有些领域我现在用不到,但以后可能用得到,而且我自己也是实践过的,比如前端,这类还是放在 GR 上,但是我不去读。等到以后需要用的时候再把以前没读的东西都读一下。
4. 现在每天只读我最近真正要用到的东西,比如我最近做毕设要用算法,订阅了一些算法类的博客。
这样,每天的阅读量就减少了很多,而且可以使得这些阅读发挥最大的效用。
根据前面的第二条原理,对于那些你现在用不到,但觉得以后可能有用的领域,比如 NoSQL / SSD(我连 SSD 长什么样都没见过),我们可以关注微博。因为微博是浅阅读,而 GR 是深阅读。
我总结出被动阅读两大原理:
1. 只有你自己亲自实践过的东西,被动阅读才是有效的;那些你从来没接触过的东西,只需要了解有什么个东西就够了
2. 被动阅读对我们的最大价值在于可以拓宽知识面,而不是深入研究某一领域
所以我对我的 GR 的改进如下:
1. 取消关注那些我根本没有做过的东西,或者做的不多的东西,比如 .NET 我碰都没碰过,NoSQL 只是实习的时候做过,现在也用的不多。自然语言处理也只是实习的时候用到了所以关注了一些博客,现在完全没有必要。
2. 取消订阅那些过于专、过于深入,但目前自己用不到的博客。
3. 有些领域我现在用不到,但以后可能用得到,而且我自己也是实践过的,比如前端,这类还是放在 GR 上,但是我不去读。等到以后需要用的时候再把以前没读的东西都读一下。
4. 现在每天只读我最近真正要用到的东西,比如我最近做毕设要用算法,订阅了一些算法类的博客。
这样,每天的阅读量就减少了很多,而且可以使得这些阅读发挥最大的效用。
根据前面的第二条原理,对于那些你现在用不到,但觉得以后可能有用的领域,比如 NoSQL / SSD(我连 SSD 长什么样都没见过),我们可以关注微博。因为微博是浅阅读,而 GR 是深阅读。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