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
想,河北省石家庄市人,生于1981年。高中时代的李想开始接触互联网,自办“显卡之家”论坛,年收入超过10万元。1999年,李想放弃高考独立创业,开办PCPOP网站,用专业眼光对IT产品进行测评,指导消费者购买。2005年PCPOP营收近2千万,利润1千万;2006年达成4000万的营收目标。目前,PCPOP在国内中国IT类网站排名前三。李想的个人财富已经超过1亿元,现任PCPOP的总裁兼CEO,是首位站在“中国十大创业新锐”行列中的“80后”亿万富翁。与他站在一列的其他九位创业者平均年龄超过40岁。
一、亿万财富
叶:实际上我们节目开播到现在你基本上是最年轻的一位创业者,应该说资产过亿在财富人生的嘉宾当中应该是并不鲜见,但是由于你二十五岁这样一个年龄还是让你的这样一个身价颇具含金量的,你怎么看这个问题呢?
李:因为我们本身从事互联网的这种企业嘛,那么互联网这种企业本身资产就是一种虚拟的资产,那所以我自己看待这种东西还是看的比较淡的。
叶:你的虚拟的资产是指?
李:因为互联网这种按照PE(市盈率)的计算的这种资产的方式呢,可能和传统产业。。。。的方式,固定资产不一样的,因为我们是一个互联网的企业,那我们白天大家都在工作的时候,在晚上离开公司之前,关灯没有人的时候,这个公司就一分钱都不值了。
叶:你创业多少年?
李:两千年开始创业的。十九岁。
叶:那会儿是读几年级的时候?
李:高中毕业以后就选择开始创业了。
叶:高中毕业以后开始创业?我有一个疑问啊?其实你刚才讲的是2000年开始创业应该是赶上了互联网创业的一个好时期。
李:没有,赶上互联网泡沫破灭了。
李:其实破灭前和破灭后我都在互联网这个圈里,那一九九九年的时候是做的个人网站,这个时候是互联网泡沫起来的时候,然后那些国外的网络公司一分钱都不赚,一年亏个几千万美金也会有个上百亿的市值,那两千年的时候又是另外一番场景,就是那些几百亿市值买一股七八十美金这些股票变成几美分,整个一片狼藉,整个泡沫前泡沫后我都经历过了,只不过之前是做个人网站,然后是自己创业.。
叶:想赚钱吗?
李:最开始时没有想到要赚钱,但是呢做的网站,网站越来越大,就会有很多广告商跟我们联系,然后给我们投钱,那时我还在上高三的时候,那广告商在高三的一年,因为当时还在上学呢,然后那一年又赚了十万块钱,通过互联网的广告。
叶:高三的同学们应该是最辛苦的时候,压力最大的时候。
李:确实是这样,但是呢自己太喜欢互联网了,所以会把这时间提前压缩,就像高三的时候每天大概会睡五个小时,然后会用六到七个小时用来做网站上,剩下的时间去上课。
叶:那成绩岂不是会一塌糊涂了?还是你真的是天资特别高,两不误?
李:成绩不是特别好,但是呢能够保证自己该学到的都要学到。
叶:那高考有参加吗?
李:没有参加高考。
叶:那会儿就毅然决然的决定自己去创业,我高考都可以放弃了?
李:对。
叶:家长理解吗?
李:家长并没有给我增加太多的困难,然后我在与我的父母沟通以后,他们就同意了,那整个的过程其实我在上高一的时候,然后我有一个梦想,当时我特别喜欢IT界的媒体和杂志,所以我在高一的时候就自制,我从上高一开始就规划这种未来的职业路线就是我要先上完高中,考上一个大学。那在上高三的时候就开始改变了,其实从高二就开始演变,从高二的时候就大量的开始给这些杂志去投稿。
叶:有被采纳的吗?
李:当然有了,就是基本上这所有的IT的媒体都会有我的照片,一般情况下这些媒体就会给这些作者六十块钱一天的起价,那我在上高二的时候,媒体就给我开出来三百块钱一天的封顶的价格然后来收我的稿件。
叶:你都有写哪些方面的内容呢?
李:就是电脑这些产品的选购啊,还有技术经验这样的东西。
叶:你这些知识从哪里来?
李:就是自己去探索,自己去摸索。
叶:网上操作的一些心得?
李:也不是网上操作的,高二的时候还没有上网呢。
叶:还没开始上网?
李:高三才开始上网的,那我会把这些电脑非常非常认真的去研究,研究它怎么用能更好,怎么选择会更好,并把这信息通过媒体给大家进行分享。
叶:你是一个计算机方面的天才吗?
李:我觉得这个市场没有什么天才不天才的。
叶:你好像从书本上或者说兴趣爱好就已经开始关注这方面实际上操作经验也不是很多?
李:不是很多,因为从初一开始第一次接触电脑,然后在初中的时候。
叶:家里买了吗?
李:没有买,因为当时电脑非常贵,家里不可能掏出来两万块钱给我买一台电脑的,那初一的上半学期是有电脑课的,那初一之后就再也没有电脑课了,那初中的三年就会买所有的这种电脑的杂志和报纸还有这种书,我会把所有能买的都买到,把自己所有的零花钱都用来买这种杂志上,就像你说的,我觉得可能很多东西没有什么天才不天才的,那我在高一的时候买了电脑,我当时去买电脑的时候呢,因为过去有了三年的这种电脑知识的积累,所以我把那个经销商都给说晕了,他是一台电脑要赚两千块钱的利润,他最后只赚了我三百块钱。
叶:当时可能不是整机的搭配好的,自己去配是吧?
李:对,自己去配,然后他只赚了我三百块钱。
叶:是不是因为你杀价杀的特准?
李:不用杀价杀的特别狠,因为它进价是多少钱我都知道,我最后只不过告诉他你赚我三百块钱就可以了,然后他最后就很无奈赚我三百块钱,但是当电脑装好了摆在那里的时候他会发现其实我连鼠标都不会用。
叶:是。
李:包括初中这三年我只在看杂志,有人教我们怎么样去用键盘的热键,但是没有一本杂志教我们鼠标应该怎么去用,我当时也就很好奇,这鼠标到底应该怎么去用,因为按照游戏机的想法就是我摁左键往左走,摁右键往右走,当时去买电脑学后呢,然后还有几个同学也有懂电脑的跟我一起去的,在那里的时候就把鼠标以为摁左键往左走,摁右键往右走,那往上走就把鼠标扽了起来,所以当时那个现场非常有意思。
二、创业之路
叶:虽然你做的是IT,你做的是新经济,你当时以你高三这样一个毕业生十九岁这样一个年龄去面对一个社会,面对各种各样,各方各面的人际交往你内心有恐惧吗?
李:没有恐惧,我是一个比较乐观的人,包括从创业开始的时候我就知道我并不能单打独斗,所以从一开始的时候我选择合作伙伴,那我们一步一步的发展,然后一步一步的这种正规化,其实是有很多人的加入,每当到一个最关键环节的时候总是有最合适的人加入我们这个团队,我觉得这也是我很幸运的一点。
叶:能不能给我们举个例子创业初期起步的时候,成立公司的时候你就已经找到了好的伙伴。
李:那我们第三个合伙人是在2000年底的时候来石家庄玩跟我们见面的时候来加入我们的,那我们在一九九九年的时候其实就已经认识了,那时候我在上高三。在两千年底的时候,他在原有的公司辞职了,他找了另外一份工作去为一个报纸做一个编辑,那么他去之前他说先来我们这里去转一转,因为认识了这么多年了还没有去过石家庄,他就去了我们那里了,包括他当时去的时候还有一个别的目的就是他想见一个女网友,对,那他后来去了我们那里了,然后大家就聊的非常非常的好,那他也跟我们说了你们那么好的资源为什么不到北京去?北京那么多客户而且你们对客户的影响也非常大,当时的时候我们也说出来很多的问题,其实最根本的就是我和第二个合伙人我们俩就根本不懂销售,那最后他提出来一个条件就是他到北京帮我们成立一摊,然后每个月给他发两千块钱的工资,然后再给他租一个能住的房子就可以了,那他开出最好、最好的条件就是钱他不需要我们出我们只需要给他印个名片,他到北京去拉拉广告,然后这些钱从他广告里出2001年春节一过我们就给他印了名片然后他就拿着名片去拉广告了。
叶:那时就叫泡泡网了吗?
李:对。当时他第一个客户是联想。他就靠一张名片和一张嘴就从那里拿走了一万四千块钱,也租了房子也给自己发了工资,第二件事情呢就是他又拿着名片找到现在爱国者这个品牌然后找他们给我们装了三台电脑包括那些移动硬盘都给我们准备好了。
叶:是赊的?
李:不是赊的,就是拿我们一个区的广告来换来的,这样我们整个办公的就都有了,2001年我们就有广告的收入,那在此之前两千年正好是互联网泡沫破灭,我每个月一万块钱接近两万块钱的广告费其实没有的,我们2000年整个一年其实是非常非常痛苦的,但是他的加入在2001年对我们是一个非常大的改善。
叶:那我想问一个个人一点的话题,如果是从创业之初跟你走到现在一个创业的合作伙伴的话,在泡泡网你们分别占有的股份是多少?超过百分之五十?
李:对。
叶:嗯,那这些合作伙伴们跟你一直走到今天他们也持有公司的股份吗?
李:持有。
叶:那迄今为止你认为泡泡网碰到的最大的危机是发生在什么时候?是一件什么样的事情?
李:那2003年之前的时候呢,整个团队也就是十几个二十个人,当时的时候不存在管理而言,就是我们都在低着头做事,很一致化的冲着一个方向去跑是这么一个情景,所以当时其实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管理的问题,因为确实当时是没有管理,包括我自己也是一个不大会沟通的人,我当时最大的乐趣是在于带这个团队一起来做事,包括自己做事也会做的不亦乐乎,那就会忽略了这个管理的存在,而且当时的时候就像我讲的不太会沟通,那从2000年开始创业可能更多的沟通方式就是拿着QQ,就是拿着这些即时软件工具在沟通很少与人真正的去沟通再加上原本我的性格就是一个非常内向的人甚至有一点因为过去几年过多的和电脑接触,有点自闭的这样一个状态。
叶:他们离开你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李:直接原因就是因为没有沟通,很多东西就会产生大量大量的误会,比如我认为该做的东西他们其实认为不该做,但是没有人能沟通我就会认为他们没有做好,他们会认为这东西就不应该这么去做,开始之前都没有沟通,加上都是一帮都很年轻的人本身就不太会沟通,没有这种社会的经验,那这件事情以后发现其实基本上所有的问题都在于我自己,那我就会选择我不会沟通那我就选择主动去沟通,那包括当时从2003年开始我就把这些即时工具软件都扔掉了,我这个原本不太喜欢跟人去说话的人,我就开始尝试着去跟人说话,刚开始会很别扭,但是慢慢的为了自己喜欢的这个事业,和这个团队更好的发展我就不断的去锻炼,然后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去和别人沟通去和别人锻炼提高自己管理的基本能力也是沟通能力。
叶:那个时候你有没有觉得哎呀我是不合适去做企业当企业的头了,我还是回去做我的内容吧,有没有对自己一个决策的认知开始怀疑?
李:没有。
叶:你觉得你还是可以当个好老板?
李:我觉得我还是可以当一个好老板的,因为当我没有这种能力的时候跟会自己去主动去改变,那我可以变得多去沟通,多去听别人的意见,然后我觉得可以通过改变自己从而让自己做的更好,而不是说我不适合这个东西所以我就找一个借口逃了,我不会那么去做的。
三、全国第三
叶:对于IT行业而言不管是你搜索你的门户还是你的一个网上交易的一个商业的一个平台,大家都可能会找那个第一,最多去第二看看,第三可能就没有那么多的生存机会,我知道泡泡网在行业内排第三,那么你认为泡泡网今后的一个生存空间发展在什么地方?
李:生存空间的发展其实我们是拥有自己的竞争力的还有我们的这种核心竞争力是对手永远无法替代的。
叶:你认同我刚才说的那个第一第二第三的关系吗?
李:认同,但是呢用户的需求其实是越来越多方面了,越来越细化了,比如说我们就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当你喝啤酒的时候可能你会想到青岛啤酒,但是当你如果选择去啤酒吧喝啤酒的时候你可能会选择百威,其实整个市场在不停的细化包括很简单你坐一辆车的时候,会有跑车的存在,然后也会有越野车的存在,其实电脑的网站是很大的一个,但是用户的需求是多方面的,那你如何在这个市场中存活下去就是在于你能否抓住用户那些细分的需求,那广义的需求其实越来越被细化了,市场越来越细分了。
李:很多时候这个市场是非常非常市场化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竞争对手可以每年花六七百万去在分众传媒上去打广告,这是一个我们没有资本积累的,或者说没有集团背景的一个这种小型的网站所做不到的,但是呢我们仍然有自己的优势,其实我们通过自身的这种互动啊品质的优势包括这种口碑传播,那如果从这个角度去考虑,其实我们比竞争对手做的要好的多,那包括未来整个互联网,互联网首先是一个媒体,那互联网和其他媒体最大的一个不同在于它的互动性,因为本身我们其实我们长期占据这个互动性的优势,那继续发展下去更多的时候把人的因素提出来,而非用产品和内容把人与人的互动真正提出来,我觉得如果开一个长远的道路下去我觉得我们胜利的机会会更大。
叶:也就是说你今天是非常的自信,然后你也能知道泡泡网今后发展的一个方向非常清晰的?
李:对。
四、年轻追问
叶:到你公司来应聘的有没有这种十几岁的年轻人?
李:也会有但是很少,而且他如果没有一个非常好的心态,那么即使他很小的时候他可能十八九岁的时候有一个不错的电脑知识和能力,但是他没有一个很好的心态,那很快就会变得非常非常的浮躁。
叶:你认为除了你刚才讲的专业知识之外心态也非常重要?
李:心态对于创业人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叶:你能不能给我们描述下你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
李:我的话我就是什么样的困难都打不倒我。
叶:什么样的困难都打不倒你?
李:对。有的时候比如很多人会跟我讲如果你失败了会怎么样,有没有想到自己失败以后是一条什么样的路,其实对于我而言我从来没有那么去想过,那要实现一个目标我可能会想三四条路,但这三思条路永远都是如何去完成这个目标的路,但是不会给自己留一条失败以后的路。
叶:这是不是因为你年轻?
李:可以这么说吧,年轻可能最大好处就是允许我们去犯错。
叶:为了今天采访你我们在上海的一些大中学校同学们当中做了一些,做了一个调查,那么到现在为止我们没有想已经收到了一个几千份这样的一个回复,那给你提了很多的问题,我来转述一下他们的问题希望能得到你的一个回答。你是否认为学历会制约一个人的发展?
李:不认为,制约一个人的发展是因为学习能力而不是因为学历。
叶:好回答。你认为将来最有前景的发展行业是什么呢?
李: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而并不一定是高科技行业。
叶:作为年轻的富翁你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呢?
李:把自己的公司做的更好,然后让整个团队让整个我们所服务的用户和客户都能变得更好。
叶:你是很小的时候就决定干什么呢?还是顺其自然的一个发展?
李:并没有刻意的去干什么,但是所做的一切都是和我自己内心的梦想和目标是相符的。
叶:短期身价上亿有什么坏处啊?
李:没什么坏处。
叶:让我补一个问题啊。好处在什么地方?
李:也没什么好处,因为这些东西对于我而言现在不是我所关注的东西,我可能更关注还是如何把我这个团队和整个事业做的更好,那在我的概念中就是,当我们这个团队变得更好的时候,事业变得更好的时候,其实你一定不会因为花钱而感到痛苦。
叶:你最崇尚的一句人生哲言是什么?
李:就是我自己给自己的,掌握自己的命运掌握自己的主动权。
叶:你有一技之长吗?是什么呢?
李:电脑,计算机。
叶:你小时候胆子是不是就特别大?
李:不是,我是一个很谨慎的人。
叶:那么今天你的胆子是不是变得越来越大了?
李:也不是,我觉得变得越来越谨慎了。
叶:中学时候的理想是什么?制订实施的目标了吗?
李:中学的时候就是喜欢计算机,把这种所有的精力和时间,就是课余的时间都会放在学习计算机,虽然根本就碰不到计算机。
叶:当时其实并没有影响正常的学习?
李:没有影响正常学习,初中的学习成绩还是不错的。
叶:你想出国留学吗?
李:想过。
叶:想过?
李:想过。
叶:那么企业发展到一定发展阶段你会圆这个梦吗?
李:我不一定出国是为了一个学历去留学但是我想出去多学点东西,包括比如说我们现在在做汽车,那么下一步怎么发展我就想我用几个月的时间去美国好好去学习一下,看看美国那些汽车的媒体,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国家,这个在轮子上的国家,他们的汽车媒体是怎么发展的,我想有一段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去踏踏实实的去学习一下。
叶:现在压力是不是很大。
李:对于我而言我会把自己的压力化解掉变成动力。
叶:怎么缓解这个压力?
李:就是很多时候我们认为压力有两种方式去解决一个是压力掉,一个是释放掉,其实我觉得都不是最好的,如果我们有能力把压力转化为行动力,我觉得这是我的第三条路,就是把压力全部转换化行动力,然后去实现自己想要的结果和目标。
叶:字面上可以去这样理解,但是这个转化有时候身不由己,而且需要一种生活的大智慧在里面,你认为呢?
李:我觉得重要还是心态。
叶:心态?
李:因为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人有压力但是什么都不去做,天天说压力太大了,天天抱怨压力这样压力那样,但是他们什么都没有去做,当我们去做的时候其实压力就没了。
叶:能够告诉我们你现在的梦想是什么吗?我发现其实你有目标,但是你这个目标实际上是在不断推进调整在更新,那你现阶段的下一个目标是什么?
李:其实我真正的首先讲一下我自己一个长远的一个梦想吧。
叶:好。
李:那我的梦想就是,就是我刚才说的要掌握自己的主动权,掌握自己的命运,一开始梦想只属于我自己一个人,慢慢的我的梦想属于我们整个团队,那让我们整个团队,包括整个企业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能够掌握自己的主动权是我们要做到的,在现阶段其实我自己做到了,但是我们的团队和我们整个的企业还没有做到,因为我们还不够强大,那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去实现自己这样的一个梦想,在整个过程中会不断有目标去达成,那每个阶段的目标也都会不一样的,但是呢我不会为自己定太长期的目标,那我们现有的目标就是自己这个企业能够到2008年底的时候实现一个能够上市公司的一个标准,从收入,利润,运营体系还有这种机制流程上能够实现这样一个标准,至于到时候下一步怎么样,可能是07年下半年才去考虑的。
一、亿万财富
叶:实际上我们节目开播到现在你基本上是最年轻的一位创业者,应该说资产过亿在财富人生的嘉宾当中应该是并不鲜见,但是由于你二十五岁这样一个年龄还是让你的这样一个身价颇具含金量的,你怎么看这个问题呢?
李:因为我们本身从事互联网的这种企业嘛,那么互联网这种企业本身资产就是一种虚拟的资产,那所以我自己看待这种东西还是看的比较淡的。
叶:你的虚拟的资产是指?
李:因为互联网这种按照PE(市盈率)的计算的这种资产的方式呢,可能和传统产业。。。。的方式,固定资产不一样的,因为我们是一个互联网的企业,那我们白天大家都在工作的时候,在晚上离开公司之前,关灯没有人的时候,这个公司就一分钱都不值了。
叶:你创业多少年?
李:两千年开始创业的。十九岁。
叶:那会儿是读几年级的时候?
李:高中毕业以后就选择开始创业了。
叶:高中毕业以后开始创业?我有一个疑问啊?其实你刚才讲的是2000年开始创业应该是赶上了互联网创业的一个好时期。
李:没有,赶上互联网泡沫破灭了。
李:其实破灭前和破灭后我都在互联网这个圈里,那一九九九年的时候是做的个人网站,这个时候是互联网泡沫起来的时候,然后那些国外的网络公司一分钱都不赚,一年亏个几千万美金也会有个上百亿的市值,那两千年的时候又是另外一番场景,就是那些几百亿市值买一股七八十美金这些股票变成几美分,整个一片狼藉,整个泡沫前泡沫后我都经历过了,只不过之前是做个人网站,然后是自己创业.。
叶:想赚钱吗?
李:最开始时没有想到要赚钱,但是呢做的网站,网站越来越大,就会有很多广告商跟我们联系,然后给我们投钱,那时我还在上高三的时候,那广告商在高三的一年,因为当时还在上学呢,然后那一年又赚了十万块钱,通过互联网的广告。
叶:高三的同学们应该是最辛苦的时候,压力最大的时候。
李:确实是这样,但是呢自己太喜欢互联网了,所以会把这时间提前压缩,就像高三的时候每天大概会睡五个小时,然后会用六到七个小时用来做网站上,剩下的时间去上课。
叶:那成绩岂不是会一塌糊涂了?还是你真的是天资特别高,两不误?
李:成绩不是特别好,但是呢能够保证自己该学到的都要学到。
叶:那高考有参加吗?
李:没有参加高考。
叶:那会儿就毅然决然的决定自己去创业,我高考都可以放弃了?
李:对。
叶:家长理解吗?
李:家长并没有给我增加太多的困难,然后我在与我的父母沟通以后,他们就同意了,那整个的过程其实我在上高一的时候,然后我有一个梦想,当时我特别喜欢IT界的媒体和杂志,所以我在高一的时候就自制,我从上高一开始就规划这种未来的职业路线就是我要先上完高中,考上一个大学。那在上高三的时候就开始改变了,其实从高二就开始演变,从高二的时候就大量的开始给这些杂志去投稿。
叶:有被采纳的吗?
李:当然有了,就是基本上这所有的IT的媒体都会有我的照片,一般情况下这些媒体就会给这些作者六十块钱一天的起价,那我在上高二的时候,媒体就给我开出来三百块钱一天的封顶的价格然后来收我的稿件。
叶:你都有写哪些方面的内容呢?
李:就是电脑这些产品的选购啊,还有技术经验这样的东西。
叶:你这些知识从哪里来?
李:就是自己去探索,自己去摸索。
叶:网上操作的一些心得?
李:也不是网上操作的,高二的时候还没有上网呢。
叶:还没开始上网?
李:高三才开始上网的,那我会把这些电脑非常非常认真的去研究,研究它怎么用能更好,怎么选择会更好,并把这信息通过媒体给大家进行分享。
叶:你是一个计算机方面的天才吗?
李:我觉得这个市场没有什么天才不天才的。
叶:你好像从书本上或者说兴趣爱好就已经开始关注这方面实际上操作经验也不是很多?
李:不是很多,因为从初一开始第一次接触电脑,然后在初中的时候。
叶:家里买了吗?
李:没有买,因为当时电脑非常贵,家里不可能掏出来两万块钱给我买一台电脑的,那初一的上半学期是有电脑课的,那初一之后就再也没有电脑课了,那初中的三年就会买所有的这种电脑的杂志和报纸还有这种书,我会把所有能买的都买到,把自己所有的零花钱都用来买这种杂志上,就像你说的,我觉得可能很多东西没有什么天才不天才的,那我在高一的时候买了电脑,我当时去买电脑的时候呢,因为过去有了三年的这种电脑知识的积累,所以我把那个经销商都给说晕了,他是一台电脑要赚两千块钱的利润,他最后只赚了我三百块钱。
叶:当时可能不是整机的搭配好的,自己去配是吧?
李:对,自己去配,然后他只赚了我三百块钱。
叶:是不是因为你杀价杀的特准?
李:不用杀价杀的特别狠,因为它进价是多少钱我都知道,我最后只不过告诉他你赚我三百块钱就可以了,然后他最后就很无奈赚我三百块钱,但是当电脑装好了摆在那里的时候他会发现其实我连鼠标都不会用。
叶:是。
李:包括初中这三年我只在看杂志,有人教我们怎么样去用键盘的热键,但是没有一本杂志教我们鼠标应该怎么去用,我当时也就很好奇,这鼠标到底应该怎么去用,因为按照游戏机的想法就是我摁左键往左走,摁右键往右走,当时去买电脑学后呢,然后还有几个同学也有懂电脑的跟我一起去的,在那里的时候就把鼠标以为摁左键往左走,摁右键往右走,那往上走就把鼠标扽了起来,所以当时那个现场非常有意思。
二、创业之路
叶:虽然你做的是IT,你做的是新经济,你当时以你高三这样一个毕业生十九岁这样一个年龄去面对一个社会,面对各种各样,各方各面的人际交往你内心有恐惧吗?
李:没有恐惧,我是一个比较乐观的人,包括从创业开始的时候我就知道我并不能单打独斗,所以从一开始的时候我选择合作伙伴,那我们一步一步的发展,然后一步一步的这种正规化,其实是有很多人的加入,每当到一个最关键环节的时候总是有最合适的人加入我们这个团队,我觉得这也是我很幸运的一点。
叶:能不能给我们举个例子创业初期起步的时候,成立公司的时候你就已经找到了好的伙伴。
李:那我们第三个合伙人是在2000年底的时候来石家庄玩跟我们见面的时候来加入我们的,那我们在一九九九年的时候其实就已经认识了,那时候我在上高三。在两千年底的时候,他在原有的公司辞职了,他找了另外一份工作去为一个报纸做一个编辑,那么他去之前他说先来我们这里去转一转,因为认识了这么多年了还没有去过石家庄,他就去了我们那里了,包括他当时去的时候还有一个别的目的就是他想见一个女网友,对,那他后来去了我们那里了,然后大家就聊的非常非常的好,那他也跟我们说了你们那么好的资源为什么不到北京去?北京那么多客户而且你们对客户的影响也非常大,当时的时候我们也说出来很多的问题,其实最根本的就是我和第二个合伙人我们俩就根本不懂销售,那最后他提出来一个条件就是他到北京帮我们成立一摊,然后每个月给他发两千块钱的工资,然后再给他租一个能住的房子就可以了,那他开出最好、最好的条件就是钱他不需要我们出我们只需要给他印个名片,他到北京去拉拉广告,然后这些钱从他广告里出2001年春节一过我们就给他印了名片然后他就拿着名片去拉广告了。
叶:那时就叫泡泡网了吗?
李:对。当时他第一个客户是联想。他就靠一张名片和一张嘴就从那里拿走了一万四千块钱,也租了房子也给自己发了工资,第二件事情呢就是他又拿着名片找到现在爱国者这个品牌然后找他们给我们装了三台电脑包括那些移动硬盘都给我们准备好了。
叶:是赊的?
李:不是赊的,就是拿我们一个区的广告来换来的,这样我们整个办公的就都有了,2001年我们就有广告的收入,那在此之前两千年正好是互联网泡沫破灭,我每个月一万块钱接近两万块钱的广告费其实没有的,我们2000年整个一年其实是非常非常痛苦的,但是他的加入在2001年对我们是一个非常大的改善。
叶:那我想问一个个人一点的话题,如果是从创业之初跟你走到现在一个创业的合作伙伴的话,在泡泡网你们分别占有的股份是多少?超过百分之五十?
李:对。
叶:嗯,那这些合作伙伴们跟你一直走到今天他们也持有公司的股份吗?
李:持有。
叶:那迄今为止你认为泡泡网碰到的最大的危机是发生在什么时候?是一件什么样的事情?
李:那2003年之前的时候呢,整个团队也就是十几个二十个人,当时的时候不存在管理而言,就是我们都在低着头做事,很一致化的冲着一个方向去跑是这么一个情景,所以当时其实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管理的问题,因为确实当时是没有管理,包括我自己也是一个不大会沟通的人,我当时最大的乐趣是在于带这个团队一起来做事,包括自己做事也会做的不亦乐乎,那就会忽略了这个管理的存在,而且当时的时候就像我讲的不太会沟通,那从2000年开始创业可能更多的沟通方式就是拿着QQ,就是拿着这些即时软件工具在沟通很少与人真正的去沟通再加上原本我的性格就是一个非常内向的人甚至有一点因为过去几年过多的和电脑接触,有点自闭的这样一个状态。
叶:他们离开你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李:直接原因就是因为没有沟通,很多东西就会产生大量大量的误会,比如我认为该做的东西他们其实认为不该做,但是没有人能沟通我就会认为他们没有做好,他们会认为这东西就不应该这么去做,开始之前都没有沟通,加上都是一帮都很年轻的人本身就不太会沟通,没有这种社会的经验,那这件事情以后发现其实基本上所有的问题都在于我自己,那我就会选择我不会沟通那我就选择主动去沟通,那包括当时从2003年开始我就把这些即时工具软件都扔掉了,我这个原本不太喜欢跟人去说话的人,我就开始尝试着去跟人说话,刚开始会很别扭,但是慢慢的为了自己喜欢的这个事业,和这个团队更好的发展我就不断的去锻炼,然后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去和别人沟通去和别人锻炼提高自己管理的基本能力也是沟通能力。
叶:那个时候你有没有觉得哎呀我是不合适去做企业当企业的头了,我还是回去做我的内容吧,有没有对自己一个决策的认知开始怀疑?
李:没有。
叶:你觉得你还是可以当个好老板?
李:我觉得我还是可以当一个好老板的,因为当我没有这种能力的时候跟会自己去主动去改变,那我可以变得多去沟通,多去听别人的意见,然后我觉得可以通过改变自己从而让自己做的更好,而不是说我不适合这个东西所以我就找一个借口逃了,我不会那么去做的。
三、全国第三
叶:对于IT行业而言不管是你搜索你的门户还是你的一个网上交易的一个商业的一个平台,大家都可能会找那个第一,最多去第二看看,第三可能就没有那么多的生存机会,我知道泡泡网在行业内排第三,那么你认为泡泡网今后的一个生存空间发展在什么地方?
李:生存空间的发展其实我们是拥有自己的竞争力的还有我们的这种核心竞争力是对手永远无法替代的。
叶:你认同我刚才说的那个第一第二第三的关系吗?
李:认同,但是呢用户的需求其实是越来越多方面了,越来越细化了,比如说我们就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当你喝啤酒的时候可能你会想到青岛啤酒,但是当你如果选择去啤酒吧喝啤酒的时候你可能会选择百威,其实整个市场在不停的细化包括很简单你坐一辆车的时候,会有跑车的存在,然后也会有越野车的存在,其实电脑的网站是很大的一个,但是用户的需求是多方面的,那你如何在这个市场中存活下去就是在于你能否抓住用户那些细分的需求,那广义的需求其实越来越被细化了,市场越来越细分了。
李:很多时候这个市场是非常非常市场化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竞争对手可以每年花六七百万去在分众传媒上去打广告,这是一个我们没有资本积累的,或者说没有集团背景的一个这种小型的网站所做不到的,但是呢我们仍然有自己的优势,其实我们通过自身的这种互动啊品质的优势包括这种口碑传播,那如果从这个角度去考虑,其实我们比竞争对手做的要好的多,那包括未来整个互联网,互联网首先是一个媒体,那互联网和其他媒体最大的一个不同在于它的互动性,因为本身我们其实我们长期占据这个互动性的优势,那继续发展下去更多的时候把人的因素提出来,而非用产品和内容把人与人的互动真正提出来,我觉得如果开一个长远的道路下去我觉得我们胜利的机会会更大。
叶:也就是说你今天是非常的自信,然后你也能知道泡泡网今后发展的一个方向非常清晰的?
李:对。
四、年轻追问
叶:到你公司来应聘的有没有这种十几岁的年轻人?
李:也会有但是很少,而且他如果没有一个非常好的心态,那么即使他很小的时候他可能十八九岁的时候有一个不错的电脑知识和能力,但是他没有一个很好的心态,那很快就会变得非常非常的浮躁。
叶:你认为除了你刚才讲的专业知识之外心态也非常重要?
李:心态对于创业人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叶:你能不能给我们描述下你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
李:我的话我就是什么样的困难都打不倒我。
叶:什么样的困难都打不倒你?
李:对。有的时候比如很多人会跟我讲如果你失败了会怎么样,有没有想到自己失败以后是一条什么样的路,其实对于我而言我从来没有那么去想过,那要实现一个目标我可能会想三四条路,但这三思条路永远都是如何去完成这个目标的路,但是不会给自己留一条失败以后的路。
叶:这是不是因为你年轻?
李:可以这么说吧,年轻可能最大好处就是允许我们去犯错。
叶:为了今天采访你我们在上海的一些大中学校同学们当中做了一些,做了一个调查,那么到现在为止我们没有想已经收到了一个几千份这样的一个回复,那给你提了很多的问题,我来转述一下他们的问题希望能得到你的一个回答。你是否认为学历会制约一个人的发展?
李:不认为,制约一个人的发展是因为学习能力而不是因为学历。
叶:好回答。你认为将来最有前景的发展行业是什么呢?
李: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而并不一定是高科技行业。
叶:作为年轻的富翁你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呢?
李:把自己的公司做的更好,然后让整个团队让整个我们所服务的用户和客户都能变得更好。
叶:你是很小的时候就决定干什么呢?还是顺其自然的一个发展?
李:并没有刻意的去干什么,但是所做的一切都是和我自己内心的梦想和目标是相符的。
叶:短期身价上亿有什么坏处啊?
李:没什么坏处。
叶:让我补一个问题啊。好处在什么地方?
李:也没什么好处,因为这些东西对于我而言现在不是我所关注的东西,我可能更关注还是如何把我这个团队和整个事业做的更好,那在我的概念中就是,当我们这个团队变得更好的时候,事业变得更好的时候,其实你一定不会因为花钱而感到痛苦。
叶:你最崇尚的一句人生哲言是什么?
李:就是我自己给自己的,掌握自己的命运掌握自己的主动权。
叶:你有一技之长吗?是什么呢?
李:电脑,计算机。
叶:你小时候胆子是不是就特别大?
李:不是,我是一个很谨慎的人。
叶:那么今天你的胆子是不是变得越来越大了?
李:也不是,我觉得变得越来越谨慎了。
叶:中学时候的理想是什么?制订实施的目标了吗?
李:中学的时候就是喜欢计算机,把这种所有的精力和时间,就是课余的时间都会放在学习计算机,虽然根本就碰不到计算机。
叶:当时其实并没有影响正常的学习?
李:没有影响正常学习,初中的学习成绩还是不错的。
叶:你想出国留学吗?
李:想过。
叶:想过?
李:想过。
叶:那么企业发展到一定发展阶段你会圆这个梦吗?
李:我不一定出国是为了一个学历去留学但是我想出去多学点东西,包括比如说我们现在在做汽车,那么下一步怎么发展我就想我用几个月的时间去美国好好去学习一下,看看美国那些汽车的媒体,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国家,这个在轮子上的国家,他们的汽车媒体是怎么发展的,我想有一段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去踏踏实实的去学习一下。
叶:现在压力是不是很大。
李:对于我而言我会把自己的压力化解掉变成动力。
叶:怎么缓解这个压力?
李:就是很多时候我们认为压力有两种方式去解决一个是压力掉,一个是释放掉,其实我觉得都不是最好的,如果我们有能力把压力转化为行动力,我觉得这是我的第三条路,就是把压力全部转换化行动力,然后去实现自己想要的结果和目标。
叶:字面上可以去这样理解,但是这个转化有时候身不由己,而且需要一种生活的大智慧在里面,你认为呢?
李:我觉得重要还是心态。
叶:心态?
李:因为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人有压力但是什么都不去做,天天说压力太大了,天天抱怨压力这样压力那样,但是他们什么都没有去做,当我们去做的时候其实压力就没了。
叶:能够告诉我们你现在的梦想是什么吗?我发现其实你有目标,但是你这个目标实际上是在不断推进调整在更新,那你现阶段的下一个目标是什么?
李:其实我真正的首先讲一下我自己一个长远的一个梦想吧。
叶:好。
李:那我的梦想就是,就是我刚才说的要掌握自己的主动权,掌握自己的命运,一开始梦想只属于我自己一个人,慢慢的我的梦想属于我们整个团队,那让我们整个团队,包括整个企业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能够掌握自己的主动权是我们要做到的,在现阶段其实我自己做到了,但是我们的团队和我们整个的企业还没有做到,因为我们还不够强大,那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去实现自己这样的一个梦想,在整个过程中会不断有目标去达成,那每个阶段的目标也都会不一样的,但是呢我不会为自己定太长期的目标,那我们现有的目标就是自己这个企业能够到2008年底的时候实现一个能够上市公司的一个标准,从收入,利润,运营体系还有这种机制流程上能够实现这样一个标准,至于到时候下一步怎么样,可能是07年下半年才去考虑的。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