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
我梦到了大海,梦醒后却想着南方的春天。仿佛海涛的声音成为了不间断的雨声,咸腥的海风混着雨中泥土的味道,海水颜色的渐变是远山与清雾。山在南边,海在东边。
近日重读《会饮篇》,第俄提玛所讲到“爱的阶梯”之前,也提到了“美的沧海”。我想这并不一定是无数的具体的美的会合,也许恰恰就是大海本身。它像是康德所提及的“崇高”。是某一种无与伦比的事物,其存在感压倒了人自身的存在,压倒了种种其他的细微事物。这种经验可能使得人们能认识到,有“美本身”这样的东西存在于个体的美的事物之上。
这似乎是一个不存在的阶梯。当我们抵达爱/爱欲的顶点时,便以抽象的美取代了美的个体。这种说法处在一个单向的关系中,这并没有什么奇怪的地方;但如果置于我们当代对浪漫之爱(Romance)的理解中,就会显得非常古怪。阿里斯托芬所言的故事,对现代人的情感和经验而言,会更温柔一些:那是一个自我(ego)寻找自己的第二自我(alter ego)的故事。这个故事自然同苏格拉底的转述有着距离:因为在这个故事中,两个人在一起,就已经是自足的了。于是这便成了一个与“美”无涉的神话,在之后的浪漫之爱中,这种自足被转化成了对某种命定性的理解。
阿尔西比亚德的闯入,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对第俄提玛论述的更正。因为他的故事讲述的是完完整整个体之间的关系——有情人激发了情人的情感,使得情人主动来追求有情人——原来单向的模式似乎被阿里斯托芬的故事所改造(当然是有所不同的)。抛开《会饮篇》中的故事(这个故事使我们的迷惑,也许是因为,这个故事是在家庭之外的模糊地带。),我们浪漫之爱的“命定性”,又如何与爱欲中对“美”的追求调和起来?针对人的欲爱,与针对“美”的欲爱肯定是不同的事情,前者却一定具有后者中重要的特点。两者之所以不同,也许是因为在前者中我们渴望阿里斯托芬故事中的具体性和双向性。有人将其解释为对承认的一种追求,而爱恰是承认最强烈的一种形式。这种承认被认为带来了一种针对某个个体爱欲的稳定性:我们承认对方,也渴望对方承认我们。作为普通的个体,我们能在爱欲阶梯上抵达的,恰恰是一个对于稳定的、针对具体个体的爱欲。这个爱欲指向的个体(我们中的一人),如同大海一样,成为了一扇窗户,一条通道,使我们能望见“美本身”。
不过即便到这,爱欲的存在,不一定意味着存在着爱情。爱情的重点恰恰是在爱欲之后又有着“情”。在阿尔西比亚德那,这大约就是他所讲述的故事:“情”(甚至是情节)一定是语言可以讲出来的。我们可以拥有的不是抽象的美,而是具体的故事。在这些故事里,人性中的崇高和优美得以如“美本身”一样被展现、观看。
我又忆起了自己踏过的海水,那不过是些恍惚的绿色,像是故乡微风中的香樟和槐树,淡淡的香味意味着夏天的来到。
近日重读《会饮篇》,第俄提玛所讲到“爱的阶梯”之前,也提到了“美的沧海”。我想这并不一定是无数的具体的美的会合,也许恰恰就是大海本身。它像是康德所提及的“崇高”。是某一种无与伦比的事物,其存在感压倒了人自身的存在,压倒了种种其他的细微事物。这种经验可能使得人们能认识到,有“美本身”这样的东西存在于个体的美的事物之上。
这似乎是一个不存在的阶梯。当我们抵达爱/爱欲的顶点时,便以抽象的美取代了美的个体。这种说法处在一个单向的关系中,这并没有什么奇怪的地方;但如果置于我们当代对浪漫之爱(Romance)的理解中,就会显得非常古怪。阿里斯托芬所言的故事,对现代人的情感和经验而言,会更温柔一些:那是一个自我(ego)寻找自己的第二自我(alter ego)的故事。这个故事自然同苏格拉底的转述有着距离:因为在这个故事中,两个人在一起,就已经是自足的了。于是这便成了一个与“美”无涉的神话,在之后的浪漫之爱中,这种自足被转化成了对某种命定性的理解。
阿尔西比亚德的闯入,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对第俄提玛论述的更正。因为他的故事讲述的是完完整整个体之间的关系——有情人激发了情人的情感,使得情人主动来追求有情人——原来单向的模式似乎被阿里斯托芬的故事所改造(当然是有所不同的)。抛开《会饮篇》中的故事(这个故事使我们的迷惑,也许是因为,这个故事是在家庭之外的模糊地带。),我们浪漫之爱的“命定性”,又如何与爱欲中对“美”的追求调和起来?针对人的欲爱,与针对“美”的欲爱肯定是不同的事情,前者却一定具有后者中重要的特点。两者之所以不同,也许是因为在前者中我们渴望阿里斯托芬故事中的具体性和双向性。有人将其解释为对承认的一种追求,而爱恰是承认最强烈的一种形式。这种承认被认为带来了一种针对某个个体爱欲的稳定性:我们承认对方,也渴望对方承认我们。作为普通的个体,我们能在爱欲阶梯上抵达的,恰恰是一个对于稳定的、针对具体个体的爱欲。这个爱欲指向的个体(我们中的一人),如同大海一样,成为了一扇窗户,一条通道,使我们能望见“美本身”。
不过即便到这,爱欲的存在,不一定意味着存在着爱情。爱情的重点恰恰是在爱欲之后又有着“情”。在阿尔西比亚德那,这大约就是他所讲述的故事:“情”(甚至是情节)一定是语言可以讲出来的。我们可以拥有的不是抽象的美,而是具体的故事。在这些故事里,人性中的崇高和优美得以如“美本身”一样被展现、观看。
我又忆起了自己踏过的海水,那不过是些恍惚的绿色,像是故乡微风中的香樟和槐树,淡淡的香味意味着夏天的来到。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