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火箭的年轻人
1938年,获得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的钱学森留校任教。为从事火箭研究,他和几个同学结
成了研究火箭的技术小组。没有资金和设备,他们就到旧货摊上、废品仓库里去拣废旧零件
自己安装;没有试验场地,就在自家房后草坪上进行。由于成天和电机、火药、二氧化碳、
废弃零件之类的物体打交道,随时可能危及生命安全,他们将这个小组戏称为“自杀俱乐部
”。有一次,小组在古根海姆大楼实验室里进行火箭喷射推力的试验,竟然发生爆炸,古根
海姆大楼都摇晃起来,钱学森等人被爆炸的气浪掀翻在地,金属零件也被炸飞,好在大家都
没有受伤。不过这次爆炸后,学校便勒令火箭研究小组停止一切活动。为了继续搞试验,这
几个不怕死的年轻人将实验室迁移到远离洛杉矶的马特里山的一个偏僻的山谷中,还亲自动
手盖起一座简易的火箭试验台。几十年后,这里成为美国宇航局著名的喷气推进实验中心所
在地。
那时,钱学森年轻的头脑里只有科学,他思维缜密、治学严谨,从来不知道什么叫意识形态
。同事弗兰克·马布尔在整理钱学森当年的手稿时,发现了他为解决薄壳变形的难题写的研
究手稿,包括图表、公式推导、演算稿、数据列表等等,长达800多页。问题解决后,钱学
森在装手稿的信封上用红笔注上“Final”(中文:最终定稿),后面却又加上一句“
Nothing is final.”(中文:没有什么是最终确定的)。
1949 年9月,38岁的钱学森成为加州理工学院古根海姆喷气推进研究中心主任,负责研究生
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他被世界公认为力学界和应用数学界的权威、流体力学研究的开路人、
卓越的空气动力学家、现代航空科学和火箭技术先驱,以及工程控制论的创始人
成了研究火箭的技术小组。没有资金和设备,他们就到旧货摊上、废品仓库里去拣废旧零件
自己安装;没有试验场地,就在自家房后草坪上进行。由于成天和电机、火药、二氧化碳、
废弃零件之类的物体打交道,随时可能危及生命安全,他们将这个小组戏称为“自杀俱乐部
”。有一次,小组在古根海姆大楼实验室里进行火箭喷射推力的试验,竟然发生爆炸,古根
海姆大楼都摇晃起来,钱学森等人被爆炸的气浪掀翻在地,金属零件也被炸飞,好在大家都
没有受伤。不过这次爆炸后,学校便勒令火箭研究小组停止一切活动。为了继续搞试验,这
几个不怕死的年轻人将实验室迁移到远离洛杉矶的马特里山的一个偏僻的山谷中,还亲自动
手盖起一座简易的火箭试验台。几十年后,这里成为美国宇航局著名的喷气推进实验中心所
在地。
那时,钱学森年轻的头脑里只有科学,他思维缜密、治学严谨,从来不知道什么叫意识形态
。同事弗兰克·马布尔在整理钱学森当年的手稿时,发现了他为解决薄壳变形的难题写的研
究手稿,包括图表、公式推导、演算稿、数据列表等等,长达800多页。问题解决后,钱学
森在装手稿的信封上用红笔注上“Final”(中文:最终定稿),后面却又加上一句“
Nothing is final.”(中文:没有什么是最终确定的)。
1949 年9月,38岁的钱学森成为加州理工学院古根海姆喷气推进研究中心主任,负责研究生
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他被世界公认为力学界和应用数学界的权威、流体力学研究的开路人、
卓越的空气动力学家、现代航空科学和火箭技术先驱,以及工程控制论的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