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一篇: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龙年伊始,微博上尽显热闹。韩方大战与与归真堂活熊取胆,口水仗一波接一波。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各自施展浑身解数,斗得不亦乐乎。中国人本来就爱看热闹,别说街头耍把式卖假药的了,就是路边老婆汉子互掐,小孩们欺负兔子乌龟,也往往会聚着一堆人看热闹。当然,这搬到微博上,我们就冠之于“围观”。
都说观棋不语真君子,这在微博上却不同。只要有人对持,马上就有成千上万人涌来,不但‘观’,还动嘴动手的。龙年这两架,韩寒和归真堂都有些遍体鳞伤,支撑不下去的样子。
韩寒的文章,我一直喜欢。看的就是文字,管他署名是什么。韩寒的博客文字清新犀利。文章能写成这样,也该出名了。而那个什么归真堂却不同,都什么年代了,还把活熊取胆当主业。中药博大精深,确实什么奇奇怪怪的东西都入药,比如牛黄狗宝马宝,望月砂夜明砂五灵脂白丁香,听着很美,实际是各种胆结石和各种粪便。老祖宗的东西要继承,也要革新。活熊取胆汁,就有点太残酷了。你归真堂偷偷做就算了,偏要大张旗鼓地,还要上市,这当然会引起很多质疑。
韩寒和归真堂的事原本八竿子打不到一起,可从危机公关的角度来看,他们都犯了“鸡同鸭讲,自以为是”的错误。他们都请了一些外行当狗头军师,都用自己的平台扩散自己的负面新闻,也都把胡搅蛮缠当成“危机公关”。小船本来就有些漏,还偏偏自己到处凿洞,现在四处涌水,如何收场?
暂且不论好恶,仅从危机管理的角度看韩寒和归真堂,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先说韩寒,跟方舟子先生这架一开打,他已经注定输了。这还要从‘话题管理’开始说起。方先生‘与人斗,其乐无穷’,他深蕴此道。他打仗,从来是先冲进你的国土中耀武扬威,你跟他对抗,死的是自己的百姓烧的是自家庄稼。凡是方先生挑起争论的话题,如果对手不转化,那是必输无疑。前年方先生与唐骏对抗,唐骏一败涂地,就是上了这个当。我曾写过一篇博客专门讲这个问题,很简单嘛,唐骏居然一直在跟方先生争论自己究竟是上了个野鸡大学呢还是买了个文凭。这种辩论无论什么结论,唐骏都讨不了好。
对付韩寒,方舟子先生也是这一招,他跟韩寒争论的话题是韩寒的文章到底是不是自己写的。一个写字的,靠出书写文章安身立命,文章署的是自己的名字,粉丝跟的也是这个名字,有什么好争论的呢?这个话题争起来,韩寒即使大获全胜,也只是回到自己是个码字的文人这个起点,没有得到任何好处。何况‘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与方先生这样的行家斗,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全胜。争论的结果,只是把方先生所提出的怀疑散布开来,植入围观者的心中,即使占上风,也会名誉受损。何况韩寒毫无危机管理的经验,不但沿着方先生的话题争来辩去,用自己的舞台让方先生唱戏,还让他老爸和那个路金波一起搅合,人为地授人以柄。同时一会儿打官司一会儿撤诉的,使人感到方寸大乱。 其实,韩寒的对策很简单,‘笑骂由人笑骂,好文我自写之’。喜欢你的文字者会照样喜欢,不喜欢你的人,管你自己写的还是抄的,他照例不会喜欢,管他作甚!这类事,要从专家方舟子先生那儿学习,也曾有人攻击方夫人论文抄袭,谁见过方先生大肆回应?‘见怪不怪,其怪自败’,如此而已。
至于归真堂的‘危机公关’,完全可以做成失败的典型案例了。本来也就是微博上一些争论,动物保护组织的一些反对,这没什么新鲜。你自己主动回应,还创造出有名的‘舒服体’,把事情越闹越大。闹大了还不够,还怕主流媒体不推波助澜,又搞开放参观。自始至终所有行动到底要说什么证明什么话题呢?‘熊被取胆汁很舒服’?这个话题有意义吗?热心于保护动物的人不会为此而改变,归真堂这种广泛传播只会引起更大的反感。在这个话题被广泛质疑之后,他们才如梦初醒,重新制造出新的话题,如‘国外利益集团操纵’‘熊胆无可替代’‘中药保护’‘归真堂不是最大的活熊取胆汁公司’等等,想转移话题,但一是为时已晚,二是话题散乱,难以让人信服。此外他们还犯了其他低级错误,如邀请已经失去公信力的前官员作证,用‘子非鱼’论点当面跟记者狡辩之类,争论还没完结,自己已经名誉扫地了。如此愚蠢的企业,除非有特殊利益集团保驾,它要能实现上市骗钱的初衷,还真是天理难容。
很多人包括很多企业热衷于‘危机公关’,但却不知道,危机公关只是危机管理中的一部分,而且也不是关键部分。危机管理相当于在旅行前对路途和目的地的调查,气候如何人文怎样道路状况生存条件,要未雨绸缪。而危机公关只是在旅行中万一摔破了腿时,涂红药水包绷带。危机管理的最高境界是‘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是防患于未然。一旦进入‘危机公关’,损失已然造成,危机管理已近失败,早已落得下乘。
南北朝时,佛宗五祖告诫门人:“生死事大,你们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并让各作一偈。禅宗大师神秀写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五祖告诉他:“汝作此偈,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 而惠能虽不识字,托人写了一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境界显然高出不少,从而成为五祖衣钵传人。
做企业做人与此同理,你遇到麻烦靠小聪明修修补补,‘时时勤拂拭’,只是混得过一时,混不了一世。要想出离生死苦海,只有从根本做起,‘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个道理,确实不仅仅是禅宗应该懂得的。
都说观棋不语真君子,这在微博上却不同。只要有人对持,马上就有成千上万人涌来,不但‘观’,还动嘴动手的。龙年这两架,韩寒和归真堂都有些遍体鳞伤,支撑不下去的样子。
韩寒的文章,我一直喜欢。看的就是文字,管他署名是什么。韩寒的博客文字清新犀利。文章能写成这样,也该出名了。而那个什么归真堂却不同,都什么年代了,还把活熊取胆当主业。中药博大精深,确实什么奇奇怪怪的东西都入药,比如牛黄狗宝马宝,望月砂夜明砂五灵脂白丁香,听着很美,实际是各种胆结石和各种粪便。老祖宗的东西要继承,也要革新。活熊取胆汁,就有点太残酷了。你归真堂偷偷做就算了,偏要大张旗鼓地,还要上市,这当然会引起很多质疑。
韩寒和归真堂的事原本八竿子打不到一起,可从危机公关的角度来看,他们都犯了“鸡同鸭讲,自以为是”的错误。他们都请了一些外行当狗头军师,都用自己的平台扩散自己的负面新闻,也都把胡搅蛮缠当成“危机公关”。小船本来就有些漏,还偏偏自己到处凿洞,现在四处涌水,如何收场?
暂且不论好恶,仅从危机管理的角度看韩寒和归真堂,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先说韩寒,跟方舟子先生这架一开打,他已经注定输了。这还要从‘话题管理’开始说起。方先生‘与人斗,其乐无穷’,他深蕴此道。他打仗,从来是先冲进你的国土中耀武扬威,你跟他对抗,死的是自己的百姓烧的是自家庄稼。凡是方先生挑起争论的话题,如果对手不转化,那是必输无疑。前年方先生与唐骏对抗,唐骏一败涂地,就是上了这个当。我曾写过一篇博客专门讲这个问题,很简单嘛,唐骏居然一直在跟方先生争论自己究竟是上了个野鸡大学呢还是买了个文凭。这种辩论无论什么结论,唐骏都讨不了好。
对付韩寒,方舟子先生也是这一招,他跟韩寒争论的话题是韩寒的文章到底是不是自己写的。一个写字的,靠出书写文章安身立命,文章署的是自己的名字,粉丝跟的也是这个名字,有什么好争论的呢?这个话题争起来,韩寒即使大获全胜,也只是回到自己是个码字的文人这个起点,没有得到任何好处。何况‘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与方先生这样的行家斗,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全胜。争论的结果,只是把方先生所提出的怀疑散布开来,植入围观者的心中,即使占上风,也会名誉受损。何况韩寒毫无危机管理的经验,不但沿着方先生的话题争来辩去,用自己的舞台让方先生唱戏,还让他老爸和那个路金波一起搅合,人为地授人以柄。同时一会儿打官司一会儿撤诉的,使人感到方寸大乱。 其实,韩寒的对策很简单,‘笑骂由人笑骂,好文我自写之’。喜欢你的文字者会照样喜欢,不喜欢你的人,管你自己写的还是抄的,他照例不会喜欢,管他作甚!这类事,要从专家方舟子先生那儿学习,也曾有人攻击方夫人论文抄袭,谁见过方先生大肆回应?‘见怪不怪,其怪自败’,如此而已。
至于归真堂的‘危机公关’,完全可以做成失败的典型案例了。本来也就是微博上一些争论,动物保护组织的一些反对,这没什么新鲜。你自己主动回应,还创造出有名的‘舒服体’,把事情越闹越大。闹大了还不够,还怕主流媒体不推波助澜,又搞开放参观。自始至终所有行动到底要说什么证明什么话题呢?‘熊被取胆汁很舒服’?这个话题有意义吗?热心于保护动物的人不会为此而改变,归真堂这种广泛传播只会引起更大的反感。在这个话题被广泛质疑之后,他们才如梦初醒,重新制造出新的话题,如‘国外利益集团操纵’‘熊胆无可替代’‘中药保护’‘归真堂不是最大的活熊取胆汁公司’等等,想转移话题,但一是为时已晚,二是话题散乱,难以让人信服。此外他们还犯了其他低级错误,如邀请已经失去公信力的前官员作证,用‘子非鱼’论点当面跟记者狡辩之类,争论还没完结,自己已经名誉扫地了。如此愚蠢的企业,除非有特殊利益集团保驾,它要能实现上市骗钱的初衷,还真是天理难容。
很多人包括很多企业热衷于‘危机公关’,但却不知道,危机公关只是危机管理中的一部分,而且也不是关键部分。危机管理相当于在旅行前对路途和目的地的调查,气候如何人文怎样道路状况生存条件,要未雨绸缪。而危机公关只是在旅行中万一摔破了腿时,涂红药水包绷带。危机管理的最高境界是‘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是防患于未然。一旦进入‘危机公关’,损失已然造成,危机管理已近失败,早已落得下乘。
南北朝时,佛宗五祖告诫门人:“生死事大,你们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并让各作一偈。禅宗大师神秀写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五祖告诉他:“汝作此偈,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 而惠能虽不识字,托人写了一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境界显然高出不少,从而成为五祖衣钵传人。
做企业做人与此同理,你遇到麻烦靠小聪明修修补补,‘时时勤拂拭’,只是混得过一时,混不了一世。要想出离生死苦海,只有从根本做起,‘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个道理,确实不仅仅是禅宗应该懂得的。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