栅栏下的猪血藤
文/荣 祥
我家门口是一道围栏。围栏由一根根竖铁条做成。从里面看外面,从外面看里面,这样就没有了隔阻。从围栏向外面看,一条硕大宽广的柏油马路自东向西,与围栏平行而过。马路外边是江流。江水盈盈,宛如碧玉;款款而流,静似处子。自马路到江堤,有一条隔离带。隔离带上种些名花时草,便是滨江花园。花园里奇花异树,如织行人,一年到头风景乍出,热热闹闹。
沿着围栏,不知出自谁的创意,种了一畦猪血藤。猪血藤蔓顺着竖铁和坑沿,伸展嫩枝,小心翼翼地爬行,居然长出一米多。藤叶在藤蔓的过节处生出嫩叶,先是小孩子攒紧拳头一般大小。然后长大了,摊开的叶子,像大人的手掌。在藤叶的叶面,经脉条条,筋脉贲张,呈现红色,仿佛手掌皮下的血管。行人彳亍,一般人不会驻足观看猪血藤的生长。马路上车水马龙,喧喧闹闹;江流中白鹭斜飞,百舸争流。面对城市丰富的表情和绝妙景色,人们怎么会去关注猪血藤呢。也有细心的过路人,看到不起眼却在顽强生长的猪血藤,惊呼:“快来看,这红红的藤,爬来爬去,多有生气啊!”
猪血藤被迁进城里,种在漂亮的铁栅栏下做景观植物,不知是否还记得它的故乡。农村乡间的田塍山坡,只要是偏僻幽静之处,在茂密的丛草和如繁星般的野花之中,就能看到猪血藤。猪血藤纵横交错的藤蔓,舒展宽大的叶片,在草丛花间肆无忌惮地疯长,一种倔强旺盛的生命态势。农村养猪,猪血藤是很好的饲料。猪血藤营养丰富,据说可以给家畜造血添神,助劲长膘。我记得小时候采猪草,若是见到猪血藤,很是兴奋,即使在高岩之上,荆棘丛中,也要想法设法采来的。采猪血藤也非难事,只要扯住主藤,稍加用力,一扯一大片,一扯一大把,装满半框,足够家猪一餐美味。农家对猪血藤有些割舍不断的情感,包括我在内。如今在城里,在高楼大厦之间,在白玉兰、紫荆和桂花的名花贵树中,居然有猪血藤的倩影,这很是让人激动。
一个城市有了包容心,就有了活力。在我家门口的马路上和对面公园里,络绎不绝的行人,他们或高或矮,或白或黑,或文或质,在花前树下驻足,观赏他们喜欢的花草。他们从花丛树林获得的感受,或许只是悦眼可目,并不是文人骚客那般的触景生情,感怀嗟叹,雅兴十足。他们或许出身农民,在城里找到一份短工,现在享受劳作之余的闲情;或许他们本来就是城里人,亲眼见到这个城市日新月异、一日千里的变化,涌起诸多美好的心情;或许他们到城里来采购物品,看望儿孙,暂作停留,要把亲情和对这个城市美好的记忆,一并带走。他们给这个城市增添亮色,就像城市在为他们助兴一样。这个城市有高雅景致,也应该有像猪血藤一样的草根生命!
草根生命,最有活力的生命,我见识了猪血藤这般生命。
年末岁节,突如其来,下起一场大雪。一夜之间,雪花铺天盖地而来,造出一个白皑皑的雪世界。第二天放日晴好,红红的太阳与雪白的景色,交相辉映,正如伟人诗句:“红妆素裹,分外妖娆。”平素喜欢弄几帧照片的我,端了照相机,出了家门,直奔房前屋后的花园。说句实话,平时看惯的庭前花花草草,虽在雪中别有景致,然而终究移植而来,敌不过劈头盖脸的大雪,或俯首折腰,纤纤弱弱,或俯伏在地,藏行匿迹,成了冰雪的伏臣,不能不令人哀叹。最是惨不忍睹的一篁修竹,齐腰折断,损失过半;那顶了积雪、似乎戴了护士帽的另一半,还在发出叽叽呀呀的折节声,不时又有一二支轰然倒下……我草草照了几张,便端了照相机要回家。可是,在家门口,在铁栅栏下,在雪地里,一挂红藤和它片片直竖的坚强的叶子,引起我的注意——那是不畏严寒、傲雪生长的猪血藤!
猪血藤呵,你在雪地里显得如此有生命力。那片片大叶,有半张让雪压住,另半张却是沉沉的墨绿,被白雪衬托,更加深沉,像是凝聚了所有的生命力。连络叶张与茎藤的是叶片上的纹路,只见粗壮劲道,仿佛其中流动滚热的血浆,正把生命气息送往猪血藤的全身。在藤蔓的梢端,还有嫩芽点点,似花萼红屑,在寒风中略感娇嫩,却是生机勃勃。可赞啊,这微小浅薄的草茎,不肯低下头颅,却要用卑微的生命装点可爱的自然。我喜不自禁,按下照相机的快门,连连拍下猪血藤在雪中的一个个丰姿。
儿子大学毕业,因为自身努力,在大城市找到一份工作。家里人当然不胜高兴。一个出身山区小城的孩子,在大城市工作,作为父亲的我,总得叮嘱几句话。想来想去,我便想起雪中拍下几帧的猪血藤照片,觉得蛮有意思。总要写几句话吧,于是,我就有了以下语句:猪血藤从原野来到城市,做了城市的风景,猪血藤出身卑微但不猥琐,行事谦虚而不张狂,能够放低身姿,紧贴泥地,扎扎实实地生长,你瞧,它有刚强坚韧向上的品格,把生命的的逻辑演绎得何等精彩啊!
我把这些语句和照片,一并传给儿子……
摘自《家园文学》2011第3期
__________我__是__分__割__線________
父亲在来宁波工作前赠别之文。
每当工作不顺时,总是会拿出来细细拜读。
荣祥,咱们共勉。
我家门口是一道围栏。围栏由一根根竖铁条做成。从里面看外面,从外面看里面,这样就没有了隔阻。从围栏向外面看,一条硕大宽广的柏油马路自东向西,与围栏平行而过。马路外边是江流。江水盈盈,宛如碧玉;款款而流,静似处子。自马路到江堤,有一条隔离带。隔离带上种些名花时草,便是滨江花园。花园里奇花异树,如织行人,一年到头风景乍出,热热闹闹。
沿着围栏,不知出自谁的创意,种了一畦猪血藤。猪血藤蔓顺着竖铁和坑沿,伸展嫩枝,小心翼翼地爬行,居然长出一米多。藤叶在藤蔓的过节处生出嫩叶,先是小孩子攒紧拳头一般大小。然后长大了,摊开的叶子,像大人的手掌。在藤叶的叶面,经脉条条,筋脉贲张,呈现红色,仿佛手掌皮下的血管。行人彳亍,一般人不会驻足观看猪血藤的生长。马路上车水马龙,喧喧闹闹;江流中白鹭斜飞,百舸争流。面对城市丰富的表情和绝妙景色,人们怎么会去关注猪血藤呢。也有细心的过路人,看到不起眼却在顽强生长的猪血藤,惊呼:“快来看,这红红的藤,爬来爬去,多有生气啊!”
猪血藤被迁进城里,种在漂亮的铁栅栏下做景观植物,不知是否还记得它的故乡。农村乡间的田塍山坡,只要是偏僻幽静之处,在茂密的丛草和如繁星般的野花之中,就能看到猪血藤。猪血藤纵横交错的藤蔓,舒展宽大的叶片,在草丛花间肆无忌惮地疯长,一种倔强旺盛的生命态势。农村养猪,猪血藤是很好的饲料。猪血藤营养丰富,据说可以给家畜造血添神,助劲长膘。我记得小时候采猪草,若是见到猪血藤,很是兴奋,即使在高岩之上,荆棘丛中,也要想法设法采来的。采猪血藤也非难事,只要扯住主藤,稍加用力,一扯一大片,一扯一大把,装满半框,足够家猪一餐美味。农家对猪血藤有些割舍不断的情感,包括我在内。如今在城里,在高楼大厦之间,在白玉兰、紫荆和桂花的名花贵树中,居然有猪血藤的倩影,这很是让人激动。
一个城市有了包容心,就有了活力。在我家门口的马路上和对面公园里,络绎不绝的行人,他们或高或矮,或白或黑,或文或质,在花前树下驻足,观赏他们喜欢的花草。他们从花丛树林获得的感受,或许只是悦眼可目,并不是文人骚客那般的触景生情,感怀嗟叹,雅兴十足。他们或许出身农民,在城里找到一份短工,现在享受劳作之余的闲情;或许他们本来就是城里人,亲眼见到这个城市日新月异、一日千里的变化,涌起诸多美好的心情;或许他们到城里来采购物品,看望儿孙,暂作停留,要把亲情和对这个城市美好的记忆,一并带走。他们给这个城市增添亮色,就像城市在为他们助兴一样。这个城市有高雅景致,也应该有像猪血藤一样的草根生命!
草根生命,最有活力的生命,我见识了猪血藤这般生命。
年末岁节,突如其来,下起一场大雪。一夜之间,雪花铺天盖地而来,造出一个白皑皑的雪世界。第二天放日晴好,红红的太阳与雪白的景色,交相辉映,正如伟人诗句:“红妆素裹,分外妖娆。”平素喜欢弄几帧照片的我,端了照相机,出了家门,直奔房前屋后的花园。说句实话,平时看惯的庭前花花草草,虽在雪中别有景致,然而终究移植而来,敌不过劈头盖脸的大雪,或俯首折腰,纤纤弱弱,或俯伏在地,藏行匿迹,成了冰雪的伏臣,不能不令人哀叹。最是惨不忍睹的一篁修竹,齐腰折断,损失过半;那顶了积雪、似乎戴了护士帽的另一半,还在发出叽叽呀呀的折节声,不时又有一二支轰然倒下……我草草照了几张,便端了照相机要回家。可是,在家门口,在铁栅栏下,在雪地里,一挂红藤和它片片直竖的坚强的叶子,引起我的注意——那是不畏严寒、傲雪生长的猪血藤!
猪血藤呵,你在雪地里显得如此有生命力。那片片大叶,有半张让雪压住,另半张却是沉沉的墨绿,被白雪衬托,更加深沉,像是凝聚了所有的生命力。连络叶张与茎藤的是叶片上的纹路,只见粗壮劲道,仿佛其中流动滚热的血浆,正把生命气息送往猪血藤的全身。在藤蔓的梢端,还有嫩芽点点,似花萼红屑,在寒风中略感娇嫩,却是生机勃勃。可赞啊,这微小浅薄的草茎,不肯低下头颅,却要用卑微的生命装点可爱的自然。我喜不自禁,按下照相机的快门,连连拍下猪血藤在雪中的一个个丰姿。
儿子大学毕业,因为自身努力,在大城市找到一份工作。家里人当然不胜高兴。一个出身山区小城的孩子,在大城市工作,作为父亲的我,总得叮嘱几句话。想来想去,我便想起雪中拍下几帧的猪血藤照片,觉得蛮有意思。总要写几句话吧,于是,我就有了以下语句:猪血藤从原野来到城市,做了城市的风景,猪血藤出身卑微但不猥琐,行事谦虚而不张狂,能够放低身姿,紧贴泥地,扎扎实实地生长,你瞧,它有刚强坚韧向上的品格,把生命的的逻辑演绎得何等精彩啊!
我把这些语句和照片,一并传给儿子……
摘自《家园文学》2011第3期
__________我__是__分__割__線________
父亲在来宁波工作前赠别之文。
每当工作不顺时,总是会拿出来细细拜读。
荣祥,咱们共勉。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