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心脏、创新
读了一篇有关人造心脏的文章。对我很有启发。
原文:http://www.npr.org/2011/06/13/137029208/heart-with-no-beat-offers-hope-of-new-lease-on-life
其文大意如下:
人造心脏一直没能突破技术上的瓶颈。经过几十年的研发,被移植人造心脏的病人还是必须外接到一个大如洗衣机的驱动设备,以驱动人造心脏的搏动。这大大影响生活质量。病人失去自由行动能力。不仅如此。这类人造心脏的寿命非常有限,只能正常工作数年。
造成人造心脏如此复杂而又脆弱的根本原因,文章中说,是因为人造心脏的设计思路一直以来是模仿真的心脏的工作原理,有脉搏和心房。但这就使其设计变得非常复杂,也导致了其轻易就会损坏。
但简单粗暴的模拟自然,或者说仿生,并不一定是最好的思路。比如飞机的设计。达芬奇时代,人们设计飞机是从模拟鸟类开始。达芬奇本人就设计了舞动翅膀的飞机。但是这个显而易见的设计思路被证明太复杂了。甚至以今天的技术,想造一个如鸟类挥动翅膀飞行的机器也是近乎不可能。人类经过不断尝试,终于发明固定翼飞机。这是一个脱离鸟类原型的设计,但是同样实现了飞行。
人造心脏的发展也相似。科学家开始尝试摆脱心脏原型的束缚,特别是不再试图模拟心脏脉搏。新一代的人造心脏,其核心是简单的电动螺旋桨,保持一个均匀的转速。装上这样人造心脏的人,没有脉搏,血压是一个衡值而没有高低压之分。但他们并不感觉异样。而且由于结构简单,技术成熟,这样的的心脏可以做得小巧而耐用。
这篇报道颇给我以启发。在创新中,其实我对自己,有这样那样,有时是自己不能察觉的,假设和束缚。没有人规定那些人造心脏的先驱们,或者设计飞机的达芬奇,说必须遵照自然的设计。他们那么做是因为这是唯一的样本,而他们假设人造须要模仿自然。或者他们不知道哪些原型是可以被打破的。
我也并没有想到什么特别好的方法来避免这样的误区。以达芬奇的奇才,也没有幸免。但是,不管是飞机,还是人造心脏,人类的聪敏才智,契而不舍,虽然走了弯路,但最终都有突破。这才是真正给我以信心。
原文:http://www.npr.org/2011/06/13/137029208/heart-with-no-beat-offers-hope-of-new-lease-on-life
其文大意如下:
人造心脏一直没能突破技术上的瓶颈。经过几十年的研发,被移植人造心脏的病人还是必须外接到一个大如洗衣机的驱动设备,以驱动人造心脏的搏动。这大大影响生活质量。病人失去自由行动能力。不仅如此。这类人造心脏的寿命非常有限,只能正常工作数年。
造成人造心脏如此复杂而又脆弱的根本原因,文章中说,是因为人造心脏的设计思路一直以来是模仿真的心脏的工作原理,有脉搏和心房。但这就使其设计变得非常复杂,也导致了其轻易就会损坏。
但简单粗暴的模拟自然,或者说仿生,并不一定是最好的思路。比如飞机的设计。达芬奇时代,人们设计飞机是从模拟鸟类开始。达芬奇本人就设计了舞动翅膀的飞机。但是这个显而易见的设计思路被证明太复杂了。甚至以今天的技术,想造一个如鸟类挥动翅膀飞行的机器也是近乎不可能。人类经过不断尝试,终于发明固定翼飞机。这是一个脱离鸟类原型的设计,但是同样实现了飞行。
人造心脏的发展也相似。科学家开始尝试摆脱心脏原型的束缚,特别是不再试图模拟心脏脉搏。新一代的人造心脏,其核心是简单的电动螺旋桨,保持一个均匀的转速。装上这样人造心脏的人,没有脉搏,血压是一个衡值而没有高低压之分。但他们并不感觉异样。而且由于结构简单,技术成熟,这样的的心脏可以做得小巧而耐用。
这篇报道颇给我以启发。在创新中,其实我对自己,有这样那样,有时是自己不能察觉的,假设和束缚。没有人规定那些人造心脏的先驱们,或者设计飞机的达芬奇,说必须遵照自然的设计。他们那么做是因为这是唯一的样本,而他们假设人造须要模仿自然。或者他们不知道哪些原型是可以被打破的。
我也并没有想到什么特别好的方法来避免这样的误区。以达芬奇的奇才,也没有幸免。但是,不管是飞机,还是人造心脏,人类的聪敏才智,契而不舍,虽然走了弯路,但最终都有突破。这才是真正给我以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