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OST(电影原声)
关于ost的胡言乱语
1、Ost,Original Sound Track之谓也,字面意思是“原始声音轨道”,常见国语称谓是 “电影原声大碟”。此乃我近年收碟下载之重头戏。在书架中起码占去绵延两米之一层,在移动硬盘内以ape及mp3归类也至少霸占四五十个G。电骡内专有一电影音乐分区,可见其江湖地位。
2第一遭与OST发生关系,应该是美国动画片《幻想曲》,随着《魔法师的弟子》的节奏,魔法师米老鼠指挥扫帚跳舞;花朵翔舞时的拉威尔,真是很好的古典音乐开蒙。
3、曾记约十年前,看《情书》《甜蜜蜜》《不夜城》这路小资片子感动的稀里哗啦,其中严丝合缝恰到好处撩拨人心柔软处的音乐尤难忘之。比如《情书》一开篇,空镜里一片纯洁的白色,随后渐渐摇下镜头,出现了横躺于雪地缓缓呼吸的中山美穗以及两个藤井树时空交错时那些清澈幽婉到透明的弦乐和钢琴;《不夜城》里一开篇健一一路走过歌舞伎町时那段经典长镜头所配的有点荡气回肠感觉的弦乐;《甜蜜蜜》里豹哥说“回去洗个澡第二天起来满街都是男人各个都比豹哥好”、黎小军和李翘一次次失之交臂时那些荡涤着强烈宿命感的弦乐以及俯拾即是的邓丽君小调。这是我对OST最初的敏感,因为酷爱音乐,所以就格外注意这些在整个片子起承转合之际,为表演烘托气氛为抒情达意推波助澜,或旖旎华丽,或雪泥鸿爪的电影音乐。
4、好莱坞成熟的电影工业大概也是OST的始作俑者。一部电影,海报、预告片、OST、网站、周边产品几乎是并行不悖,同步发行。整个是一个轰轰烈烈的战役和工程。对于大量未进院线直推DVD或HBO的片子,其周边都成了后后后娘养的,直接变成炮灰,根本无人问津了。
5、那些因OST而令影饭兼乐斯们五迷三道的殿堂级人物,比如久石让Joe Hisaishi、普里斯纳Zbigniew Preisner、约翰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詹姆斯霍纳James Horner、莫里康纳EnnioMorricone,我总怀疑他们因为珍视与导演的合作抑或尊重导演的想法,干脆把所有旋律想象都献给大银幕了。比较特立独行的希腊女作曲家eleni karaindrou和美国作曲家Philip Glass日本人版本龙一,这几位在电影音乐之外的成就更高。尤其是karaindrou,听过她在ECM出的《特洛伊女人》这张唱片,我第一次感觉到另一个古老民族文化积淀之后,磨出油来的那种苍凉和深厚,相信如果你在书房里打开一对儿书架箱,放开这张CD听,在点上根藏香之类,再翻开本黑白影集,再点上跟古巴雪茄(这个有难度),再……绝对能找到点古代贵族的感觉,不信可以试试。
6、前几年在《看电影》上还真看见一位以研究OST为志业的学者,香港女罗展凤。最初很兴奋,立马跑三联总店买来她那本引进版《电影×音乐》,那会儿还恰恰是对电影最痴迷的轻狂岁月。翻来一读,颇不以为然,认为其研究不脱俗套。无非是找些小资热捧的电影,先讲讲电影,再谈谈乐理,画面和音乐细节一顺,仅此而已。为了获取资讯还是一路看来,只觉文笔实属二流。(未完待续)
1、Ost,Original Sound Track之谓也,字面意思是“原始声音轨道”,常见国语称谓是 “电影原声大碟”。此乃我近年收碟下载之重头戏。在书架中起码占去绵延两米之一层,在移动硬盘内以ape及mp3归类也至少霸占四五十个G。电骡内专有一电影音乐分区,可见其江湖地位。
2第一遭与OST发生关系,应该是美国动画片《幻想曲》,随着《魔法师的弟子》的节奏,魔法师米老鼠指挥扫帚跳舞;花朵翔舞时的拉威尔,真是很好的古典音乐开蒙。
3、曾记约十年前,看《情书》《甜蜜蜜》《不夜城》这路小资片子感动的稀里哗啦,其中严丝合缝恰到好处撩拨人心柔软处的音乐尤难忘之。比如《情书》一开篇,空镜里一片纯洁的白色,随后渐渐摇下镜头,出现了横躺于雪地缓缓呼吸的中山美穗以及两个藤井树时空交错时那些清澈幽婉到透明的弦乐和钢琴;《不夜城》里一开篇健一一路走过歌舞伎町时那段经典长镜头所配的有点荡气回肠感觉的弦乐;《甜蜜蜜》里豹哥说“回去洗个澡第二天起来满街都是男人各个都比豹哥好”、黎小军和李翘一次次失之交臂时那些荡涤着强烈宿命感的弦乐以及俯拾即是的邓丽君小调。这是我对OST最初的敏感,因为酷爱音乐,所以就格外注意这些在整个片子起承转合之际,为表演烘托气氛为抒情达意推波助澜,或旖旎华丽,或雪泥鸿爪的电影音乐。
4、好莱坞成熟的电影工业大概也是OST的始作俑者。一部电影,海报、预告片、OST、网站、周边产品几乎是并行不悖,同步发行。整个是一个轰轰烈烈的战役和工程。对于大量未进院线直推DVD或HBO的片子,其周边都成了后后后娘养的,直接变成炮灰,根本无人问津了。
5、那些因OST而令影饭兼乐斯们五迷三道的殿堂级人物,比如久石让Joe Hisaishi、普里斯纳Zbigniew Preisner、约翰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詹姆斯霍纳James Horner、莫里康纳EnnioMorricone,我总怀疑他们因为珍视与导演的合作抑或尊重导演的想法,干脆把所有旋律想象都献给大银幕了。比较特立独行的希腊女作曲家eleni karaindrou和美国作曲家Philip Glass日本人版本龙一,这几位在电影音乐之外的成就更高。尤其是karaindrou,听过她在ECM出的《特洛伊女人》这张唱片,我第一次感觉到另一个古老民族文化积淀之后,磨出油来的那种苍凉和深厚,相信如果你在书房里打开一对儿书架箱,放开这张CD听,在点上根藏香之类,再翻开本黑白影集,再点上跟古巴雪茄(这个有难度),再……绝对能找到点古代贵族的感觉,不信可以试试。
6、前几年在《看电影》上还真看见一位以研究OST为志业的学者,香港女罗展凤。最初很兴奋,立马跑三联总店买来她那本引进版《电影×音乐》,那会儿还恰恰是对电影最痴迷的轻狂岁月。翻来一读,颇不以为然,认为其研究不脱俗套。无非是找些小资热捧的电影,先讲讲电影,再谈谈乐理,画面和音乐细节一顺,仅此而已。为了获取资讯还是一路看来,只觉文笔实属二流。(未完待续)
![]() |
我永远热爱的久石让大叔 |
![]() |
尤利西斯的凝视 |
![]() |
电影《情书》的女藤井树家 |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